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肺炎支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生物的全部DNA序列称作该生物的基因组(geneome),基因(gene)是基因组中有关蛋白质遗传信息的编码单位.基因组学是关于基因组结构、基因功能以及基因组比较的一门科学.支原体(Mycoplasma)由于基因组比较小,是属于最早被进行基因组测序的微生物物种之一.1995年10月,人类完成了第一个原核生物,即生殖支原体G37株的基因组测序.目前已完成了17株支原体基因组测序.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猪肺炎支原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
《江西饲料》2013,(6):47-48
新华社武汉11月3日电(俞俭、杨欣欣)由武汉大学领衔.与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合作,近日完成了对马氏正钳蝎(Mesobuthusmartensii)的基因组测序。预测了3201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在国际上第一个揭示了蝎子(scorpion)这一种独特的节肢动物适应模式。  相似文献   

3.
柯南 《蜜蜂杂志》2006,26(12):3-4
蜜蜂最近成为了第三种加入基因组测序俱乐部的昆虫。这让科学家得以一窥蜜蜂社会令人惊叹的秘密,并有助于揭开蜜蜂的身世之谜。自从人类基因组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生物加入了基因组测序俱乐部。从病毒到杨树再到小鼠和黑猩猩,越来越多的基因组序列为科学家提供了珍贵的信息,这也让关于基因组测序的新闻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了。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之初曾经被比作生物学的登月计划,那么今天一种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可能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太空旅行。但是,上个月科学家公布的一种生物的基因组序列似乎有着不同…  相似文献   

4.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对多种重要生物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基因工程领域又迎来了崭新的时功能基因组时代,其任务是对基因组中包含的全部基因的功能进行认知。生物体系的运作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发现和验证在生物体中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蛋白质是认识其生物学功能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营养学的研究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8世纪是机体生物学时代,人们开始探索各种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代谢途径与作用,特别是营养素在代谢中的作用及其作为酶辅助因子的功能(Trayhum,2000);20世纪后半叶,人类进入细胞学发展阶段,主要研究营养素在体内代谢、生理功能及对组织细胞的影响(乐果伟等,2004);进入21世纪后,人类及模式生物的基因组草图和基因组序列图相继绘制完成。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研究的重点已由测序与辩识基因深入到探察基因的功能,营养科学也由营养素对单个基因表达及作用的分析,开始向基因组及表达产物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研究,即营养基因组研究方向发展(Elliott和Ong,2002)。近年来,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巨大进展,为在营养学领域研究营养物与基因的交互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背景下,营养基因组学(Nutrigenomics)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营养学研究的新前沿(DeliaPenna,1999)。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将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应用DNA芯片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等阐明营养素和基因的相互作用。第1届和第2届国际营养基因组会议于2002年2月和2003年11月先后在荷兰召开,凸现了营养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性。2006年4月,美国奥特奇生物技术公司第22届国际饲料工业年会上,  相似文献   

6.
李建科  张兰 《中国蜂业》2007,58(2):1-1,10
作为影响全球生态系统的主要授粉昆虫及用来研究生物社会行为和人类各类健康问题的模式生物,蜜蜂基因组测序已顺利完成。研究人员通过将蜜蜂基因组与其它两种已测序完成的模式昆虫基因组进行比较,得出一些重要的发现。各大媒体对此竞相报道,为了让读者对此有更深入准确的了解,我刊特约了李建科教授的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类基因组的绘制成功,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由于基因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其表达的蛋白质来实现,要了解该基因的全部信息,必须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深入研究。蛋白质组学分析为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细胞功能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因此,蛋白质组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蛋白质组学必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十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就目前微生物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8.
张乐  郭政阳  陈曦  杨靖 《山东饲料》2012,(9):103+131
具有高油、高蛋白特点的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上主要农作物之一,广泛用作人类的食物、动物的饲料和生物能源。2010年1月,大豆基因组测序完成并公布,使得大豆基因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豆基因组大小约1.1Gb,基因组测序覆盖率达85%以上,依赖于基因组数据,共从中预测出46,430个高置信蛋白质编码基因,其中12.2%为转录因子基因,且78%的基因具有多个拷贝,由此推断其分别在5,900万年和1,300万年前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复制和重组。  相似文献   

