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执行三年多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民以食为天”,只有不放松粮食生产,保证人民有饭吃,畜禽鱼类有饲料,农产品加工有原料,才能开展多种经营;只有开展多种经营,才能积累更多的资金,为粮食生产提供必要的条件。但是无论粮食生产还是多种  相似文献   

2.
关于开展农村多种经营问题,在我省已开展了广泛的讨论,并为促进我省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促进我省多种经营的发展问题,作一探讨。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促进商品性多种经营发展的客观需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是党制定的正确的农业生产方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力提倡积极开展农村多种经营,既是要纠正过去片面以粮为纲的单一经  相似文献   

3.
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民收入,顺利实现资源要素在两者之间的配制转换,要求我们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个发展"的目标:从一般性粮食生产、粮食品种,向多种经营和优质、专用品种转变;从粮食生产的粗放、分散式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转变;从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均衡发展,向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立区域性发展格局转变.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发展粮食生产的深、精加工业,特别是发展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加工业.  相似文献   

4.
对照束鹿九街等三个大队迅速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经验,河北省中南部山麓平原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途径,当前,首先要改变“单一搞粮食”的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展发多种经营和工付业,增加收入,积累资金。在此基础上,增加农业投资,搞好农业基本建设,完善水利设施,增施化肥,添置农业机器,培肥地力,提高粮棉产量。当前提高粮棉产量的关键是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培肥土壤的办法,首先要从合理增施化肥着手,在增施化肥的接础上,迅速增产了粮食和秸杆,有了粮食和秸杆,才能发展畜牧业积肥和秸杆沤肥还田,达到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的目的。增施化肥,所需资金,要靠发展工付业和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来积累。因此,发展多种经营和工付业,是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今后我们再也不能以小生产的眼光来办农业了。即不再是局限于单纯抓种植业的生产,或是局限于小粮食、小农业的生产,而是要抓大粮食、大农业的生产。即是要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林、牧、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农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联系实际,探讨了粮食生产在广东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本省农业生产优势和经济发展需要,认为在相当长时期内,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模式应是: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为主,大力发展优势经济作物和其他多种经营,论证了粮食基本自给,适当调进是广东粮食发展的正确战略方针,并围绕到本世纪末的农业战略目标,提出解决广东粮食问题的七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2004,(9):6-7
扶 余县位于吉林省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全县现有25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28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4.8万人。耕地面积22.8万公顷,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土质和气候条件较适宜各种作物生长,是粮食生产的黄金地段,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畜牧业、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综合农业区,粮食生产是全县的支柱产业,因而被国家和省确定为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几年来,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就海伦县生产实际情况分析了松嫩平原北部粮食产区经济上的主要矛盾,提出从调整生产结构、改造农村工业、实行多种经营、发展社以企业和社员家庭副业入手,促进集体经济农牧工副综合发展、社队企业因地制宜地转向农工商联合企业、逐步发展经济联合,从而提高平原粮食产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北部濒临渤海湾。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滨州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从本市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结合的路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滨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努力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大大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二是林牧渔业和多种经营生产迅速发展。2002年,…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低投入可持续农业和高效率可持续农业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发布的《丹波斯宣言》中明确了持续农业的3个战略目标:一是积极增加粮食生产,妥善解决粮食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二是促进农村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省是全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省份之一。在有限的耕地上既要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还要解决农业多种经营和工业化、城填化建设用地.这需要提高粮田的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水平。种粮大户作为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典范,加快其发展对于提高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意义重大,势在强行。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生产条件日益恶劣、生产力与粮食生产严重脱节,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思路。本文结合云南多半山区、山区的特点,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走多渠道、多种经营的路子,引导各地区发展优势的粮食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此来保障云南粮食安全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处理好农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洪湖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最近,洪湖县被列为全国五十个县市商品粮基地试点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建立和不断完善,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户(重点户)。从目前的情况看,“两户”中的绝大部分是多种经营性质的,只有少数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多种经营,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我国的哲理名言。即是要按照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当的办法,最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各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其它农业资源,既保证粮食生产,而又有成效地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扩大商品生产,繁荣农村经济。我们的国土如此广大,地域之间,存在千差万别,各地的农、林、牧、副、渔,繁富多采,开展多种经营,潜力无穷。如何因地制宜,按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6.
我省的农业生产结构,长期以来存在着单一的粮食生产为主,“小而全”的多种经营为辅的不合理的状况。因而,造成了农业内部比例的严重失调,农业生态系统的不断破坏以及农业生产发展速度低、积累低、消费低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农民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务工,对城镇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城镇经济的贡献者;另一方面,福建省务农农民对我省的粮食生产安全、农业多种经营、大农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1999,(4)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市坚持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近10年来,该市粮食总产量每年保持在43万吨以上,多种经营稳定增长,特别是蔬菜生产已成为该市的一大主导产业。现在,该市已建成常年性蔬菜基地2万亩,鲜食毛豆基地8万亩,萝卜、芥菜、胡瓜基地10万亩,全年蔬菜复种面积达25万亩,1997年蔬菜生产总量58.5万吨,蔬菜产值6.36亿元。全市已有3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80多个综合农贸市场,149家蔬菜加工厂,60多个家庭作坊型蔬菜加工点,年蔬菜加工销售产值达3亿多元。沙地区每户农民每年从蔬菜生产中得到的收入达2000元左右。萧山市蔬菜产业化经营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9.
果树生产是我国农村生产中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全面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种植果树是广大农民迅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人们常说:"要想富,种果树."的确,在同等条件下,667m2果园可以抵上0.33~2 hm2粮食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湖南省澧县县委、县政府在抓好粮、棉、油生产的同时,组织以专业户为主,将粮食转化为饲料发展养殖业,收效显著。1984年,全县农村有25%的劳力,从耕地上解放出来,从事多种经营,就地转化为饲料的粮食达1.8亿斤,发展家畜家禽专业户5264户,养鱼专业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