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了推动现代烤烟的专业化生产,以烤烟种烤分离生产模式和常规生产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了其对烤烟经济效益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种烤分离生产模式能获得成熟度较好的烟叶,且烘烤成本降低141.74元/hm2,烟叶产值和烟农收益分别增加2 064.29元/hm2和2 031.03元/hm2,此模式在保障烟农收入的同时还能将烟农的劳动力从烟叶烘烤中解放出来;同时烘烤更专业,烤后烟叶质量有保障,初烤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均优于常规生产模式,是现代烤烟生产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湖南常宁实施烤烟专业化烘烤服务的两种模式,阐述了做好专业化烘烤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最后通过调查研究表明:通过专业化烘烤服务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烤后烟叶质量、降低了烟叶烘烤损失,减少了烘烤成本,提升了专业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3):95-98
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降低用工成本,通过试验研究了散叶烘烤和挂杆烘烤对靖州山地特色烤烟外观质量、烘烤成本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挂竿烘烤相比散叶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明显改善,烟叶经济性状显著提升,烤烟烘烤成本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烘烤工艺对红花大金元初烤烟叶整体质量的影响,提高烟叶质量及工业可用性,对低温低湿和中温中湿2种不同烘烤工艺初烤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含量、感官评析质量、初烤烟叶物理特性及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相比,中温中湿烘烤工艺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感官评析质量和外观质量提高,物理特性表现更优,烟叶均价提高3.5%~4.8%。综合比较分析,建议保山植烟区红花大金元采取中温中湿烘烤工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及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80上部叶(15~17叶)为材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探讨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常规密集烘烤(风机转速保持不变),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改善烤后外观质量,提高烤烟品质,其中以变黄期和定色前期风机转速1440 r/min、定色后期960 r/min、干筋期720 r/min的效果最佳。【结论】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为优化密集烘烤工艺及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G80上部叶(15~17叶)为材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探讨密集烘烤不同风机转速对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常规密集烘烤(风机转速保持不变),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明显改善烤后外观质量,提高烤烟品质,其中以变黄期和定色前期风机转速1440 r/min、定色后期960 r/min、干筋期720 r/min的效果最佳.[结论]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当降低风机转速能明显改善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与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7.
专业化烘烤模式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烟叶种植农户分散烘烤烟叶的作业模式,存在烘烤技术指导难到位、技术操作不一、烟叶烘烤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近年来,我们在长汀县等烤烟主产区开展专业化烘烤模式探讨与应用,旨在降低烟叶烘烤成本、降低烟农烘烤劳动强度、提高烘烤质量和效益.采取"半托"专业化烘烤模式,烟农可以节约烘烤成本2310元/公顷,每烤次能耗降低91.2元,产值增加91562.1元/公顷,提高了6.7个百分点,上等烟比例提高4.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框架式散叶烘烤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烤烟生产减少用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烘烤质量的技术措施,探讨确山烤烟的框架式散叶烘烤技术,试验研究了框架式散叶烘烤和常规挂竿烘烤对烟叶外观质量、烘烤成本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挂竿烘烤相比,框架散叶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改善,上中等烟比例、均价和产量等烟叶经济性状明显提高,烤烟烘烤成本明显降低,为确山烟叶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山地烟散叶穿针式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烤烟生产减少用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烘烤质量的技术措施,探讨重庆市山地烟的散叶穿针烘烤技术,试验研究了散叶穿针烘烤和常规挂竿烘烤对山地特色烤烟外观质量、烘烤成本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挂竿烘烤相比,散叶穿针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改善,上等烟比率、上中等烟比率、均价和产量等烟叶经济性状显著提升,烤烟烘烤成本显著降低,并且散叶穿针烘烤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山地特色烤烟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20座密集烤房的物联网改造和物联网智能烤烟系统部署实施及实践应用,实现了“互联网+智能化烤烟”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通过试验对比分析新型密集烤房在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提升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等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智能控制器控温、控湿精准稳定,能够防止烤坏烟现象发生,显著提高烟叶烘烤质量,提升烘烤综合效益,实现手机APP、电脑、IPAD等烘烤在线监控,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推进专业化烘烤。  相似文献   

11.
