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坚蚧属蚧虫的重要天敌—北京举肢蛾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举肢蛾是瘤坚大球蚧和皱大球蚧的外寄生捕食性天敌,单寄生。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寄主雌成虫介壳下结茧越冬。成虫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或5月中旬,与瘤坚大球蚧和皱大球蚧的雌成虫期吻合,对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前者的寄生率(四年平均)为32.7%(22.5%—44.2%),在后者的寄生率(三年平均)为15.1%(7.4%—21.5%)。对寄主有选择性。不能孤雌生殖。幼虫可自相残杀。药剂防治蚧虫初孵若虫和一龄末、二龄初若虫时,北京举肢蛾的幼虫不受影响。温度对其羽化、交尾和产卵的影响比相对湿度的影响大,但卵孵化时,对温湿度的要求不太严格。  相似文献   

2.
中华松针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松针蚧在云南宣威1 a发生1代,危害云南松,以2龄无肢若虫在针叶上越冬,3龄雄若虫3月上旬出现,并爬出蚧壳结茧化蛹,雄成虫4月上旬—5月中旬羽化,雌成虫4月上旬出现,4月中旬开始产卵,初孵若虫5月下旬—7月中旬孵化涌散。3月中旬、4月下旬、6月中旬为该虫最佳化学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3.
板栗大球蚧在安徽省此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为害。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新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经生产性防治研究试验表明,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1%溶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朝鲜球坚蚧在赤峰北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林西县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蜡质覆盖物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蜇并蜕皮进入3龄若虫期;雌雄成虫出现于5月中旬,雌雄性比为1∶1.25;雌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平均产卵量为714粒。当年若虫出现在6月初至7中旬,到10月上旬以2龄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对1~6年生山杏枝条均有危害,但主要危害2或3年生枝条。5月是该害虫危害严重的时期,应抓住越冬若虫出蛰进入3龄后迁移以及初孵若虫寻找寄生位置的阶段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红枣大球蚧又名瘤坚大球蚧,属同翅目蚧科。2002年,且末县引进红枣进行枣棉、枣麦间作,2003年在该县阿热勒乡首次发现红枣大球蚧,属点片零星发生;2004~2005年该虫已扩散蔓延且大面积发生。经过多年防治,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1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红枣大球蚧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作短距离爬行或借助风力扩散,并裸露固定在1~2年生枝条  相似文献   

6.
1985—1986年在富阳对栗绛蚧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活史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虫在浙江一年发生一代,发生程度与栗园林龄,园内天敌数量有关。防治以营林措施为主,引进保护天敌可抑制或降低蚧虫密度。化防以5月中旬初孵若虫期喷洒50%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7.
草履蚧每年1代,1月下旬越冬,卵在0℃以上就可孵化.初龄若虫2月中旬上树后,定居在1年生枝条上芽眼旁、叶痕处或1~2年生枝条交界处吸取树液危害.2龄若虫4月上旬出现,3龄若虫4月中旬出现.4月底雌雄成虫交尾后,雄虫死去,雌虫减少取食,下树潜入土中或老树皮产卵30~50粒,以卵越冬.不同时期的防治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瘤大球坚蚧最佳防治期的测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大球坚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属同翅目、蚧总科。近年来该虫在南疆三地州泛滥成灾,对当地的红枣、巴旦木、刺槐、榆等林木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瘤大球坚蚧虫体较小,雌成虫产卵量大,且虫体隐藏在硬化的蚧壳下,对进行有效防治造成很大困难。依据蚧虫的一般习性,选择准确、合适的防治时期是对蚧虫进行防治的关键,通过对瘤大球坚以的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以及对蚧虫一般生活习性的研究,我们得出该蚧的关键防治期主要有两个:一是浪荡若虫期,即若虫刚孵化出壳的时期,此阶段初孵若虫在寄生枝条和叶片上爬行,经过一天左右,便开…  相似文献   

9.
卫矛矢尖蚧在鲁东南地区一年3代,各代1龄若虫盛发期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中下旬。被害植物涉及4科6属,其中卫矛属受害最重。该虫在冬青卫矛上的孕卵量最大,营养充足的枝条上孕卵更多。其世代发育受气温影响,数量消长则与降雨有关,但已知的5种天敌是关键因子。防治应以天敌保护和利用为主;石硫合剂是较为理想的化防药剂。  相似文献   

10.
核桃介壳虫在川北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主要危害核桃树主干、枝条,严重时也危害叶柄、叶脉。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虫为桑白盾蚧。桑白盾蚧在川北地区1年发生2代,4月上旬至5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若虫期,为该虫的最适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11.
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严重危害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的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尤溪1 a发生2代,以第2代孕卵雌成虫越冬,少量以未孕卵雌成虫和3龄若虫越冬。第1代雌虫产卵、孵化盛期分别为8月上旬和8月下旬;第2代雌虫产卵、孵化盛期分别为4月中旬和5月上、中旬。孤雌生殖。第1,2代雌虫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22.8,145.6粒,卵平均孵化率为93.8%和95.5%。1龄若虫期和成虫孕卵前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防治的最适时间为每年的5月中旬,最迟不超过7月中旬。  相似文献   

