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索提高宗地花猪繁殖性能的方法,试验利用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进行二元杂交,然后分别与宗地花猪进行回交、与黔北黑猪进行三元杂交,比较不同杂交组合和纯繁组母猪的产仔及哺育成绩,探索不同的杂交方式下母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江♂×宗♀二元杂交组合仔猪哺乳期生长成绩最佳,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21日龄个体重显著高于黔♂×(江×宗)♀三元杂交组(P0.05);黔♂×(江×宗)♀三元杂交组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头数分别为8.29头和7.57头,均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宗♂×(江×宗)♀组的窝产活仔数和仔猪育成成绩优于纯繁组,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选择江口萝卜猪和黔北黑猪与宗地花猪进行杂交,可提高母猪窝产仔数和仔猪哺育成绩,从而提高宗地花猪杂交猪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比较夏季发酵床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保育猪和生长猪饲养效果,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杜×长×大三元配套系商品猪,初始体重分别为(9.59±0.81)kg保育猪88头和(18.43±1.32)kg生长猪64头,随机分成发酵床模式组和改进水泥地面模式组。保育猪饲养期为31d,生长猪饲养期为57d。全程记录饲养期间每天猪舍内温度、湿度、地面温度。结果表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舍内温度、地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均低于发酵床模式。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与发酵床模式相比,保育猪日增重提高14.6%、料重比降低11.7%;生长猪日增重无显著差异,但料重比降低9.8%。夏季保育猪和生长猪在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下的饲养效果优于发酵床模式,建议南方地区发酵床只用于夏季以外季节的保育猪饲养。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U6(63)均匀设计,选取体重在11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84头,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纽2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探讨微胶囊包裹复合微生态制剂按不同比例组合后再按不同的添加比例对保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30d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四组日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和其他各组;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平均料重比(饲料利用率)优于一、二、三组,但与对照组相比,但差异不显著。表明微胶囊包裹复合微生态制剂按不同比例复配、添加,能显著提高保育猪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并确定了使保育猪生长性能达到最佳的水平的微生态组合范围,为养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评估酸化剂复合精油混合物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中的动物为400均体重为(8.04±0.06)kg的26?d断奶猪,每组100头,每组4个重复(25头/重复),试验共设计4种日粮,即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8、1.6和2.4?g/kg苯甲酸和精油混合物。结果:随着日粮苯甲酸和精油混合物添加水平的升高,14?d猪的体重、1~14?d日增重和采食量以及1~28?d采食量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升高(P<0.05),同时1~14?d猪的饲料效率表现为显著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日粮添加苯甲酸和精油复合物显著改善了粗蛋白消化率(P<0.05),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胰蛋白酶活性(P<0.05)。结论:苯甲酸与精油的组合提高了断奶仔猪粗蛋白消化率及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改善了饲料效率。 [关键词]苯甲酸|精油|保育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选择体重为20kg±2kg的健康杜×长×大生长猪60头,随机分为5处理(每处理3重复,每重复有4头猪),分别饲喂0%、5%、10%、15%、20%膨化全脂油菜籽粉(EFFRM)日粮,各处理日粮中EFFRM以等能等可消化氨基酸基础取代大豆蛋白。试猪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40d。试验用全脂菜籽为“双高”品种,采用干法膨化加工。试验结果显示:试猪采食量和日增重随日粮中EFFRM用量的增加呈先上升(5%用量)后明显下降(10%~20%用量)的规律;5%EFFRM处理的采食量和增重在数值上高于0%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但显著高于10%处理(P〈0.05),极显著高于15%、20%处理(P〈0.01):各处理的单位增重耗料(FCR)无显著差异(P〉0.05),在数值上仍以5%、0%处理最低。以上结果表明,20-40kg猪日粮中“双高”来源的EFFRM用量以5%为宜,用量10%及以上会显著影响猪的采食量,降低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夏季发酵床模式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生猪饲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比较夏季发酵床与改进水泥地面模式保育猪和生长猪饲养效果,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杜×长×大三元配套系商品猪,初始体重分别为(9.59±0.81) kg保育猪88头和(18.43±1.32) kg生长猪64头,随机分成发酵床模式组和改进水泥地面模式组.保育猪饲养期为31 d,生长猪饲养期为57 d.全程记录饲养期...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6,(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大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72头平均体重为(13.0±0.5)kg的保育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大米蛋白粉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用3.6%大米蛋白粉替代2%鱼粉。预试期3 d,正试期20 d。结果表明:大米蛋白粉组较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降低2.67%(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1.01%(P0.05),料重比降低3.77%(P0.05),大米蛋白粉组整个试验期腹泻头次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35元。综上所述,使用大米蛋白粉替代鱼粉不会影响保育猪的生长性能,且能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岔路黑猪及二元杂种猪的肥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岔路猪、杜岔猪、长岔断奶仔猪各10头进行肥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体重23~52kg阶段,各组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52—80kg阶段、杜岔猪和长岔猪的增重速度明显高于岔路猪(P<0.05)。瘦肉率以杜岔猪最高,长岔猪次之;饲料报酬杜岔猪和长岔猪比岔路猪分别提高9.5个和8.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李剑强 《养猪》2015,(2):31-32
