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对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目的是构建城市生态廊道网络体系,维护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2.
2014年笔者通过对内乡县不同类型道路、河渠等主要生态廊道的绿化树种、景观效果和绿化水平等进行调查,摸清了内乡县生态廊道建设现状,找出了生态廊道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乡县生态廊道适宜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3.
生态廊道的设计理念及其功能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生态廊道的概念起源、结构、特征和功能等相关理论,综述生态廊道理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空间安全格局、城乡规划等方面的实践,提出构建生态廊道的设计理念,旨在为今后生态廊道的功能实现提供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生态廊道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善、保护生态空间的同时,对改造与提升地块原有不良因素同样有着重要作用。以上海市青浦区天马处理厂生态廊道项目为例,探究生态廊道的设计对策,并论述了水森林区域。  相似文献   

5.
廊道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景观要素,而生态廊道是指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廊道类型。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它和"绿色廊道"表示的是同一个概念。建立生态廊道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方法,是解决当前人类剧烈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众多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梧桐山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廊道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梧桐山区域生态廊道建设的需求,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恢复为前提,探讨了梧桐山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廊道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初步探讨了天津大道通过建立生态廊道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物过滤等多种生态功能,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通过讨论,以期为类似项目生态廊道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的是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活环境问题,城市的绿地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恢复是恢复原有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结构,恢复城市绿地景观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城市绿地系统从斑块和廊道2方面,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工业废弃地、闲置地、河流廊道、交通廊道、绿道廊道7小类分别进行生态恢复的办法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义乌南江风景道沿线的自然文化资源现状为出发点,遵循风景道规划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结合浙中生态廊道的概况,从道路规划、路侧景观规划、廊道生态保护和配套设施等方面探索了生态廊道内风景道的规划策略,串联沿线各类资源点,使得沿线地区可以形成协同发展的网络,保护和修复生态廊道,缓解风景道建设与生态廊道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同时优秀的自然生态资源可以提升当地的自然景观品质,使其成为一个独特的旅游亮点吸引居民和周边游客,进一步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土绿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通道生态建设工程,是国土绿化工程中的战略性工程。以邵阳市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为例,阐述了在生态廊道绿色通道景观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生态廊道的重点景观节点建设和景观优化建设,重点控制和加强特色地段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11.
京沪高铁南京栖霞段绿化结合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及理论,从高铁生态廊道的功能及规划原则、高铁生态廊道宽度的设计、生态廊道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式等方面出发,通过人为干预,使高铁周边尽快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稳定生态环境,实现集生态防护、景观展示、地区人文底蕴提升等为一体的生态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以万宁市为研究区,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从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三要素的角度构建了生态网络,为万宁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万宁市的生态网络由56个生态源地、126条生态廊道和85个生态节点组成,人为干扰对生态网络的空间形态产生了决定性影响;(2)从生态阻力的影响机制构建显性和隐性生态阻力面,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局部是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3)不同的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其功能及重要性不同,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预警国土空间生态薄弱区对区域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和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通过InVEST模型、MCR模型、电路理论等构建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格局,并以此为约束,利用PLUS模型模拟该地区2030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建设用地扩张对生态空间的胁迫区域作为生态保护预警点。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有46个生态源地,关键生态廊道和潜在生态廊道共136条。其中,生态源地基本位于生态环境优良的燕山、太行山山脉,生态廊道依托源地呈交错分布,冀中南平原地区无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2030年京津冀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明显,向四周呈环状扩张,不断迫近生态空间,威胁到生态源地和生态廊道的健康发展,应做出预警。  相似文献   

14.
正生态廊道建设作为生态园林城市的结构脉络和景观布局的枢纽,其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影Ⅱ向力。本文在对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与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卫市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规划背景、总体定位及规划原则。从"一环、一园、一镇、三区块"的总体布局展开,对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理念、设计形式、建设内容及前景目  相似文献   

15.
以京沪高铁相城段生态廊道景观节点为实例,围绕高铁的特征属性,结合项目区现状,从地形改造、植物群落构建、植物配置等方面入手,探讨打造高铁生态廊道景观节点的方法、措施,从而充分发挥高铁廊道的生态防护效能,创造优美的局部景观,促进高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崇明世界级生态岛上实东滩“十三五”造林工作实践,提出立足于《上海市生态廊道建设导则》精神,实现造林初心,结合崇明东滩特点,规避不利因素,打造生态、景观、防护为一体的生态廊道。  相似文献   

17.
严冰莹 《花卉》2022,(8):65-6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致使自然景观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也随之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恢复自然景观体系的整体性,构建城市生态廊道体系对改善生态环境大有用途.本文以长沙市为例,通过对长沙市廊道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指出长沙市廊道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提质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沈丘县以周口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实施林业生态省和开展廊道绿化工程建设,全县廊道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廊道绿化现状的调查,总结分析廊道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涵义、格局与特点,分析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从斑块、廊道、基质三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探讨遗产廊道的保护和发展,以苏州环古城河步道为研究对象,在分解遗产廊道构成要素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功能相关、历史相关、空间相关3个方面来整合遗产廊道景观,并就生态良好、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等方面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