1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团,有红枣总面积796亩,蚧壳虫危害十分严重,几乎达到毁灭枣树的程度。1994年用5度石硫合剂,洗衣粉250倍液,防治效果良好,1995基本达到根治。蚧壳虫每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2龄若虫越冬,一年中第一、二龄完整,第3龄不完整。越冬若虫在第2年的4月中旬,气温上升到10℃时开始活动。第1代产卵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从6月上旬开始对枣树进行危害。第2代产卵子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危害盛期第3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脱皮盛期为9月中旬至9月下旬。两代都有重叠现象,不整齐。每个雌虫,每代的产卵数为30-100粒,…  相似文献   

13.
中华松针蚧Sonsaucoccus sinensis Chen雌雄异型,1a发生1代,雌虫2龄,终生被蜡质蚧壳,不爬出壳外。雄虫3龄,3龄若虫爬出壳外化蛹,进而羽化成虫。滞育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滞育期解除后1龄寄生若虫蜕变为2龄无肢若虫,继续危害至10月份,并以2龄无肢若虫越冬。各虫态出现期因海拔和气温变化而有差异。海拔高、气温低发育迟,反之发育早。该虫主要是通过风、雨和人为活动等途径传播。化学防治的有利时机在初孵若虫期。  相似文献   

14.
方明刚 《中国森林病虫》2007,26(5):23-25,34
华栗绛蚧是板栗枝干上的主要刺吸性害虫之一。该虫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成虫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3 975粒。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好。黑缘红瓢虫、绛蚧跳小蜂和芽枝状芽孢霉菌是控制虫口密度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15.
樱桃球坚蚧Eulecanium cerasorum是上海首次发现的新害虫,孕卵率高、繁殖能力强,具有快速扩散和蔓延的趋势。为有效控制虫害发生,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等。结果表明:樱桃球坚蚧在上海地区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始见雄成虫,终见于5月上旬,4月下旬为雄成虫羽化高峰期。受精的雌成虫孕卵数为2970~11 160粒/雌,平均6323粒/雌,卵持续期为45 d。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中旬若虫蜕皮进入2龄期后雌雄分化,10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乳油等3种无公害药剂防治1龄若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好,施药后10 d校正死亡率91%以上,杀虫效果明显高于吡蚜酮和啶虫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杏树鬃球蚧在新疆野果林暴发成灾,对野杏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本研究揭示该虫在新疆野杏上的生物学特性,旨在为防控杏树鬃球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巩留县和新源县通过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研究了杏树鬃球蚧的形态特征、生活史、习性。[结果 ]杏树鬃球蚧属于性二型昆虫,雌成虫呈半球形,雄虫有翅。在新疆野果林1年发生1代,主要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越冬死亡率在65%以上,雌雄性比为1.02∶1。雌成虫平均产卵量527粒,卵的发育起点温度9.50℃,有效积温81.17 DD。杏树鬃球蚧在野杏树冠东、南、西、北4个方位的发生量无显著差异,主要分布在3年生枝条,且同一枝条阴面显著多于阳面。[结论 ]杏树鬃球蚧在新疆野果林的薄弱环节为2龄若虫出蛰期、膨大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和1龄若虫涌散期(6月上、中旬),建议在此时期对该虫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7.
竹巨股长蝽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竹巨股长蝽Macropes bambusiphilus Zheng在浙江省一年1代,以成虫在竹林地表落叶下越冬。越冬成虫3月底至4月初上竹,5月中旬开始产卵,下旬出现若虫,若虫5龄,历期约1个月,6月底出现当年成虫。成、若虫主要生活在小枝竹箨、竹花竹箨及竹小峰危害产生的虫苞叶鞘中。  相似文献   

18.
枣龟蜡蚧是一种危害枣树严重的害虫,一旦枣树受害,红枣减产70%左右。为了有效地控制该害虫,1991年对龟蜡蚧进行了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达90%以上。1 生物学特性1.1 生活史枣龟蜡蚧1年1代,以受精雌虫在枣树枝上越冬;3月下旬越冬代成虫出蛰,4月中旬虫体迅速增大;5月末、6月初开始产卵,6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南北两山草履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履蚧在兰州市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周围的土缝、裂隙、砖石、草堆下越冬。翌年2月中旬孵化,2月下旬出蛰爬行,4月下旬雄虫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雌成虫下树产卵。在4月中、下旬,1~2龄若虫危害时,喷洒40%水胺硫磷乳油和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效果达86%以上;3月上旬若虫向树上爬行时喷洒8%绿色威雷,防治效果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20.
板栗绛蚧是板栗枝干上主要的刺吸性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江西等省的板栗产区。此虫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3 975粒。新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好。黑缘红瓢虫、寄生蜂和芽枝状芽孢霉菌是显著控制虫口密度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