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脱苦工艺对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以及对果汁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活性炭对浓缩橙汁进行脱苦,以橙汁中的柚皮苷(碱性二甘醇显色法)和柠檬苦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的含量变化来表征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感官评定,确定了较适于橙汁的脱苦工艺:脱苦条件为常温20℃,活性炭用量35 g/L浓缩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搅拌时间20 min采用最佳工艺处理,得到的浓缩果汁中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脱除率分别为49.5%和73.5%。[结论]脱苦后浓缩橙汁苦味明显变淡,风味自然,口感适中。  相似文献   

2.
徐国良  秦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12):5485-5486,5489
[目的]研究脱苦工艺对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以及对果汁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活性炭对浓缩橙汁进行脱苦,以橙汁中的柚皮苷(碱性二甘醇显色法)和柠檬苦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的含量变化来表征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感官评定,确定了较适于橙汁的脱苦工艺:脱苦条件为常温20℃,活性炭用量35 g/L浓缩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搅拌时间20 min。采用最佳工艺处理,得到的浓缩果汁中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脱除率分别为49.5%和73.5%。[结论]脱苦后浓缩橙汁苦味明显变淡,风味自然,口感适中。  相似文献   

3.
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柚皮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选,并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柚皮苷含量。[结果]沙田柚幼果中柚皮苷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浓度50%乙醇,在50℃条件下提取1.5 h。[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成本较低,可用于中试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脱苦工艺对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以及对果汁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活性炭对浓缩橙汁进行脱苦,以橙汁中的柚皮苷(碱性二甘醇显色法)和柠檬苦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的含量变化来表征浓缩橙汁的脱苦效果。[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感官评定,确定了较适于橙汁的脱苦工艺:脱苦条件为常温20℃,活性炭用量35 g/L浓缩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0.5%),搅拌时间20 min采用最佳工艺处理,得到的浓缩果汁中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脱除率分别为49.5%和73.5%。[结论]脱苦后浓缩橙汁苦味明显变淡,风味自然,口感适中。  相似文献   

5.
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化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的工艺。[方法]采用乙醇沉淀法提取柚皮果胶,探讨柚皮提取液浓缩程度、沉淀用乙醇的浓度和用量、沉淀时间、洗涤用乙醇的浓度和用量、洗涤次数对果胶沉淀得率及产率的影响。[结果]当柚皮浓缩液与原提取液体积比为2∶5时,果胶沉淀得率为75.56%,且产品的表观品质较好。沉淀用乙醇与柚皮提取液体积比以1∶2较合适,沉淀用乙醇浓度取80%。混合体系中果胶浓度为3.678 mg/ml,乙醇与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分别为44.4%和55.6%。当沉淀时间为30 min时,果胶沉淀得率达98.55%。沉淀粗果胶洗涤1次即可,洗涤用乙醇浓度选40%,洗涤用乙醇与柚皮提取液体积比为1∶5。[结论]在该研究确定的工艺条件下,乙醇沉淀法提取的柚皮果胶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柚皮中柚皮苷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柚皮中柚皮苷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功率5个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当提取时间为1 h时,超声波辅助提取柚皮苷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固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功率25 W。【结论】在试验所得优化工艺条件下柚皮苷提取率为5.437%。  相似文献   

7.
