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又逢春茶飘香时节,我国首部以茶叶为题材的电影<龙顶>于3月18日在钱塘江源头浙江开化开机.该片由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中心、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北京长镜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摄制,讲述的是一个城市白领回到龙顶名茶的故乡开化当茶农的故事.男主角高山由绿色中国网络电视主持人孔令首饰演,影视新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青年演员孙茜,在片中饰演女主角孔小丽.  相似文献   

2.
茶袋蛾在我省茶区的出现,虽属少见,但有蔓延成灾的趋势。它主要以茶树叶片为食源,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据调查,新县沙窝乡茶袋蛾发生严重区,造成茶叶无产量,严重挫伤茶农种茶的积极性。再则,有些茶区竟用化学药剂喷撒,使茶叶残存余毒,降低了茶叶质量。现介绍茶袋蛾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1995年商南县茶叶站茶叶产量达18万公斤,实现利税20多万元,人均1万多元,已初步形成产业化生产格局。茶叶已经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拳头产业之一。 而在七十年代,商南县茶农面对着丰收的茶叶,却为茶叶卖不掉犯愁。原因在生产和销售脱节、产销渠道不畅,生产靠计划,统的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是我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集中分布区 ,现有茶园面积 760 0hm2 ,其中投产茶园 5933hm2 ,年产茶叶 140 0万kg。 1975年试制成功了卷曲型名茶———雪青。目前卷曲型名茶产量约 3 7万kg ,占茶叶总产量的 2 2 6% ,产值 390 0万元 ,占茶叶总产值的 4 5%。但是卷曲型名茶生产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 ,现结合笔者近 2 0年的实践经验和生产实际提出如下问题和技术改进意见。1 存在问题1 1 原料与贮青管理1 1 1 原料 通过对山东省 2 0余家茶叶生产厂家的调查 ,采摘或收购的原料为单芽及一芽一叶者仅占 31% ,一芽二、三叶者占 69%。另…  相似文献   

5.
2009年,湖南卫视的一档娱乐节目《天天向上》中曾邀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来到节目现场,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当今青年农民的风采。其中,有制种业的代表,有养殖业的代表,也有产粮大户的代表。他们中有一位来自浙江的青年农民,以经营茶叶致富,并创造出自己的有机茶叶品牌,并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代表茶农向温总理进行了汇报。他就是北京更香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  相似文献   

6.
白河县产茶历史悠久,历史上所产"歌风毛尖"曾为陕西名茶之一。因茶树在白河分布较窄,近十年来,农村把姜、烟、桑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放弃了对茶叶生产的引导,茶叶生产逐渐下滑。纵观白河茶叶产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秀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名茶历史也悠久。唐朝陆羽著《茶经》一书罗到唐朝名茶42个产区中,广西象州占一席之地。《象县志》评象茶:“其特佳者,中平乡的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清;大樟乡有东滋茶;瑶山中有瑶茶,色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所说的“青山”、“东温”、“理茶”均在金秀县境内。罗香乡罗运村白牛屯生产的“白牛茶”,浸出茶液浅黄色,远闻有香味,茶刚入口,即感甜味、清爽。清朝年间,平南官府以白牛茶进贡皇上,颇具盛名。解放以来,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茶叶生产,50年代初,从外地引进国种5万多公斤种植…  相似文献   

8.
张旭君 《中国林业》2014,(10):58-58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委组织部组织茶叶技术人员自己的“领地”,走进木格乡进源村松术,与村民“零距离接触”,手把手对茶农进行茶叶栽培技术培训。“以前都是到乡里村里的会议室培圳,一个来回车费就要1元~20元,花钱还得搭上时间,现在送技术到基层、到山头、到地块,服务到点,现场教学,村民们真的很受益。”进源村村支书称赞。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恩施州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十分适宜茶叶生长,茶树种源资源丰富,自然品质优良,恩施州出产的茶叶富含硒元素,是一种珍贵的保健饮品,备受专家和消费者青睐.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茶农和茶叶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客观分析恩施州茶叶发展状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力求初步寻求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恩施州自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十分适宜茶叶生长,茶树种源资源丰富,自然品质优良,恩施州出产的茶叶富含硒元素,是一种珍贵的保健饮品,备受专家和消费者青睐。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茶农和茶叶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客观分析恩施州茶叶发展状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力求初步寻求相应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竹炭对茶叶贮藏品质影响的动态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竹炭对炒青绿茶贮藏过程中的含水率、叶绿素含量、茶多酚含量、咖啡碱含量及氨基酸含量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8个月的贮藏期中,竹炭处理使茶叶的含水率增加率控制至31.47%,而空白对照则达54.61%;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竹炭处理使茶叶叶绿素、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的保留率得以不同程度提高,分别为空白对照的114.56%、106.70%、103.24% 和111.81%.  相似文献   

