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商东升 《食用菌》2004,26(3):41-41
黑色平菇以其产量高、味道鲜美的特点,近年来在市场上看好,但在使用玉米芯等培养料栽培黑色平菇时,二潮菇后易出现的黄菇病,严重制约了黑色平菇的推广。我市有一个年投料近500t的村庄,2003年因黄菇病的感染,造成大幅度减产,有些种植户甚至绝收。我站经过多年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防治黑色平菇黄菇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4种重金属(Pb、Cd、Hg、As),研究这些元素对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产量的影响,以及这些元素在子实体中的累积规律及其对平菇安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在较高浓度条件下,可明显抑制菌丝的生长,显著降低子实体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同时严重影响平菇的安全质量。子实体中4种重金属的含量随其在培养料中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NY/T 5095-2006中重金属限量要求,建议平菇培养料中Cd、Hg和As的浓度应分别低于0.35 mg.kg-1、1.88 mg.kg-1、4.03 mg.kg-1(湿重);根据NY/T 749-2003中重金属限量要求,建议平菇培养料中Cd、Hg和As的浓度应分别低于0.35 mg.kg-1、0.88 mg.kg-1、1.96 mg.kg-1(湿重)。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糊聚类法筛选平菇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以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用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株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十二类,其中,第一类的莱平1号和第二类的莱平4号、PL-802在个菌株,发菌株,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4.
平菇CCEF89诱变杂交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晖  董烨 《中国食用菌》1999,18(1):10-12
平菇CCEF89为我所从西德引进的优良品种,自1991年推广以来已遍布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山西等十几个省,其产量高、品质好,深受菇农欢迎,但其出菇慢、转潮慢,后期产量低的弱点越来越明显,为保持其高产、优质特点,培育早出菇、转潮快高产优质新品种,我...  相似文献   

5.
以袋栽平菇为试验材料,研究输液式补水方法对平菇产量、单丛重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袋栽平菇通过输液式补水处理后总产量增加。补水处理从4潮菇开始产量明显增加,其中以第1潮菇采收后补水10min/d的增产效果最好,达到18.5%。(2)输液式补水处理后,从第4潮菇开始可明显提高单丛菇重,但各处理间单丛菇重的差异不明显。在平菇的采收后期,通过输液式补水所产出菇的感官品质明显较对照(不补水)好。(3)每天对平菇茵袋直接输入10mL的水分即能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富硒平菇栽培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缺硒或贫硒地区采用低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直接向子实体表面喷施和添加到培养料中的方法,将无机硒富集到平菇体内,结果表明,使用1~9μg/mL(微克/毫升)的硒溶液,直接喷施到子实体表面,其菇体内硒的富集量随着喷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硒含量最高达13.8681 μg/mg(微克/毫克)(9 μg/mL(微克/毫升)组),且随着喷施时间的延长,同一处理组后期采收的子实体内硒的含量与早期采收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其范围在17.02%到45.43%之间,最高为75.24%(1μg/mL(微克/毫升)组),但这种方式各处理组都会导致平菇总产量的下降;按20 mg/kg~40 mg/kg(毫克/公斤)添加量将硒添加到培养料中时,仅头潮菇产量就可增产3成左右,菇体内硒的富集量可达12 μg/g(微克/克)干重左右,按每人每天进食100 g~200 g(克)鲜平菇汁,未超出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摄入量为50μg/d~200μg/d(微克/天)的标准,且采收的鲜菇不需经特殊处理即可上市出售,采用此法,可为食用菌产业带来新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庆丰518菌株是我站从110个平菇品种中选育的一株高产平菇新品种。该品种适料性广,抗杂性强,转潮快,产量高,目前已向国内外推广。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高产栽培技术11原料配制发酵该品种不择原料,各种农作物下脚料粉碎成黄豆大的颗粒都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8.
棉子壳料四种处理方法栽培平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卓仁  李春光 《食用菌》2004,26(3):21-22
棉子壳培养料4种处理方法栽培平菇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发酵熟料处理是开放式接种栽培平菇的最佳工艺。用该工艺生产平菇,杂菌污染率为零、菌丝长速最快、单袋平均产量最高、出菇最均衡,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沧州地区3个平菇主栽品种的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菌丝满袋时间、子实体农艺性状、现蕾时间、产量、生物转化率、转潮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平菇品种TD-1更适合在沧州地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0.
乔炳海 《食用菌》2007,29(6):4-4
1症状该菌在平菇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均可发生。在菌丝生长阶段因其菌丝白色很难和平菇菌丝区分。当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料面出现白色核桃状物,似乎是平菇原基。随着时间的延长,颜色由白变黄变暗,形似礓石,菇农称之为礓石菌,平菇稀稀拉拉出1潮后基本不出。在出菇阶段,当培养料出1~2潮  相似文献   

