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秀山县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耕地撂荒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秀山县农村耕撂荒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遏制耕地撂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结合秀山县膏田镇农村耕地撂荒现状,指出了农村耕地撂荒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解决农村耕地撂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空心化”看湖南省农村土地撂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空心化",而"空心化"加剧了农村土地撂荒。文章从湖南省农村"空心化"和农村土地撂荒的现状入手,探讨了农村"空心化"与农村土地撂荒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湖南省农村土地撂荒问题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珍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6):82-85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农村耕地呈现大面积撂荒.根据静宁县最新土地调查成果,运用GIS技术研究了该县耕地撂荒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及耕地撂荒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耕地撂荒的对策建议,这对解决静宁县耕地撂荒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甘肃省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及走访的方式对白银市头寨镇等4个市31个乡(镇)的400个农户耕地撂荒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发现: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下降、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是造成耕地撂荒问题主要因素,另外,村干部指导以及耕地人为破坏也影响了耕地的有效使用。为解决农村耕地撂荒问题,需要加强村干部的领导作用和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同时确保合理利用耕地,依法强化监管,彻底消除农村耕地撂荒现象。  相似文献   

6.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非农经济对农地撂荒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抑制了农地撂荒,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相较于一般的农村非农经济,非农集体经济在抑制农地撂荒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农村社会资本强化了农村非农经济对农地撂荒的抑制效应;农村非农经济发展对农地撂荒的抑制效应在东部地区更强。因此,需要协调发展农村非农经济尤其是非农集体经济,丰富农村社会资本,从而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7.
中国耕地撂荒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现明显的耕地撂荒现象,并展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众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耕地的撂荒现象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对比法梳理耕地撂荒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1)目前对耕地撂荒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普遍认为耕地撂荒现象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特点。(2)耕地撂荒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务农机会成本高、种地比较利益低下与耕地边际化是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农村劳动力析出导致的农村农业劳动力减少是耕地撂荒的直接原因。(3)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4个方面:社会经济因素、农户自身特征、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环境。(4)耕地撂荒的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和经济2个方面,经济方面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5)针对耕地撂荒的建议大致归纳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惠农政策,提高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建立耕地撂荒惩罚机制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6)在耕地撂荒区域比较与遥感监测技术开发;耕地撂荒时空演变、趋势模拟与风险评估,耕地撂荒的生态、经济效应及政策研究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保障的我国农村土地撂荒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我国土地撂荒现状及主要原因,对土地撂荒与农村社会保障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制约土地流转的关键因素是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耕地撂荒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90-93
耕地撂荒问题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本研究结合运用现有的数据和研究成果,讨论研究重庆市农村撂荒的土地,同时基于以上的情况,针对重庆市的农村撂荒土地进行讨论研究,找出土地撂荒的原因,同时针对其提出解决土地撂荒的方法,从而达到合理地去利用保护重庆市耕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造成农村脑山地区耕地撂荒,影响粮食生产。本文就农村出现的脑山耕地撂荒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进展的系统总结和梳理,提出耕地质量与监控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为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与管理提供支撑。研究采用文献综合法和总结归纳法。结果表明:耕地质量与监控研究必须加强与耕地资源多功能需求、耕地生产能力、耕地生态效应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融合;围绕耕地质量因素与过程、耕地质量调查与监测、耕地多功能诊断与评价、耕地质量与产能提升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管理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耕地占补平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方法,探讨江苏省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措施,分析耕地占补平衡实施成效及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剖析江苏省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挑战。结合耕地占补平衡存在问题和耕地占补平衡趋势预测等,提出包括界定耕地占补平衡为阶段性目标,有限开展农用地占补平衡,加大抑制耕地被占用的力度,积极完善补充耕地的措施,探索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协调管理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近三十年耕地地力等级及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北省26个县(市、区)近三十年来耕地地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耕地总面积减少了17.43%;不同耕地类型和各地形耕地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减少;优质耕地面积减少,劣质耕地面积增加,耕地整体质量呈严重下降趋势;土壤中氮、磷养分含量大幅度提高,钾含量、p H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趋于均一。基于耕地质量现状,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推广普及耕地质量新技术、新措施,加强耕地质量评价与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区域耕地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预留法、粮食需求法和灰色模型3种方法对2020年广元市的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耕地保有量指标进行分解。[结果]预留法是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相关政策,测算耕地保有量。相对优越于粮食需求和灰色模型法,预测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334099.98 hm2。依据各识别指标,确定权重,进行耕地保有量指标的分解。耕地保有量最大的区县是苍溪和剑阁,其耕地保有量达到72013.036、4908.60 hm2,分别占全市耕地保有量的22.30%和20.10%。耕地保有量最小的区县是朝天区,其保有量24219.63 hm2,仅占全市耕地保有量的7.50%。[结论]得到了2020年广元市各区县的耕地保有量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5.
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及其实施的技术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地管理的目标出发,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质,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及其函数模型,进而分析了耕地数量、耕地质量、时代(时间)和区域(空间)等四个变量因素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相关性,并认为制定一个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农用地的功能入手,阐述了传统价值观和农用地价值构成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用地社会经济环境综合价值的概念,认为农用地除了具有经济生产功能外,还有社会保障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生态功能和其他功能,进而提出农用地价值是由质量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社会稳定价值、生态价值和其他价值5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17.
薛明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62-8764
探讨了在农地征用过程中,收益还原法和市场比较法在确定补偿金额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中国农地的价值构成,并以中国重庆市为例,对现行农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合理之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以收益还原法确定补偿金额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现行的补偿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尹力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61-15462,15524
根据1978~2008年相关数据,分析了邯郸市耕地-粮食-人口系统的动态变化,计算了耕地压力指数,并分析了该指数的动态变化及成因。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邯郸市耕地面积及其人均量持续减少;粮食总产量及人均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受其影响,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最后探讨了缓解耕地压力的调控策略,指出保持区域内一定数量的耕地、种植高产作物、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缓解耕地压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30年来北京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1980、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6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利用数理统计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市域、主体功能区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及类型转化的时空差异,以期为北京市实施土地利用精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全市耕地减少1 462.11km~2,建设用地增加1 344.64km~2,林地和草地略有增减;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呈"先加速后减速"趋势,1990—1995和2000—2005年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缩减尤为严重;2000年前,耕林草之间相互转化较活跃,后趋于稳定,2000年后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成为最主要的转化方向;2)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耕地降幅分别为61.75%和22.28%,建设用地增幅分别为84.32%和109.16%,较其他功能区更为剧烈;3)耕地缩减及建设用地扩张多发生在距城市中心较近(30km)的区域,且随时间变化向外推移,距城市中心65~70km有密云、平谷和延庆区建成区,耕地缩减和建设用地扩张也相对明显。过去30年北京市建设用地激增,耕地锐减,土地利用结构失调,未来应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全国其他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应重点协调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及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五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本文针对磐石市耕地保护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磐石市保护耕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