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总结肺部良性孤立病灶的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治疗、病理证实的肺部良性孤立病灶6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中仅26例术前明确诊断,最终病理诊断主要有炎性假瘤、结核球、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等,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无手术死亡。结论:肺部孤立病灶的良、恶性决定手术方式,术前未能确定为良性占位疾病或除外肺癌者,术中应作快速冷冻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手术应以尽量保留正常肺组织、减少组织损伤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有3例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1例.2例MRI表现为类圆形囊性灶伴附壁结节,2例呈实性肿块伴较大坏死囊性变.肿块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成分T1WI信号较脑实质偏低,T2WI较脑实质信号偏高;CT图像肿瘤实性部分密度较脑实质偏低,囊性成分密度较脑脊液偏高;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明显强化.4例肿块较大,压迫第四脑室及中脑水管,引起幕上脑室积水,但病灶周围脑实质无明显脑水肿.结论 颅后窝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对该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PNET患者5例影像学表现,其中行CT平扫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4例,行MRI平扫检查1例。结果:5例PNET病灶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其中顶叶3例,额顶叶1例,颞顶叶1例,病灶普遍较大,呈类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T1WI上5例均呈稍低信号,T2WI上4例呈高信号,1例呈等信号,2例行CT扫描病灶均呈稍高信号。5例病灶中囊实性4例,实性1例。病灶内出血4例,瘤周无水肿3例,轻度水肿2例;增强扫描病灶内实性成份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区未见强化。结论:儿童幕上PNET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根据肿瘤部位、形态、囊实性肿块、瘤周水肿、出血等特征可为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42例脑型血吸虫病的CT、MRI及CSF免疫学检查资料.结果40例通过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获得明确诊断,1例不能完全排除脑肿瘤通过术后病理诊断为脑血吸虫病,1例高度怀疑脑血吸虫通过吡喹酮诊断性治疗证实.结论CT及MRI对脑型血吸虫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MRI在显示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时,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CT高,CSF免疫学检查对脑型血吸虫病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剂量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高剂量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脑脊液压力、感染情况、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目、蛋白质含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脑脊液中葡萄糖、氯化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有助于降低脑脊液压力、控制脑脊液感染、改善脑脊液代谢,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科于1990年1月~1997年12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并与同期单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部病人均经腰穿取脑脊液行常规、生化检查,脑脊液沉淀絮状物涂片找...  相似文献   

7.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第Ⅷ对颅神经的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发展缓慢,病程长,生长过程中可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出现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及小脑、脑于功能障碍,肿瘤较大时可致脑脊液循环受阻而致颅内压升高。手术切除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手术效果和愈后至关重要,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听神经瘤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气管和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价值。方法:37例患者采用日本PENTAX FB-18V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查抗酸杆菌,必要时取组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并于纤支镜下局部多点注射异烟肼、丁氨卡那霉素,每周0~2次。结果:37例患者纤支镜刷片检查抗酸杆菌阳性30例,占81.0%,4例病理检查诊断结核,占10.8%,3例病理检查为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占8.1%;经纤支镜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糜烂、坏死、溃疡、息肉病灶消散。结论:纤支镜检应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经纤支镜多点药物局部注射治疗可减少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致残率,为支气管内膜结核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胆总管下段微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总管下段微小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各种检查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胆总管下段微小病变的诊断中符合率分别为:US检查(56.5%)、MRI+MRCP检查(77.1%)、薄层CT(87.8%)、ERCP检查(87.8%),各种检查均有优缺点。结论:优化联合应用检查方法有助于提高微小病灶的检出率和确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单发性脑转移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在我院作CT检查的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单发性脑转移瘤35例,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部分病例作延时扫描。结果幕上30例(占85.7%),幕下5例(占14.3%),以大、小脑半球皮质下区及皮髓交界部分布为主;病灶平均直径较大,坏死灶多见;增强扫描以不规则环状强化为主,可见壁结节,延时扫描持续强化,脑水肿与病灶大小不成比例。结论单发性脑转移瘤幕上、下均可发生,以幕上多见,以大、小脑半球皮髓交界部为主,薄层增强扫描呈环形或壁结节强化为特征,常伴囊变或坏死。但要与恶性胶质瘤、恶性淋巴瘤、血管母细胞瘤、单发性脑脓肿、颅内结核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脑转移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行MRI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脑转移且已明确肺癌组织学类型的病例.结果:36例中,单发转移10例,多发转移26例;鳞癌19例,腺癌13例,小细胞癌1例,大细胞癌3例;36例107个转移灶中,鳞癌71个,腺癌30个,小细胞癌2个,大细胞癌4个;各种病理类型的肺癌脑转移瘤灶中,鳞癌重度水肿比例最高(57.7%),囊性变最多(45.1%),腺癌转移瘤卒中出现率最高(30.0%).结论不同组织类型的肺癌脑转移有不同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前壁低度恶性间质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直肠前壁低度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均为直肠低度恶性间质瘤.其中,2例完整切除,1例未完整切除.未完整切除者术后16个月死亡,另2例现无瘤存活.结论直肠前壁低度恶性间质瘤临床虽极少发生,但术前仍可作出初步诊断,病理及免疫组化可确诊,术中要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这是治疗的关键,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50例脑内转移瘤 CT 检查结果,对其中6例脑单发转移瘤 CT诊断与手术病理作了对照分析。脑内转移瘤 CT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脑内占位性病变,其主要共同特点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区域内可见类圆形或环、结节强化,周围脑质广泛低密度水肿区,边缘形状不规则。提出了其他相应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CT、MRI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提高肾上腺皮质腺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材料与方法:收集我们医院从1993~2002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肾上腺皮质腺瘤的CT或/和MRI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年龄为21~62岁,平均年龄43岁.检查设备为GE 9800型CT机,GE Prospeed SX Advantage型螺旋CT机,GE1.0T Signa Horizon LX型磁共振设备,行CT或/和MRI平扫,然后行增强检查.结果:22例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右侧15例,左侧7例.最小病灶为9×12mm,最大病灶为170×120mm.CT表现为肾上腺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或等密度影,边缘部分清楚,增强可显示部分强化,MRI表现为T1WI类似肝实质信号,T2WI接近或高于肝实质信号.结论:①肾上腺皮质腺瘤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②结合临床资料,肾上腺皮质腺瘤能与部分肾上腺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咽喉结核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咽喉结核的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结果:41例均经病理活检确诊,采用利福平 异烟肼 乙胺丁醇的抗结核方案治疗6个月~12个月,痊愈36例,随访2个月时失访5例。41例初诊误诊30例,误诊率高达73.2%。结论:咽喉部是结核菌肺外感染的好发部位,以原发性为多见,极易误诊,对可疑病例应尽早行局部病灶组织的病理活检。  相似文献   

