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5月23日,永吉县某鹅场引进2 500只2日龄的雏鹅,第2天陆续有雏鹅发病,以化脓性关节炎、皮炎为特征,6月20日到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就诊时已发病366只,死亡137只,发病率14.64%,病死率37.4%,发病日龄不等。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探讨小鹅瘟卵黄抗体对不同日龄雏鹅在小鹅瘟病毒攻击后的治疗试验。将小鹅瘟强毒(H株)病毒液接种1、4、7日龄健康易感雏鹅,攻毒后将鹅按患病程度划分为轻度患病及重度患病组,分别皮下注射琼扩效价为1:16的三批小鹅瘟卵黄抗体实验室产品(批号为:201301、201302和201303),雏鹅注射剂量为1.0 m L/只,注射后观察10日,记录雏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在观察期内,轻度患病雏鹅1日龄治愈率为97.44%,4日龄治愈率为94.87%,7日龄治愈率为90.48%;未注射抗体对照组1日龄92.31%死亡,4日龄91.67%死亡,7日龄85.71%死亡;重度患病雏鹅1日龄治愈率为6.06%,4日龄治愈率为10.00%,7日龄治愈率为9.52%;未注射抗体对照组1日龄100%死亡,4日龄100%死亡,7日龄90.00%死亡。说明采用小鹅瘟精制卵黄抗体治疗不同日龄轻度患病雏鹅,治疗剂量为1.0 m L/只,治疗效果较好,对不同日龄重度患病雏鹅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一起雏鹅曲霉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养鹅户陈某,于2007年7月中旬饲养雏鹅500只,采取平养方式饲养用稻草做垫料,当饲养到5日龄时雏鹅出现死亡现象,至16日龄时死亡停止,共发病280只,发病率为56%,死亡llO只,死亡率为39.29%,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小鹅瘟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鹅的,传播迅速且死亡率高的烈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20日龄的雏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出血性、纤维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是危害养鹅业最严重的传染病。1症状2012年7月下旬,长春市双阳区某养殖户主述:购进2日龄雏鹅200只,在3日龄时开始发病,4日龄死亡17只,5日龄时发病的有70%,共死亡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2008年5月,吴中区某个体养殖户陈某购入200只鹅苗,1~3日龄时未做小鹅瘟疫苗免疫接种,至16日龄时,个别雏鹅开始腹泻,该养殖户用庆大霉素饮水治疗6天,又用环丙沙星饮水治疗6天,均未取得效果,发病率增至70%以上,病死率达24%.遂前来我处就诊.  相似文献   

6.
1流行病学调查2019年9月2日,通许县2个鹅养殖户通过经纪人从外省分别引进1日龄鹅苗2000只,用鸡饲料进行饲喂。鹅苗到达后当天开始出现死亡现象,每天死亡4~5只,随着时间增加,每天死亡数量增加到10多只,7日龄时进行小鹅瘟血清注射,8日龄死亡数量开始急剧增加,截至接诊时间(15日龄),每天死亡200多只,各家累计发病率70%以上,死亡率近100%。据了解,附近有多家农户养鹅,同时引进鹅苗的有5家,均出现大批量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7.
我县某个体养鹅户于2005年5月购进雏鹅1 200只,3日龄时注射小鹅瘟疫苗,23日龄时突然发病,3日内共死亡140只,死亡率为11.7%.速用盐酸恩诺沙星饮水,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后经我站诊治,疫情很快得以控制.现将此次发病的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雏鹅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生于30日龄以内的雏鹅,是以3日龄开始发病,5日龄开始死亡,10~18日龄的雏鹅死亡率达到高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为腺病毒属中的肠炎病毒,该病以发病急,死亡率高,小肠呈现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给养鹅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科左中旗腰林毛都镇一养殖户于2003年6月,从吉林省购买雏鹅2000只,引进第3天时雏鹅开始发病,第5天时死亡57只,在6~20d时雏鹅共死亡367只,这期间死亡率达到高峰,第30天时死亡雏鹅已达到514只,雏鹅死亡率为25.5%。2发病症状病雏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行动迟缓,但…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引进的种母鹅312只,种公鹅60只,共372只纯种豁眼鹅进行纯种选育,并利用选育后代豁眼鹅作为母本,莱茵鹅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分别测定外貌特征、出生重、30日龄重和90日龄重,探讨豁眼鹅与莱茵鹅杂后代作为肉用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杂交鹅出生时背部为灰黄镶嵌的毛色,纯种选育的豁眼鹅出生时为全身金黄色毛色;杂交鹅初生重高于纯种豁眼鹅初生重;杂交鹅30日龄重显著高于纯种豁眼鹅30日龄重;上市杂交鹅90日龄重显著高于纯种豁眼鹅90日龄重。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八五○农场某养鹅户饲养的500只鹅曾暴发急性传染病,发病率100%,死亡率49.6%,发病后应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经过一系列综合诊断,确诊为鹅传染性囊病。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养鹅户从县家禽公司购进2日龄雏鹅500只。15日龄前在室内饲养,15日龄后白天到村边小河放牧,放牧一周后开始逐渐发病,到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引进的种母鹅312只,种公鹅60只,共372只纯种豁眼鹅进行纯种选育,并利用选育后代豁眼鹅作为母本,莱茵鹅作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分别测定外貌特征、出生重、30日龄重和90日龄重,探讨豁眼鹅与莱茵鹅杂后代作为肉用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杂交鹅出生时背部为灰黄镶嵌的毛色,纯种选育的豁眼鹅出生时为全身金黄色毛色;杂交鹅初生重高于纯种豁眼鹅初生重,杂交鹅30日龄重显著高于纯种豁眼鹅30日龄重,上市杂交鹅90日龄重明显高于纯种豁眼鹅90日龄重,是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2.
2004年 5月绥化市某养殖户饲养的 1 800只雏鹅于 28日龄时暴发了急性球虫病,发病 684只,发病率 38%,死亡216只,死亡率 12%。经及时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该群鹅网上饲养阶段长势极好,成活率达 94%。22日龄鹅雏下网,下网第 3天,逐渐发现有部分鹅拉稀,且食量减少。由于饲养员缺少饲养管理经验,认为是鹅雏着凉了,用青霉素、链霉素饮水,但效果不佳,陆续有死亡,于 28日龄时才报告就诊。2 临床表现发病鹅精神不佳,羽毛蓬松,呆立不动,食欲减少,饮水增多,粪便呈稀白色,个别出现神经症状,两翅下垂,排红色血便,卧地而死。3 剖检…  相似文献   

