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经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稀释性低钠血症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均恢复正常,术后血清钠水平恢复至(140.86±4.87)mmol/L,与手术前的(141.21±4.97)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有的放矢的观察是及早发现低钠血症的关键,积极熟练的治疗和抢救配合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3.0T MRI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确定具有最佳诊断效能b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患者48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各24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扫描序列(T1WI、T2WI)和多b值DWI检查(b值=0、800、1000、1500、2000、2500s/mm2)。比较不同b值时前列腺良恶性组织ADC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不同b值DWI联合常规扫描序列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无论b值大小前列腺良恶性组织平均ADC值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有小部分重叠。随着b值增大,两者ADC值重叠范围会逐渐减小。当b值为2000s/mm2时鉴别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准确性明显大于其他b值。结论:3.0T MRI高b值(b1000s/mm2)DWI有助于对前列腺疾病鉴别诊断,尤其b值为2000s/mm2具有最佳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前列腺疾病多期相螺旋CT扫描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平扫、动脉期(30s)、静脉期(65s)、实质期(95s)、延迟期(180s)对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6例前列腺增生、6例前列腺癌及4例无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多期相扫描,分析动态扫描CT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前列腺增生平扫CT值(35.7±3.5)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50.7±10.4)HU,静脉期CT值(67.2±12.3)HU,实质期CT值(70.1±7.0)HU,延迟期CT值(68.8±8.2)HU,动态曲线呈缓升-平台型;前列腺癌平扫CT值(29.8±5.4)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53.4±11.4)HU,静脉期CT值(51.2±7.8)HU,实质期CT值(52.6±7.2)HU,延迟期CT值(48.4±4.8)HU,动态曲线呈速升-缓降型;正常前列腺平扫CT值(38.5±1.3)HU,增强扫描动脉期CT值(39.5±6.2)HU,静脉期CT值(55.5±2.1)HU,实质期CT值(57.0±6.3)HU,延迟期CT值(56.0±5.7)HU,动态曲线也呈缓升-平台型,但强化程度较前列腺增生明显低.结论 多期相动态扫描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F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前列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T cm-M DP 925~1110 M Bq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PSA、FPSA的检测,观察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并与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结果:骨显像发现54例骨转移瘤,阳性率62.1%。在接受2~6次骨显像随访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第1、2、3次被确诊为骨转移癌分别为28例(32.2%)、14例(16.1%)、9例(10.4%);第4~6次被确诊骨转移癌各有1例(1.1%)。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的PSA和FPSA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治疗随访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列腺癌在行骨显像随访时,联合检测PSA、F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后评估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应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筛查和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测定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CVA患儿32例(CVA组)、支气管哮喘(CVA除外)患儿29例(支气管哮喘组)、肺炎患儿30例(肺炎组)、健康儿童22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变应原过筛试验及各组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测定。结果变应原过筛实验阳性率:CVA组75.0%,支气管哮喘组79.3%,肺炎组10.0%,正常对照组13.6%,CVA组与支气管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组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ECP水平:CVA组为(17.50&#177;6.98)μg/L,支气管哮喘组为(16.55&#177;3.56)μg/L,肺炎组为(5.62&#177;3.66)μg/L,正常对照组为(4.18&#177;2.14)μg/L,CVA组与支气管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VA组与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变应原体外检测系统进行过敏原筛查试验及ECP测检对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 S D 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纯化鸡毒支原体膜蛋白。选择切取110 K D、98 K D、66~62 K D 和56 K D 特异蛋白条带,以 P B S(p H7.4)浸泡过夜,浸出液置于透析袋封口,透析袋外散布 P E G( M = 6 000)浓缩膜抗原后获得特异膜抗原,为鸡毒支原体特异诊断方法的建立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取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NS G20型B超机,EC9—4型传感器,对2953例14~90岁(60.53&#177;2.58岁)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对64例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周缘区有低回声结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ng/ml和/或直肠指检(DRE)异常的患者,应用16—18GA导针器、18G&#215;20cm活检针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1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治疗。结果:①根据声像图变化分析:前列腺呈炎性改变1127例;前列腺增生1069例,其中轻度增生(3.6cm〈上下径〈4.0cm;2.6cm〈前后径〈3.0cm)715例、中度增生(上下径≥4.0cm;前后径≥3.0cm)354例;前列腺实质性占位病变待查67例;前列腺囊肿2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1例。