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瓜抗病毒病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病毒病是为害作物的主要病害,几乎所有作物都可发生病毒病。侵染瓜类作物的病毒种类较多,目前报道的从瓜类作物上分离和鉴定的病毒有28种,侵染黄瓜的主要有7种:CMV(黄瓜花叶病毒)、WMV(西瓜花叶病毒,原WMV-2)、ZYMV(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YFV(西葫芦黄斑病毒)、PRSV-W(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原WMV-1)、MWMV(摩洛哥西瓜花叶病毒)、CGMV(黄瓜绿斑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2.
3种辣椒新病毒的发生与血清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病一直是世界各国辣椒上的重要病害,给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田间病毒病症状日趋复杂,病毒种类日趋繁多,为害日趋严重。据国外报道,侵染辣椒的病毒有35种〔1〕。我国报道辣椒病毒病的毒原种类以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其次有番茄花叶病毒(ToM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北京地区南瓜病毒病种类及其主要侵染病原,2016~2017年在北京周边采集疑似感染病毒的南瓜病样84份,并根据南瓜上的6种病毒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结果表明:共有79份南瓜病样检测显示阳性,其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检出率最高,为52.38%;其次是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和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检出率分别为44.01%、14.29%,其他病毒暂未检出。此外,16.67%的样品受2种病毒复合侵染,CMV和ZYMV复合侵染占7.14%,ZYMV和WMV复合侵染占9.52%。北京地区南瓜上优势病毒种类为CMV,且存在病毒复合侵染现象。  相似文献   

4.
1991年~1995年5月下旬~6月上旬,我们对上海近郊11个乡、镇的春番茄主要产区,进行病毒病调查,在露地和保护地分别采集病样,用酶联法(ELISA)测定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以及马铃薯X病毒(PVX)的侵染程度.结果如下:一、田间调查根据病害调查结果,露地番茄病毒病的危害症状,主要是条斑型和蕨叶型,田间感病较重,轻者达30%~50%,重者可达100%,果实失去食用价值.保护地番茄病毒病感病较少,而且以花叶型为主,其次是蕨叶型,个别地区有少量条斑型,发病率仅10%~20%,被调查的栽培品种,均含有Tm-2~(nv)的一代杂种.二、捡测结果检测结果(表1)表明,危害露地番茄病毒病的毒源主要是TMV、CMV复合侵染(40.6%)和CMV侵染(37.7%),而TMV侵染仅9.9%.由于露地番茄病毒病严重,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此,我们又检测保护地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种类.1991年以TMV侵染为主(46.1%),其次是TMV、CMV复合侵染(38.3%),CMV侵染仅为7.8%,而1995年,以TMV、CMV复合侵染(46.3%)居首位,其次是CMV侵染(39.0%),而TMV侵染(4.9%)下降(见表 2).上海市近郊番茄病毒病主要毒源除TMV、CMV以  相似文献   

5.
付登茂 《西南园艺》2000,28(1):25-25
近年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迅速发展 ,病毒病为害逐渐严重 ,茄果类蔬菜病毒病已成为遵义市蔬菜产区的主要病害。由于病毒病毒原多 ,增殖快 ,寄主多 ,寄主无免疫系统 ,目前尚无消灭毒原的特效药。笔者于1994年在遵义市郊礼仪坝 ,调查了早春茄果类蔬菜的病毒病。根据病毒具有全寄生 ,被动侵染 ,易被钝化 ,繁殖受寄主及其环境条件的控制等特点 ,进行合理防治 ,取得较好效果。1 主要病毒病原1.1 病毒 调查发现为害蔬菜的主要病毒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番茄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 ,为害茄果类蔬菜的主要毒原为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  相似文献   

6.
辣椒是人们所喜爱、营养丰富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较大,但常易发生病毒病危害.如果管理水平不高,且在蚜虫大发生时病毒病病害更为严重,它的发生,不仅造成了辣椒的减产,重病田绝收,而且会给种植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病毒病已经成为辣椒病虫综合防治的主要对象之一.辣椒病毒病的毒原种类十分复杂,世界各地已报道的有10多种病毒,我国大陆已发现7种: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X病毒(PVX)、苜蓿花叶病毒(AMV)、蚕豆萎蔫病毒(BBWV).在生产中尤为常见的是前三种.  相似文献   