试验选用来源相同、体重约20 kg、健康状况良好的杜大长三元杂种商品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依据NRC(1998)猪的营养需要设计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生素(硫酸黏杆菌素20 mg/kg、吉他霉素40 mg/kg),部分取代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苦木汤粉剂300 g/t和硫酸黏杆菌素20 mg/kg,完全取代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苦木汤粉剂400 g/t,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部分取代抗生素组和完全取代抗生素组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8%、8.92%,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部分取代抗生素组的料重比和腹泻率分别降低2.76%和29.67%,差异显著(P0.05);部分取代抗生素组和完全取代抗生素组间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苦木汤可改善保育猪的生长性能、预防保育猪腹泻。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葡萄糖氧化酶添加剂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30日龄左右三元杂交猪1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40头,30~36日龄饲喂教槽料(共7 d),37~85日龄饲喂保育料(共49 d),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1,2 kgt葡萄糖氧化酶添加剂。于30,36,85日龄时测定各组试验猪的采食量、体重和增重情况,计算料重比。结果表明: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1,2 kg/t葡萄糖氧化酶添加剂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保育猪的体重(P0. 05或P0. 01),极显著增加采食量和增重(P0. 01),降低料重比,且1 kg/t效果优于2 kg/t。说明在日粮中添加1 kg/t的葡萄糖氧化酶添加剂能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宗地花猪与地方猪种杂交效果,筛选出一套能提高宗地花猪生产性能的利用方案,试验利用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和江口萝卜猪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获得宗黔二元杂交猪和宗江黔三元杂交猪,将其与纯种宗地花猪进行育肥和屠宰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宗黔二元猪和宗江黔三元猪的育肥性能优于宗地花猪,其中宗江黔三元猪的生长速度最快(P0.05),宗黔二元猪的饲料报酬最高;宗江黔三元猪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宗地花猪(P0.05),但宗黔二元猪和宗江黔三元猪的瘦肉率较宗地花猪降低(P0.05)。说明利用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进行二元杂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杂交后代的饲料利用率,与江口萝卜猪和黔北黑猪进行三元杂交可提高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和屠宰率。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将鱼粉、血浆蛋白粉、酵母粉、肠膜蛋白粉按一定比例组合添加到饲粮中,旨在对比研究不同蛋白质源组合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6.36±0.20)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保育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3组保育猪分别饲喂含1.5%血浆蛋白粉+2.0%鱼粉(A组,作为对照组)、3.0%肠膜蛋白粉+5.0%鱼粉(B组)、2.0%酵母粉+2.0%肠膜蛋白粉+2.0%鱼粉(C组)的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B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低于A和C组(P0.05),与A组相比,C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76%和8.13%,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重比方面,B和C组与A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C组显著低于B组(P0.05)。2)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与白球比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与A组相比,B组钱重比增加13.47%(P0.05),C组钱重比降低5.22%(P0.05)。由此可见,2.0%酵母粉+2.0%肠膜蛋白粉+2.0%鱼粉组合在提高保育猪生长性能、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最好,1.5%血浆蛋白粉+2.0%鱼粉组合效果次之,而3.0%肠膜蛋白粉+5.0%鱼粉组合相比之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最适宜的加×(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日粮消化能(DE)水平,根据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能量需求差异,试验分20~60 kg和60~100 kg两个阶段,测定日增重和料重比。试验结果表明,20~60 kg阶段,对照组育肥猪的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都相对高于其他2组,但差异不显著。60~100 kg阶段,试验2组育肥猪的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相对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20~60 kg生长阶段,加×(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的最适日粮消化能水平为13.4 MJ/kg;60~100 kg育肥阶段,最适日粮消化能水平为13.2 MJ/kg。  相似文献   

14.
