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目前黑龙江垦区的水位监测现状,以及测点分散、距离远等特点,采用集散结构,以计算机为主控机,单片机为下位机采集水位数据,采用GPRS无线通信模块完成数据远程传输。利用C#语言编程将下位机获取的数据通过串口进行读取、转换、读取并实时显示。通过VS2008.NET编程环境中的Serial Port类和Thread类,大大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通过实际应用表明,基于GPRS模块进行远程地下水水位监测是一种经济、可靠、便捷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2.
为了监测青贮饲料堆不同位置的温度及饲料在分解反应过程中温度变化显著增长的点,本文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非侵害式的测量饲料青贮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系统,系统采用CC2530为主控芯片,实时获得饲料堆的温度参数,通过ZigBee组网技术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基于LabVIEW软件对传输来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经试验证明此系统运行稳定,功耗较低,能够有效地监测饲料青贮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的总体部署,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完成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辽宁省部分)"的初步设计、监测站点的建设以及验收工作。辽宁省共建成自动水位监测站点455个,监测站点覆盖了全省14个地级市,控制面积达62 118 km~2,全部实现了水位数据自动传输,提高了地下水监测工作的精度,形成了一个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对辽宁省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测以及对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点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4.
为利用江水对水稻格田进行灌溉,研制了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水池水位、水温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以MSP430f149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核心部件,通过水位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实时采集蓄水池及主渠的水位及水温信息,通过JZ878数传电台将数据传送到PC机显示及存储。该监测系统不需人工测量,实现了自动化远程监测,系统已在黑龙江省逊克农场使用一年,结果表明:系统具有采集精度高、低成本、实用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德宁  赵海志  袁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98-14399
针对传统环境监测系统实时性差的特点,设计开发一种基于GSM模块和单片机技术的无线监测系统,以单片机STC12C5401为微控制器,采用SHT71温湿度传感器对环境温湿度进行采集,同时通过TC35模块以短信的形式将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发送到上位机进行数据分析。系统采用无线传输传送数据,解决了由于环境监测点分布分散,分布范围广而导致监测困难的问题,尤其可以克服环境恶劣引起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的不便。采集系统具有电路简单、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安装操作方便、测量精度及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开环穿芯式霍尔传感器采集接地极上的电流,利用CYB500D系列水位水温传感器采集水深水位信息,经过屏蔽导线送入在线监测装置,采用分段线性插值法对测量误差进行补偿,提高了装置的测量精度。测试结果表明,监测装置的整体性能能够满足接地极在线监测的要求,可以为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方式判断和接地极工作状态提供重要可靠的数据依据,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该文基于ZigBee技术给出了一种用于温室数据采集的系统方案。硬件部分选择温湿度传感器SHT11和光传感器TSL2550D采集温室环境参数,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写上位机程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采用周期上报和中断立即上报两种工作方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可靠地完成温室环境因子监测,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功耗,为今后将该网络应用于实际温室的数据采集打下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Foxpro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顺义县地下水观测网数据库应用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输入,数据浏览,数据计算,报表打印,以及地下水水位过程曲线,平面等水位线图和水位三维立体图绘制等功能,特别适合于县,乡一级水利部门采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LoRa无线通信的水产养殖监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针对大面积水产养殖环境覆盖面积广、多种水体环境监测因素综合影响的特点,设计一种可同时监测水体溶解氧、盐度、pH、氨氮和温度5种参数的设备。设备可通过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水质数据远距离无线传输,并在上位机端可视化平台动态显示监测环境因素。方法 数据采集终端的控制核心采用TI公司具有16位总线的MSP430F149型微控制器。水质信息通过各传感器采集获取,氨氮采集终端采用量程为0~10 mg/L的NHN-202A型氨氮传感器;溶解氧与温度采集终端采用溶解氧量程为0~20 mg/L、温度量程为0~40 ℃的RDO-206型传感器;pH采集终端采用量程为0~14的PHG-200型传感器;盐度采集终端采用量程为0~0.5%的DDM-202I/C型传感器。服务器端采用Linux系统搭建,通过JetBrains下的IntelliJ IDEA开发工具搭建,使用的编程语言为Java。线上平台采用SpringMVC框架,数据库连接通过HiBernate对象关系映射框架连接操作。监测平台通过Tomcat部署在Linux系统上,数据展示界面通过调用可视化库Echarts实现。结果 系统实际所测水体溶解氧含量绝对误差为0.12 mg/L,盐度的绝对误差为0.001%,pH的绝对误差为0.017,温度的绝对误差为0.05 ℃。单一采集设备功耗测试中,5 200 mA电池可持续为终端设备供电28.5 h,且线上系统运行稳定。结论 本研究设备LoRa无线通信技术与上位机端数据可视化平台相结合的设计增强了远距离水质监测数据采集的可靠性,解决了动态实时测量中监测数据长距离传输问题及数据同步上位机端平台展示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2012年辽宁省地下水监测成果为基础,分析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及水位降落漏斗的变化情况,总结得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灌渠测水量水工作是灌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月前黑龙江垦区的灌渠流量监测设施落后的现状,采用集散结构,以微型计算机作为主控机,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无线通信模块完成数据远程传输,通过在建三江管局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测点易组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市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巍  唐雯  张梅桂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526-5530,5532
