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林草植被,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 1.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 退耕还林工程从2002年实施以来,为我市生态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动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林草植被,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退化,保护了农田牧场的安全,增加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一向默默无闻的山西蒲县黑龙关镇寨子村,今年以来成为当地人们经常提起的话题。过去的寨子村脏、乱、差,不用外村人说,本村人都羞于向人提起。短短一年多,旧貌换新颜。村中硬化了街巷,建起了小广场,亮起了电灯,栽植了绿树红花,粉刷了墙壁。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改造了厕圈,安装了沼气。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了,小明为了做作业,点燃了一支蜡烛。但因为觉得一支蜡烛太暗了,所以他又点燃了一支,可是这两支蜡烛一支长些,一支短些(如图1)。过了一会儿,电来了,小明先吹灭了那支较短的蜡烛,没想到奇迹发生了:较长的那支蜡烛的火焰沿较短的那支蜡烛的烟雾传递过来,把较短的那支蜡烛点燃了!太神奇了,于是小明再次吹灭了那支较短的蜡烛,结果随后其又被点燃了,再次吹灭,再次被点燃……试  相似文献   

4.
傍晚时分,驻足双丽大桥,极目远眺,两岸是万顷良田,满目绿色,远处的湖面上,水鸟成群,农田、河流、飞翔的鸟儿和田里耕作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田园诗画,置身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微风扑面,不禁思绪万千. 曾几何时,这里还是满地芦苇、杂草丛生的荒滩,河两岸的群众近在咫尺,却要绕行数十里才能相会.随着双丽大桥的拔地而起,正所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有了她,昔日的荒滩开始热闹起来,成了周围4万群众出行的要道;有了她,安徽农垦依湖而建的焦岗湖农场从此摆脱了偏远闭塞的帽子,距102省道6公里,距合阜高速毛集道口11公里,交通便利了;有了她,职工生产生活方便了,往返住宅小区的路程由30公里缩短至7公里;有了她,职工投身高效农业的积极性高了,信息更畅通了,外出务工更方便了,致富道路更宽阔了.  相似文献   

5.
朱文霞 《现代农业》2012,(9):108-109
近年来,临沐县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新农村的基础设施日新月异,街道宽了,路灯亮了,自来水入户了,闭路电视联网了。镇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学校的环境与教学设施设备得到了很大改善。生活环境美化了,办公设施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也得到相应的改善。如今,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富了,农村变了,农业经济发展了,根据围场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对该县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是科技成果交流的媒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网络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学术期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缩短了期刊的处理和出版流程,增强了期刊的竞争力,加速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介绍了期刊的网络化含义,分析了对期刊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期刊网络化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促进网络化期刊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烤烟是我国重要工业原料作物之一,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烤烟生产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捲烟工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近两年来广东省有十一个县,大搞冬烤烟试种的科学实验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成绩,打破了广东冬季不能种烤烟的陈腐论调,冬烤烟的发展出现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整合了同类资源实行联合,提高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拳头效应,变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为联合经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农民合作专业社的成立,加强了服务功能,带动了乡镇、县市区乃至全国的交流与合作,显示了强大的优越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剖析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理,重点阐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法,充实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效生态农业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从高效生态农业的提出、内涵、特征、原理、模式、技术等6个方面,对高效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高效生态农业是1991年在国内首先提出;(2)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强调“高效”、“生态”、“结合”;(3)高效生态农业具有生物多、环境佳、结构良、功能强、质量优、效益高、低排放、可持续的特征;(4)高效生态农业增产增效的原理在于充分用地、立体用光、超额用季、多层用水、高效用肥、共生互补、生态减灾、循环利用;(5)高效生态农业的典型模式有立体利用型、生物共生型、多业结合型、产业延伸型、科技带动型、环境整治型、资源再生型、休闲观光型;(6)高效生态农业的关键技术有资源节约技术、水肥调控技术、生物养地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综合利用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结构调整技术、能源开发技术、流域治理技术、现代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基质及供养方式对复合基质立体无土栽培生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基质及供养方式下生菜的叶片数、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植株开展度等指标有显著差异。