蓝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1-10582
建立柚叶中柚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35∶61∶4),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3 nm。柚皮苷进样量在0.101~2.202μg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101.27%,RSD为1.41%,所测样品的柚皮苷含量0.84%~1.25%,且嫩叶柚皮苷含量稍高于老叶。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柚叶中柚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葡萄柚柚皮苷超声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用超声波提取葡萄柚柚皮中柚皮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新鲜无病虫害的美国葡萄柚柚皮为试材,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液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固液比3个因素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柚皮苷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通过试验得出的标准曲线为:Y=30.884x+0.012,R2=0.999 1。由极差分析可知,固液比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提取时间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次之,而乙醇的体积分数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最小。较佳的柚皮苷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液体积分数是70%,固液比是1∶2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柚皮苷提取率是7.860%。[结论]该研究为美国葡萄柚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沙田柚柚皮提取物的抗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柚皮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乙醇提取沙田柚柚皮中的有效成分,滤纸片扩散法测定柚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温度对柚皮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比较柚皮中的主要成分黄酮和香精油的抑菌作用。[结果]柚皮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100μg/ml的青霉素效果相当,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酵母菌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对米曲霉和黑曲霉没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施用7 h时抑菌圈较大,10 h后抑菌圈逐渐变小。温度对柚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有明显影响。柚皮中的黄酮和香精油都具有抑菌作用,且香精油的抑菌活性低于黄酮。[结论]柚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秋镇  赵红英  林励  文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790-10792,10815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的质量。[方法]以原植物表型描述法比较不同品种化州柚的外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黄酮含量,以HPLC法比较其中柚皮苷、野漆树苷含量和指纹图谱,用AFIJP标记分析不同品种化州柚的遗传距离。[结果]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的表型变异较大;大茶岭和凤尾两个品种的总黄酮和柚皮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栽培品种,大茶岭产化州柚中野漆树苷含量最高。在分子水平上,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全部在95%以上。[结论]不同栽培品种化州柚表型的变异已基本形成,但是基因水平的变异尚未形成,大茶岭和凤尾产化州柚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沙田柚果酒的酿造工艺。[方法]以沙田柚为原料,选用ZHK-I葡萄酒酵母作为发酵菌种进行发酵酿造沙田柚果酒,对果胶酶酶解、果汁脱苦、发酵工艺及果酒澄清等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果胶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酶添加量0.02%、酶解时间100min、pH值3.5;果汁脱苦最佳条件为:β-环糊精的添加量0.8%、β-环糊精作用时间60min;酒精发酵的最优条件为:发酵温度30℃、接种量6%、SO2添加量50mg/L、pH值4.2;壳聚糖添加量为0.06%时,澄清效果较佳,透光率可达94.5%。[结论]酿制出来的沙田柚果酒澄清透亮,酒味浓郁,同时具有沙田柚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12.
以瑁溪蜜柚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海藻寡糖浸泡处理采收后的果实,并在6±1℃冷库贮藏,在不同贮藏时间后,测定瑁溪蜜柚的好果率、总糖、有机酸、木质素、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索C等指标.结果表明,瑁溪蜜柚在6±1℃冷库中贮藏120d,海藻寡糖涂膜处理组的好果率均高于对照组,160和120mg·L^-1海藻寡糖处理组的好果率分别为94%和90%,而对照组的好果率为67%.经海藻寡糖处理后,可减少果实总糖、有机酸、木质索、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损耗,提高果实贮藏后的硬度,延长蜜柚的保鲜期和货架期,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延娟  董明  王强  吴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36-8638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贮藏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热处理贮藏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翠"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热水处理果实,置于0-1℃冷库低温贮藏,定期检测呼吸生理、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经热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含糖量整体低于对照组;54℃热处理可明显抑制猕猴桃果实的呼吸速率;38℃热水处理8 min,可保持较高的猕猴桃果实硬度;38℃热处理猕猴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对照,果实Vc含量损失相对较少。[结论]热处理温度与时间的不同组合都会对"皖翠"的贮藏品质产生不同的影响,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对"皖翠"猕猴桃的低温贮藏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除虫菊素热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艳  赵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605-18607
[目的]分析除虫菊素的热稳定性。[方法]研究了除虫菊素原药、5%除虫菊素丙酮液、不同含水量的5%除虫菊素丙酮液及不同pH条件下的5%除虫菊素丙酮液分别在(0±1)℃、25℃(室温)、(54±1)℃条件下保存的热稳定性。[结果]除虫菊素原药和除虫菊素丙酮液在热贮条件下都不稳定;水分是促进除虫菊素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酸碱条件对除虫菊素的分解均有影响。[结论]为开发和合理应用除虫菊素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毛叶枣贮藏保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如何在不影响毛叶枣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延长毛叶枣鲜果的贮藏期,降低采后病害发生程度。[方法]分别使用植酸、柠檬酸2、0%井冈霉素、氯化钙、50%多菌灵、鲜枣专用保鲜剂处理毛叶枣鲜果,研究在室温和4℃冷库保存(鲜枣贮藏保鲜剂除外)的效果。[结果]在室温下贮藏期10 d,果皮皱缩,果肉变软,且部分水果已腐烂。在4℃的条件下,贮藏10 d后,毛叶枣的好果率达100%,贮藏15 d后,好果率仍达70%;当4℃低温与2%氯化钙、0.2%植酸+微量柠檬酸、0.5%植酸+0.2 g/L井冈霉素0、.25 g/L多菌灵等试剂结合应用时,与不加试剂的处理相比,这种综合技术可提高防效50%~250%,延长保鲜期5~7 d。[结论]低温与植酸等试剂结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毛叶枣的健果率及延长保鲜期、保持果表色泽和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16.
