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八星飘虫、又名豆辨虫、属昆虫纲鞘翅目飘虫(甲)科。成虫体长5.5——5.60毫米、半球形、黄褐色翅鞘上有28个黑点、卵长约1.2毫米、炮弹形、初产时为鲜黄色后变褐色、幼虫体长约7毫米,白色,前胸背面着生4个枝刺,其余各生6个枝刺,蛹长约5.5毫米,白色,背面有黑色斑纹。主食茄子,西红柿、马铃薯、烟叶等茄科作物。经我们多年观察,每年从4月至9月发生2代。成虫和幼虫多数集中,少数分散,在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残留上表皮,呈褐色破麻布状,直至枯死。大发生时期还杂食辣椒、四季豆、黄瓜、玉米等。据我市团堡区供销社杨光栋反映,1985年团堡区发现一片烟叶上有81头瓢虫为害。  相似文献   

2.
谷娥Tinca granella,是贮藏谷物的害虫,但是笔者在所保管的竹荪干品中,也发现它为害竹荪干品。为了引起同行的警惕,保障竹荪干品安全贮藏,现报道如下:(一)生物学特性昆虫纲,鳞翅目,谷娥科。成虫体长5~8毫米,前翅校形,灰白色,后翅灰黑色,前后翅均具灰黑色长缘毛。前翅表密被灰色鳞状斑纹。幼虫体长8~11毫米,头部褐色,前胸淡褐色至黄褐色,胴部乳白色,臀板淡黄褐色。年生2~3代。幼虫除为害稻、麦、玉米、豆类种子外,也严重为害竹荪干品。(二)为害症状幼虫隐藏在竹荪干品的菌裙和菌柄联结处蛀食、化蛹。初期不易发现;中期可见联结处已蛀食成锯齿网格状,稍一抖动即有褐色粪粒下落;后期菌裙成束状破碎脱落,菌柄干疮百孔,失去商品价值。若防治不及时,它可在包装塑料袋内结白色丝状的薄茧化蛹,出娥,交尾产卵,继续扩大为害。(三)侵害途径①竹荪破蕾而出时,成虫将卵产在子实体上。②晾晒和烘烤时,成虫趁机飞入产卵。③包装、保管不善,挑选整理不仔细,误将有卵或幼虫已为害的干品混入。④产品加工含水量高,贮藏期恰适合谷娥繁殖生息。  相似文献   

3.
(接1989年第4期2页)三、梨星毛虫梨星毛虫俗名饺子虫,主要为害苹果、梹沙果和梨等多种仁果类果树。成虫为中型蛾子,体长10—12毫米,体黑色。翅黑色,半透明,前后翅中室有一根中脉主干通过。雌娥触角锯齿状,雄蛾触角羽状。卵扁平椭圆形,长径0.7—0.8毫米,新鲜卵白色,孵化前为紫褐色,数十粒至百粒以上单层排列成块。小幼虫体背灰紫色,老熟幼虫体长15—20毫米,头及胸足黑  相似文献   

4.
梨虎又称梨象鼻虫、梨果象甲、梨猴等。其成虫食害芽、叶片和果实。卵产在果实内,产卵孔外面有小黑点,咬伤果柄,造成大量落果,除为害梨外,也为害苹果和桃。梨虎的成虫,体长12—14毫米,头向前延伸似一象鼻。全体暗赤紫色,带有金属光泽,鞘翅上生有暗色细毛,密布成排的精刻点。它的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乳白色,表面平滑。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2毫米,体弯曲,无足,体上横皱甚多,生有软毛,乳黄色。它的蛹,体长8毫米左右,黄白色,尾部有大型褐色尾刺一对。  相似文献   

5.
我省的核桃主要产地历城、泰安等地,有核桃小吉丁虫发生。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商洛地区林业站、商洛地区核桃研究所对核桃小吉丁虫进行了研究,现将有关资料记述的核桃小古丁虫的形态、为害、生活史及防治试验的结果摘编如下,供参考。 核桃小吉丁虫,成虫体狭长,黑色或古铜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密布点刻。体长5-7毫米,宽1.5~2毫米。触角短,呈栉齿状。幼虫白色或淡黄色,体长而扁,老熟幼虫5~10毫米,第一胸节膨大。 核桃小古丁虫以幼虫为害核桃核条。初孵幼虫咬破皮层侵入,串圈食害皮层;受害枝表皮有明显的虫疤,皮内有黑色虫道,呈螺旋形。受害处…  相似文献   