16.
吴升  许锴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2,20(4):292-292,296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异烟肼治疗气管支气管粘膜结核的疗效。方法:3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细菌学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气管支气管粘膜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全身化疗如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射异烟肼组17例,单纯全身化疗组15例。结果:局部注射如全身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病灶吸收率为88.2%;而单纯全身化疗组有效率为66.7%,病灶吸收率为53.3%。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均无明显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加全身化疗治疗气管支气管粘膜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病毒性脑炎 (简称病毒脑 )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的意义。方法 :对 2 96例病毒脑的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头颅 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电图检查 2 96例均异常 ,异常率为 1 0 0 % ;脑脊液检查 96例 ,异常者 50例 ,异常率为52 .1 % ;头颅 CT检查 54例 ,异常 32例 ,异常率为 59.3%。在病毒脑早期的异常率以脑电图最高 ,明显高于脑脊液和头颅 CT检查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0 1 )。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情基本平衡。结论 :小儿病毒脑的脑电图早期敏感性高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并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MRI表现与临床联系,旨在提高对该病的临床、MRI特征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经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病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5岁.本组病例全部来自血吸虫疫区,均有疫水接触史,病程7天~6个月不等.所有病例均采用GE1.0T超导磁共振机,每例均常规做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其中8例在行MRI检查前做过CT扫描.结果:幕上10例,幕下4例;局灶性脑炎及脑膜炎型4例,肉芽肿型9例,脑萎缩型1例.病变在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形态呈脑回状或指套状.Gd-DTPA增强后13例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其中6例呈结节状强化,6例呈多发、散在小点状强化,部分聚集呈簇状,1例幕上病变呈散在密集的结节状强化,同时伴有小点状,泥砂样强化.1例病灶无强化,呈脑萎缩改变.所有病灶周围均有明显脑水肿表现,病灶大小与灶周水肿不成比例,即病灶体积小而水肿面积大,有不同程度占位征象.结论:脑血吸虫病MRI表现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MRI检查也是术后随访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第Ⅷ对颅神经的肿瘤,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听神经瘤属于良性肿瘤,发展缓慢,病程长,生长过程中可对周围神经结构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出现面听神经、三叉神经、后组颅神经及小脑、脑干功能障碍,肿瘤较大时可致脑脊液循环受阻而致颅内压升高[1],手术切除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手术效果和愈后至关重要,1999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听神经瘤4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32~60岁,平均40·6岁。病程1月~8年,平均1·8年。临床表现为耳鸣及听力减退28…  相似文献   

20.
王鹏  吴明灿  陈世洁  杨勇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45-46,63,92
目的:探讨多中心胶质瘤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病理影像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多中心胶质瘤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对多中心胶质瘤的组织起源、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多中心胶质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征性,影像学检查主要与颅内多发转移瘤、脑脓肿相鉴别,易误诊。结论:多中心胶质瘤非常罕见,胶质母细胞瘤占其中多数,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