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成年母猪每次排卵数目一般都在20个以上,多的可达30个以上。但在生产实践中,母猪产仔都在10头左右(我国高产的地方猪种平均产仔14~15头或更多),这是由于妊娠期胚胎死亡造成的。试验证明,胚胎死亡的第一高峰发生在受精后9~13d的嵌植初期,次高峰出现在第3周的器官形成阶段,两次死亡数约占受精卵的30%~40%。第三次高峰处在第60~70d,这时由于胎盘发育停止,胎儿迅速生长,相互排挤,造成营养供应不均,致使又一批胚胎死亡或发育不良。此外,母猪配种后3周特别是第一周内,如遇高温天气,即使32℃~39℃仅持续24h,也会使产仔数减少,或产死胎。胚胎死…  相似文献   

2.
(一)母猪胚胎死亡的最易出现时期母猪每次发情排卵约20~40个,而产仔却只有10个左右,这士要是产前胚胎死亡所造成的.胚胎死亡多发生在配种后9~13天,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致使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大量死亡,大多数异配体和染色体畸变的胚胎也死于此时;妊娠第三周时,正值胎儿器官形成阶段,此时,胚胎会在竞争有利其发育的蛋白质类物质时,表现为强存弱亡现象,妊娠第60~70天,由于胎儿迅速生长,妊娠母猪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通过神经刺激而干扰子宫血液循环,减少胎儿的营养供给,致使一部分胚胎死亡.  相似文献   

3.
在种蛋孵化过程中,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胚胎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胚胎死亡分3个时期:1~7 d为前期;8~14d为中期;15~21d为后期.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中并不呈均匀分布,存在2个明显胚胎死亡高峰.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在2~4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胚胎死亡高峰在19~21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一般在较高的管理水平下,前、中、后期胚胎死亡率依次为1.5%~3%、0.1%~0.5%、2%~3%.胚胎的死亡情况直接影响着孵化率的高低,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找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 妊娠期:禁喂发霉变质,有毒有害、冰冻等饲料,适当搭配一些麸皮以防母猪便秘,保持饲料供应稳定,用药谨慎,圈舍清洁卫生,环境安静.尽量减少第一个死亡高峰是在怀孕后9~13d,死亡胚胎占胚胎总数的20%~25%;第二个死亡高峰是在怀孕后18~23d,死亡胚胎占胚胎总数的10%~15%:第三个死亡高峰是在怀孕后60~70d.  相似文献   

5.
张敬  隋茁  罗洪信 《猪业科学》2001,18(2):21-22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应明显存在两个胚胎死 亡高峰。 第一个鸡胚胎死亡高峰在2~4d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鸡胚胎死亡高峰在19~21d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 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通常高孵化率鸡群鸡胚死亡主要发生在第 二个死亡高峰期(19~21d胚龄),而低孵化率鸡群两个死亡高峰期中死亡数量相差不多。 第一个鸡胚胎死亡高峰期处于鸡胚胎迅速发育及鸡胚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各种胎膜相继 形成期间,从某一角度看,这期间死亡原因多数是与种蛋内部品质有关,是遗传因素与饲养 管理因素各自或共同造成鸡胚死亡。第二死亡高峰期是处于鸡胚从尿囊呼吸过渡到肺呼吸的关键时期,是一个重大的生理转折期,这时鸡胚需氧量大增,胚胎自体产热急剧增加,这时 鸡胚也易感传染病,对孵化条件要求更严格,将有一部分弱胚无法顺利破壳而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孵化期的温度、湿度、转蛋、通风换气等外部条件对第二个死亡高峰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明显存在两个胚胎死亡高峰。第一个死亡高峰在2~4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死亡高峰在19~21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通常高孵化率鸡群鸡胚死亡主要发生在第二个死亡高峰期,而低孵化率鸡群两个死亡高峰期的死亡数量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7.
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家畜的胚胎死亡率大约为25%~40%。猪是多胎畜,胚胎死亡较常见且胚胎在发育的任何时期有可能死亡,特别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的最关键时期。当母处于不良环境、营养缺乏、受疾病侵害等时候,胎死亡更为严重。母猪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是子附植初期9~16天,胚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亡率在40%~50%左右;第二高峰是配种后第3,死亡率大约为30%~40%。但在一般情况下,少部胚胎死亡,不会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遗传因素近亲繁殖是导致家畜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同种公母畜之间的差异程…  相似文献   