6.
二、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灰褐色或灰黑色。前翘与体同色,前缘有8—10组白色短斜纹,翅中央有一个白色小点是此虫的主要特征。卵扁椭圆形,直径不到1毫米,周缘扁平,中央微隆起,白色,半透明,孵化前透过卵壳可见小幼虫的黑色头壳。老熟幼虫粉红色或黄白色,10—14毫米。蛹褐色,第3—7腹节背面有两排小刺,腹末有八根钩刺。(图均见封二)  相似文献   

7.
九、枣尺蠖枣尺蠖又名枣步曲,自古以来就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为害枣芽和枣叶,近年来转害苹果、沙果、梨、桃等果树。雌成虫无翅,体长12—17毫米,全体鼠灰色,头小体肥,触角丝状,节与节之间略黑色,各足胫节有5个白色环纹,腹末具一丛黑色绒毛。雄成虫体长10—15毫米,全体灰褐色,触角羽状,橙褐色,前翅有黑褐色波状纹两条,外线呈锯齿状,后  相似文献   

8.
蝙蝠蛾是中华猕猴桃枝干的主要害虫, 它以幼虫钻入枝干中进行为害,在为害部位出现虫粪,周围的皮几乎被吃光,有时从被害部位折断,使枝干枯萎。此虫成虫体长40—50毫米,翅展80—100毫米,身体大小变化大,体和翅均为褐色,  相似文献   

9.
春播或冬播春发的平菇易遭虫害,其中以菇蚊为主。菇蚊幼虫体长4.5~5.5毫米,12节,头黑色,略呈钩状,体壁光滑,白色透明,消化道清晰可见。该虫4月上旬开始为害,下旬为害最严重,以幼虫为害菌丝、子实体。菌床、菌袋被害时,表层呈谷黄色砂粒  相似文献   

10.
李润临  文晋 《山西果树》1990,(2):63-64,F003,F004
五、苹果小卷蛾苹果小卷蛾又名棉褐带卷蛾、棉卷蛾、远东小卷蛾。成虫体长6—8毫米,前翅前缘弧形拱起,前翅浅黄色或黄褐色,翅上斑纹淡褐色至褐色。中带由前缘二分之一向后缘三分之二斜伸,上半部狭窄,下半部增宽但中央色浅,整个中带似倾斜的“h”形。端纹扩大到外缘,并延伸到臀角。卵近圆形,淡216黄色,鱼鳞状排列成块。小幼虫头壳褐色至黑褐色,身体鲜黄色;老熟幼虫体长17毫米左右,体形细长,头壳小、黄褐色,前胸  相似文献   

11.
正1形态识别1.1卵体长0.3~0.4 mm,长椭圆形。乳白色至黄白色。孵化前呈红褐色。1.2幼虫初孵化幼虫乳白色,头部黄褐色,体背中间有紫红色斑点,腹足趾钩为单序环状。1.3蛹体长4~7 mm,纺锤形,初为黄褐色,羽化时蛹体及翅变为黑色,复眼呈暗黑色。1.4茧体长7~10 mm,褐色,长椭圆形。1.5成虫雌蛾体长4~7 mm,翅展13~15 mm,体黑褐色,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密被白色绒毛。复眼朱红色。下唇须发达,呈牛角状弯向内方,向前突出。前翅狭长,翅基部有半月形和椭圆形白斑。前后翅有长缘毛,后翅披针形。后足较长,胫节和跗节被黑色毛  相似文献   

12.
1 梨小食心虫(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梨 小) 1 2 4 3 1成虫2卵3幼虫4被害果剖面 梨小食心虫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8~7毫米,翅展11~15毫米,体灰黑色,前翅前沿有8~10组短斜纹,前翅外缘有近10个黑斑点,翅中间有一白色斑点。卵椭圆形,扁平,中间稍隆起,乳白至淡黄色。幼虫小时,头及前胸背板黑色,老熟幼虫,体粉红色,头褐色,前 胸背板与体色相近,蛹褐色,长7毫米,腹部背面3~7节各有 2排短刺。 1.2 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京…  相似文献   