不同烤烟烘烤方式的烘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烤房类型、装烟方式、装烟量,烘烤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烤烟不同烘烤方式的烘烤效应.结果表明,以密集烤房密集挂竿采用“改良密集烘烤工艺”的烟叶外观质量最好,上等烟比例(67.46%)和均价(16.63元/kg)最高,淀粉含量(2.75%)最低,耗煤量(1.12 kg/kg)最低;密集烤房半密集挂竿采用“普通密集烘烤工艺”烘烤外观质量及上等烟比例最差,淀粉含量(2.75%)较低,耗煤量(1.18 kg/kg)较低.总体上,密集烤房密集挂竿的烘烤效应优于散叶烘烤和普通烤房烘烤.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烤烟单位面积产量产值的气候年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安徽省1952-1995年烤烟单位面积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资料,划分烤烟高低产值,丰和优劣质年景,研究高低产值年烤烟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值年每hm^2烤烟平均产值2393.35元,产量1517.73kg,上中等烟比重43.24%,气象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气象比重分别占实际产值,产量和上中等烟比重29.81%,18.24%和10.27%;低产值年每hm^2烤烟平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与2009年常规密集烤房相比,用常压热水锅炉集中供热式烤房烘烤烟叶,可以分别降低每千克煤的烟尘排放量、SO2排放量和NOx排放量2.914、8.600和2.391 mg/kg,降低每千克干烟烘烤成本1.00元/kg,提高烤后烟叶均价1.26元/kg,降低单间运行总费用63.2元,提高单间净收益841元,而增加每间烤房初期建造成本3.0979万元。  相似文献   

14.
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烤烟上部4~6片烟叶充分成熟后一次性带茎烘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带茎烘烤能有效提高烟叶质量,上等烟比例较常规烘烤提高12.67个百分点,均价增加0.98元/kg,干烟叶烘烤成本增加0.09元/kg,效益增加0.89元/kg,按产量2 250kg/hm2计算,可增加效益2 002.5元/hm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改良烟地土壤,解决烤烟连作障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方法]通过开展烤烟-红薯套作试验,研究不同套作时间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烤烟移栽后25 d扦插红薯单位面积产出率最高,纯收益为118 316元/hm~2。[结论]烤烟移栽后25 d扦插红薯,更适合烟苕套作,可获得较高的收益,实行烟苕套作不仅能增加复种指数,而且还能有效促进烤烟与其他作物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烤烟为主,烤烟、大麦和花生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栽培注意事项;并对该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下烟农净收入可达29250元/hm2以上,比单作烟叶增收11250元/hm2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烤烟品种K326、云烟85及云烟87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使烟草生产向最适宜区和适宜区转移。[方法]在贺洲、百色、河池种植K326、云烟85、云烟87,观察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分析各品种的稳定性及适应性。[结果]同一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云烟87比云烟85的农艺性状好。云烟85的产量、产值和上中等烟比例最高,分别为1 947 kg/hm28、829元/hm2和75.3%,云烟87的最低。云烟85和K326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较强。云烟87的原烟外观质量最好。K326的化学成分相对最协调,云烟87的评吸得分最高。[结论]品种不同适应性也不同,烤烟的产量、质量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烟叶烘烤新能源对普通燃煤的替代效果,为生物质燃料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普通燃煤及烟秆压块生物质燃料为研究材料,设计4个处理组合,考察各处理烤后中部烟叶的外观质量、等级结构、主要化学成分、评吸质量、能耗成本的差异。[结果]各处理的烤后中部烟叶在外观质量上无显著差异,但T2处理的上中等烟率及均价最高,常规化学成分最为协调,评吸得分最高,能耗综合成本最低。[结论]综合分析可得,"三段式"烘烤模式中,于"定色"阶段推广使用生物质燃料替代普通燃煤,对降低普通燃煤的消耗,节约烘烤成本,有效改善烤后烟叶品质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测试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方法]采用散叶密集烤房与普通气流上升式烤房和挂竿式密集烤房进行烘烤试验,研究烤烟散叶密集烤房的性能和烟叶烘烤质量。[结果]散叶密集烤房定色阶段烟囱出口温度仅50~67℃,大大低于测试指标(≤160℃),节能效果明显提高。散叶密集烤房平均烘烤1 kg干烟能耗及用工成本比普通烤房低1.10元。与气流上升式烤房相比,气流下降式烤房的节能效果和烤后烟叶的均价、上等烟率和桔黄烟率都明显提高。[结论]散叶密集烤房装烟容量大、操作简便、温湿度控制灵敏,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烘烤效率,且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明显提高,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感观评吸质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余庆县开展了氯化钾肥料施用量的田间试验工作,结果表明:氯化钾施用量为45.0~60.0 kg/hm2范围内,能显著提高烟叶产量和经济效益,烟叶外观质量、内在质量明显改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评吸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