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那菊苣等菊苣品种作了品比试验,经方差分析其产草量、再生性及种子产量品种种间差异极显著,以普那菊苣为最好,欧洲菊苣次之、美国菊苣最差;其茎叶比在莲座期以欧洲菊苣最好,普那菊苣居中,美国菊苣最差(P<0.01),在抽苔期欧洲菊苣与普那菊差异不显著,与美国菊苣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参试品种在播种当年及翌年均能正常开花结实,适应性较强.营养成分以欧洲菊苣最高,普那菊苣居中,美国菊苣最低;产草量以普那菊苣的饲用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2.
牧草菊苣及其利用潜力 Ⅰ品种及生产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佺珍  崔健 《草业科学》2010,27(1):144-150
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的品种及生产性能进行了综述,菊苣是菊科菊苣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在欧洲栽培甚多,其地上部分常被用作叶类蔬菜、牧草和饲料;地下根常用来制作咖啡替代品和制糖原料等。牧草菊苣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畜牧业生产中的高产优质饲草。在中国,牧草菊苣主要品种有普那菊苣、欧洲菊苣、将军菊苣、欧宝菊苣、阔叶菊苣、益丰菊苣、杂交一代奇可利和甜心菊苣等,均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供草期长、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等高产优质特点,是目前我国较具发展前途的饲草作物兼经济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玉米与菊苣不同密度间作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粮食作物玉米Zea mays与牧草菊苣Cichorium intybus cv. Puna不同密度间作试验,将试验数据建立玉米籽粒产量与玉米密度、菊苣密度的回归模型和菊苣鲜草产量与玉米密度、菊苣密度的回归模型。解析回归模型得知,当玉米密度为22 966株/hm2,菊苣密度为11 1851株/hm2时,玉米籽粒产量为5 993.69 kg/hm2;菊苣密度为258 834.3株/hm2时,菊苣鲜草产量为106 014.51 kg/hm2,玉米密度对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呈负增长效应。以玉米籽粒产量和菊苣鲜草产量同步增长为目标,对回归模型进行模拟寻优,提出实现玉米、菊苣共同增产技术方案,即玉米籽粒产量≥5 475 kg/hm2、菊苣鲜草产量≥82 500 kg/hm2时的玉米、菊苣间作密度为玉米43 446~50 499株/hm2、菊苣105 713~204 158株/hm2。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19,(22):6-10
分析比较4种菊苣品种的氨基酸成分,并评价其营养价值。采用室内分析和室外试验,探讨菊苣作为饲料对土鸡生长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那菊苣、丽莎菊苣与六小菊苣、大将军菊苣的氨基酸总量有显著差异。AAS和RC均显示菊苣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经饲养试验得出,添加菊苣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及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的体重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比对照组高。菊苣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较丰富,4种品种均可作为畜禽优质饲料原料蛋白源,饲料中添加菊苣对土鸡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能使鸡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5.
2009年对普航1号菊苣等菊苣品种(系)作了品比试验,观察其物候期,测定其产草量、再生性、营养成分、抗旱性等。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地气候条件下,参试菊苣品种均能正常开花结实,并表现出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各品种菊苣营养成分相差不大,但普航1号菊苣的抗旱性较强;经方差分析可知,参试品种菊苣间的鲜草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以普航1号菊苣为最好,其鲜草产量可达101348kg/hm2,黔引普那菊苣、将军菊苣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菊苣粕为菊苣根提取菊糖后的粕类副产品。为更好地开发菊苣粕这种非常规饲料资源,本文就菊苣粕的营养价值和生产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菊苣多糖是菊苣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菊苣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等技术方法,以及菊苣多糖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菊苣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菊苣肥床育苗垄作稀植栽培技术的发展,菊苣肥床育苗技术,大田垄作技术,菊苣稀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对四川菊苣栽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菊苣又称欧洲菊苣,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肉质直根经软化栽培后生出的芽球,称为芽球菊苣。芽球菊苣宜生食,也可作火锅配料或炒食。因含有马栗树皮素、野莴苣甙、山莴苣苦素等物质而略带苦味,并有清肺利胆之功效。菊苣原产地中海地区,早在古罗马和希腊时代已有栽培。世界目前菊苣产量约50万吨,主要产于法国、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美国等一些美洲国家也有部分种植。我国人民历史上没有食用菊苣的习惯,近年随着国外蔬菜的引进,芽球菊苣已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一些单位试种,并根据我国的具体经济、技术条件,初步摸索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菊苣肥床育苗垄作稀植栽培技术的发展,菊苣肥床育苗技术,大田垄作技术,菊苣稀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对四川菊苣栽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菊苣多糖是菊苣中重要活性成分之一,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菊苣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纯度鉴定等技术方法,以及菊苣多糖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菊苣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育苗移栽是菊苣草生产上的一项栽培新技术,是丰产栽培的有效措施。本文阐述了菊苣育苗移栽的意义及壮苗的作用,提出了菊苣壮苗的标准、壮苗培育的技术措施和提高移栽质量的方法,对菊苣高产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植菊苣的优点菊苣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速度快、适口性好、利用率高。菊苣再生性强,寿命长,1次种植可连续利用5~8年。菊苣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热、耐寒。在整个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水分,但田间不能积水,否则会烂根。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的壤土(pH5~8),抗逆性能强。菊苣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叶草鲜嫩、适口性好,可多次刈割,  相似文献   