13.
桃蛀螟,又名食心虫、蛀心虫、果斑螟蛾,是我国水果特别是桃、李等的主要蛀果害虫,我县一些果园桃蛀螟为害果率高达50%以上。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9~14毫米,黄色,胸、腹部及翅上都具有黑色斑点,前翅有23~28个黑斑,后翅有10~16个,翅展20~26毫米。1.2卵长0.6~0.7毫米,椭圆形,表面有网状线纹。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近孵化时呈红色。1.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27毫米,头黑褐色。胸腹部颜色变化较大,有暗红、灰褐、灰蓝等色。幼虫在桃、李的果实内蛀食,且有转果为害习性,被害果多变色脱落或果内充满虫粪而不能食用,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极大。1…  相似文献   

14.
正苹果白卷叶蛾spilonota ocellana schiff是一种很少见的果树害虫,在过去一些年份往往有一些新梢被这种害虫为害,可是近几年不仅为害新梢,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数量渐渐增多,重要的是近几年有很多花芽也被此虫为害,严重的影响了下年的产量。此幼虫体长8~12mm,头黑褐色,前胸背板和臀板褐色,成虫灰褐色,体长6~8mm。幼虫以小幼虫在枝捎内  相似文献   

15.
一、形态特征 (一)成虫:雄虫体长4.5~5.4毫米,雌虫5~6毫米。体淡褐色,头深褐色,紧贴在隆凸的胸下。口器黄色,下腭须4节。触角丝状,共16节,长1.6毫米,1、2节粗壮,1~3节黄褐色,从第4节起逐渐呈褐色。腹眼黑色肾形,顶端逐步变狭。单眼三只,排列成近一字形,单眼周围黑色。胸部具褐色毛,背板向上隆凸呈半球形。前翅发达,长3.8毫米,宽1.6毫米,透明,胫脉分3条,  相似文献   

16.
李实蜂是为害李果实的主要害虫。大发生年份在防治不利的情况下,虫果率达95%以上,造成绝产。李实蜂属叶蜂科。成虫体小,黑色。雌虫6—8毫米,翅展12毫米,雄虫略小。老熟幼虫体长9—10毫米,在果内弯曲状,黄白色,胸足3对,发达,腹足小,7对,爬行迅速。卵乳白色,长0.8、宽0.6毫米。以老熟幼虫在土表下或土逢中结茧越夏,越冬,翌年李树萌芽时化蛹,开花时羽化成虫(唐山4月中旬)。蜂于晴天11时—16时在李树上空1米左右处成群飞舞,时而采食花粉并产卵于花托或花萼表皮下。卵孵化  相似文献   

17.
黄斑蝽象(麻皮蝽)和茶翅蝽在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危害梨、苹果、桃、李及部分林木及农作物的嫩梢和果实,果实被害后变硬,木栓化,严重时形成疙瘩果,失去食用价值。现将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简介如下。1形态特征1.1黄斑蝽象成虫:体长18~24.5毫米,宽8~11毫米,呈棕黑褐色,密布刻点和皱纹,由头端至小盾片中部有1条黄白色的或黄色的细纵脊。卵:略呈鼓形,周缘有刺,灰白色。若虫:初孵若虫呈圆形,体为白色,后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足黑色。1.2茶翅蝽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宽约8毫米,体扁平茶褐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和前翅…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白卷叶蛾spilonota ocellana schiff是一种很少见的果树害虫,在过去一些年份往往有一些新梢被这种害虫为害,可是近几年不仅为害新梢,更重要的是近几年来数量渐渐增多,重要的是近几年有很多花芽也被此虫为害,严重的影响了下年的产量。此幼虫体长8~12 mm,头黑褐色,前胸背板和臀板褐色,成虫灰褐色,体长6~8 mm。幼虫以小幼虫在枝捎内越冬,第2年5-6月份卷新梢嫩叶危害,常咬断中间一片叶柄,很易识别。后来便注入嫩梢  相似文献   

19.
柿绵蚧又名柿毛毡蚧,是柿材上的一种主要害虫,其若虫和成虫都为害柿树的果实、嫩枝和叶片;受害严重的树势衰弱,果实早期变黄,软腐而脱落.一、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长3毫米,宽2毫米,有白色绵状物构成似毛毡状,上有稀疏的白色蜡毛;虫体椭圆形,紫红色,上下稍扁平,体背有刺毛。  相似文献   

20.
1 桑天牛(粒肩天牛、褐天牛)1.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因雌雄有别,雌虫46毫米左右,雄虫36毫米左右,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短绒毛,翅鞘基部有黑色粒状突起,基部外缘有1短刺。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黄白色。幼虫老熟时体长65毫米左右,乳白色,头黄褐色,蛹长50毫米左右,淡黄至黄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