9.
4月15日,西安交通大学和华大基因在西安交通大学科学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朱鹮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这是继家鸡基因组、珍珠鸟基因组、火鸡基因组之后,世界上完成的第四个鸟类基因组测序项目和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其对于挽救和保护朱鹮和注释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江西饲料》2015,(1):46-49
<正>我国科学家完成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日前,由浙江海洋学院领衔,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联合破译了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大黄鱼基因组图谱,并成功解析其先天免疫系统基因组特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据介绍,大黄鱼全基因组测序是我国公布的第二个海水鱼类的基因组图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石首科鱼类基因组图谱,标志着我国大黄鱼研究进入组学时代。大黄鱼免疫基因信息的充分解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猪基因组与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榜 《猪业科学》2008,25(1):66-67
1 猪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也推动了农业动物基因组研究工作,继2004年先后完成了鸡和牛的基因组测序后,美国农业部(IJSDA)展开了二大研究:一是在肉畜研究中心开展的大规模基因定位计划;二是国家动物基因组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12.
蛋白质组学方法在昆虫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发展迅速.随着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许多昆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综述了果蝇等具有代表性昆虫的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进展,涉及到昆虫免疫调节、生理发育、昆虫行为活动等重要的生物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家蚕蛋白质组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蛋白质组研究是在蛋白质水平定量、动态、整体研究生物体,由此可获得疾病过程、细胞生理生化过程以及调控网络的相关信息。家蚕是鳞翅目昆虫的模式生物,随着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的迅速发展和家蚕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完成,家蚕蛋白质组研究方面也逐步展开,已在家蚕丝腺、雌性附腺、胚胎、血液及中肠蛋白质组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利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家蚕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功能蛋白,并探明其作用机制及调控模式,则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人类基因组计划被誉为20世纪的三大科技工程之一,其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完成,宣告了一个新的纪元——“后基因时代”的到来。人们认识到基因仅仅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的功能主要通过其编码的蛋白质来实现,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真正执行者。蛋白质组学被认为是后基因组研究中的最主要部分,与基因组相比,蛋白质组的组成更为复杂,功能更为活跃,更直接切近生命活动的本质,其研究的应用前景也更广泛和直接。  相似文献   

15.
《蚕学通讯》2004,24(1):26-26
我国科学家15日宣布:经过40 0多名科研人员5个月的艰苦努力,我国已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说:“我国率先向世界公布第一个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标志着我国在家蚕基因组研究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也是建立2 1世纪‘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里程碑。”根据计算机组装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组测序完成了6倍的覆盖深度,所获序列覆盖了家蚕基因组的95 .5 4%…  相似文献   

16.
《北方牧业》2012,(21):10
<正>国际绵羊基因组研究小组近日正式发布了绵羊基因组图谱第三版,新疆石河子大学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完成的美利奴绵羊基因组0.1%的基因解析位列其中,这也是在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绵羊基因组MHC区段的测序与基因注释并对外公布。中国美利奴绵羊基因组MHC区段基因组成与结构研究项目主持人、石河子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处处长高剑峰介绍:通过这次合作破译绵羊遗传密  相似文献   

17.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兴起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一个从整体、综合角度来破译生命活动的新阶段。在获得了生物基因组的全部序列的信息后,人们迫切需要了解这些基因的功能是什么,这些基因在生物体中如何发挥作用。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命功能的真正执行者是蛋白质,只有研究基因编码和翻译的蛋白质,才能真正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由此产生了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18.
《江西饲料》2015,(3):45
<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基因组序列草图的绘制,相关研究成果在5月4日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在线发表(The draft genome of the grass carp(Ctenopharyngodon idellus)provides genomic insight into its evolution and vegetarian diet adaptation)。该研究采用鸟枪法测序策略,分别对一尾雌  相似文献   

19.
基因组研究为何选中家蚕为"代表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学通讯》2004,24(1):18-19
家蚕基因组"框架图"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蚕学通讯》2004,24(1):13-13
应重庆市科委的邀请,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组首席科学家杨焕明,昨日在西南农业大学为师生作了题为《基因组科学与农业》的报告。在报告中,杨焕明说,中国在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完成,表明中国已进入了世界基因研究的第一军团。家蚕基因组“框架图”:蛋白质是生命存在和表现的形式,而家蚕吐的丝,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因此,研究家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完成,找出了影响家蚕蛋白质含量的基因,利用生物学的遗传基础,可以比较容易提高蚕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