②64例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活检,检出前列腺癌28例(占43.7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良性前列腺增生32例(占50.00%);前列腺炎4例(占6.2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③精囊腺囊肿1例(大小约4.1cm&#215;3.6cm&#215;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45ml,并注入无水酒精10ml促使囊壁蛋白凝固,1月后复查无复发。结论:TRUS可清晰分辨内、外腺,能精确测量前列腺体积,有助于前列腺增生的确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多部位穿刺活检术,无需麻醉、痛苦小、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用T4噬菌体表达的重组新城疫病毒HN蛋白(rHN)为包被抗原,建立新城疫抗体检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rHN-ELISA).结果表明,抗原最适包被浓度为1.6μg/100μL,待检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80,鸡血清样品的光吸收值OD450大于0.126可判定为阳性结果,而SPF鸡血清,非免疫鸡血清以及MD,IBD,IB,ILT,AI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批内和批间样品重复检测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8.5%和3.1%~7.4%.人工感染NDV的SPF鸡第3 d即可用rHN-ELISA检测到抗体,灵敏度明显高于HI和AGP试验.因此,rHN-ELISA是1种特异、敏感、快速的ND抗体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3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了解APN和hs-CRP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不同证型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符合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的气阴两虚组、痰浊闭阻组患者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APN、hs-CRP水平和FPG、TC、TG、LDL、HDL、HbA1c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差异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APN和hs-CRP值分别为(10.73±1.44)μg/mL和(1.14±0.31)mg/L,气阴两虚组APN和hs-CRP值分别为(6.72±1.22)μg/mL和(3.91±2.75)mg/L,痰浊闭阻组APN和hs-CRP值分别为(7.41±1.26)μg/mL和(6.92±3.38)mg/L。气阴两虚组和痰浊闭阻组AP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组和痰浊闭阻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气阴两虚组APN、hs-CRP水平低于痰浊闭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PN和hs-CRP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气阴两虚证关系密切。APN和hs-CRP血清水平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治疗有参考意义,应特别注意益气养阴。APN和hs-CRP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辨证分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联合血清铁蛋白(SF)检测在缺铁性贫血(ID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5例IDA组和39例MDS组的MCV、RDW值和SF,然后与60例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IDA组的MCV、SF数值都比对照组低,而MDS组的都比对照组高(P〈0.01);另外IDA组和MDS组的RDW值都比对照组高,但IDA组和MD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RDW和SF之间数值的变化在IDA和MDS的鉴别诊断以及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联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手术前、术后3个月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指标。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术后排尿困难均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患者PSA较术前明显下降,Qmax较术前明显升高、RU较术前明显减少、IPSS、QOL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1)。32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5例因全身衰竭死亡,24例带瘤生存。结论 TURP结合I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近期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前癃通胶囊干预下,TGF-β1mRNA 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 MTT 比色法检测前癃通胶囊对体外培养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应用逆转录-多酶链反应 (RT-PCR)技术,观察前癃通胶囊干预下TGF-β1mRNA 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的变化。结果3 种浓度 的前癃通胶囊能抑制前列腺基质细胞的增殖,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高浓度组在不同时段对前列腺基质细 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中浓度组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浓度组在不同时段对前列腺基质 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与低浓度组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基质细胞中的TGF-β1mRNA 表达 随着前癃通胶囊(药液)浓度的增高呈现下降趋势。TGF-β1mRNA 在高浓度组的表达最低,空白组的表达最高。高、中、 低浓度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比较TGF-β1mRNA 的表达明显减 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癃通胶囊对前列腺基质细胞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降低TGF-β1mRNA 在基质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建立大豆抗原蛋白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首先用大豆抗原蛋白对仔猪进行致敏,然后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质量浓度及血清稀释倍数,并对其他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建立检测血清大豆抗原蛋白11S、7S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确立待测血清判定标准,并对建立的ELISA方法进行重复性、准确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建立的ELISA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1S抗原蛋白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2.0μg/mL,包被作用时间37℃下2h;将10g/L BSA作为封闭液,37℃封闭1h;待测血清37℃作用1h;酶标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1 500,37℃作用1h;显色剂最佳显色时间15min。