14.
选择贵州省独山县、道真县、毕节市、松桃县4个具有代表性的县(市)为试点,以普那菊苣为对照品种,对黔育1号菊苣进行了大田生产试验。旨在通过对在不同地区种植的黔育1号菊苣鲜、干草产量的测定,来明确黔育1号菊苣的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其将来大面积用于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4个试点生产试验中,黔育1号菊苣的产量均较高,其在独山县、道真县、毕节市、松桃县的平均鲜草产量为95001.6 kg/hm2以上,普那菊苣的平均鲜草产量为83732.0 kg/hm2,黔育1号菊苣比对照品种普那菊苣平均增产13.4%。  相似文献   

15.
菊苣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燕  白史且  彭燕  张玉 《草业科学》2010,27(7):123-132
菊苣(Cichorium intybus)属于多年生宿根植物,是菊科的一种重要牧草,具有产量高、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高、适应性强、对土质要求不严、耐寒、耐热、抗干旱等优良特性,可将菊苣和粮食作物进行间种,解决牧草种植与粮食作物争地问题。近年来,菊苣在我国的高海拔地区已被广泛运用。从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水平上综述了菊苣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菊苣转基因研究、品种选育和栽培利用以及菊苣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针对目前菊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0.5%菊苣多糖对免疫抑制肉鸡生长性能、免疫性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将168羽45日龄健康K9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羽。对照组和模型组饲喂基础日粮,菊苣多糖组和菊苣多糖+模型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菊苣多糖,模型组与菊苣多糖+模型组连续3 d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对照组与菊苣多糖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菊苣多糖组肉鸡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优于对照组、模型组(P<0.05),菊苣多糖+模型组优于模型组(P<0.05);105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4个采样期中,模型组IgA、IgG和IgM浓度最低,菊苣多糖+模型组的IgG浓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盲肠α多样性显示,菊苣多糖+模型组Ace指数和Chao1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在门水平上,60、75、105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高于模型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低于模型组;在属水平上,60、75、90日龄时,菊苣多糖+模型组另枝菌属相对丰度较...  相似文献   

17.
菊苣是南方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牧草资源,其产量与植物营养生长阶段长短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转基因的方法将拟南芥AtmiR156a在菊苣中过量表达,获得了140株转基因植株,PCR检测阳性率达94.3%。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转基因菊苣中AtmiR156a表达量上调7.9倍。AtmiR156a过量表达菊苣与野生型菊苣的发芽率基本相当,但其叶片发生速率显著比野生型快,抽薹时间比野生型推迟20.2 d,开花推迟27.3 d,但是株高比野生型要矮,年均产草量与野生型基本相当。分析第一茬草的品质性状发现AtmiR156a过量表达菊苣叶片中粗蛋白含量比野生型高3.7%,纤维素降低2%,其他品质性状在两个材料中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不仅建立了高效的菊苣遗传转化体系,培育出晚花、速生的菊苣新种质资源,为培育高产耐刈菊苣新品种奠定基础,同时为开展借助其他农作物重要功能基因进行菊苣遗传改良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试验以普那菊苣、丽莎菊苣、大将军菊苣、六小菊苣4个品种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测定,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菊苣的粗蛋白质含量18.46%~24.65%、粗纤维含量11.67%~25.58%、粗脂肪含量2.06%~4.01%、可溶性糖含量5.91%~12.49%;矿物元素:钙含量1.53%~3.05%、钾含量4.37%~5.67%、镁含量0.30%~0.65%、锰含量88.83~249.60 mg/kg、铁含量61.01~79.68 mg/kg、磷含量0.26%~0.37%;含有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丁二酸、富马酸5种有机酸。同一生长期不同菊苣品种和同一品种菊苣不同生长期的EAA和TAA存在一定的显著差异。研究表明,4种菊苣均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可以作为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饲料补充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选取菊苣密度、氮肥施用量2个因子为研究对象,研究种植小麦条件下套作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其密度、氯肥施用量间的关系,建立了试验因素与菊苣鲜草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和模型寻优,获得普那菊苣鲜草产量≥105000kg/hm^2的优化栽培方案为:菊苣2007年3月1日育苗,施有机肥22500kg/hm^2,种植密度173565~219585株侩顷,每次刈割后次日施氮量52.88~104.03kg/hm^2。合理密植,适当增施氮肥,对提高普那菊苣鲜草产量、改善菊苣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饲草--菊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苣(cichioriamlntybusL)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主根型草本植物。1分布及品种菊苣在新疆、贵州等省均发现有当地品种,但产草量低,饲用价值不高。新西兰80年代初育成的普那菊苣(Grasslandpunachicory),产草量高,品质好,不仅是新西兰广泛应用的品种,而且已推广到我国贵州、山西、四川、江苏、海南、广东、河南、河北、宁夏、甘肃、内蒙、浙江、山东等省区栽培利用。除普那菊苣外,新西兰还培育出格劳斯,普那2和乔士三个品种,其中格劳斯越冬性较好。贵州省1985年就引入少量普那菊苣种子,1992年贵州省土地综合利用项目引进小批量的普那菊苣在清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