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丹马场为了发展经济,推动畜牧业快速稳定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了多项畜禽舍饲养殖项目,先后养过猪、鸡、貂、褐牛、细毛羊、小尾寒羊、新疆喀什羊、褐牛、狐狸、欧洲雁、鸡、鸭以及藏獒等畜禽。这些养殖项目因为各种原因半途而废。分析过去畜禽舍饲养殖失败的原因,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为下一步发展舍饲养殖提供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伊犁州直新疆褐牛养殖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伊犁州直东四县新疆褐牛养殖情况的入户调查,了解到目前新疆褐牛的养殖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褐牛养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外草业发展状况及甘肃省草业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山丹马场畜牧业、农业、草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山丹马场大力发展草业的思路及建议,旨在为山丹马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以期引起同行及社会各界对山丹马场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2000年9月 ,中牧集团接收山丹马场后 ,根据山丹马场的原管理模式和农业企业改革的经验 ,对山丹马场总场的经营管理体制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意见。一是设立甘肃中牧山丹马场总场 ,并按原马场管理局 (包括原4个军马场 )的所有注册资本 (含债仅转为国家资本金部分 ) ,登记注册为国有独资企业。山丹马场总场受中国牧工商 (集团 )总公司委托 ,行使土地等国有资产的法人财产使用权。二是山丹马场总场负责山丹马场的财政收入和分配 ,并按有关规定提取相关的基金和费用 ,包括国家税收的留成部分和事业性收入及土地 (草原、森林 )、水利租赁费等。土地 (…  相似文献   

5.
新疆褐牛是伊犁地区优秀的乳肉兼用型品种。通过测定新疆伊犁州8县1市的1724头新疆褐牛成年母牛的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研究了伊犁州新疆褐牛群体基本情况,利用生物统计学分析不同饲养管理条件(牧区、农区、城郊)对新疆褐牛母牛体尺体重性状的影响,以期为伊犁地区新疆褐牛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疆褐牛种群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新疆褐牛主产区的种群资源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新疆褐牛资源现状与分布特点,为品种的选育提高、改良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按照地、县、乡分划成调查小区,每个小区涵盖所有住户,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纯种新疆褐牛为17.068万头,各类新疆褐牛改良牛存栏已达到150万余头,其中伊犁河谷存栏约90万头,塔城地区存栏约36万头,其它地区新疆褐牛存栏约20余万头。[结论]成年新疆褐牛母牛中优良个体较少,整体生产性能不高。建议在现有的生产方式下,因地制宜的开展新疆褐牛的选育提高与品种改良工作,同时提高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挖掘和发挥当前种群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7.
新疆褐牛是乳肉兼用品种.新疆褐牛(肉牛)产业已成为特克斯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为了掌握养牛户养殖情况,笔者采用实地调查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牛养殖户的生产方式及养殖投入、收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肉牛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景永生):山丹马场是中牧集团下属的二级大型农牧企业,现有天然草场总面积达184.98万亩,占山丹马场总土地面积的56.1%。丰富的草场资源,为山丹马场畜  相似文献   

9.
正回顾山丹马场6 0年的风雨历程,渗透和凝结了各个群体、几代牧马人的艰辛和汗水。特别是山丹马场解放初期,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古老马场,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以忘我的激情投身马场创业、建设的洪流,使山丹军马场告别了单一养马的历史,发展成为以农牧业为基础、牧农工贸综合经营的大型农牧企业,谱写了山丹马场服务国防、建设家园、发展经济、造福社会的崭新篇  相似文献   