13.
我市某个体养鹅户于2007年6月购进雏鹅1 800只,3日龄时注射小鹅瘟疫苗,21日龄时突然发病,3日内共死亡170只,死亡率为9.5%.畜主速用2%硫酸新霉素饮水,但未见效果,即来我站求治.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发病特点湘西自治州某养鹅场,存栏400只。24日龄发病,发病率66%,增加微量元素添加量好转;但31日龄又发病,发病率89%,36日龄重新调整微量元素后逐渐好转,没有反复,但鹅群的生长速度一直提不上来;24~36日龄总共死亡27只鹅。(二)临床症状整群鹅消瘦,生长速度缓慢。24日龄病鹅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绥化市某养殖户饲养的2600只雏鹅于28日龄时暴发了急性球虫病,开始死亡312只,死亡率12%,共发病1088只,发病率42%,经及时治疗,得到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5日。宁安市东和升村村民购入美洲天鹅1日龄雏鹅116只。饲养到5日龄时雏鹅开始发病。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先后死亡32只。后确诊为大肠杆菌病。选用磺胺类药物和土霉素治疗。并结合改善饲养管理措施。发病、死亡迅速停止。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引起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 4~ 2 0日龄雏鹅。病变主要特征是肠道严重渗出性炎症 ,有时黏膜大面积坏死、凝固、脱落 ,在肠内形成堵塞性栓子。发病后传染快、病死率高。 2 0 0 2年 ,我市某养鹅户购进16 0 0只鹅雏 ,饲养到 6日龄时 ,爆发了小鹅瘟病。1 发病情况  2 0 0 2年 5月 2 8日我市某养鹅户从外地购进16 0 0只 1日龄鹅雏 ,6月 2日开始发病 ,到 6月 7日 ,计有 335只雏鹅发病 ,死亡 2 95只 ,发病率 2 0 .9% ,病死率 88.1% ,病程3~ 5d。经诊断确诊为小鹅瘟。2 临诊症状 病初个别雏鹅未见任何症…  相似文献   

18.
2000年6月初,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某养殖场从合肥购回2000套一日龄种鹅,12日龄时鹅出现多只发病,发病后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同时饮水中加入氟哌酸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两天后病鹅开始死亡,10天后死亡达到高锋。之后死亡缓慢减少,病程持续20多天,共死亡鹅189只,死亡率9.45%,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电镜观察确诊为鹅的副粘病毒病。  相似文献   

19.
1 发病情况 某养殖户自1995年起开始养鹅,采用全进全出制,每批出栏率都在86%以上,很少发生传染性疾病.2001年5月22日从山东购进当地土种鹅500只饲养,于1日龄注射扬州大学生产的抗小鹅瘟血清,8日龄开始放牧,并喂以自配全价料.至15日龄时成活471只,成活率94.2%.6月6日(即16日龄),鹅群中突然有少数鹅不愿采食,精神萎顿,畏寒扎堆,排白色水样稀便,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投喂氟哌酸,未能控制疫情,病鹅反而迅速增多,死亡9只.8日早上,畜主带了3只病重鹅来我门诊部就诊.经饮服莫氏灵并结合清粪、消毒、隔离、焚烧死鹅等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相锋  梁兆虎 《中国家禽》2006,28(15):54-54
1发病情况 2005年4月20日,宝应县某养鹅户从本地购进1日龄太湖鹅600只。5日龄时,部分雏鹅开始出现流鼻液和张口呼吸症状,并陆续发生死亡。起初使用禽菌灵等抗菌药物治疗,后又改用抗小鹅瘟血清治疗,均无效。至4月30日来我站求治时,已死亡170只,死亡率达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