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回顾分析了乐安蚕业近十多来大起大落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念滞后、技术落后、效益低下、建园不科学,而并非完全的市场因素和“白条”所致。提出了重以千亩桑起步,恢复发展乐安蚕业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蚕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电脑、声像等技术结合提高蚕业档案管理技能,是现代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根据蚕业发展的现状,对如何做好蚕业档案管理作一粗浅探讨。1蚕业档案的概念蚕业档案是指在蚕种发证登记、蚕种交易、蚕业发展过程中各  相似文献   

3.
丰驰桑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爱民 《中国蚕业》2001,22(2):28-28
丰驰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速生丰产新品种,不需嫁接,其叶形大,节间密,发芽早,长势旺,抗性强,适应性广,变异性小,是一个丰产的杂交组合,在当前茧丝行情较好的形势下,利用丰驰桑快速丰产建园,提高蚕业经济效益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宣州区从1998年起,连续三年引进丰驰桑,育苗320万株,栽植70hm2.丰驰桑丰产建园与普通湖桑建园比较,表现出明显的快速丰产(表1).通过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栽培密度,不同养成剪伐收获方式,不同肥培管理的比较,总结出一套适应我区丰驰桑丰产的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4.
关于蚕业标准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业标准化的程度,直接影响我国蚕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论述了我国蚕业标准化的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5.
由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立项资助,华南农业大学蚕业服装系研究人员经过近10年研究的“桑种直播建园法和全年枝桑收获法”于2000年底在广州通过了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桑种直播快速建园的做法是按行距60cm开20×20cm的浅沟,施人基肥后再  相似文献   

6.
张俊 《广西蚕业》2006,43(3):58-59
我区蚕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蚕业技术队伍建设滞后,只有加强蚕业技术队伍建设,才能适应我区蚕业发展的需求,蚕业强省的目标才能实现。本文从我区蚕业技术队伍现状、人才匮乏的原因以及目前情况下应采取的对策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郑焕生 《广西蚕业》2001,38(3):53-54
自治区农业厅和区蚕学会于今年 8月 5日在玉林市召开了全区蚕业生产计划暨蚕业产业化经营研讨会 ,会期两天 ,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县农业局 (蚕业站 ) ,以及各蚕种场、区蚕业指导所、区科仪公司、区蚕学会会员代表 ,共 1 31人。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何彬处长主持会议。玉林市吕坚副市长致辞 ;自治区政协龙川副主席作了关于广西蚕业生产立项调查和有关产业化的报告 ;自治区农业厅吕志辉副厅长作了关于发展广西蚕业生产的重要讲话 ;玉林市农业局覃启展局长介绍了玉林发展蚕业生产的经验 ;区农业厅曾东厅长助理也作了讲话 ;何彬处长传达《国务…  相似文献   

8.
做好蚕业循环经济 拓宽蚕业增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晔  朱秀凤  孙锋  杨卫 《江苏蚕业》2010,32(1):35-39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桑园土地产出率,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合理开发蚕业副产品,促进蚕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稳定蚕业生产,增强蚕业产业的竞争力。笔者经多年的积累,对蚕业循环经济的现状、前景进行剖析,对发展蚕业循环经济的策略,从八个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蚕业产业化组织作为蚕业产业化运行的有效组织载体,不同的蚕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其组织模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必然会对蚕业发展产生不同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主要分析、比较了近几年国内比较成功的四种蚕业产业组织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可行的、能够真正保护农户利益、体现各组织载体市场主体地位平等的蚕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以期能够推动我国蚕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具有2700余年悠久历史的安康蚕业,由于政治、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到建国初,保留桑园面积仅733公顷,年产茧20.76万kg.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安康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到"九五”末 ,全区蚕业已形成农工贸、产供销、技科教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年蚕桑丝绸总产值达 5亿元以上,成为关乎全区经济全局的主导产业.面对21世纪和中国即将加入WTO新形势给安康蚕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总结安康蚕业发展历史,对加快安康蚕业持续、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1 建国五十年安康蚕业发展的回顾 1.1 发展概况 建国五十年来,安康蚕业总体上讲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浙江蚕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通过对“十五”期间浙江蚕业发展情况与蚕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十一五”期间是浙江蚕桑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十一五”期间浙江蚕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作了规划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稳定发展浙江蚕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蚕业老区现阶段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的技术,不能适应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蚕业经营主体和蚕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而蚕桑生产经营主体是现代蚕业的核心,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但目前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技术,使其蚕业经营主体也难以转型和培育。且蚕桑产业存在着"三老"现状,即:桑园老、劳力老、技术老,如不采取相应措施,老区蚕业将会快速萎缩。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化是新世纪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双重因素造就的热门话题,而蚕业的产业化是我省蚕业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的问题,它对今后我省蚕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将会带来决定性的影响,现就我省蚕业产业化建设作一初步研讨。  相似文献   