10.
新疆褐牛是优良的乳肉兼用品种,是新疆当地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其主要产地是新疆的伊犁河谷地区。本文结合了新疆褐牛的饲养管理情况,分析0~3月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从而为新疆褐牛的饲养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丹马场的牧业主要以天然草原进行养殖。目前,全场存栏牛5万头、羊10万只。畜牧资产已全部买断到户,并且实现了草场围栏化。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新疆褐牛育种目标性状的相对选择重要性,为今后新疆褐牛良种选育和综合选择指数的制定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差额法和系统分析法,基于新疆褐牛当前生产水平和市场价格体系,对新疆褐牛3类性状10个育种目标的边际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乳用性状、肉用性状和功能性状的相对经济重要性比例为36∶34∶30,近似于1∶1∶1,其中产奶量、日增重、18月龄体重和生产寿命4个性状的相对权重最大,分别为27.2、19.4、12.9和10.3。本研究结果符合新疆褐牛实际生产情况,在加强乳用和肉用性能选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功能性状的选择,以平衡育种为主加快新疆褐牛遗传进展,提高育种效率,增加育种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美国瑞士褐牛对新疆褐牛杂交改良的效果。通过引进美国瑞士褐牛可有效改善新疆褐牛体型小的特点,从而提高新疆褐牛群体水平,为今后的新疆褐牛品种改良打下了基础。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对新疆褐牛、MHF1(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一代)、MHF2(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二代)及MHF3(美国瑞士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三代)体尺体重进行分析比较,Excel 2019计算体尺指数。结果表明,4~5岁母牛个体中,美系各杂交后代体尺体重性状极显著高于新疆褐牛;6~7岁母牛个体中,MHF1代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管围显著高于新疆褐牛,7岁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新疆塔城地区种牛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新疆地方著名品牌“新疆褐牛”的主要繁育场之一,始建于1956年,总面积29万亩,新疆褐牛存栏4720头,新疆褐牛育种核心群存栏300头,是一个以培育优质新疆褐牛为主攻方向,集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种畜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5.
新疆褐牛是新疆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经多年育成的乳肉兼用型的地方品种。本文从该品种产生的历史背景、杂交改良、育种改良和奶用遗传资源多元化等几方面梳理了新疆褐牛的培育进程,着重介绍了培育过程中该品种各项生产性能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新疆褐牛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检测新疆褐牛近交群体的遗传相似性和群体的纯合度。利用13对微卫星引物对由2头新疆褐牛经40年完全封闭繁育出的55头新疆褐牛近交群体和25头对照组新疆褐牛的遗传结构特征进行了比对分析,以期开展对近交群体的鉴定研究。结果发现,新疆褐牛近交群体的纯合度为0.9064,多态信息含量为0.0873,可知该群体具有低多态性;对照组新疆褐牛的纯合度为0.4647,多态信息含量为0.4882。将该近交群体按毛色分为4个亚群:A、B、C和D,各亚群的遗传纯合度分别为0.9029、0.9632、0.9208和0.9551。结果表明受检测的新疆褐牛近交群体有较高的纯合度和很低的杂合性,已成为遗传纯度很高的近交群体。该封闭的近交新疆褐牛群体是中国牛品种中难得、宝贵的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17.
奶业要闻     
中国奶业协会刘成果理事长、魏克佳秘书长赴新疆考察3月16 ̄17日,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秘书长魏克佳一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相关人员陪同下,到新疆金牛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以及新疆褐牛中心考察了新疆的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牛和新疆褐牛的养殖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新疆褐牛犊牛4月龄断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新疆褐牛犊牛早期断奶提供技术,在舍饲条件下,通过特定营养配方方案,分别对4月龄(试验组)与6月龄(对照组)新疆褐牛进行断奶试验,比较新疆褐牛犊牛的生长发育情况与饲养成本.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体重、体尺与日增重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省饲养成本339.70元,日节省饲养成本1.90元.说明新疆褐牛犊牛在4月龄断奶时成本较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新疆褐牛是我国自己培育的品种牛,其具备乳肉皆可的优点,同时新疆褐牛耐寒能力很好,适应环境和抗压力相较于其他牛种也比较强,是从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培育的,经过五十多年的漫长发展,终于培育成品,新疆褐牛的母系为哈萨克牛,父系为瑞士褐牛.在1983年后将新疆褐牛与伊犁牛、塔城牛皆合称为新疆褐牛.本文选取新疆褐牛与其他肉用品种牛进行杂交实验,以体现其能否具有良好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希望笔者的相关实验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点理论基础,相关实验结果能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杂交新疆褐牛在伊犁地区规模养殖场的生长性能,分析和比较了12、24月龄杂交美×新褐牛F1 (MHF1)、杂交美×新褐牛F2 (MHF2)、杂交德×新褐牛F1 (DHF1)及新疆褐牛(XH)各体尺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12月龄时,DHF1体高显著高于XH (P<0.05),体斜长、体重显著高于其余3组(P<0.05),胸围显著高于XH、MHF1;MHF1、MHF2、DHF1管围均显著高于XH (P<0.05)。24月龄时,MHF1、MHF2、DHF1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XH (P<0.05),MHF2的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均显著高于DHF1及XH (P<0.05)。研究表明,美国瑞士褐牛与德国褐牛与新疆褐牛杂交可提高新疆褐牛生长发育水平,12月龄的德系褐牛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情况优于美系褐牛,但在24月龄美系杂交二代褐牛生长发育情况均显著高于德系杂交褐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