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麦在种,秋在管。小麦播种技术是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小麦高产的关键。在秸秆覆盖地表条件下,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实施小麦少免耕播种,是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的主要内容。作者根据多年从事保护性耕作的实践经验,将临汾市研究推广的小麦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介绍如下。1.地表秸秆覆盖地表秸秆覆盖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特征,少免耕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播种方式,其作用是土壤蓄水、保墒、增肥、增产,防止秸秆焚烧,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免耕播种机的应用与播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就是在有大量秸秆残茬覆盖的未耕地里,直接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最关键的机具,如何正确选用,保证播种质量,对促进保护性耕作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就是在有大量秸秆残茬覆盖的未耕地里,直接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灭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免耕播种机是实施保护性耕作关键的机具,如何正确设计和选用,保证播种质量,对促进保护性耕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机化》2010,(3):37-38
<正>免耕覆盖播种是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免耕施肥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机具之一,其作业条件与普通播种机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主要表现在:作业条件差;地表被残茬、秸秆和杂草覆  相似文献   

5.
所谓保护性耕作,就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其核心技术:一是取消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少耕;二是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三是实行免耕播种,在有秸秆或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一次性复式作业,二至三年深松一次;四是改耕翻铲地为药剂除草。  相似文献   

6.
文兰 《当代农机》2007,(10):79-80
结合运城市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际,阐述了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技术、浅旋耕覆盖施肥播种(带状免耕施肥播种)技术的内容,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机具调整和改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加大小麦免耕播种行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是在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少免耕播种,推广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需要性能完善、质量可靠的免耕播种机。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小麦产量增加.秸秆量电相应增加,为使小麦免耕播种机的播种质量不受到秸秆增加因素的影响.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农机局通过改进小麦免耕播种机来提高其通过性.保证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温泉县在2004年开始施实保护性耕作试验,2006年已列为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县,三年来通过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机械深松、化学除草等四项综合的技术的施实,感觉到免耕播种这项关键技术不易掌握。  相似文献   

9.
免耕播种法从专业的角度讲,就是保护性耕作种植方法,是不使用铧式犁翻耕土壤,且以地面有秸秆覆盖物为标志。基本要求是在秸秆覆盖的地面上,尽可能少的搅动土壤进行直接播种,以保持土壤原有的结构和层次。免耕播种有节能、省工、增产的效果,且对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持水土方面有显著作用。免耕播种利用作物、土壤生物和土壤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之形成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一是生物耕作代替机械耕作;二是秸秆覆盖代替翻土覆盖;三是化学除草代替中耕除草。  相似文献   

10.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可,深松技术和药剂除草虫害技术已经很成熟,免耕播种技术的难题还是秸秆全覆盖条件下难以实施免耕播种,通过使用"秸秆归行搂耙",就能实现免耕播种机无障碍播种,达到秸秆全部留在地表实现秸秆覆盖,也使保护性耕作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实施一年两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包括夏季小麦收获后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玉米和秋季玉米收获后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小麦。2002年在安阳、商丘、郑州等市布点进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2003年 ̄2005年农业部投资460万元,省财政安排650万元,在全省建立5个国家级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水节本、蓄水增肥、低碳节能、增产增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地表秸秆残茬覆盖+少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正确地搞好秸秆还田,对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提高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质量,增加农民收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水节本、蓄水增肥、低碳节能、增产增效、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地表秸秆残茬覆盖+少免耕播种。秸秆还田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正确地搞好秸秆还田,对加快保护性耕作发展,提高保护性耕作项目建设质量,增加农民收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带状免耕覆盖播种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推荐了一种带状免耕覆盖播种机该机可实现带状免耕秸秆集垄覆盖、垄际耕作施肥、播种一年两作保护性耕作。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以地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或秸秆覆盖+旋耕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取代了传统的秸秆废弃焚烧+土壤耕翻播种的模式。地表秸秆覆盖可起到防止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地表径流,保护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等作用。少免耕播种能减少水分蒸发和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与少耕播种及深松等3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技术要点,并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我市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已进行五年,推广面积从五年前的每年几十公倾,到现在已达到近三千公倾,免耕精确播种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环节,能够在有玉米秸秆覆盖或高留茬情况下进行免耕播种,在常规种植条件下播种。播种质量达到精量播种要求,包括测深施肥、单粒点播、重镇压等。使播撒的肥料和种子在数量上和在耕层位置中达到很高的精确程度,种子在土壤中的发芽和生长环境达到最佳状态,达到省种、省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实用技术。以地表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和秸秆覆盖浅耕还田,旋耕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取代了传统的秸秆废弃焚烧,土壤耕翻播种作业方式。地表秸秆覆盖有抑制沙尘暴形成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农作物秸秆废弃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秸秆腐化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免耕播种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实施意义及其关键技术,包括免耕播种技术、田间留根茬和秸秆覆盖技术、杂草及病虫害防控技术、深松技术。从思想认识、资金投入、示范区建设、服务体系等方面,探讨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陕西省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技术、免耕覆盖播种技术、秸秆饲草加工技术等为重点的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07年,保护性耕作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投入资金3400多万元,全省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7万亩,玉米免耕播种面积达到560万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1700万亩,已形成700万吨秸秆饲草加工能力,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达到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个百分点,重点禁烧区达到作物种植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