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种良法合理配套使用与农民增产增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品种、蚕品种杂交优势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桑叶和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发挥了桑、蚕品种的生产潜能,为蚕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蚕茧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即使高产优质新桑、新蚕品种在生产上广泛使用,我省蚕茧的产量、质量提高并不大,  相似文献   

2.
蚕茧是家蚕饲养的主要目的,对同一个蚕品种而言,影响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因素有幼蚕饲养技术、叶质、上蔟管理等诸多方面.相比之下,上蔟管理对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没有前二者重要,因而在实际生产中特别重视前二者,后者往往得不到重视,疏于管理.  相似文献   

3.
蚕茧价格与蚕茧产量波动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分析了 1979~ 1995年蚕茧可比价格环比指数和蚕茧产量环比指数的变化趋势、蚕茧可比价格和蚕茧产量对蚕茧可比产值增加的贡献度以及蚕茧产量的价格弹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蚕茧产量对茧价反应的理论滞后期为 4年 ,茧价仍是制约蚕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它对蚕业生产的刺激作用并未弱化 ,蚕茧价格对蚕业生产的弱波趋势尚未表现。  相似文献   

4.
孙伟 《中国蚕业》2014,(1):49-51
对邳州市炮车镇晚秋蚕茧产量与质量下降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确保晚秋蚕茧稳产、高产的对策,即在抓好桑园管理的同时,调整养蚕布局,确保晚秋蚕用叶质量,加强晚秋蚕饲养的消毒、防病工作,做好蚕室内小气候环境的调节等技术措施,提高蚕茧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5.
秋蚕生产是全年蚕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临安市生产调查,一般年份两秋蚕茧产量占全年的50%左右,其中晚秋产量约占38%~45%,因此,稳定秋蚕生产,提高秋蚕蚕茧质量是提高蚕桑生产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春蚕生产气候适宜,叶质好,病原物为害少,蚕作稳定,蚕茧产量与质量均较高,是蚕农寄于极大希望的一期蚕茧生产,也是全年蚕茧生产的重头。春蚕生产的好坏,影响蚕农培桑和夏秋蚕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对全年以及第二年的蚕茧生产,至关重要。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使春蚕生产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影响了蚕茧产量与质量,甚至造成大幅度减产。这些不稳定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6,26(4):47-47,53
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小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我市近年来蚕茧生产中小蚕发生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小蚕体质弱,在与大批混合饲育时,蚕儿发育不齐,易于感染蚕病,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就其主要原因分  相似文献   

8.
秋蚕生产是全年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射阳县生产实际调查:一般年份两秋蚕发种量是春蚕的1.6倍,蚕茧产量是春蚕1.4倍,因此,稳定秋蚕生产,提高秋蚕蚕茧质量,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蚕品种是蚕茧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优劣直接影响蚕茧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随着茧丝绸事业的发展,蚕茧生产靠单一的蚕品种已很难适应当前茧丝绸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培育并推广高产、高效、优质的桑蚕新品种已成当务之急,也是提高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桑蚕品种鉴定工作为加速这一进程,促使蚕品种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起到了极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建潮 《江苏蚕业》2002,24(1):49-51
栽桑养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优质蚕茧,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蚕业技术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出了许多先进的蚕桑生产技术,为进一步提高蚕茧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下面笔者就生产实践中的体会谈谈提高蚕茧质量的途径。1 优化养蚕布局1.1 选择适宜的优良蚕品种 蚕种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物资,近年来经过育种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培育出了多对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新蚕品种,这些新蚕品种的产量和质量较以前老品种都有所提高。但各品种在其特定的条件下,其优良性状才能充分显现。所以,在安排蚕品种布局…  相似文献   

11.
春季是全年蚕茧生产的重要时期,要提高春季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就要加强春季桑园管理,确保桑叶的营养,保证蚕儿吃优质的适熟桑叶.  相似文献   