11.
以"龙泉大五星"枇杷为试材,分别用萘乙酸、比效隆、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配成不同浓度处理,研究其对枇杷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E(比效隆40mg/L+赤霉素350mg/L+萘乙酸16mg/L)可有效促进枇杷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翠钰1号’青花薹(又称西兰薹)是以雄性不育系K1-1-3A为母本,自交系K1-10-1为父本配制育成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菜薹肉质脆甜,萝卜硫素含量27.4 mg · kg-1,维生素C含量743 mg · kg-1。分枝力强,平均单株一级菜薹数8个,总薹数38个;一级菜薹长约16 cm,粗约1.7 cm,单薹质量约40 g。早中熟,定植至初收53 d。抗逆性强,抗病性强。前期一级菜薹平均产量9 922 kg · hm-2,平均总产量22 016 kg · hm-2。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海拔蕨麻茎尖培养芽的形成和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的蕨麻最适宜芽分化的生长调节剂配比情况为:生长于较低海拔的是NAA 0.5 mg/L+BA 1.0 mg/L;居中的是NAA 0.5 mg/L+KT 1.0 mg/L;较高海拔的是NAA 0.5 mg/L+BA 0.5 mg/L。从芽的长势看,3种海拔蕨麻芽的的生长均较旺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生长调节剂诱导西葫芦、黄瓜雌花分化和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25、50、100和200mg/kg的吲哚乙酸(LAA)、萘乙(NAA)、赤霉素(GA)喷施2~3叶期西葫芦和黄瓜幼苗及用50、100和200mg/kg的TiBA(三碘苯甲酸)喷施20-30cm高的西葫芦和黄瓜植株,发现50mg/kgIAA和200mg/kgTiBA明显促进西葫芦雌花分化和坐果,NAA的促进效果较差,GA无效;50mg/kgIAA和100mg/kgTiBA促进黄瓜雌花分化和坐果,NAA的捉拼效果较差。低浓座的GA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不同浓度的IAAI、BA、NAA及IAA+NAA与IBA+NAA组合液对4种山茶进行硬枝扦插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山茶插条都具有促进生根作用;5种生长调节剂中,IBA的促根效果最好;单独使用时,150 mg/L的IAA1、00 mg/L的IBA或NAA1、50 mg/L的IAA+NAA(1∶1混合)与IBA+NAA(1∶1混合)处理对山茶花扦插生根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野生软枣猕猴桃最佳组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品种野生软枣猕猴桃(H1、H2、H3、H4和H5)茎段为外植体,采用6-BA和NAA的组合进行研究,筛选适宜于野软枣猕猴桃各品种快繁的最佳培养基,以期建立离体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品种和培养基对猕猴桃外植体扩繁有显著影响;H1在MS+6-BA 1.0mg/L+NAA 0.2mg/L的培养基中最适宜扩繁;H2在MS+6-BA 1.5mg/L+NAA 0.2mg/L的培养基中最适宜扩繁;H3和H4在培养基MS+6-BA 1.5mg/L+NAA 0.3mg/L中最适宜扩繁;H5在的培养基MS+6-BA 2.0mg/L+NAA 0.2mg/L中最适宜扩繁。  相似文献   

17.
不同激素处理对香石竹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处理对香石竹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IBA、NAA浸泡香石竹插穗可以促进生根。其中NAA与IBA各处理相比根重与根长有极显著差异。对插穗基部进行处理,以基部撕裂结合NAA浸泡效果最好。以75、150mg/L的NAA浸泡插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番茄实生苗育种周期长,高品质种子价格昂贵等问题,在扦插育苗中通过施用不同生长调节剂,调节处理时间、处理浓度,以缩短番茄育苗周期,提高幼苗品质,降低种苗成本。以番茄品种7558和劳拉的侧枝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浓度为0、20、40、60、80、100mg/L的生根粉、吲哚乙酸、萘乙酸,分别处理10、20、30 min条件下番茄侧枝扦插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品种7558在生根粉、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分别为60 mg/L/30 min(处理浓度/处理时间)、80 mg/L/30 min、60 mg/L/10 min时,品种劳拉在生根粉、IAA、NAA分别为60 mg/L/30 min、100 mg/L/30 min、80 mg/L/10 min时生长状况较好,且不定根的发生情况较好,其中品种7558生长最好;从整体生长势和根系活力来看,萘乙酸对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更显著,而生根粉的效果相对较弱。番茄扦插繁殖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萘乙酸进行侧枝处理。  相似文献   

19.
早熟油桃子叶和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早熟油桃‘华光’和‘曙光’为试材, 对影响其子叶和胚轴再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及组合、培养基、胚发育时期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子叶培养中, 华光花后60 d为最佳取材时期,其子叶在MS + TDZ 2 mg/L +NAA 0.04 mg/L的培养基上再生率为75%; 曙光则要取花后68 d成熟期子叶,其在MS +BA 8 mg/L +NAA 0.04 mg/L培养基上再生率为66.7%。胚轴培养中, 上、下胚轴无显著差异,华光胚轴再生以G + TDZ 3.0 mg/L + KT 1.0 mg/L +NAA 3.0 mg/L 效果较好; 曙光胚轴再生以QL + TDZ2.0 mg/L +NAA 0.5 mg/L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赤霉素、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茅有明显促进作用,它们的最适浓度分别为40mg/L和20mg/L,吲哚乙酸的处理效果最好。植物激素的不同浸种时间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也有明显影响,奈乙酸和吲哚乙酸的最佳浸种时间分别为24h和50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