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钱小兰  陆琳 《蚕桑通报》2021,52(2):39-40,44
如皋市桑树的主要害虫是桑螟、桑尺蠖,全年桑树害虫防控布局以桑螟、桑尺蠖的消长为主线设计,一般通过测报灯诱集成虫,掌握成虫羽化高峰,采用期距法推算低龄幼虫高峰期,再结合田间幼虫发生量调查,确定防治适期.但生产中往往由于气温、雨水等气象因素以及蚕农耕作差异性的影响,各年份各代次诱集的成虫数量和高峰也出现较大差异,为提高测报...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我县桑田遭受桑尺蠖大面积危害,1993年全县平均桑尺蠖危害芽率达23%,严重的田块达38%。为此,我们对桑尺蠖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找出防治对策。 一、桑尺蠖发生原因分析 通过综合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桑尺蠖大面积发生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近年来,气候反复无常,特别是冬季,寒冷天气的天数较少,致使桑尺蠖越冬基数较高。  相似文献   

3.
桑褶翅尺蛾又名桑刺尺蛾、桑褶尺蠖,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以幼虫食害花芽、叶片和幼果。3~4龄幼虫食量最大,严重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完,幼果吃成缺刻状,造成大量脱落,削弱村势及降低产量。已在部分地区苹果上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损失。 桑褶翅尺蛾在河北邢台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果园中石块下、杂草间及树干基部土下紧贴树皮的茧内越冬。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中旬苹果萌芽时始见初孵幼虫,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成虫羽化与降水量关系很大,雨后第2天羽化成虫数量猛增。成虫有假死性,寿命只有5~9天。雄成虫有很强的趋…  相似文献   

4.
桑青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青尺蠖(AscolisslenariacretaccaButler)又名桑灰翅尺蠖、杂食烟尺蠖、菜尺蠖,是桑园常见害虫。近年来在浙江桑南区发生量较高。1/15hm2虫口量高达5600条;冬季在桑苗圃调查每平方米越冬蛹多达8头,笔者于1993年开始,对桑青尺蠖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蛹期保护和成虫羽化调查于1993年2月初从桑苗圃收集越冬蛹200头,放入室内养虫盒内,盒内下垫白纸上盖细士,观察成虫羽化进度、雌雄性别比,成虫寿命等。设3区重复,每区(盒)放50头蛹。1.2幼虫发育进度和食叶量调查每养虫盒为一个小区,每小区养…  相似文献   

5.
王奇  张岩 《江苏蚕业》2014,(3):21-23
桑尺蠖常以2~4龄幼虫越冬,不同的越冬虫龄直接导致翌年桑尺蠖发育开差较大,造成世代重叠。桑尺蠖在桑树生长期间内持续不断地发生、危害,给桑园害虫防治工作造成很大压力。笔者根据本地区桑园内桑尺蠖发生、危害特点,总结出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等桑尺蠖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防治桑尺蠖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桑尺蠖春季田间消长规律的调查,同一药剂春季不同时期使用对桑尺蠖的田间防治试验,春季不同时期的桑尺蠖对农药的敏感性测试,确定桑尺蠖的防治适期为桑芽膨大期。  相似文献   

7.
经调查,河北省中部和北部普遍存在桑尺蠖脊茧蜂,并对其形态和寄生习性进行了观测。桑尺蠖脊茧蜂在寄主桑尺蠖体内寄生量可达18—99头;寄生率达23%,人工放蜂寄生率可提高到78%。通过冷藏保蜂、放蜂等试验,为保护和利用桑尺蠖脊茧蜂,控制桑尺蠖的为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lineata Butle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别名造桥虫、弓腰虫等,是危害桑树芽叶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正常年份,睢宁县李集镇桑尺蠖以2~4龄幼虫在桑树枝干隙缝或附于枝条背面越冬,具较强的耐寒能力,越冬成活率高。由于越冬虫龄不同,翌年越冬代桑尺蠖的个体间发育开差较大,甚至最多可以相差到40 d以上,从第1代起,各代桑尺蠖幼虫发生期就比较悬殊,世代重叠严重,直接导致桑园内桑尺蠖不间断地发生危害,防治困难。1李集镇桑尺蠖发生规律1.1发生世代桑尺蠖在李集镇1年发生4代,每代个体间发  相似文献   