7.
黄富琴  洪建源 《中国果树》1989,(2):40-40,29
<正> 关于草莓病毒病的研究,欧美早于20年代就引起重视,先后发现有20多种病毒侵染草莓。日本从1953年开始把它作为草莓的重要病害,目前已报道的病毒病主要有6种,即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镶脉病毒(SVBV)、草莓和性黄边病毒(SMYEV)、草莓皱缩病毒(SCr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烟草坏死病毒(TNV)。近几年,我国的草莓病毒病虽已开始研究,但因其多具有潜伏侵染特性,尽管植株已被病毒侵染,却不能很快表现症状。因此对草莓生产上的病毒种类和发病情况尚不甚清楚,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亦较少。我们采用草莓病毒指示植物鉴定的方法,检测了田间3个草莓品种植株的病毒种类和发病情况,以引起生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石河子以及新湖总场籽用西葫芦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田间症状并采用RT-PCR方法,研究了籽用西葫芦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表现有花叶型、黄化型、畸形和蕨叶型4类,其中花叶型最普遍。检测出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小西葫芦黄瓜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W),4种病毒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3.3%、84.8%、75.8%和21.2%;其中,样品受2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达66.7%,主要以ZYMV+CMV、ZYMV+WMV、ZYMV+CMV+WMV+PRSV-W复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9.
瓜类蔬菜病毒病是一种系统侵染性病害,常引起植株各个部位发病,导致畸形,直接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甚至使其失去商品价值。1症状特点1.1黄瓜病毒病黄瓜病毒病是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黄瓜绿斑花叶病毒(CGMMV)两种病毒侵染而引起的病毒病害。其症状特点有以下三种类型:1)花叶型。苗期染病时子叶变黄枯萎,幼叶呈深绿与淡绿相间的花叶状,同时发病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畸形。  相似文献   

10.
苹果病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病毒病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目前已报道的苹果病毒有39种,中国已鉴定明确的苹果病毒有17种。根据病毒危害特点,通常把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其中潜隐性病毒主要有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 C LSV)、苹果茎痘病毒(A SPV)、苹果茎沟病毒(A SG V),非潜隐性病毒主要有苹果锈果病毒(A SSV)、苹果花叶病毒(A PM V)。苹果病毒侵染果树,主要表现为叶片失绿、畸形、生长量减少、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现象,严重时树体死亡。1苹果主要病毒的特性1.1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 pple chlorotic leaf spotTrichovirus)曾被归为长线形病毒…  相似文献   

11.
<正>番茄病毒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按照病原分有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烟草卷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番茄斑萎病毒、马铃薯X病毒等20多种,按症状分有花叶病毒病、条纹病毒病、蕨叶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等4种类型,以花叶病毒病发生最为普遍。近年来,条纹病毒病、蕨叶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危害也日趋严重,其中条纹病毒病、双毒条纹病毒病的发病植株几乎没有产量,对番茄生产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
脱毒生姜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姜为无性繁殖作物,病毒侵染是生姜种性退化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大田采集病叶样品进行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证明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由于病毒长期在体内积累,使姜的优良性状退化,生长势减弱,导致大幅度减产和品质下降,抗逆性降低.据调查,生姜因病毒病危害一般减产5%~45%,给姜产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用脱毒姜生产是一项有效的避毒增产技术,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病是国际上辣椒生产中的一个问题。美国在五十五年前已有报道。现在南美、印度、欧洲、日本、朝鲜皆有关于辣椒病毒病的报道。 辣椒病毒病约有36种,但尚未全部鉴定。每年能使大多数辣椒产区造成中等到严重损失的病毒病有:黄瓜花叶病毒(CMV),辣椒斑纹病毒(PM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烟草环斑病毒(TRSV)。病毒病偶尔使美国西南部的一些重要的辣椒产区没有收成。 真菌和细菌引起的辣椒病害可以用农药防治,可是尚无类似的药物能防治病毒病。有些间接的防治措施,例如防治传毒昆虫,消灭病毒的寄主,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上海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自1909年美国发现第一种番茄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以来,世界各地相继报道了近30种可侵染番茄的病毒.在上海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源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番茄引起花叶、蕨叶和黑褐色坏死斑等病毒病症状,严重时引起死亡.自2005年10月以来,上海孙桥温室番茄发生了一种新的病毒病,经病样超薄切片电镜观察、酶学检测、分子检测,以及嫁接试验等,结果认定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发生田块病株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从三十年代开始栽培番茄,五十年代产量较高,如1953年老郊区栽培面积867亩,平均每亩上市量6588斤。六十年代初期亩上市量达六、七千斤。但六十年代末期产量开始下降,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病毒病,特别是条斑病毒病的为害,使植株、果实产生条斑坏死,果实畸形变褐。至1978年全市番茄每亩上市仅2843斤,1980年面积由每年3000亩左右降至1498亩。 经初步鉴定,病源主要是烟草花叶病毒 (T MV)条斑株系以及与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混合侵染所致。从1975年起,对该病发生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及调查分析,认为济南市番茄病毒病是在有…  相似文献   

