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直播玉米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是河南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各发育阶段需肥量不同,占整个生育期需肥总量的比例不同,依据配方施肥技术,提出了夏直播玉米高产施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积极探索夏玉米生产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有助于提升夏玉米种植水平。基于此,论述了夏玉米生产特点,分析了种子处理、播种、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为夏玉米栽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泽强 《种业导刊》2014,(10):22-23
从选用优良品种、适期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总结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夏玉米科学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近年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攻关试验示范实践,提出实现夏玉米高产应落实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播种质量、科学配方施肥等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初步研究了探讨了黄淮海农区冬小麦Ⅱ早春玉米/夏玉米(简称间作玉米)、春玉米单作、冬小麦-夏玉米(简称单作夏玉米)轮作3种超高产种植模式下玉米的氮营养特性,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产量,但在高脂水平氮吸收效率却低于当量面积单作,在中肥和无肥水平下,间作氮利用效率高于单作,吸收效率低于单作。在作物共生期间,养分吸收存在着竞争和补偿作用,使得间作玉米氮吸收量在每个生育期都不同同于单作。间作提高了夏玉米氮素向籽粒的转移强度,而春玉米只在不施肥时有种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普洱市夏玉米单产,从整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角度,对普洱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夏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索夏玉米需肥规律,建立本区夏玉米施肥指标体系,为施肥分区及肥料配方设计提供依据。2007年度我们在不同肥力、不同类型土壤上安排了7点次夏玉米“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梁超  楚梦楠  韩敏 《种子科技》2023,(10):103-105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充足的养分贮备和持续供应是保证玉米稳健生长、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前题。文章研究了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肥规律,分析了玉米高产施肥的技术原则,阐述了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N,P,K,Zn肥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 ,P ,K ,Zn肥单施或配施对夏玉米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 ,增产效果大小依次为N肥 >K肥 >Zn肥 >P肥 ,同时施肥能够显著改善夏玉米经济性状和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不同肥水组合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大型防雨设施池栽,设置施肥和灌水二因素三水平,就其不同肥水组合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肥低水、中肥低水及低肥低水水分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中肥中水及低肥中水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是中、低肥量条件下稳产高效益的最佳组合;高肥中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耗水系数最低,是高产节水的最佳组合;高肥高水互高水互作效应大,产量水平达13500kg/hm^2以上,水分利用效率高,经济效益大,是实现夏玉米超高产的最佳肥水组合。  相似文献   

11.
冀中南夏玉米进一步高产核心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河北省中南部夏玉米区光热资源特点,提出了夏玉米"一小二高三晚"高产栽培思路,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一小"指缩小种植行距;"二高"系选种高耐密、高经济系数品种;"三晚"即适当晚定苗保整齐度,晚追肥保穗粒数和千粒重,晚收获提高籽粒饱满度.研究结果表明,选种耐密性好、经济系数>0.53的品种;高密度50 cm左右小行距等行种植;5~6展叶期定苗;在一般施肥水平下,重施底N肥,大喇叭口期再追施N肥30%;宜于高产.延迟夏玉米收获期至10月初,可增产5%~10%;晚收不失为一项增加产量、提高光热水肥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效率,结合生产实践详细介绍了选用良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阜新地区玉米生产过程中的需肥特性及高产施肥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玉米田土壤培肥技术现状入手,通过对玉米田秸秆还田培肥技术中不同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科学施肥的方法,在保证玉米质量的同时,提高整体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5.
王燕 《中国种业》2014,(12):82-82
2012年起兖州农业局在全区推广夏玉米机械化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应用玉米清茬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一次作业完成灭茬、种带清理、种子侧下方施肥、精量播种等多道工序,省工省时;采用玉米控释肥,种肥同播,提高肥料利用率;单粒精播,不需间苗,减少用工,提高田间通风透光率,培养健壮个体;病虫草害集中防治,适期晚收。通过2年的推广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采用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既可解决北方地区麦收后平播夏玉米生长期短,光、热不足的矛盾,又可解决麦套夏玉米田不能施底肥,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高产模式化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高产玉米模式化施肥技术,我们于1980年开始在山东掖县对土壤供肥能力,氮、磷、钾肥的利用率以及产量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玉米高产、稳产、低耗的供肥指标。经1985年在119336亩大面积应用,平均亩产达525.5公斤。1986年又重复验证,126678亩平均亩产达535.3公斤,两年的经济效益平均提高17.7%。实践证明,高产玉米栽培实行模式化施肥具有节肥、高产、低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根据郑单958的生长发育特点特性,从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化学除草、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新乡县小冀镇夏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以期更好地为种植户提供科技服务。  相似文献   

19.
小麦玉米两茬平播全年氮化肥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用氮化肥是小麦、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鉴于目前生产上小麦施氮肥量大,玉米施肥则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统筹考虑小麦、玉米两茬的氮肥的分配是全年高产的关键。为此,我们于1987~1990年在北京郊区对小麦、玉米两茬进行了不同氮化肥量的分配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肥条件下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针对我国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所面临的氮素污染和秸秆资源严重浪费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和德国霍恩海姆大学(Hohenheim University of Germany)自1999以来开展了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华北平原作物高产高生产力条件下环境可承受的持续农业研究”。研究表明:在同一时期,优化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与传统施肥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拔节到吐丝,优化施肥的干物质日增长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并不低于传统施肥,吐丝到灌浆,略低于传统施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两阶段的干物质日增长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最高。3处理间夏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优化施肥和秸秆还田优化施肥条件下,氮肥当季利用率显著高于传统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