14.
浅谈“科学养蚕”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蚕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蚕业发展的新亮点,从2005年起已连续三年蚕茧产量稳居全国之首,2007年鲜茧产量达20.5万吨,占全国产量26%,占世界产量18%,超过世界第二大茧丝生产国印度,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蚕业发展最快、蚕茧产量最多的地区;真所谓“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的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蚕丝业已成为广西今后蚕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于2003年8月1日至2日在南宁市召开了全区蚕业计划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14个市农业局蚕业站(经作站)、50个蚕桑县农业局蚕业站(经作站)、22个蚕种场的负责人;自治区农仪公司和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及代表等,共99人。会上自治区农业厅韦祖汉副厅长作了关于稳定发展广西蚕业的重要讲话,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何彬处长作了关于2003年上半年全区蚕业生产情况的总结报告;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胡乐山站长报告了蚕业技术推广等方面情况。这次会议中心内容是总结交流2003年上半年蚕种及蚕茧产销情况,分析下半年蚕…  相似文献   

16.
1推进蚕业企业化是发展稳定蚕桑产业的必由之路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实施蚕业区域化,推进蚕业企业化,加快实现蚕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加快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及巩固稳定蚕桑产业的必由之路。1.1坚持实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改变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是实施蚕业区域化,推进蚕业企业化的前提。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基本权益,也是建设现代蚕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制度。实施蚕业区域化,推进蚕业企业化,就是要在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7.
鹿寨县特点鲜明的蚕业发展历程对广西县域蚕业发展具有参考价值。通过查阅文献整合资料,按照鹿寨县政府蚕业发展规划将该县蚕业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政府带动为主导,蚕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为徘徊发展阶段;第二阶段鹿寨县抓住机遇,推进了产业保障措施的落实、技术服务体系的完善、产业链的延伸和新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为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着重发展现代化蚕业,为产业升级阶段。结合当前发展现状,鹿寨县今后的蚕业要突破创新,进一步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桑’‘蚕’分离"等模式,科学规划区域分布,促进产业优势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全省蚕业工作会暨四川省蚕业协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于3月2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州农业(林业)局蚕业(质检)站(局)长、省蚕业协会会员单位负责人共170余人。会议由省农业厅涂建华副巡视员主持,省农业厅傅志康常务副厅长到会作了《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奋力推进四川蚕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讲话;中国蚕丝学会理事长、西南大学鲁成教授作了“我国蚕业发展的思考”的报告,概述了茧丝市场运行的波浪规律和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指出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是当前蚕业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和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北方蚕区第一批桑树品种鉴定试验——山东点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蚕区桑树品种第一批鉴定,山东点于1990年育苗,1991年建园,1993年开始试验调查.参鉴品种有:7946(山东省蚕业研究所)、7934(山东省蚕业研究所)、871(陕西省蚕桑研究所)、7435(陕西省蚕桑研究所)、晋选1号(山西省蚕桑研究所)、黄鲁选(河北省蚕桑研究所)、禾桑(河北省蚕桑研究所).以湖桑32号为对照.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南充是全国四大蚕桑基地和二十个丝绸工业重点城市之一,素有"丝绸之乡"的盛誉.新中国成立以来,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振兴地方经济、增加财税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模式,采取行政手段发展蚕业,千家万户栽桑养蚕,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蚕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了蚕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近年来,南充蚕业主管部门调整工作思路,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大力发展业主经营,不断提高蚕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不断推进蚕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蚕桑发展中,在业主经营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