依据齐齐哈尔市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对该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及典型水位动态过程曲线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潜水、承压水水位多年动态变化特征,为齐齐哈尔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地下水盐分变化规律,模拟地下水盐分变化过程,评价适合该区域的地下水变化规律的模型。通过对研究区蒸发量、降水量、气温、气压、地下水位、地下水电导率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地下水含盐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特征;使用GP模型、GPLVM模型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综合模型,模拟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的地下水含盐量变化过程,并评价了模型的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流动系统主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位在局部地区随开采过程呈现波动变化。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与气压的变化规律相一致;而气温和蒸发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一致。地下水盐分含量呈上升趋势。(2)GP模型对于地下水含盐量的预测效果最好;GPLVM模型对于已知地下水含盐量条件下,与其他环境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拟合效果最好。而GP、GPLVM和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综合模型,对于包括模型训练和模型预测的全体数据集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苏英  徐双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16-11917,11920
依据咸阳市1977~2006年地下水监测资料,对咸阳市不同地貌单元近30年来地下水位的年际和年内变化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在研究时段内,咸阳市地下水平均水位变化分为持续上升阶段(1977~1987年)、持续下降阶段(1988~2001年)和急剧升降阶段(2002~2006年),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开采量、灌溉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导致地下水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建议,旨在为咸阳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典型断面地下水流模拟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塔里木河下游英苏监测断面第一次输水前与第五次输水后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监测资料。利用Modflow和PMPATH建立了该断面地下水剖面二维流运动的数值模型,分析了输水后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及恢复水量,结果表明:线状输水在英苏断面的影响区域在距河2km以内,距河1km内则是显著影响区域。  相似文献   

16.
比较研究了地下水常用的4种采样方法,分析了各采样方法的优缺点,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对地下水常规监测指标样品的采样、运输和保存方法进行了汇总。在地下水的监测工作中,要根据各采样方法的优缺点,合理选择适宜的采样方法,并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地下水样品的采样流程,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准、全。  相似文献   

17.
王树芳  韩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25-13928
北京地区的地下水为满足农业灌溉,保障粮食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开采的急剧增加,地下水位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为掌握地下水水位对农业灌溉的响应,选取了主要受农业灌溉影响为主的一眼地下水监测井,通过对比地下水水位的日变化量与大气降水以及本地区冬小麦降水耦合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地下水水位与冬小麦灌溉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冬小麦灌溉各个阶段,地下水水位相应下降,显示出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冬灌后至返青前,地下水得到了充分有效的补给,水位可以恢复到冬灌之前的水平;但是由于返青-拔节和灌浆期灌溉需水量较大而且降水量较少,地下水不能得到充分有效补给,静储量被消耗,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返青-拔节和灌浆期采用节水措施或者引用其他水源,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可以达到采补平衡,实现地下水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依据阜新市地下水监测井水质监测结果,选取7项水质指标,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阜新市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地下水污染原因进行探讨,为促进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华北平原压采地下水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平原是我国农业主产区,长期以来,该区域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大量抽取地下水维持,区域的水资源安全乃至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当前为实现地下水压采,该区域提出了以节水为核心,着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产量、低耗水作物的农业措施,而小麦又是该地区的主粮作物,同时也是高耗水作物,因此,在优化农业灌溉方式和调整种植结构方面明确小麦生产与水资源安全的关系对于实现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调查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和种植结构对小麦产量、耗水量的影响,进而探讨不同生产方式对小麦产量以及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分析认为各地在推进压采地下水措施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节水模式或节水技术,而不是简单地调减小麦种植面积乃至退出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水体硝酸盐污染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6年7月采集的202个水体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天津市水体硝酸盐含量总体水平较低,为5.79 mg/kg。各类型水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硝酸盐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小于100 m井水>排污河>河流>排灌沟渠>大于100 m井水>水库。同时对103个地下水水样的硝酸盐含量研究表明,天津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与地下水埋深有比较密切的联系,随着地下水埋深的提高,水体硝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对农业种植区农户施肥水平的调查显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与同区氮肥施用水平呈正相关,氮肥施用水平偏高是造成天津市蔬菜种植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