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优选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湿地松松针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湿地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9:1,提取时间2h,浸泡时间6h。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湿地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133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88.83%,主要成分是单萜和倍半萜,以及少量萜烯的醇、酯类化合物。该研究结果为湿地松松针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摘 要:优选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湿地松松针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湿地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9:1,提取时间2h,浸泡时间6h。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湿地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133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88.83%,主要成分是单萜和倍半萜,以及少量萜烯的醇、酯类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湿地松松针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精油得率为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蛤蒌叶挥发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查了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蛤蒌叶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峰面积归一化法分离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蛤蒌叶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浸泡时间3 h,提取时间7 h,在该提取工艺条件下蛤蒌叶挥发油得率为0.340%。经GC-MS分离蛤蒌叶挥发油共分离出22种化合物,鉴定出17种,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69%。蛤蒌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β-细辛脑(29.70%)、石竹烯(25.32%)、乙醇过氧酸,氰基环己基苯基薄荷酯(13.90%)、肉豆蔻醚(7.62%)和甲基丁香酚(6.39%)。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提取药材粒度、溶剂倍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同时对提取液纯化的醇沉浓度进行对比分析。以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的提取率为考查指标,确定了砂仁药材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提取率为考查指标,确定了砂仁药材提取物的最佳纯化条件。所选综合利用试验条件得到的挥发油中乙酸龙脑酯、提取物中总黄酮和多糖的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6种不同产区白芷药材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明确其主要共有组分,对各药挥发油成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种不同产地白芷挥发油中相对含量最高为醇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物质为十二醇与十四醇,说明醇类化合物是白芷挥发油主要成分;化学成分聚类分析将杭白芷单独聚为一类,其余5种聚为一类,这5种当中川白芷与亳州白芷聚为一类,祁白芷、禹白芷、山东白芷聚为一类;与基原因素相比,各地白芷挥发油成分可能与产地、气候、栽培、加工、种质资源质量等因素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产地对黄芩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通过HPLC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差异,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产地的黄芩对抑制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表明,不同产地黄芩样品中的化学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黄芩苷含量由高到低为黑龙江勃利>山东莒县>甘肃定西>山西运城...  相似文献   

7.
以总多糖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植物乳酸杆菌为发酵菌种,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水提取工艺及发酵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测定水提取工艺及发酵工艺各样品中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山药、茯苓等5味药食同源中药水提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提温度95℃;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2,10倍;提取时间为2.0,1.5 h;超声浸泡时间为0.5 h;山药茯苓复合酵素的最优发酵工艺为接种量为发酵液总量的10%,发酵温度为31℃,发酵时间为72 h,在此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下,山药茯苓复合酵素的总多糖含量高达23.97%,是发酵前水提物总多糖含量(8.796%)的2.725倍。通过植物乳酸杆菌发酵制作的山药茯苓复合酵素中降血脂活性成分总多糖含量比发酵前含量显著增加(p=0.000 1),该产品有望开发成降血脂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向日葵种子含油量和亚油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19个品种的向日葵,测定了不同品种向日葵种子千粒重和出仁率,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向日葵籽仁中提取籽油并计算其含量,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籽油中亚油酸含量.结果表明:所测19份向日葵的籽仁含油量在36.89%~56.69%之间,向日葵籽油中主要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在39.95% ~ 66.49%之间.通过比较,初步筛选出2份高油高品质的向日葵品种,分别是食用向日葵青花和2份不同产地的油用向日葵T 562(美国)及T562(甘肃).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不同地区所产的紫苏挥发油总量差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之上用正交试验对紫苏挥发油的水蒸气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得出最优提取方案为蒸馏时间2.5 h,料液比1∶6,浸泡时间2.5 h,浸泡温度65℃,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方案提取11个不同地区生产的紫苏,通过质量分析法比较不同地区的紫苏之间挥发油总量的区别,在这11批紫苏中挥发油总量最高的是云南省。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用复合酶浸提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系统地阐述银耳多糖的提取纯化研究概况,在复合酶添加量为1.5%的情况下,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银耳浸泡的状态为影响因素,用硫酸-蒽酮法测定银耳多糖的含量,对银耳多糖的浸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浸提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适条件为浸泡前呈粉碎状态的银耳,复合酸添加量1.5%,80倍的加水量,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1 h,在该条件下所获到银耳多糖含量最高。因此,采用复合酶在银耳中提取银耳多糖的最适条件研究,可以为银耳多糖在医药、化妆品等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