本文估计了北京花猪Ⅱ系与丹系长白、大约克夏和杜洛克杂交后代哺乳期和断奶保育期的死亡率与杂种遗传力。结果表明 ,杜×花仔猪 2~ 2 1日龄及 36~ 50日龄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长×花和约×花(P <0 0 5及P <0 0 1 ) ;用HendersonⅢ估计的仔猪出生至 70日龄阶段死亡率的遗传力为 0 0 0 9~ 0 0 54。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西藏林芝地区筛选出生长繁殖性能优良的三元杂交猪种组合。试验采用引进的D(杜洛克)、L(长白猪)、Y(大白猪)种猪和LY二元母猪分别进行D×D、L×L、Y×Y、L×Y、D×LY5个组合的繁殖性能试验,记录窝产仔猪数、初生重、断奶仔猪数、断奶仔猪重、断奶仔猪育成率等繁殖性能指标,测定日增重、料肉比、达到90kg的日龄、屠宰率、背膘厚及瘦肉率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以四川省内江种猪场生产记录为对照(低海拔,600m),引进猪种组合的繁殖性能(高海拔3000m)与在低海拔饲养的同类种猪差异不显著(P> 0.05),在高海拔条件下数L×Y组合产仔头数、断奶头数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猪种(P <0.05),极显著高于D产仔头数(P <0.01);育成率L组显著低于其他组合(P <0.05),且其余猪种组合差异不显著(P> 0.05)。另外,在试验中,三元杂交猪日增重显著高于二元猪(P <0.05),达到90kg日龄显著提前于二元猪(P <0.05),料肉比显著低于二元猪(P <0.05);三元杂交猪屠宰率显著高于二元猪(P <0.05),背膘厚...  相似文献   

16.