8.
奶牛妊娠识别期(妊娠第17~18天)和妊娠黄体生成之前常发生胚胎死亡(约26%).奶牛在1次配种或授精后大约有85%以上的卵子可以受精,但是却只有55%左右的牛产犊,在整个妊娠过程中约有30%的受精卵损失,其中约25%的损失发生在受精后23天前,即胚胎死亡主要发生于配种后8~19天,另有5%的损失发生在胚胎晚期或胎儿早期.发生在奶牛中的胚胎早期死亡是使繁殖力降低和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母猪胚胎死亡给养猪业带来重大损失。有关资料报导,母猪在妊娠期内约有40%左右的胚胎死亡。因此,降低胚胎死亡率,提高母猪窝产仔数,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兴衰和经济效益好坏。本文就造成母猪胚胎死亡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母猪胚胎死亡的原因 胚胎死亡主要集中在受精卵着床初期、器官形成阶段和妊娠的60-70天三个高峰  相似文献   

10.
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家畜的胚胎死亡率大约为25%~40%。猪是多胎家畜,胚胎死亡较常见且胚胎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死亡,特别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的最关键时期。当母猪处于不良环境、营养缺乏、受疾病侵害等时候,胚胎死亡更为严重。母猪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是合子附植初期9~16d,胚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死亡率在40%~50%左右;第二高峰是配种后第3周,死亡率大约为30%~40%。但在一般情况下,少部分胚胎死亡,不会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苗青 《中国猪业》2008,3(7):27-29
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家畜的胚胎死亡率大约为25%~40%。猪是多胎家畜,胚胎死亡较常见且胚胎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死亡,特别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的最关键时期。当母猪处于不良环境、营养缺乏、受疾病侵害等时候,胚胎死亡更为严重。母猪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是合子附植初期9~16天,胚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死亡率在40%~50%左右;第二高峰是配种后第3周,死亡率大约为30%~40%。  相似文献   

12.
猪胚胎死亡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死亡是影响家畜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家畜的胚胎死亡率大约为25%~40%。猪是多胎家畜,胚胎死亡较常见且胚胎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死亡,特别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的最关键时期。当母猪处于不良环境、营养缺乏、受疾病侵害的时候,胚胎死亡更为严重。母猪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是合子附植初期9—16d,胚胎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死亡率在40%~50%左右;第二高峰是配种后第3周,死亡率大约为30%-40%。但在一般情况下,少部分胚胎死亡,不会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一)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母猪怀孕后、合子在第9~13天内的附植初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死亡,怀孕后第3天出现第2个死亡高峰,2次死亡数占合子总数的30%~40%;第3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交配后60~70天.生产中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舍环境,把胚胎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猪舍的温度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繁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猪胚胎死亡率(按排卵数和出生时活仔猪数计算)大约为25%~40%。本文从能量与蛋白质水平、维生素、矿物质、母猪体况与采食量、饲料质量等方面,分析了猪胚胎死亡的关键因素,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母猪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后胚胎死亡、化胎和流产。一般死胎率为25%~40%。胚胎死亡可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阶段为最关键时期。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 d胚胎死亡最高。(一)母猪胚胎死亡最易发生期一般胚胎死亡多发生在配种后9~16 d,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后胚胎死亡、化胎和流产。一般死胎率为25%~40%。胚胎死亡可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妊娠识别阶段为最关键时期。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 d胚胎死亡最高。(一)母猪胚胎死亡最易发生期一般胚胎死亡多发生在配种后9~16 d,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致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胚胎死亡是影响猪的繁殖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母猪怀孕后胚胎死亡、化胎和流产。一般死胎率为25%~40%。胚胎死亡可发生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尤其是在胚胎向子宫内膜附植之前或附植过程中,即怀孕识别阶段为最关键时期。在合子附植初期的第9~16 d胚胎死亡最高。(一)母猪胚胎死亡最易发生期一般胚胎死亡多发生在配种后9~16 d,在这个时期胚胎由圆变长,出现营养层与植入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冬季来临,气候寒冷,光照时间短,给怀孕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了不利影响,应注意加强饲养管理。 1降低胚胎死亡数量 母猪怀孕后,合子在第9~13d内的附值初期,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死亡,怀孕后第3d出现第二死亡高峰,两次死亡数占合子总数的30~40%;第三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交配后60—70d。生产中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舍环境,把胚胎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猪舍的温度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怀孕乳牛的流产,多数属胚胎早期死亡,胚胎早期死亡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在配种后的第8~12天之间,另一时期是在配种后的40天左右 母牛的正常发情周期为21天左右,如果母牛配种后经30天左右或40天以上出现再发情现象,则有胚胎早期死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