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度是影响黑木耳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适宜温度下,黑木耳菌丝生长迅速、健壮,抗逆性强。据报道,黑木耳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0~32℃,33℃以上对菌丝生长不利。也有报道,最适温度为24~32℃,达38℃菌丝即受到抑制。此外,还有不同温度的报道资料,不一一列出了。我们于1984年7、8月,在一间西晒的小房里栽培黑木耳,白天温度达35℃以上,菌丝生长仍然良好,9月中旬正常出耳。本文叙述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供试菌种引自湖南益阳县微生物所的黑木耳7号菌株。试验采用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装棉籽壳培养基30克(含水量60%),经20磅/cm~2灭菌1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菌丝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生理的影响及出耳期耳片的高温抗性,提高黑木耳出耳抗性和产品品质,实验设计5组不同发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培养温度、菌丝生理与出耳期耳片耐高温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5℃、20℃发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组(25℃)慢,但菌丝粗壮,培养期感染杂菌少,酶活性高。低温培养的菌丝出耳期抗杂菌污染能力强,耳片不易流耳。低温发菌有利于提高黑木耳出耳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3.
初步研究发菌温度(15、20、25、30和35℃)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菌丝生长、耳芽发生及耳片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20℃发菌处理的菌丝长势好,出芽率高,耳质好,产量高,相对于常规发菌(25℃)产量提高37.9%。适当低温发菌有利于黑木耳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及产量与营养、光线及酸碱度等外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其中温度是重要因子之一,它影响着黑木耳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一般认为25~30℃是黑木耳生长的最适温度,这时黑木耳生长最快,但产、质量并不理想。且黑木耳菌丝体生长和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浙江省南部的龙泉、云和、庆元等县农民兴起袋栽黑木耳的热潮。实践证明,袋栽黑木耳是山区农民科技致富的新兴产业。为推广与普及黑木耳的袋料栽培技术,结合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提出如下要点,供作参考。1栽培季节黑木耳是中温型真菌,喜恒温多湿。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6~28℃;出耳温度及生长适温为16~24℃,最适温度为18~  相似文献   

6.
以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菌株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速率,确定黑木耳培养最适温度;探究不同温度和时间高温胁迫后菌丝恢复生长情况,以确定黑木耳高温胁迫最适条件.结果发现,黑木耳最适培养温度为30℃,高温胁迫最适条件为44℃处理2 h;在此最适高温胁迫条件下研究黑木耳菌丝恢复生...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2018,(6)
正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因采取悬挂栽培袋的方式,在相同空间内,生产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2.5~3倍。黑木耳生长受外界环境影响小,产出木耳品质优良,吊袋栽培黑木耳纯利润比地栽木耳要高出0.5~1.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双层遮阳温控设施大棚吊袋黑木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选择黑木耳916。该品种菌丝体生长整齐、粗壮,菌丝浓密、洁白。菌丝生长温度20~30℃,菌丝活力较  相似文献   

8.
白背木耳营养丰富,具有毛木耳的清脆性和黑木耳和柔软性,成分与黑木耳基本相似,是一种保健食品。白背木耳适应性广,抗杂强,产量高,管理粗放,且耐高温,是食用菌周年生产比较理想的配套品种。笔者利用香菇棚夏季栽培白背木耳,获得高产。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征 白背木耳是一种中温、恒温结实性菌类,较耐高温。菌丝生长温度3~35℃,适温25~30℃,于实体生长温度18~32℃,最适20—28℃。基质最佳含水量60%,菌丝白色,绒毛状,分校有横隔。多条菌丝体纵横交错互相缠绕为菌丝体。空气湿度在50%~…  相似文献   

9.
塑料袋地栽黑木优质高产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在我州推广以来 ,深受广大耳农的欢迎。近几年来数量大增 ,经济效益显著。但也有个别栽培户不注重管理 ,忽视技术环节 ,杂菌感染严重 ,出现烂耳、流耳、栽培袋菌丝死亡等现象 ,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结合具体生产实践 ,笔者就其优质高产的经验加以归纳如下 :1 适时安排出耳期 黑木耳子实体生长温度在10~ 2 5℃之间 ,属中低温型。温度超过 30℃ ,子实体易自溶腐烂 ,温度低于 10℃ ,子实体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所以子实体生长期应选择气温在 10~ 2 5℃内。根据我州的气候条件 ,一年可安排春、秋两茬生产。春茬应在 6月末结…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南方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栽培时接种后的菌袋在遮阳棚内的最佳摆放模式,在初始摆放模式为“一”字型条件下,测量“一”字型不翻堆(Ⅰ)、“一”字型翻堆(Ⅱ)、“#”字型不翻堆(Ⅲ)不同部位(顶层、中层和底层)菌袋内的温度和产量;测定20、25、30、35、40℃黑木耳菌丝在培养皿内的生长速度和与菌丝活力相关的代谢酶(漆酶和脱氢酶)活性。结果显示:在实验范围内,Ⅰ、Ⅱ、Ⅲ的中层和底层菌袋日低温平均为30、28~31、24℃,菌袋间温度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平均单袋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Ⅰ、Ⅱ、Ⅲ;在30、35℃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酶活性较高;“一”字型不翻堆模式有助于维持发菌期间菌袋的温度稳定性,其菌丝活力和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们对野外袋栽黑木耳的长期观察,它具有如下特性: 一、温度:黑木耳因品种不同,其适温范围各有差异,一般的生长时的温度范围是5—36℃之间。我们用甘肃省康县的五号菌种在木屑中袋栽的黑木耳放在寒冷的秦岭山坡间零下二十度的地方,袋栽中的菌丝也没有冻死,待来年春季气温回升时,还能照常  相似文献   