9.
针对桑尺蠖比较难防治的情况,开展了丙·辛合剂和20%丙溴磷等农药对桑尺蠖的防效试验。试验表明,丙·辛合剂和20%丙溴磷均是防治桑尺蠖比较理想的农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2010年秋季东台场桑园桑尺蠖暴发的原因以及根据桑尺蠖的生活习性所采取的针对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倪奎 《四川蚕业》2010,38(2):25-25,49
多年以来乐至县桑树虫害有桑尺蠖、桑红蜘蛛、桑毛虫、桑梢小蠹虫、桑瘿蚊、桑天牛、桑螟等。对桑树的为害主要体现在春季桑芽的虫害上,而为害叶片、新梢、枝条、枝干、根系的虫害较轻。其中对桑的为害又以桑尺蠖为主,其次是桑红蜘蛛。2010年3月30日进行调查,桑尺蠖株为害率为35.7%,红蜘蛛株为害率为10.4%,桑毛虫株为害率为5.8%。  相似文献   

12.
桑尺蠖Phthohahdria atriliheata(Butler)俗名桑搭、造桥虫、剥芽虫、寸尺虫等。属鳞翅目,尺蛾科Geometriaae。国内各主要蚕区均有发生,近几年在我县发生尤为严重,不仅为害春季桑芽,而且对全年桑叶产量影响很大。桑尺蠖在我省一年发生4代,以3、4龄  相似文献   

13.
20%亚胺硫磷EC防治桑尺蠖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20%亚胺硫磷EC不同浓度对桑尺蠖防效试验,得出亚胺硫磷是防治桑尺蠖的好药剂,其使用浓度为1000~1500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20%灭多威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桑螟、桑尺蠖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低龄桑螟的防效依次为:20%灭多威乳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40%辛硫磷乳油,其中20%灭多威乳油对高龄桑螟防效良好;对低龄桑尺蠖的防效依次为:40%辛硫磷乳油>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20%灭多威乳油.据此认为:防治桑螟为主的首选农药为20%灭多威乳油,而防治桑尺蠖为主时不宜选择20%灭多威乳油,40%辛硫磷乳油和3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均可用于防治桑螟、桑尺蠖,但应根据喷药至采叶间隔时间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5.
桑尺蠖是桑园常见的害虫,也是传播病原的主要昆虫之一。在广西蚕区调查了桑尺蠖微粒子病对家蚕的交叉传染性。调查结果发现桑尺蠖幼虫微粒子病自然感染率为0.54%;从桑尺蠖体内分离获得4株微孢子虫,编号分别为Pa BM3、Pa BM4、Pa BM5和Pa BM6,光学显微镜下观察Pa BM3、Pa BM5和Pa BM6均为长卵圆形,与家蚕微孢子虫(Nb)存在明显差异;Pa BM4为卵圆形,与Nb相似。通过生物试验测定,发现Pa BM4微孢子虫对蚁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为2.49×10~5个/m L,是Nb的4.64倍,说明其对家蚕也具有较强的食下感染力,而其对家蚕没有胚种传染性;Pa BM3、Pa BM5和Pa BM6三种微孢子虫对家蚕均无感染力。因此,桑尺蠖微粒子病发生情况复杂,潜在对家蚕有交叉传染的风险,蚕种生产需要采取措施防控桑尺蠖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严和平 《江苏蚕业》2005,27(4):17-18
<正>桑尺蠖又名造桥虫,幼虫食害桑树芽叶,全年可 见,以越冬幼虫为害刚萌发的冬芽,近年来虫口密度 逐年升高,2002年秋季高邮蚕种场早生桑667m2虫 量高达6500-7000头,株最高虫量94头,为了进一 步摸清桑尺蠖在田间的分布和发生情况,我们应用 三种种群的扩散型指数测定了桑尺蠖的空间分 布型。  相似文献   

17.
修水县桑尺蠖严重危害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桑尺蠖(Phthonandria atrilineata Butler)属鳞翅目,尺蛾科。桑尺蠖是江西省修水县危害严重的桑园害虫之一。近年来常在本县危害成灾,给秋叶及秋茧的产量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桑尺蠖被害株桑叶产量的变化,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就被害桑株(夏伐)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桑尺蠖被害桑树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对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大于夏秋季。试验结果认为应认真做好桑尺蠖的预测预报工作及加大对该虫的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桑尺蠖在各地的发生世代和发生期,幼虫发育起点温度、幼虫食叶量和防治指标,与发生有关的生态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对桑尺蠖发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物防治攻关键,适当兼顾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夏秋期桑尺蠖的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受太湖小气候的作用,本市环太湖的周边几个镇村的桑尺蠖发生基数高、危害严重。尤其是2003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晚秋蚕期桑尺蠖在我市大部份蚕区大发生。经过蚕桑条线齐心协力,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测报狠抓关键措施,加大防治力度,成功地遏制了桑尺蠖大发生的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