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河岸连通城市生态系统中水陆生态系统,不仅在城市行洪排涝、水土保持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景观和生态学价值。针对昆明近几年开展的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的河岸绿化建设,从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昆明3种常见的河岸绿化模式(防护型绿化、景观型绿化、生态型绿化),并提出了加强生态河道的建设力度,挖掘河道的历史文化内涵,选择合理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贵州美丽乡村绿化建设中大量运用的绿化植物种类和植物造景模式与城市趋同,使得乡村植物景观逐步失去了田园野趣风貌。乡村特色植物景观的构建关键是对其现状风貌的认知与解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乡村特色景观营造的主要着手点和方法,提炼乡村仿自然植物景观营造模式。运用此研究思路,以贵州省10个精品型和12个普及型美丽乡村示范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5个主要空间节点植物景观风貌现状进行分析,提炼各个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根据美丽乡村不同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和植物配置模式,营造出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田园野趣景观。  相似文献   

3.
钟喜林  钟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62-14864
阐述了河岸带以及河岸带生态园林营造的基本内涵,以江西省龙南县"三江六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为例,指出其河岸生态园林景观的发展现状,即生态园林景观与文化营造不足、自然景观尚需营建和保护、河水污染日益加剧、照明系统有待完善、滨江房产开发压力较大、连续变化的水位对现有景观造成一定影响。针对河岸生态园林景观存在的上述问题,强调河岸生态园林景观营造应结合河岸线整治,对城区3条河流进行岸线生态景观设计与建设,注重生态维护以及对滨水空间的利用和对亲水空间的营造,结合园林功能,保护其生态系统,以形成河道绿化生态廊道。建议加强滨河绿地斑块在空间上的连通性,形成河道绿化生态廊道,满足生物种群的"流动性"要求,并在合适的地方建设湿地公园,进而分别针对渥江、濂江、桃江提出了具体的景观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乡村绿化景观建设有助于改善乡村生态条件、美化人居环境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深入探究漾濞县漾江镇安南村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乡村绿化景观设计中,并依托安南村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景观、地域环境条件,提升安南村绿化景观,以期为今后安南村绿化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可食地景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途径,其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亟待开发.为了明晰可食地景与乡村景观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对2016—2019年北京市可食地景与乡村景观系统耦合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可食地景与乡村景观互动关系分析,构建二者耦合的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可食地景-乡村景观耦合协调模型,基于北京市2016—...  相似文献   

6.
廊道绿化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本文重点介绍了淮阳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廊道景观绿化的设计原则,以及廊道绿化的种类设计、树种选择等,为进一步推进淮阳县美丽乡村建设、做好乡村园林景观绿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设者与欣赏者对乡村景观的审美诉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乡村景观建设更加人性化,满足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需要,对未来乡村景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查找文献资料、访谈及问卷调查3种方式,以浙江省临安市4条乡村景观线路为对象,对乡村景观建设者与欣赏者关于乡村道路两侧行道树景观、乡村建筑形式、乡村绿化风格、乡村绿化植物选择、乡村聚落景观等方面的审美诉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审美群体因其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环境、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所涉利益,对乡村景观审美认识存在差异.因此,未来的乡村景观建设要协调各方,寻找新的审美平衡点,建设一种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审美要求的生机盎然的宜居之地.  相似文献   

8.
魏雯  毛志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162-12164,12391
为探寻影响居住区景观质量的重要因素,选择6个准则层因素和18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居住区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建立的相关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准则层中因素按权重降序排列依次为:绿化景观、水景景观、空间场所景观、小品景观、照明设施和园路铺装.其中,绿化景观权重占总权重的46%,表明其在居住区景观中是十分重要的因素;②18个评价因子中,绿化景观中的层次性权重值最大,进一步表明了绿化景现在居住区景观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2020年唐山市开平区越河镇南部示范区村庄景观绿化为例,论述了我国北方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村庄景观绿化设计思路和主要技术措施,并进行了工程实践。按照村庄部位的不同设计了7类景观节点,科学配置园林树种,制定相应的栽植、养护技术标准,打造绿色美丽乡村示范区,对我国北方地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景观绿化提升和新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农村绿化建设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了新农村和新农村绿化的含义,总结新农村绿化的研究进展和乡村景观规划、乡村绿地分类、乡村景观评价等新农村绿化建设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揭示了新农村绿化建设的研究趋势,提出了新农村绿化研究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数量化方法,乡村景观评价方法将应用于新农村绿化研究领域是我国新农村绿化建设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