其中以T3(复合基质 腐熟鸡粪 )与对照 (传统营养液栽培 )差异最小 ,其叶片数、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植株开展度、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分别比对照低 30 0 %、 1 5 0 %、 1 4 1 %、 2 7 9%、 36 0 %、 1 2 3%、 2 7 7%、 5 4 2 %、 5 3 6%、5 2 5 %、 5 1 7% ;T1 (复合基质 复合肥 )与对照差异最大 ,分别比对照低 30 0 %、 34 2 %、36 5 %、 43 6%、 5 4 7%、 33 1 %、 2 7 7%、 68 7%、 67 7%、 70 0 %、 70 5 % ;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却以T2 (复合基质 化学肥料 )最接近对照。由于腐熟鸡粪的成本远远低于营养液 ,因此从生产成本、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考虑 ,可以用复合基质 腐熟鸡粪代替传统营养液栽培。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诗者,天地之心”,中国古典诗词从先秦开始,给予中国人民精神生活艺术的甘 霖,或吟咏自然,或反映生活,或抒发情思,或现实或浪漫……童稚时的朗读吟诵,少年时的赏析 学习,垂老时的感悟思虑,诗歌就在一代又一代之间传承流动,人们也在一诗一词之中建立自己 丰富艺术的精神世界。本文通过调查宿迁学院大学生古典诗词学习情况,对于古典诗词的现实 应用和大学生发展联系进行研究,并为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借鉴,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河南省牧草种植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牧草营养及动物营养的需求特点,利用铁、锰、铜、锌、硼、钼、钴等几种微肥进行组配,来研究其对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其目的为生产提供不同用途的富含微量元素的优质牧草。结果显示:CD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二茬铁、锌、硼,第三茬铁、锌、硼、铜含量的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钴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增加。C1D1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钼、钴、硼,第二茬锌、钼、钴、硼、铁,第三茬铜、锌、硼、铁、锰含量的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增加。C1D2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锌、钼、钴,第二茬锌、钼、钴、硼、铁、锰,第三茬锌、钴、硼、铁、锰含量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C2D1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锌、钼、钴,第二茬铜、锌、钼、钴、硼、铁、锰,第三茬钼、硼、铁含量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C2D2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铜、锌、钼、钴,第二茬锰、铜、锌、钼、钴、硼、铁,第三茬锰、锌、钼、钴、硼、铁含量显著增加;及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天宝岩猴头杜鹃林粗死木质残体数量特征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天然猴头杜鹃林粗死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的形态、贮量、直径分布规律以及腐烂等级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WD输入形式多样,主要是以倒木、枯立木和树桩的形式存在;从树种组成看,CWD以猴头杜鹃和长苞铁杉为主;随着海拔上升,CWD总贮量、各类CWD现存量均呈递增趋势,各个腐烂等级CWD也基本呈递增趋势;猴头杜鹃林CWD现存量呈正态分布,数量顺序为Ⅱ>Ⅲ>Ⅴ>Ⅳ>Ⅰ,此外,CWD总现存量为45.266 4 t.hm-2,且倒木>枯立木>树桩;各海拔猴头杜鹃林主要是由小径级木组成,直径为0-20 cm的CWD所占比例随着海拔增加呈现递减趋势,此外,CWD的数量大小顺序为小径级木>中径级木>大径级木,即随着径级的增大,倒木和枯立木数量均呈减少趋势;无论是倒木、枯立木还是树桩,其腐烂等级分布呈增—减—增趋势,出现2个高峰,即Ⅱ和Ⅴ级。  相似文献   

16.
玉米杂交新品种的引进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加快玉米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一步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优质、高产、多抗的玉米新品种,为今后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盲目引种给农业、农民及种子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方法]用遵玉3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0个玉米新品种在遵义的不同试点进行区域品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5行区设计,3次重复,成熟时以中间3行计算产量,并对其综合评价。[结果]对这10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株高、茎粗、抗逆性、出籽率、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秃顶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以ZY-56的表现最好,产量比对照增产10.4%,各种性状表现较好,抗逆性较强,ZY-77、ZY-28、ZY-18分别比对照增产8.9%、8.5%、8.3%,达显著水平。[结论]ZY-56的表现最好,适合在贵州遵义大面积种植,其余品种建议再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7.
