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夏季幼兔死亡原因分析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养兔生产中,幼兔成活率对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养兔的成败.提高幼兔成活率是摆在所有养兔生产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不可回避的课题.因此,把握威胁幼兔成活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养兔成功的关键.夏季高温高湿,是幼兔的死亡高峰,减少幼兔的夏季死亡率在生产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仔幼兔成活率臧胜斌(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兽医局,南京210024)金秀萍徐生力(南京市青龙山林场,南京211123)(江苏宝应县多种经营管理局,宝应225800)提高仔幼兔成活率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关键之一。仔幼兔阶段是兔的一生中最难饲养的...  相似文献   

3.
近来,笔者在养兔技术跟踪服务过程中,发现养兔专业户养幼兔成活率较低,特别是夏季,幼兔的死亡现象更为严重,影响了养兔业的发展。幼兔由于断奶,离开了母体独立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幼兔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差,很容易患病死亡。笔者认为,要提高幼兔成活率,使幼兔全活全壮,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适时配种,合理断奶幼兔成活率的高低,与公母兔配种早晚有很大关系,配种过早容易引起先天不足,配种过晚增加饲养成本。对初产母兔来讲要做到适时配种,一般应在7~8月龄,体重2.5kg以上,公兔9~10月龄,体重3kg以上方可配种,经产母兔掌…  相似文献   

4.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这一阶段的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未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兔场仔幼兔应激反应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四川养兔业的迅猛发展,养兔生产已从过去零星、分散的传统家庭饲养,逐步发展为规模化、专业化的商业生产,养殖技术要求高,尤其是仔幼兔的饲养成为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养兔研究所经多次试验,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降低仔幼兔阶段应激反应,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断奶后的小兔死亡率较高,从而严重影响养兔农户的经济效益.如何养好幼兔及提高幼兔成活率,农户在日常养兔生产管理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技术饲养管理环节.  相似文献   

7.
杨平 《四川畜牧兽医》2019,(6):45-45,47
在养兔生产中,兔农体会到断奶至3月龄内的幼兔最难养,笔者通过调查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造成了幼兔的适应力和抵抗力低下,如饲养管理跟不上,容易出现生长缓慢,甚至造成批量死亡。因此,必须提高对幼兔的饲养管理水平,把幼兔的成活率提上去,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8.
在养兔生产中,幼兔成活率对养兔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养兔的成败。提高幼兔成活率,使幼兔能够正常的生长,是摆在所有养兔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佝偻病和脱毛症是室内笼养兔幼兔的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养兔业在我省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养兔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幼兔成活率的高低,幼兔成活率越高,表明养兔成功率越大。怎样平稳渡过幼兔断奶成活关呢?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生产实际认为:一是抓好幼兔断奶应激反应关;二是抓好幼兔兔瘟防疫关;三是抓好幼兔球虫病防治关;四  相似文献   

10.
初生至断乳的兔称为仔兔,断乳到3月龄的兔称为幼兔.这两阶段兔死亡率较高,规模兔场一般本镇养兔户中推广的提高仔幼兔成活率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饲养管理的任何疏忽,都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加强管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春季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雨少多风,阳光充足,是家兔生长和繁殖较适宜的季节。许多的养兔户为了想在当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大量繁殖家兔,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造成了生产仔兔多,幼兔成活少,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因此,广大的养兔户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兔阶段,一定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幼兔成活率,达到增加商品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母仔分饲,按时补料养好仔兔是保证幼兔成活率的前提和基础。当母兔分娩后,要及时让仔兔吃到初乳,以后每天定时哺乳两次,取仔留…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福建黄毛兔养殖推广技术服务工作中发现,有些农户由于各种原因,饲养管理不到位,致使养兔效益差。现结合几年来的实践,就如何提高种兔繁殖力、仔兔成活率、幼兔生长速度方面谈几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兔是仅次于小鼠最常用的实验动物 ,它广泛用于各种科学研究。仔幼兔阶段易发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是兔的一生中最难饲养的时期 ,这是育成兔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仔幼兔的成活率 ,只有采取综合措施 ,抓好仔幼兔饲养中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提高仔幼兔的成活率。1 搞好环境卫生每天清扫兔舍 ,打扫粪便 ,清洗饲具 ,对兔舍及饲具要定期消毒 ,巢箱要清洗暴晒 ,垫草要干燥清洁 ,没有异味 ,经常通风换气 ,确保空气新鲜。2 加强母兔饲养管理首先要抓好母兔妊娠期与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母兔在妊娠期应给予营养丰富 ,无污染 ,含有多种维…  相似文献   

15.
<正>从断奶到3月龄间的小兔称幼兔。幼兔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机能和神经调节机能发育不完善、抗病力差等生理特点;同时还要经受断奶分窝和第一次年龄性脱毛给机体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各类家兔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幼兔阶段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提高幼兔成活率是养兔成败的关键环节。1幼兔死亡的原因1.1应激因素多幼兔经历了断乳分窝后,从食物来源到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疫苗的注射、药物预防、打刺耳号等  相似文献   

16.
仔兔是指出生到分窝断奶前的兔,称为仔兔.提高仔兔成活率在养兔生产中极其重要,如何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培育出大批品质优良的仔兔,降低饲养成本,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关键,现将肉仔兔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养兔户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仔幼兔成活率一直是影响家兔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因仔幼兔特殊的消化生理结构,在此两个阶段如果饲养管理没有跟上,营养不足或不平衡,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成为制约养兔增收的一个瓶颈。笔者在生产中调查了不同大小的养殖场(户),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结合仔幼兔的消化生理特点和死亡原因及獭兔场实际操作情况,提出了一套“提高仔幼兔成活率的关键技术要点”,这套技术要点在很多养殖场(户)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他们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现奉献于后,以供分享。  相似文献   

18.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饲养管理稍有不慎,都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综述了母兔产前准备及产后的管理,认为加强母兔的饲养管理是养好仔兔的基础以及提高仔兔成活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断奶幼兔是指从断奶到90日龄的小兔。养兔成活率高低的关键在幼兔阶段。此阶段小兔生长发育快,但各器官机能发育还不健全,抗病力差,对外界环境敏感,对饲料条件要求高。再加上仔兔断奶后正处于换毛期,若此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不仅生长发育慢,死亡率高,而且严重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养好幼兔,提高幼兔成活率,饲养者必须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切实抓好以下  相似文献   

20.
仔、幼兔成活率是直接影响养兔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养兔场必须重视。有人认为提高仔、幼兔应从仔兔出生时抓起,仔兔一出生及时做好全面护理工作;也有人说应从母兔怀孕时抓起,因为胎儿发育好坏对产后的仔、幼兔生长起重要作用;还有人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