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杂交玉米新品种正红6号是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十五”育种攻关突破性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贵州审定和广西引种认定.2005年通过重庆审定,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转化项目品种、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品种、国家里比计划推广项目品种和四川省农业厅确定的全省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油菜杂98033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品种"三系"杂交种。2002年被科技部评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推广品种,2003年被列入"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重点推广品种,2005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5017,2005年11月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03020。在河南省实施的油料倍增计划  相似文献   

3.
丰油10号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种。2002年被科技部评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点推广品种,2003年被列入国家“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重点推广品种。2005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属半冬性  相似文献   

4.
邯6172是由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培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综合抗逆性强,先后通过冀、晋、鲁3省和国家审定,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5.
邯6172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现已通过河北、山西、山东三省黄淮麦区南、北两片国家审定,2001年列入国家首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和多省重点示范推广品种。2003年获国家新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与恢复系"R6547"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003年7月通过中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组合2002年被列入国家计委"扬州市优质米基地建设"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项目和江苏省农业高新技术产品;2003年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达7.0×104 hm2.  相似文献   

7.
《河南农业科学》2006,(11):30-30
该品种于1999年、2000年通过四川省和国家品种审定,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示范推广计划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中之重"项目推广品种。特征特性:株高235cm,叶片上冲,穗位高98cm;穗行数16~18行,千粒重370g左右。夏播生育期96d左右,春播120d,活秆成熟。该品种抗旱、耐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新品种邯6172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6172是由河北省邯郸市农科院最新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1998.2003年先后参加完成河北、山东、山西及国家黄淮南、北两片区试.表现突出。目前已经通过冀、晋、鲁三省审定。2001年列入国家科技部首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2年列入国家重点示范推广品种.2003年获得国家新品种后补助.2004列为国家重点推广的十大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濮豆206是河南省濮阳农科院以豫豆21作母本、郑96012作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2011年通过河南审定。2010年确定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目前,已被列为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0.
郑92116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品种.  相似文献   

11.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丰优香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组合,2002~2004年先后通过国家及江苏、湖北、陕西、广西、河南等省审定定名,分别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农业部"跨越计划"主推品种、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主导品种、国家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计划主导品种、江苏省农业高新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2.
郑92116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品种。  相似文献   

13.
1 中油119 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双低)、早熟、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特别是近几年在抗(耐)菌核病和丰产性方面加强了改良,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推广面积迅速扩大,不少县(市)将中油119作为当家品种.中油119于1998年5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4月荣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后补助新品种,同年8月被列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推广项目,9月被列为国家科技部"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  相似文献   

14.
杂交粳稻——三优十八2001年通过国家审定,2002年被农业部指定为重点示范推厂品种,并获国家新品种保护,2003年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该产品由江苏省淮安市种子公司独家生产。  相似文献   

15.
水稻新品种津粳杂2号于2001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津粳杂2号的推广和应用,已被列为2003年度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4年度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进行品比试验,在6个水稻品种的品试中,平均亩产量772kg,比对照品种中作9017亩增产  相似文献   

16.
该品种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而成,于1997年通过河南省审定,随后相继通过国家及7个省(区)审定.1999年被评为河南省第十届发明展览会金奖,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结构调整重点推广品种,1999年豫玉22号及其亲本自交系87-1首批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000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2000年获农业部和科技部植物新品种后补助一等奖,2003年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17.
国审小麦新品种绵麦367和绵麦51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麦367和绵麦51是由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研究所最新育成、来源于同一组合的大穗型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10年和2012年分别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成为国家级推广品种;2011年和2013年分别被科技部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示范推广,绵麦367被农业部推荐为2013-2014年度全国小麦主导品种。重点阐述了绵麦367和绵麦51的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豫花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开封县第一职业高中联合选育出的花生新品种,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6年被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首批后补助品种。为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9.
《浙江农业科学》2007,(5):535-535
浙106是由浙江省农科院作核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加工专用早籼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07003),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2005年被列入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推广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湖南继福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湘西州惟一获得省"双高"农业企业。先后选育了湖南省第1个杂交玉米品种湘玉1号、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当家玉米品种湘玉10号、获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资助的玉米品种永科5号、永科6号和福单1号,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的高蛋白优质饲用玉米品种湘永单3号和通过国家审定的大穗型饲用玉米品种福单2号。公司选育的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