研究黄花菜(Hemerocallis fulva)的养分吸收规律及其与高产形成的关系,可为黄花菜高产栽培中的科学施肥,以及专用肥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黄花菜普通品种实心和高产品种207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3—11月,对不同生育期的黄花菜取样,测定其干物质积累动态,以及氮(N)、磷(P)、钾(K)、硫(S)、钙(Ca)、镁(Mg)、锌(Zn)、硼(B)、钼(Mo)、锰(Mn)含量。结果显示,2个品种总的干物质积累均在萌蕾开花期达到最大,在展叶期到抽薹期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普通品种的根干重在抽薹期最大,而高产品种的根干重在萌蕾开花期最大。高产品种对N、P、K、S、Ca、Mg、Zn、B、Mn、Mo的需求量均显著(P<0.05)大于普通品种实心。高产品种对N、K、P的养分需求主要在萌蕾开花期之前,而普通品种在萌芽期到展叶期对N、K的吸收量最大,P的吸收量在抽薹期最大;普通品种在萌芽期,对S和Ca的吸收量最大,Mg在展叶期的吸收量最大,而高产品种对S、Ca、Mg的吸收主要在萌蕾开花期之前;普通品种对Zn、B、Mo、Mn的吸收集中在抽薹期之前,而高产品种对Zn、B、Mo、Mn的吸收一直持续到抽薹期,且以抽薹期吸收量最大。整个生育期,高产品种对N、P、K的需求比例为1.0∶0.25∶2.3,而普通品种为1.0∶0.24∶1.7;高产品种207对S、Ca、Mg的需求比例为1.0∶11.5∶1.8;而普通品种为1.0∶5.5∶1.0。综上,高产品种具有更长的根系发育时间和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黄花菜,特别是高产黄花菜专用肥料的配制中,尤应保证钾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供应,以满足黄花菜生长发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从群体农户角度出发,基于土地经济学、农户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规律理论分析框架,并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1983~2010年间社会经济与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及政策制度环境变迁压力的基础上,大城市郊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演变呈现阶段性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土地利用方式上,集约程度和利润相对较低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在逐渐减少,集约程度和利润相对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逐渐增加;在土地利用程度上,复种指数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从本世纪初开始,复种指数增长幅度明显;在土地投入强度上,随着大城市郊区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升,农户开始选择更多投入化肥、农业机械、农膜和农药替代传统的以农家肥和劳动力投入为主的种植模式,在化肥投入内部结构上,虽然仍以氮肥的投入为主,但是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投入比例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转基因香石竹品系月之霓裳Moonshade、月之伊人Moonlie及其亲本品种FE123在农艺性状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提供转基因香石竹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数据,对植物生长和开花时期的农艺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转基因香石竹品系与其受体品种在越夏能力、侧枝数目、植株高度、叶片宽度、叶片厚度、花的直径、花冠高度、花柱数目、花萼数目、雄蕊数目等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而植株茎粗、叶片长度和花瓣数目差异极显著.此外,月之伊人Moonlite的花柱长度小于亲本品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变化与主要含氮化合物(总氮、烟碱、蛋白质、氨基酸、硝酸盐、亚硝酸盐、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评吸质量的关系,为提升雪茄烟叶发酵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德雪1号上部叶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堆积法进行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主要含氮化合物及评吸质量的变化,探究烟叶颜色变化与主要含氮化合物、评吸质量的关系并建立动态变化预测方程。【结果】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总氮、烟碱、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颜色参数L*、a*、b*、C值均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发酵0~10 d雪茄烟叶含氮化合物降解速率较快,发酵25~30 d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30 d时,总氮、蛋白质、烟碱、氨基酸、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降解18.8%、23.5%、42.5%、31.8%、42.2%和41.4%,L*、a*、b*和C值分别为30.245、8.305、14.350和16.580。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H0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E值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发酵30 d时,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H0和△E值分别为5.78 mg/g、21.11 μg/g、30.060和62.303。发酵25 d时烟叶评吸质量较好,雪茄烟风格彰显,烟叶香气透发,烟气醇和感、饱满度和干净度明显提升,杂气和刺激性明显降低,余味舒适,烟气平衡感较好,各评吸指标均优于未发酵烟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含氮化合物、评吸质量的相关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氮、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变化有直接影响,评吸质量与颜色参数关系密切。【结论】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与主要含氮化合物及评吸质量关系密切,通过建立发酵过程中评吸质量变化模型来提高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可控性,获得评吸质量较好的雪茄烟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