12.
不同粒径桑枝屑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2015,(6)
以黑木耳916为材料,对桑枝粉碎得到5种不同规格粒径(0.8 cm、1.2 cm、1.6 cm、2.0 cm、2.4 cm)开展对黑木耳菌丝和产量的影响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粒径桑枝屑基质与黑木耳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在桑枝不同规格颗粒上的生长速度是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慢,0.8 cm粒径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到0.647 mm/d,比2.4 cm粒径的生长速度快17.21%;黑木耳的产量以1.6 cm粒径为基质产量最高,达到53.67 g/棒,生物学效率9.61%,比对照分别高14.19%。  相似文献   

13.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黑木耳河北6号和野生毛木耳杂交获得的8个融合株,从中筛选出具有黑木耳商品性状,表现有明显的杂交优势,遗传特性稳定的翼杂2号、3号两个新种,经在生产中示范推广,生产性能较好。现将其特性研究报告如下。一、生物学特性 (一)温度将菌株接种于未调pH的PDA培养基斜面试管中心,置于5、10、15、20、25、30、35、40℃温度下培养,6天后测量菌丝生长长度,取日长速平均值(mm/日)。结果表明,翼杂2号菌丝生长起始温度、适宜温度和最适温度分别为15℃、25~35℃和30℃,与亲本河北6号一致,翼杂3号菌丝生长起始温度为20℃,高于亲本株(表1)。  相似文献   

14.
银耳是一种中温型耐寒性强的真菌。但不论孢子萌发、菌丝生长,还是子实体发育,均以气温较为暖和的条件下较迅速、良好。耳友菌(俗称香灰菌)菌丝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2~30℃,最适26℃左右。一般段木栽培在南方从清明至立夏期间,气温稳定在15~18℃时都适宜接种;袋栽在自然气温下,以春、秋雨季为最好。闽东一带,春季以3~5月,秋季以8~10月为适宜。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15.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真菌,温度是影响香菇菌丝生长发育最活跃的因素,菌丝生长温度5~32℃,适宜温度8~28℃,最适温度24~26℃,35℃以上停止生长。生产花香菇的菌筒菌丝需经炎夏,因此菌简能否安全越夏是关系到花菇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低,对花菇的菌丝生长极为不利。根据笔者近几年来的观察和试验,为确保菌筒的安全越夏,应着重抓好以下七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研究温度对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3℃~34℃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够存活在3℃~5℃范围内,菌丝几乎不能萌发和生长,是樟芝菌种保藏的适宜温度范围;在6℃~16℃范围内,菌丝能够萌发和生长,但菌丝萌发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都在接种后5天以上,菌丝生长速度偏慢,日均生长量在0.025cm以下:在18℃~34℃范围内,菌丝能够正常的萌发和生长,但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以28℃~32℃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均生长量在0.368cm~0.384cm之间,是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在35℃以上温度条件下,菌丝不能够萌发和生长,是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液体菌种具流动性,接种时与培养料的接触面大,因而菌丝生长快,一般比固体种早20~30天出耳。缺点是运输不便,贮藏困难。本文对液体菌种进行了不同温度的贮藏,探讨其有效时间。 (一)方法:发酵罐培养好的黑木耳液体菌种,用500ml无菌三角瓶装量200ml,分别放4℃的冰箱及25℃、30℃,40℃的温箱和室温(18~26℃)下贮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2017,(6)
以桑枝为主要基料,替代棉子壳、杂木屑等栽培黑木耳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对黑木耳菌丝的生长、鲜耳产量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的影响,得出最优培养配方。结果表明,适量的桑枝屑有利于黑木耳菌丝的生长,提高黑木耳的质量、产量;桑枝屑87%,麸皮10%,石灰、石膏、过磷酸钙各1%的配方栽培黑木耳菌丝满袋期最短、菌丝长势良好、生物学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以黑木耳品种‘89-1’为试材,在40℃高温胁条件下,测定添加FA、NAA、6-BA、GA和IAA植物生长剂不同培养基的黑木耳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研究了5种植物生长剂对高温胁迫后黑木耳菌丝生长及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期为黑木耳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剂对黑木耳菌丝长势和生长速度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添加了GA的培养基,在25℃和40℃高温培养环境下,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当浓度配比为15×10-7 mg·mL-1时,对高温胁迫后的黑木耳菌丝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利用胡枝子作为秋季栽培黑木耳培养主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情况、产量的影响及培养料拌料前预湿焖料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枝子培养料栽培添加30%以上阔叶木屑,拌料前预湿焖料,培育的黑木耳菌丝浓密、生长速度快、长势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