16.
苏家玖 《长江蔬菜》1987,(1):8-10,18
番茄病毒病是世界各国经常发生的重要病害。由于毒原种类多,可引起各种病毒病。但被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所致的番茄花叶病、番茄条斑病及番茄蕨叶病,却是全球分布广、为害重的常发病,在我国也是如此。本世纪七十年代,番茄条斑病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长江流域及华南的大城市郊区,猖獗为害,造成流行,损失巨大,成为近年我国番  相似文献   

17.
李烨  罗玉明 《长江蔬菜》2000,(12):24-26
芜菁花叶病毒(TuMV)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最重要的毒源之一,为RNA病毒,属马铃薯Y病毒组的一个成员,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它可引起十字花科作物严重的花叶和畸形。从李德保[1]、韩素中[2]等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危害萝卜的病毒主要是TuMV。关于萝卜病毒病抗性鉴定方面,国内外研究颇多,日本人曾根据16个萝卜品种田间发病率高低将萝卜分成抗病性强、中、弱三个类群[3],但未有明确的划分。筛选优良的抗源  相似文献   

18.
对广西9个市县辣椒病毒病的发生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DAS-ELISA)鉴定75份辣椒疑似病毒病样本的8种常见蔬菜病毒。结果表明,桂南、桂中地区辣椒病毒病发生普遍较桂西、桂北地区的严重。共有71份辣椒样本检测呈阳性,其中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 VMV)的侵染最普遍,总检出率最高,达63.38%,为广西辣椒的优势病原种类;甜椒叶脉斑驳病毒(Pepper vein mottle virus,PV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辣椒轻斑驳病毒(Pepper mild mottle virus,PMMo V)、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 spot virus,Chi RSV)的侵染也很普遍,总检出率分别为56.34%、43.66%、35.21%和33.80%。在71份阳性样本中,有87.32%的样本受2种及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受2种或3种病毒复合侵染的分别占32.39%和29.58%;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VMV+CMV、PVMV+PMMo V复合侵染最普遍,均占21.74%;3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中,以Chi VMV+CMV+PVMV复合侵染最普遍,占23.81%。  相似文献   

19.
黄灯笼辣椒病毒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艳 《蔬菜》2014,(10):81-82
黄灯笼辣椒是海南椒类品种中特色作物,效益可观。介绍了黄灯笼椒病毒病的田间症状,鉴定出该病的毒源种类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辣椒脉斑驳病毒(PVNV)。并针对病源,找出病害传播途径,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1杜绝病毒来源和再次侵染这是防病最关键的因素。我国番茄病毒主要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TMV存活在病株残体、种子、土壤和粪肥中,通过打杈、绑蔓等农事操作,以及植株叶片的互相摩擦,造成反复侵染,从而加重和扩大病害;CMV广泛存在于多种蔬菜和杂草上,这种病毒主要靠蚜虫刺吸口针多次探吸和取食汁液而传播,该病毒与TMV复合侵染时,病情就特别严重。减少病毒初侵染源和再次侵染要从以下方面做起。①清洁田园番茄采收完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在远离田块、水源处烧毁或挖坑深埋,减少下茬及来年毒源;育苗前苗床彻底清除枯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