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格列美脲加二甲双胍(A组)、瑞格列奈加二甲双胍(B组)及单用二甲双胍(C组)治疗,起始剂量分别为2mg/d、1.5mg/d、750mg/d,服药后4周、8周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结果治疗后3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2hpBG)和指血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两组治疗后FBG下降程序明显大于C组(P<0.01),但A、B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肌苷、血尿酸及24h尿微量白蛋定量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美脲或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对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53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0%。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 c=4.051,P<0.05)。两组血糖均比治疗前下降,且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以中药益气养阴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蒌片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前期大学生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丹蒌片,对比2组治疗12周后HbA1c、FBG、2hPBG、HOMA-IR及BMI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bA1c、FBG、2hPBG、HOMA-IR及BM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HbA1c、FBG、2hPBG、HOMA-IR及BMI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大学生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调节糖代谢,降低体重指数,有助于促进此类患者良性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40例)和预混胰岛素加口服药组(42例)。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组采用三餐前口服瑞格列奈,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加口服药组采用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中餐前口服瑞格列奈或阿卡波糖。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根据血糖调整用药剂量,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82例均完成16周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瑞合列奈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预混胰岛素加口服药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或沙格列汀单用及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探讨其降糖降脂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A组(二甲双胍单独用药组)33例,B组(沙格列汀单独用药组)36例,C组(二甲双胍与沙格列汀联合用药组)35例,连续治疗24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间的各生化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后,各组FPG、HbA1c、T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A组与B组的4项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组与A、B组之间除了LDL-C外,其它3项指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降脂效果相当,两者联用有更显著疗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常见几种影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因素,为使用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初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进行评估。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进行分组考查,比较各组中二甲双胍初治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经二甲双胍初治3个月后,BMI、FBG、2hPG、FINS、HbA1C和TC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和HOMA-IR等因素对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FINS和HOMA-IR可能是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汤联合耳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自拟益气养阴汤加耳针埋穴)和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各32例。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9%,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FINS、HbA1c、TG、HDL-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自拟益气养阴汤联合耳针可能通过调节糖脂代谢而起到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且优于单纯应用二甲双胍片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法对磺脲类药物(SUs)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单一SUs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A组在原SUs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B组停用SUs,改二甲双胍加睡前用1次中效胰岛素(NPH);C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拜唐苹。总疗程12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BG)、血浆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的FBG和2h BG均较改变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B、C的FBG组与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间的2hBG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3组患者的HbAlc、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BMI与治疗前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结论:联合用药可改善SUs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胰康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常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组同时加用胰康胶囊。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降低血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71.7%,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只是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比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胰岛素、C-肽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胰康胶囊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前后血糖及胰岛细胞功能指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7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加用格列美脲治疗。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pro-Ins、pro-Ins/FIn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OMA-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能够有效降低血糖,保护胰岛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炔雌醇环丙孕酮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和观察组(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各5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指标情况、排卵妊娠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方式效果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高血压合并2型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在常规控制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服厄贝沙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连续治疗8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空腹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所...  相似文献   

13.
用溶剂提取法制备新疆沙枣树叶的提取物,得到沙枣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沙枣树叶正丁醇提取物和沙枣树叶水提取物;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对3种沙枣树叶提取物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筛选,并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进行比较。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构建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处理组、新疆沙枣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处理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8 d,每天一次,采血测空腹血糖。结果表明,新疆沙枣树叶的3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2个提取物的抑制率明显高于阿卡波糖,其中新疆沙枣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最强,在浓度为0.075 g/L时,其酶抑制率为76.62%。阿卡波糖及3种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IC_(50)分别为阿卡波糖IC_(50)891.38 mg/L,沙枣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IC_(50)9.28mg/L,沙枣树叶正丁醇提取物IC_(50)103.5 mg/L,沙枣树叶水提取物IC_(50)73.99 mg/L。结果显示,新疆沙枣树叶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有降低的作用,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新疆沙枣树叶提取物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单药、罗格列酮或联合应用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20 mmol/L二甲双胍(二甲双胍组)、100 μmol/L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联合用药组)处理MCF-7细胞48h,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周期、凋亡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的MCF-7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二甲双胍组、罗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阻滞MCF-7细胞于G0/G1期比例增加,S、G2/M期比例减少,二甲双胍组、罗格列酮组、联合用药组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5.3±1.09)%、(12.4±1.73)%、(17.2±1.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单用二甲双胍或联合罗格列酮均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其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口服及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及月经周期改善率。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及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水平,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对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后2组BMI、腰臀比、FPG、2h-PG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INS水平及HOMA-I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SH、T及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S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月经周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能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及月经周期,提高FSH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体重、糖耐量、胰岛素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等对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影响。采用高脂高糖乳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高模组、二甲双胍组、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按剂量于每日10:00前灌胃给予不同组受试物30d。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及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的灌胃剂量为0.36g/kg;正常组、高模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的给药剂量为0.30g/kg。末次给药24h后,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胰岛素分泌水平。在给药期间,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及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灌胃第20天即可使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空腹血糖得到降低(P 0.05),且不同组受试物均有降糖效果,其中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降糖效果最好,能使胰岛素分泌水平升高,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P 0.05),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 0.01),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脂代谢紊乱症状,达到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铵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4周;对照组单用甲钴铵,用法及用量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腓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两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铵治疗DPN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苦荞麦水提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的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DM2)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将SPF级雄性ICR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区分组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造模组,均用普通饲料喂养。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50只小鼠经过注射STZ构建成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小鼠将其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苦荞麦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后0、4、8、14d测定小鼠血糖。在试验过程中,每天均对各组小鼠的进食量以及体重进行检测,并观察小鼠饮水量。结果表明:灌胃治疗14d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苦荞麦水提物各剂量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P0.01),而血糖显著下降(P0.01),其中苦荞麦水提物中剂量组小鼠的体重与血糖值变化最为显著。说明苦荞麦水提物具备一定的降低STZ致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健康操联合体感跟踪装置Kinect for Windows模拟系统教学法运动模式,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方法:将新诊断2型糖尿病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糖尿病健康操联合体感跟踪进行虚拟现实动作模拟锻炼,每天半小时,持续15d,让患者能够跟着系统中的提示自然训练。观察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压、血脂的改善情况。结果:入院后15d,观察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压、血脂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强化糖尿病健康操联合体感跟踪装置Kinect for Windows教学法运动模式有利于降低新诊断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压、血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注射液强化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Ⅱ型糖尿病患者86例,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健康教育,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中等体力活动,戒烟、限酒,血压高者给予降压等,血脂异常者给予调脂.治疗组给予诺和锐30注射液3餐前皮注(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笔芯,早、晚餐前30 min皮注.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FBG、2hPBG、HbA1c及低血糖发生率的变化.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后,FBG、2hPBG、HbA1c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1,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强化治疗,血糖平稳,低血糖发生率减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