刘敏  谢晶  姜利红  韩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85-5887
[目的]探索延长康乃馨切花瓶插寿命的方法和条件。[方法]研究了低温贮藏(0±1)℃的冷柜内贮藏5 d和10 d、(4±1)℃的冷柜内贮藏5 d对康乃馨切花"马斯特"采后生理代谢和瓶插寿命的影响,测定了瓶插期间康乃馨的花茎、鲜重、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呼吸强度。[结果]以0℃贮藏5 d处理组的瓶插效果最好,有效抑制了康乃馨的生理代谢,推迟切花鲜重和可溶性蛋白峰值的出现,使切花的瓶插寿命延长(4.7±0.3)d,而4℃贮藏组切花的瓶插寿命较对照组缩短了(2.3±0.3)d。根据不同贮藏温度下感官评分/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获得不同瓶插时间的感官得分。[结论]紧蕾期的康乃馨切花最佳的贮藏温度是0℃,最佳的贮藏时间是5 d。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对无花果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高政  袁亚芳  张盛旺  黄碧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75-19576,19660
[目的]寻找绿色、实用及廉价的无花果鲜果贮藏途径。[方法]以新鲜无花果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热水处理、冷激处理及大蒜提取液处理等方法,研究其在4℃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结果]各处理均能抑制无花果腐烂指数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延缓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其中冷激处理1.5 h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处理。[结论]在不影响无花果果实品质的前提下,冷激处理1.5 h的保鲜效果最好,操作简便,是一种理想的无花果保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对荞麦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高温胁迫对荞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距茎尖第3节叶片为材料,用40℃和44℃水浴模拟高温胁迫2 h,22℃处理为对照。测定离体叶片电导率、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以及幼苗下胚轴长度。[结果]荞麦离体叶片经40℃和44℃高温胁迫2 h后,电导率、MDA含量、抗坏血酸As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胁迫温度越高,差别越大。荞麦离体叶片高温胁迫2 h转移到22℃培养室内培养48 h,对照、40℃组和44℃组幼苗的下胚轴长度达到极显著差异,长度分别为(2.2±0.7)(、0.9±0.4)和(0.6±0.2)cm。[结论]高温胁迫对荞麦生理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细胞膜完整性受损,更多的膜脂被过氧化,根系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19.
1-MCP·Me-JA及壳聚糖涂膜保鲜菜用大豆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月琴  盛玮  郭春凤  谢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33-18235
[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I-MCP)、茉莉酸甲酯(Me-JA)和壳聚糖3种保鲜剂在低温条件下对菜用大豆的保鲜效应。[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茉莉酸甲酯和壳聚糖溶液对菜用大豆荚进行处理,在(1±1)℃条件下,定期测定其主要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1.5%壳聚糖处理的豆荚保水性最好,失重率和腐烂率最小;1μmol/L 1-MCP处理的豆荚叶绿素含量在贮藏期间损失是最小的;10μmol/L Me-JA处理的大豆在VC和蛋白质含量变化方面表现出最佳效果。[结论]菜用大豆保鲜为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进行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