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5年磷养分平衡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彭阳县中部河谷残塬区种植地膜玉米磷肥最佳施用量,黑垆土基施纯N268.1 kg/hm~2、P_2O_5 117.0 kg/hm~2、K_2O 75 kg/hm~2,平均产量最高为9 513.0 kg/hm~2,模拟寻优得出地膜玉米产量与有效施磷量回归方程,最高产量施磷量157.5 kg/hm~2,经济产量施磷量136.5 kg/hm2,磷肥当季利用率最高为11.6%,土壤磷素养分校正系数0.66,过量施磷肥磷素在土壤中能够积累,当磷平衡量为60.0 kg/hm~2,玉米收获后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与试验前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2.
通过地膜玉米"3414"试验,建立了地膜玉米产量(Y)与氮肥(N)、磷肥(P)、钾肥(K)之间的回归方程y=645.66+9.409N-0.399N2+15.153P-1.051P2+23.901K-4.179K+0.407NP+0.7635NK-2.332PK,得出我县高寒山区地膜玉米的最佳施氮量(N)为196.80kg/hm2、施磷量(P205)85.35kg/hm2、施钾量为(K2O)31.05kg/hm2,玉米产量为12 117k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磷吸收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对玉米籽粒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施磷120 kg/hm2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达到玉米籽粒理论最高产量的磷肥施用量为181.8 kg/hm2;土壤无机态磷(Olsen-P、Ca Cl2-P)含量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肥施用量对玉米籽粒及地上部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过量施用磷肥会降低玉米对磷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土壤无机磷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磷吸收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对玉米籽粒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施磷120 kg/hm2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达到玉米籽粒理论最高产量的磷肥施用量为181.8 kg/hm2;土壤无机态磷(Olsen-P、Ca Cl2-P)含量均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磷肥施用量对玉米籽粒及地上部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过量施用磷肥会降低玉米对磷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在庄浪县川台旱地条件下,通过玉米可降解性地膜试验研究降解膜对土壤肥力、土壤墒情、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膜较普通地膜生育期推迟1 d,较不覆盖地膜生育期提前4 d;降解膜较不覆盖地膜产量增加3 055.5 kg/hm~2,增幅33.2%,较普通地膜产量略低或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不同颜色地膜栽培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进行了3种不同颜色地膜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绿膜栽培的玉米生长速度快,生育期比白膜和黑膜提早2d;产量以绿膜最高,为879.2kg/667m2,其次是白膜,产量为866.4kg/667m2,再次是黑膜,产量为846.0kg/667m2,露地玉米产量最低,为772.0kg/667m2。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磷肥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磷肥用量,对磷肥施入量设置6个处理组,测量各处理组玉米的产量,统计分析各处理组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磷肥能够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增加玉米种植经济效益,过量施入磷肥会导致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降低。在施入300 kg/hm2尿素、54 kg/hm2氧化钾、60 kg/hm2过磷酸钙时,玉米产量及种植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确定玉米合理的氮肥和磷肥的适宜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玉米产量达到最高时氮肥施用量为530.56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05.44 kg/hm2。[结论]玉米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地施用氮、磷肥会造成玉米的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玉米氮肥和磷肥总量控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玉米氮肥和磷肥的适宜用量,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玉米产量达到最高时氮肥施用量为530.56kg·hm-2,磷肥施用量为105.45kg·hm-2。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5年静宁县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来,玉米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10年已达2.7万hm2,产量也稳中有升。然而多年以来,由于地膜利用率较低,大部分地膜只用1a,地膜污染也逐年加重。2008—2009年,静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静宁县八里镇剡白村采用全膜覆土玉米复种穴播冬小麦一膜两年用试验,玉米产量达12 750 kg/hm2,小麦产量为5 100 kg/hm2,较露地小麦增产1 650kg/hm2,极大提高了地膜利用率和种植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磷肥施用效果,隔年施磷的可行性及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玉米科学施用磷肥提供依据,2007年实施了该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发育中,施用磷肥以每667m2施50kg最好,但投入较大,增效不大,在玉米上施用磷肥以每667m2施25kg为较好,投入少,增效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确定玉米合理的氮肥和磷肥的适宜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和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玉米产量达到最高时氮肥施用量为530.56 kg/hm2,磷肥施用量为105.44 kg/hm2。[结论]玉米的产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地施用氮、磷肥会造成玉米的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潮土中产田玉米产量和肥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中产田玉米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在河南省汤阴县潮土中产田进行了不同氮磷钾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其增产幅度在用量超过210kg/hm2后下降,氮肥农学效率以氮肥施用量210kg/hm2最高,为20.5kg/kg。磷肥在0~112.5kg/hm2用量范围内,玉米产量和磷肥农学效率随磷肥施用用量增加而增加,并在75kg/hm2用量时达到最高,产量较不施磷处理增加20.8%,农学效率为20.2kg/kg,之后开始降低。钾肥在0~112.5kg/hm2用量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但钾肥农学效率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汤阴县中产田玉米增产增效的氮磷钾最佳配比为N 210kg/hm2,P 75kg/hm2,K 37.5kg/hm2。  相似文献   