李嘉  宋秀梅 《中国饲料》2021,1(16):70-73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乳制品对断奶仔猪后续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21 d断奶、平均体重为(6.06±0.06)kg的500头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5头。对照组饲喂无乳制品的玉米~豆粕型日粮,T1组饲喂乳清粉水平为2%、乳糖水平4%的日粮,T2组饲喂乳清粉水平为4%、乳糖水平8%的日粮,T3组饲喂乳清粉水平为6%、乳糖水平12%的日粮。各组断奶仔猪在断奶当天(21 d)到58 d饲喂试验日粮,之后饲喂相同的商品饲料直至出栏(181 d)。结果:T2组育肥猪181 d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3组(P<0.05),同时T1和T2组育肥猪73 d体重及21~73 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组73~181 d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和T2组21~181 d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和T2在21~73 d的饲料报酬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3组(P<0.05)。T2组育肥猪肌肉蒸煮损失显著低于T3组(P<0.05),T1和T2组育肥猪系水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3组(P<0.05)。T2和T3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日粮添加4%乳清粉和8%乳糖可显著提高保育阶段仔猪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改善肌肉系水力和粗脂肪含量。 [关键词]乳制品|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氮代谢|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酸化剂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相近、体重7 kg左右的健康保育猪204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7头猪。对照组饲喂保育猪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适量的抗菌肽、酸化剂。试验期为27 d。试验表明:酸化剂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酸化剂能降低每头保育猪的单位增重成本1.25元/kg;抗菌肽组腹泻率显著低于酸化剂组与对照组(P0.05),抗菌肽组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抗菌肽能降低每头保育猪的单位增重成本0.51元/kg。结论:保育猪日粮中添加酸化剂降低保育猪料重比指标效果显著,且酸化剂能降低每头保育猪的单位增重成本1.25元/kg,经济效益较为可观。保育猪日粮中添加抗菌肽在降低保育猪腹泻率、死淘率指标效果显著,且抗菌肽能降低每头保育猪的单位增重成本0.51元/kg。因此,可在保育猪的饲养过程中推广应用酸化剂和抗菌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探讨胍基乙酸对保育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选取体重为(19.03±1.3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6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胍基乙酸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0 mg/kg胍基乙酸。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胍基乙酸组保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组间的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2)胍基乙酸组保育猪的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率、谷胱甘肽(GSH)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的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胍基乙酸组保育猪的血浆果糖-6-磷酸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苹果酸脱氢酶(M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Q还原酶(NADHCo Q)和肌酸激酶(CK)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己糖激酶(HK)活性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血浆三磷酸腺苷(ATP)合成酶(ATPase)活性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可改善保育猪的生长性能,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并可通过提高糖代谢关键酶(PFK、PK、IDH、MDH)及线粒体呼吸链相关酶(NADH-Co Q、ATPase)活性促进体内的分解代谢,提高机体ATP水平,进而可能促进储能组织(肌肉和脂肪)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比例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约48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种生长肥育猪24头,根据体重和性别一致原则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饲养在一个圈舍内,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粮生长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4%豆粕,肥育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5%豆粕;试验2组生长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8%豆粕,肥育阶段用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10%豆粕。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1 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日增重增加1.30%(P〉0.05);试验2组日增重降低15.58%(P〈0.05),料重比提高12.50%(P〈0.05)。2)生长阶段,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总蛋白提高8.94%(P〈0.05)。试验1组生长阶段和肥育阶段谷丙转氨酶分别降低19.17%(P〈0.05)和15.50%(P〈0.05)。试验2组与对照组生长肥育阶段总蛋白、谷丙转氨酶差异都不显著(P〉0.05)。生长和肥育阶段尿素氮、谷草转氨酶和葡萄糖各组差异都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生长和肥育阶段2个试验组对肠道菌群(大肠杆菌和乳酸菌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生长猪饲粮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4%豆粕,肥育猪饲粮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5%豆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精氨酸、谷氨酸或大豆磷脂、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长(白)×大(约克)二元杂种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在(54.4±0.15)kg的长×大二元杂阉公猪27头,随机分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A组为对照组,喂基础日粮;B组饲粮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8%精氨酸和0.60%谷氨酸;C组是在每100kg基础日粮中添加75g大豆卵磷脂、20g维生素E和8g酵母硒。试验期60d。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选取1头体重相似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和肉品测定。结果表明:B组的平均日增重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C组(P0.05),比A组也有增长趋势,但在统计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B、C两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和眼肌面积与A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3组试验猪之间的其他屠宰性能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3组间的各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和总鲜味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然而,C组背最长肌的肌苷酸含量和肉的蒸煮损失显著优于B组(P0.05),也有优于A组的趋势,但在统计上没达到显著差异(P0.05),而且B、C两组的肌苷酸含量和肉的蒸煮损失较之于A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3组间的其他肉品性状及背最长肌的其他化学组成较A组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日粮中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酸或是大豆磷脂、维生素E和酵母硒对长×大二元杂种猪的生长速度、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