12.
杜凤侠 《四川蚕业》2011,39(3):42-43
<正>桑树是养蚕的根本,桑园管理对桑树影响很大,桑叶是蚕儿的唯一天然饲料,桑叶的产量不仅影响蚕茧的产量,桑叶的品质也决定了蚕儿的体质,从而决定了蚕茧的质量,所以蚕茧能否丰收,不仅取决于养蚕技术,其桑田管理的优劣也起到了  相似文献   

13.
嘉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杭嘉湖平原 ,是全国的重点蚕区 ,产茧量一直在全国地市中占首位 ,其全年蚕茧产量占全国家蚕茧量的 10 %左右 ,占浙江省的 50 %。从前我市养蚕以春蚕为主 ,自 1958年后 ,夏秋蚕饲养量不断扩大 ,其蚕茧产量亦大幅度上升 ,到 1998年 ,全市全年发种 137 4万张 ,蚕茧产量52 559吨 ,其中夏秋蚕 84 4万张 ,蚕茧产量 2 9912吨 ,分别占全市的 56 91%和 6 0 7% ,因而夏秋蚕生产已成为我市全年蚕茧生产的一个重头 ,但夏秋蚕与春蚕相比 ,其单产低、茧丝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4.
岚皋县夏、秋蚕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晓艳 《北方蚕业》2008,29(3):39-40
针对夏秋季气候特点,多批次养蚕的生产实际,从桑园施肥,消毒防病、小蚕共育、大蚕饲养、上簇管理等方面,简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岚皋县在提高夏秋蚕茧产量、质量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不良环境对秋蚕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自养蚕布局调整以后,秋蚕饲养量均占年饲养量的70%以上,秋蚕饲养的好坏,对全年蚕茧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秋茧质差量低不仅制约了全年亩桑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拉大了与先进地区的蚕茧质量差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蚕品种、桑叶质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少蚕区蚕病发生呈上升态势,严重影响了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入.为此,东台市推行“蚕药统一配供”服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蚕药质量,规范了蚕药的销售和使用,有利于蚕病防控,稳定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蚕农栽桑养蚕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张梅芬  赵晔 《江苏蚕业》1998,20(2):37-39
<正>随着养蚕布局的逐步调整,以及夏蚕、早秋蚕饲养量的减少,从1988年开始,宜兴市中秋蚕饲养量与春蚕种不相上下,成为全年蚕茧生产的重头。因此,其产茧量的高低和蚕茧质量的好坏,左右着全年的蚕茧产量与质量。但是,长期以来,宜兴市中秋蚕茧产量低而且质量不稳定。从全市的张产茧看,从1988年到1997年,中秋平均张产茧只有30.4公斤,比春蚕平均张产39.8公斤低9.4  相似文献   

18.
不良环境对秋蚕生产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几年来,南通市的秋蚕饲养量均占年饲养总量的50%以上,秋蚕生产成绩的好坏对全年蚕茧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多年来秋蚕的张种产茧量低而不稳,蚕茧出丝率比春茧低4~6个百分点,不仅制约了全年亩桑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蚕茧质量差距.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除了与蚕种、桑叶质量等等因素有关外,诸多不良环境对秋蚕生产的影响也是个不能忽视的问题.现笔者就秋蚕生产受不良环境影响的情形及对应措施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栽桑养蚕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蚕茧产量的高低和蚕茧质量的优劣,而且直接影响到蚕业经济效益的发挥。目前蚕桑生产的传统经营模式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为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各家各户的蚕茧产量、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差距较大。这种生产方式势必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四川蚕业》2017,(4):52-54
<正>养蚕生产环节多,技术要求高,在生产过程中,蚕病一直是蚕种、蚕茧生产丰收优质的最大威胁,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是蚕业生产不稳定、不安全、风险大的主要因素。凉山州夏、秋两季发种量占全年60%以上,而夏秋季往往是蚕病最容易发生的季节,如何做好夏秋季蚕病防控工作,夺取蚕茧产、质量双丰收,是凉山州蚕业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农村大面积蚕桑生产积累的经验,谈些认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