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鸡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鸡生产潜力的发挥及种鸡的种用价值,保证雏鸡质量是提高养鸡经济效益的首要措施.雏鸡质量的提高,主要从四个方面抓起,一是种蛋要来源于健康鸡群;二是要为孵化和出雏提供适宜的条件;三是从收集种蛋到预温入孵、出雏、销雏的全过程中,要按程序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四是严格隔离,控制孵化过程中疫病交叉感染,前三项措施目前已普遍得到重视,第四项措施仍被忽视和未研究出有效的隔离方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对孵化与出雏  相似文献   

2.
<正> 雏鸡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及种鸡的种用价值。提高雏鸡质量已成为养鸡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提高雏鸡质量,目前大部分孵化场家已着重抓种蛋来源,孵化条件和卫生消毒三项措施,但孵化各环节间的隔离尚未得到重视。为进一步加强孵化的科学管理,预防和控制疫病交叉感染,笔者对孵化与出雏的隔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告如下,供参考。一,孵化厅的现状孵化是连续的流水式作业过程,  相似文献   

3.
孵化厂的卫生管理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孵化率和出雏率。只有严格地进行卫生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健雏率的提高,才能使孵化厂长期稳定地提供健康雏鸡。本文将介绍孵化厂卫生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种蛋的卫生管理种蛋的品质是直接影响到孵化质量的因素。因此,要保证种蛋来自健康种鸡群之外,还要注意产后种蛋的管理。1.1垫料和产蛋箱的管理刚产下的新鲜蛋首先接触的是产蛋箱和垫料。此时,种蛋正处于细菌最易侵入的时刻,因此要求产蛋箱的垫料应清洁、干燥、无污染。产蛋箱需放在工作人员容易进出的地方且易清洁,要有足够的数量,应在开产…  相似文献   

4.
孵化工作,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三部分:种蛋的来源、保管和处理;孵化过程操作;出售前雏鸡护理。 1 种蛋质量是保证孵化率和育雏成活率的根本 1.1 种蛋的来源 实际—仁,种蛋来源于两种途径:一种为人工授精蛋,适合于规模生产。另一种为自然配种种蛋,来自健康、年轻鸡群的品质高且又新鲜的种蛋,有利于提高出雏率和成活率。而来自老龄和患病鸡群的厚壳、污染的种蛋,将对出雏率和成活率产生致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小日龄种蛋(160~200日龄种鸡生产的种蛋)的孵化是困扰孵化场的瓶颈之一,虽然小日龄种蛋孵化的雏鸡表现产蛋率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在孵化过程中存在出雏拖延时间长、雏鸡个体差异偏大等问题。因而,在小日龄种蛋的孵化方面,提高雏鸡的出雏整齐度以及雏鸡的成活率是孵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种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和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种蛋的孵化是养鸡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生产的经济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和加强种蛋的消毒外,孵化条件是一个关键措施。本文主要从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方面讨论孵化条件对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种蛋孵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出雏率和雏鸡的质量。种蛋在孵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过程都要按规定认真执行,掌控好每个环节,才能孵化出优质、高孵化率的的鸡雏,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影响鸡种蛋孵  相似文献   

11.
雏鸡早期死亡直接影响育雏成活率和养鸡的经济效益,引起雏鸡早期死亡的原因有:雏白痢、球虫病、脐炎、维生素缺乏、脱水、挤压、啄癖、消化不良、温度差异过大、种蛋品质较差造成的弱雏等。现将防止雏鸡早期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1.雏白痢多是由于种蛋传播的。因为没有对种母鸡进行白痢检疫,而造成种蛋可能带菌,用带菌的种蛋孵化出的雏鸡便可成为雏白痢病鸡。因此,种母鸡要进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黄芪多糖浸泡种蛋对雏鸡免疫器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用浓度为20 mg/L黄芪多糖浸泡种蛋,出雏时记录出雏情况,测定脾脏和法氏囊组织抗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浸泡种蛋能提高雏鸡出雏率、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雏率;可显著增加雏鸡出雏重和脾脏、法氏囊重量,提高脾脏和法氏囊指数(P0.05);增强脾脏和法氏囊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说明黄芪多糖浸泡种蛋能够改善种蛋孵化效果,提高雏鸡免疫器官的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正种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质量,正确储存消毒种蛋,入孵前对种蛋进行预温,防止种蛋"出汗",以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孵化期间定期对种蛋、雏鸡称重监测种蛋失水率和雏蛋比,监测蛋表温度并及时进行孵化分析是生产高质量雏鸡的一个较好的质量控制程序,也是测量和评估孵化效果的较好方法之一。加强后孵化管理也是延续孵化效果及确保雏鸡质量的关键环节。实际生产中,现代肉种鸡孵化管理中应关  相似文献   