14.
在厚层石灰性草甸黑钙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玉米试验施用磷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在氮钾肥适量的基础上,施用含磷46%的重过磷酸钙150 kg/hm2表现效果最好,经济性状稳定,产量最高(9 408.0 kg/hm2),较不施磷肥处理增产37.5%,不施磷肥的处理表现最差,产量最低(6 844.5 kg/hm2);同时合理施用磷肥能减少空秆率,减小秃尖长度。  相似文献   

15.
在张掖干旱绿洲灌溉区进行了膜草覆盖玉米栽培试验,探讨膜草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玉米生长发育及地膜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膜覆盖相比,地膜与小麦秸秆覆盖具有较好的保墒效果,生育期耗水量仅增加1.99%,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仅降低4.05%、5.92%。膜草覆盖地膜投入量比全膜覆盖减少40.94~41.55 kg/hm2,地膜残留量减少11.01~11.54 kg/hm2。综上分析,认为地膜与小麦秸秆覆盖栽培可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玉米产量,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6.
对夏玉米新杂交种东岳6355栽培过程中氮肥、磷肥、栽植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密度、氮肥、磷肥;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玉米产量效应方程及产量高于600 kg/666.67 m2的优化栽培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按照残留地膜在农田土壤中的自然展开状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不同地膜残留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残留地膜对玉米根系,生长势和产量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与无残膜(CK)处理相比,每公顷残膜187.5kg时,玉米减产8.8%,减产幅度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山丹县地膜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山丹县灌耕土上种植地膜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N 333.6 kg/hm2、P2O5232.35 kg/hm2、K2O 104.7 kg/hm2,此时玉米产量为12 391.05 kg/hm2,N、P2O5、K2O配比为1∶0.70∶0.31。  相似文献   

19.
在黑钙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春玉米施磷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春玉米生长发育.在氮钾肥适量的基础上,每亩施P20s6kg表现最佳,经济性状最好,产量最高,达到630.7kg/亩,较不施磷处理增产33.0%,以不施磷肥处理表现最差;不同施磷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春玉米亩产量和亩施磷量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最高产量施磷量为P2056.48kg/亩,最高产量是618.5kg/亩,最佳产量施磷量为P2O56.00kg/亩,最佳产量是617.8kg/亩。  相似文献   

20.
地膜玉米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但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水分亏缺而推广面积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从1998年开始在定西县凤翔镇口下庄村、景家口村进行地膜玉米沟穴播试验示范种植,3 a累计种植15.733 hm2,平均产量7 710 kg/hm2,比常规地膜玉米对照田增产1 920kg/hm2,增产率为33.2%.几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地膜玉米沟穴播具有接纳降水多、蒸发量小、作物对土壤水分利用率高、在干旱年份增产幅度大等特点.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