7S抗原蛋白的最适包被质量浓度为2.5μg/mL,包被作用时间37℃下2h;将10g/L BSA作为封闭液,37℃封闭1h;待测血清37℃作用1h;酶标二抗最适稀释度为1∶1 500,37℃作用1h;显色剂最佳显色时间25min。11S和7S抗原蛋白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灵敏度较高。【结论】建立了仔猪血清大豆抗原蛋白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大豆抗原蛋白11S、7S过敏反应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行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3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8%(7/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2%(28/43),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其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联合中药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90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琥龙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尿频多、尿无力、尿线变细、会阴部坠胀痛)及治疗前后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尿频、尿无力、尿线变细、会阴部坠胀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E2水平均显著下降、T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穴位按摩、足部反射疗法联合中药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可调节机体阴阳及脏腑功能,加快缓解临床症状,增强疗效,且物理疗法安全、无副作用,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乳酸脱氢酶(LDH)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4例NSCLC患者和18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LDH的表达水平。对NSCLC患者血清LDH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4例NSCLC患者血清LDH水平高于18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351±119)U/L vs(183±56)U/L,P〈0.01)。NSCLC患者血清中LDH的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LDH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0.225,P=0.041)、远处转移(r=0.187,P=0.048)、Ki-67阳性率(r=0.312,P=0.021)、TNM分期(r=0.276,P=0.037)呈正相关关系。LDH〉300 U/L者3 a生存率低于LDH≤300U/L者(12.8%vs 31.1%,P〈0.05)。结论LDH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侵袭转移有一定关系,可作为判断其转移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尿道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经尿道电切术(TURP)对高危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7例高危晚期前列腺癌致后尿道梗阻患者采用TUVP联合TURP治疗.结果 切除前列腺组织10~55g,平均38.9 g.术后均一次性解除后尿道梗阻,最大尿流率从术前(5.8±3.0)mL/s升至(16.8±4.4)mL/s,残余尿从术前的(135.1±25.3)mL降至(20.2±6.4)m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由术前的(23.5±5.5)分降至术后的(8.5±1.6)分.生活质量评分从术前(4.9±0.9)分降至术后的(1.5±0.8)分.术前术后各参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高危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经TUIP联合TURP可有效、迅速改善后尿道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血清中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表达水平,了解BAFF在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5例AA患者及2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BAFF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AA患者血清BAFF水平(中位数1 134 ng/L,299~6 886 ng/L)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1 375 ng/L,762~1 947 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FF在AA的发病中可能未发挥直接作用,但BAFF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参与了AA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等离子体双极电切镜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双极切割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BPH12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痉挛、主要并发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最大尿流率(Qmax)等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切除前列腺质量分别为(75.20±21.81)min、(59.50±24.69)mL、(65.30±19.93)g。术后出现尿道狭窄4例,暂时性尿失禁6例。术后随访3个月,IPSS由(27.65±5.23)分下降至(6.80±2.36)分,QOL由(5.25±0.63)分下降至(1.60±0.80)分,Qmax由(6.17±2.92)mL/s上升至(21.16±2.86)mL/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等离子体双极切割系统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硬腰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患者的镇静效应。方法选择90例AsAI~Ⅱ级拟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TURP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杜氟组(DF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记录给药前(T0)和给药后10min(T1)、15min(T2)、30rain(T3)及术毕(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02)、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值、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T1~T4时D、DF组BIs值和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T1~T4时D组与DF组BIS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1~T4时D组术中MAP低于DF组和c组;寒战、低氧血症发生率D、DF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0.6μg/(kg·h)微泵恒速输注右美托咪啶用于硬腰联合麻醉下行TURP术有较好的镇静、抗寒战作用且术后容易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