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径流林业径流林业是指利用天然降水发展林业。径流林业的核心是将有限的天然降水最大限度地汇集起来,将径流拦蓄在山坡上直接用于造林。因此,整地集流方式、方法的研究极为重要。整地方式依局部地形条件而异,形式多样,以有利集流为原则。一般情况下,在完整的坡面...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区降水量小、苗木成活率低,在造林整地时采用相应的整地技术,可有效拦蓄径流,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条件,增加造林成活率。本文总结多年的工作实践,详细介绍了黄土丘陵区几种主要的抗旱造林整地技术,为该区域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浩  聂森 《河北林业科技》2013,(5):60-62,68
以径流林业和抗旱造林理论为基础,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试验林进行规划设计。运用地形图配合GPS进行野外踏查,分7个具体步骤最终确定小班立地类型和适宜的造林模式;在规划设计中注重多种效益相结合,实施中对整地质量、密度调控和苗木质量三项技术措施进行严格约束;通过次年成活率调查结果显示,苗木成活率较高,造林设计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晋城市地处太行山区,造林立地条件差,干石山造林采取以乡土树种为主、径流林业整地、根宝生根粉蘸根、容器苗木上山、薄膜石片(生物)覆盖,为干石山区抗旱造林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理论出发 ,分析了径流林业的发展 ,探讨了径流林业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径流林业研究的发展趋势 ,以供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系统理论出发,分析了径流林业的发展,探讨了径流林业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径流林业研究的发展趋势,以供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径流林业—旱塬曙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径流林业的概念、理论和技术及其在干旱造林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林区营林整地与造林技术措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林业生态建设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普及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是大力发展生态林业的基本措施之一。造林场地整理是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明显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9.
林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之一,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生产投入也越来越多,通过科学地栽培和抚育,可以极大地提高当地林业生产水平,对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改善有着重要作用。笔者以山西省阳曲县为例,介绍了林业资源的现状,从树种选择、造林地选择、整地、造林时间、造林方法、造林模式、后期管理7方面阐述了林业造林技术及其应用,以期为其它相似地区的造林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造林前实行集约整地,是改善立地条件,保证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来林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集约整地用工量很大,因此各国都在致力于提高整地的机械化水平。1988年加拿大制浆与造纸协会林业作业分会举行的一次研讨会表明,北欧的整  相似文献   

11.
造林整地是水土保持林业措施的基本措施,其拦蓄泥沙,促进树木生长,效果显著。然而用其不当,影响治理标准。本文就鱼鳞坑工程设计,提出综合方案,将造林密度、拦蓄量,地面坡度及鱼鳞坑规格融为一体,推出计算公式,建立图解图,可供设计、施工时采用。一、造林整地的作用及意义造林整地是水土保持治坡工程中林业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林的基础。造林整地就是在造林之前,按着造林密度的要求,在荒山坡上作穴状、鱼鳞坑、竹节壕、水平沟等整地形式,给树木创造优越的生长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尤其是在幼树没有郁闭成林之前,可代替树木控制水土流失,拦泥蓄  相似文献   

12.
在调查分析不同整地方式、整地时间、造林树种、造林时间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在西北干旱地区,采用汇集径流整地方式、夏秋两秋两季整地、春季造林、青杨插干造林成活率较高,效果较好。另外,从林木生长状况即当年侧根数和高生长量来看,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径流林业——旱塬曙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径流林业,通常是指利用天然降水发展林业。利用径流是干旱造林技术系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冠以径流命名径流林业,藉以发挥径流林业的综合与主导作用。 利用径流发展农业和收集径流供给人畜饮用,在国内外都有悠久的历史,可追朔到甲、五千年前,是种古老的方法。但径流林业的称谓及其系列措施,在我国林业史上尚属一项新举措,对林业科学技术进步与林业建设事业的发展具一定的推动、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高造林成活率,是林业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在干旱少雨的包头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更是林业发展中的一个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技术课题。包头市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70-200mm左右,要想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注重运用以下几项重要技术措施。一、整地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地对提高造林  相似文献   

15.
《安徽林业》2006,(6):49
省林业厅于12月14日和20日分别在无为县、利辛县召开南方片和北方片造林整地现场会,动员部署冬季造林整地工作。会议要求,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身到林业建设中来,迅速掀起全省冬季造林整地高潮,为全面完成2007年林业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赵波副厅长在两个会上讲话,部署工作任  相似文献   

16.
笔者基于三分式径流增肥整地的方式,分析了山西省黄土丘陵区相同林龄(8 a)4种不同营林模式下林地土壤孔隙和养分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孔隙状况总体表现为水平沟整地优于鱼鳞坑整地;土壤养分改善状况总体表现为水平沟整地优于鱼鳞坑整地;总体来看,营林模式一[水平沟(A/B)整地+针阔块状混交+壮苗+抚育]造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干旱地区造林的几种整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林木生长条件的重要环节。整地的好坏,往往成为造林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特别在水土流失严重、气候特别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细致整地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通过整地,可拦截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改善立地条件,调节造林地的光照、热量、水分和空气状况,以满足不同树苗、幼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通过概述国内外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和应用径流集水开发水资源的历史和现状, 较详尽地阐述了作为径流林业核心的集水造林的理论。从构成一个完整集水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集水造林技术及其效益等方面出发, 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径流集水造林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状, 指出了目前集水造林技术在应用上存在着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研究和应用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时下,行走在永州的大地上,随处可见人民群众在造林整地,辛勤劳作。这是该市广大林业干部职工上下联动,通力协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营林造林积极性,努力掀起今冬明春造林新高潮的缩影。截止目前,已完成造林整地1.73万公顷,占 2006年造林任务的60.5%。为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冬春造林绿化工作,永州市采取六条得力措施,确保秋冬造林整地各项任务完成。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四冬”生产的要求,将今冬明春的造林绿化任务全部落实到乡镇,列入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奖优罚劣。二是市林业主管部门及时召开全市退耕还林暨冬春造林现场会,精心组织,广泛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高原寒旱山地进行造林试验,调查分析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不同造林树种、不同造林季节以及采取地膜覆盖造林方式下,影响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试验表明,选择抗旱树种、采用汇集径流提前整地、地膜覆盖抗旱造林措施,以及选择阴坡地春季造林,可以提高寒旱山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