12.
运用SWOT矩阵对贵州省茶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茶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具有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园分布广,环境优良,茶叶保健功能突出,产品丰富,茶叶生产清洁化发展等优势及国家大健康战略和各级政策支持的机遇,但也存在茶园基础设施不全,经营体制落后,特色康养产品缺乏,森林康养科技支撑弱等问题及国内外知名度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的外部威胁。提出应以核心保护区为中心,建设森林康养综合体,开展茶园森林康养各方面的研究,打造特色和核心疗养课程体系,推动茶旅一体化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茶树修剪时期和程度对早市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取随机区组,就不同修剪时期和不同修剪深度对早市茶的品质影响作出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修剪时期对茶多酚和氨基酸影响不显著,对可溶性糖影响较显著,而对水浸出物和叶绿素影响极显著;其中,以10月份轻修剪茶叶品质成分含量最高,早春2月份次之。在不同修剪程度方面,除了对氨基酸影响不显著外,对其它几种内质均极显著;茶叶主要内含成分的含量为未修剪>轻修剪>深修剪。从品质成分分析看,采摘茶园春茶前不修剪或10月份修剪有利于名优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茶叶专用肥配方选优试验结果表明,1号、2号茶叶专用肥配方施用后对茶叶鲜叶产量、茶园收益等方面的影响均优于习惯性施肥。大田示范推广测产点测产结果显示,施茶叶专用肥的收益高于习惯性施肥茶园。  相似文献   

15.
对开化龙顶茶园3种典型肥培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探讨了开化龙顶茶区追肥方式对茶叶质量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多次施肥是相对较优的追肥方式,即1次基肥4次追肥,追肥比例3:2:2:3,可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3.5。  相似文献   

16.
苦丁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提取苦丁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提取效果的对比,确定了合理的乙醇浓度为70%~80%.研究表明,与单纯采用溶剂提取相比,采用超声振荡辅助提取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对提取率影响较小,但是可以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有利于提取过程中生物活性成分的保持.与小叶苦丁茶(粗壮女贞)相比,在相同提取和分析条件下,浙江本地产的大叶苦丁茶(大叶冬青)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多.  相似文献   

17.
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在特异茶树资源种质创新中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在特异茶树资源种质创新中利用的基础、主要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对茶树中咖啡碱生物合成的了解及已有的茶树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和评价工作的良好基础与咖啡碱合成酶基因本身的研究成果成为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在特异茶树资源种质创新中利用的基础。以茶树再生体系为重点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是咖啡碱合成酶基因在特异茶树资源种质创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开发这种高科技育种技术体系,将有助于提升茶叶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永定茶树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永定县多年(1971—2010年)的气候资料,结合茶树的生态学特性,探讨了永定气候条件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品质的影响,以≥10℃年活动积温5200℃为分界限将永定县茶叶种植划分为低山丘陵茶叶主产区和中、高海拔山地茶叶优质区2个类区,并提出相应的茶园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工工艺对名优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狗脑贡茶、东江银毫茶、汝白银毫茶湖银毫茶为对象,探讨加工工艺对名优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摊青工艺有利于提高名优茶品质,尤其是对高山茶返修青时间适当延长其品质越好;高档名优茶的制作采用机械杀青能很好地达到杀青特别针对高海拔地区和水库库区茶叶的杀青,还牟提高品质;高山茶以不揉捻为好,有利于保证绿茶类名茶色泽翠绿多毫。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合微肥、高效流体微肥、尿互对茶树进行叶在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对茶树生长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其中以光合微肥效果旯好,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流体高效微次之,0.5%尿素只有在土壤PH值为5.0时,6月份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