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 :十二指肠破裂 1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 (n=6 )和肠内营养组 (n=6 ) ,两组在术后早期分别行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1周 ,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排腹腔气和排便时间与第 1周腹腔引流量。结果 :肠内营养组与对照组比较 ,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排气和排便时间差异均具显著性 (P<0 .0 5 ) ,而两组第 1周腹腔引流量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生存状况,特别是手术治疗患者免疫功能严重下降,因此,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我科在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对60例胃肠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为20d,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胃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术后肠内营养组(观察组);术后肠内营养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从术后24h起自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剂.观察组于术前7d起口服能全力(纽迪西亚公司)500mL/d至术前1d.术前、术后第1,8天抽取静脉血,检测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有免疫功能的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第1,8天的CD4/CD8比值IgG水平显著增加;术后第8天的前蛋白浓度显著增加.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术前术后)使用肠内营养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经口进食和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两种方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价值。方法 4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集束化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则给予早期经口进食,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腹腔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及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腹腔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经口进食与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对SAP疗效相当,但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法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确切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等作用。方法:采用m 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已公开发表的5篇文献作分析。按肠内营养疗法组(EN组)与肠外营养疗法组(PN组)进行统计。结果: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组(EN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确切的疗效,同肠外营养组比较,血清白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淋巴细胞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疗法能达到肠道外营养同样的效果,在提高淋巴细胞数水平方面还优于肠外营养,其在减少胃肠道并发症、防止肠源性感染等方面效果较好,费用低廉,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肠管和鼻胃管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行有创机械通气需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鼻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100例。鼻肠管组患者留置鼻肠管后,经鼻肠管用营养泵泵入肠内营养液(能全力);鼻胃管组留置鼻胃管后鼻饲粥汤、菜汤等。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鼻肠管组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鼻胃管组(P〈0.01或0.05)。结论经鼻肠管应用营养泵泵入营养液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早期肠内营养疗法的效果。方法 :3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 (EN)组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组 ,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结果 :EN组氮平衡高于TPN组 ,机械通气时间、临床费用低于TPN组 ,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能耐受适量的EN ,EN可更好地提供营养 ,有助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且临床费用也较低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护理模式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早期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83例,随机分为PDCA护理组及常规护理组。PDCA护理组患者给予PDCA模式护理,常规组术后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7 d营养指标变化;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PDCA护理组术后1 d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7 d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后应用PDCA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茹  罗培寿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6,24(4):440-440,F0003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内营养在重度烧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及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采用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胃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60例重度烧伤患者设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5.0%与18.8%;体重减轻的发生率分别为13.3%与48.4%;白蛋白降低的发生率为11.7%与29.7%;创面愈合的平均时间为(17.9±4.7)d与(21.2±5.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补液支持疗法,精心的护理是胃肠内营养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老年昏迷患者自制匀浆膳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67例老年昏迷患者应用匀浆膳胃肠内营养治疗,比较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态、昏迷程度变化与并发症.结果 进行匀浆膳胃肠营养支持后,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清总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支持前(P<0.05或0.01);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高于支持前(P<0.01);并发症发病率(16.4%)明显低于支持前(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制匀浆膳在改变临床结局及营养状况上有明显优势,是一种理想的肠内营养制剂,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放松训练对结肠癌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第2天、术后第15天CD3+,CD4+,CD8+和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放松训练对结肠癌围术期患者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控制血糖结合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多发伤的疗效。方法 46例急性严重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EN(对照组)、强化胰岛素联合EN治疗(治疗组)。测定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7天的血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比较两组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及ICU住院时间、感染及死亡人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入院后的血糖、胰岛素、CRP水平均明显降低,APACHE评分降低,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发生严重感染、死亡者分别为5、3例,对照组则为9、7例。结论急性多发伤患者严格控制血糖结合早期EN可减轻应激反应程度、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对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89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给予鼻饲瑞先肠内营养液,试验组加用鼻饲微生态调节剂1周。观察两组患者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粪便中分泌型IgA(S-lgA)水平、肠内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结果试验组腹泻和菌群失调发生率、肠内营养液达到目标供给量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鼻饲第8天粪便中S-Ig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升高[(1.713±0.241)vs(1.567±0.193)g/L,P〈0.01]。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可有效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减少腹泻发生,利于肠内营养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5只眼)确诊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分别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结果术后所有病例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房深度较术前明显加深;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前房角镜检查提示:术后房角均较术前不同程度的开放.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观察关节镜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共32例,给予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肌腱单束四股移植和重建术.然后通过随访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2个月-2a的随访和Lysholm评分,患者由术前平均55分提高到手术以后的96分,手术后4周关节活动度均达到90度以上,较手术前有显著的改善,手术优良率达90.6%.全部患者均没有关节僵直、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关节镜下进行交叉韧带断裂的重建术创伤小、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A purified preparation of mixed huma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and monocytes was used in an inhibition-of-migration assay for cell-mediated immunity to cancer of the colon. This preparation was reproducibly antigen-responsive and migrated with greater reliability than did a more complex cell mixture. Of 27 patients with this disease, cells from 24 showed inhibited migratio in response to colon carcinoma antigen. Uninhibited migration patterns were found in each of the 52 cancer-free controls, including eight patients with nonmalignant disease initially diagnosed as cancer of the colon, and in nine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cur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col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影响因素和意义.方法结合9例早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相关文献回顾.结果与结论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早期发现意义重大,对可疑患者建议重复多次行病理组织活检;宫颈醋酸白色上皮、粗镶嵌和点状血管是原位癌三联征,对早期发现宫颈癌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