14.
据 Gib Taylor报道,要孵出高质量的雏鸡,在种蛋孵化时,必须考虑温度、湿度和通风。1温度高产肉鸡胚胎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且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温度间差异很小。正常情况下,种蛋孵化期为21~21.25 d,在孵化温度过高时,雏鸡提早破壳出雏。标准孵化温度为37.5℃~37.6℃,如此温度下,高产肉鸡胚胎发育过快,脐部会出现黑块、线状和内脏异位。为防止出现黑块,可将孵化温度调节到37.3℃~37.5℃。采用低温孵化,孵化期延长,但雏鸡质量可提高。2湿度为了保持蛋中水份相对含量,提高雏鸡质量, …  相似文献   

15.
正已知采用过高温度孵化的种蛋不如采用适宜温度孵化的种蛋那样有较好的出雏率。然而,有关较高孵化温度对出壳雏鸡生产性能直接影响的信息却很少。美国安伟捷产品开发中心开展了两项试验,以研究在孵化中期至后期提高蛋壳温度对种蛋孵化率、雏鸡质量、卵黄囊、心脏、消化器官以及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每个试验设3个处理组。蛋壳的温度用Gemini数据记录器测量,该记录器能向可实时访问的无线播报系统上传数据。对孵化箱  相似文献   

16.
种鸡群年龄、蛋大小、蛋的保存时间和雏鸡性别对出雏时间都有影响。孵化厂试图用改变种蛋放入孵化器的时间和雏鸡从出雏器中移出的时间来减少出雏时间的差异,尽可能经济地产出优质雏鸡。为了把雏鸡未完全闭合的脐部污染细菌的可能性减到最小和保证最高的出雏率,往往一批孵化的雏鸡早出雏的在出雏器中停留的时间长。人们认为雏鸡在出雏器中停留时间长会发生脱水和增加早期死亡率。 笼养、网养肉鸡会发生胸囊肿和软腿病,国内外多采用平养。目前地价日趋昂贵,要增加肉鸡饲养量,提高肉鸡生产,增加平养密度是一种方法,这既可提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取165、175和185日龄的"京红1号"商品代种蛋各3 024个,自48~53 g蛋重范围内,以每间隔1克为一组分别划分为1、2、3、4、5组,53 g以上为第6组,每组504个,共计9 072个,各组同时入孵。入孵前和孵化第18天分别称取各组蛋重,计算各组种蛋孵化18 d的失重率;出雏后记录各组的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和出雏鸡体重;饲养期间,记录各组种蛋所孵化雏鸡各周龄末的平均体重与每天的死淘只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出雏体重与入孵蛋重呈线性相关,出雏体重为入孵蛋重量的68%~69%;蛋重和日龄两因素均对种蛋孵化和雏鸡饲养产生显著影响(P0.05),日龄因素直接影响了种蛋有效受精率、孵化率、健母率、蛋雏比等孵化指标和1周雏鸡体重的饲养指标,蛋重因素影响雏鸡出雏重、1~4周龄的体重与1~10日龄的死淘率等饲养指标。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种蛋利用率,建议需要运输时间在4 h以内的客户,"京红1号"入孵种蛋标准可界定为种鸡于175日龄后所产的51 g以上种蛋。  相似文献   

18.
雏鸡品质的好坏由种鸡群、种蛋以及雏鸡的良好管理三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决定的。这三方面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到雏鸡的品质,也就是说要想得到质量优良的雏鸡,首先要有健康的种鸡,并由其生产的质量优良的种蛋,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孵化操作。  相似文献   

19.
孵化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尤其是在养鸡业处于低谷的情况下立于不败之地,提高孵化成绩、确保雏鸡质量是基础。自1993年以来,养鸡业经历了三次低谷,大多数场家亏损,甚至倒闭,而我场却每次顺利地渡过了难关,并得到了长足发展,健母雏年生产量由1993年的120万羽发展到1999年的900万羽,年平均受精蛋孵化率在90%以上,健母雏率在48.7%以上。现就我场取得成功的经验谈几点孵化技术措施,仅供参考。一、种蛋的选择与保存1种蛋的选择首先选择健康免疫病、营养全面、管理严格的种鸡群所产的种蛋,千万不能选择对孵化成绩有影响的病鸡群所…  相似文献   

20.
孵化是养鸡生产的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效益。要想获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质优良的雏鸡,除培育健康高产种鸡群、提高种蛋品质和加强种蛋消毒外,孵化条件是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