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生产上缺乏抗黄萎病稳定的棉花品种以及棉花黄萎病菌的生理型易产生变异 ,致使棉花黄萎病在全国范围内仍不断扩展蔓延 ,重发生年份( 1 993、1 995、1 998、1 999)年损失皮棉 1 0万吨 ,对发展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工作仍任重道远。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高产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选育”集中全国十余家棉花育种单位联合培育棉花抗黄萎病新品种 ,1 996~ 1 999年共对 47个品种进行了抗黄萎病性鉴定。1 材料和方法1 .1 棉花品种。 47个棉花新品种 ,均由本项目 1 1个育种单位提供。1 .2 鉴定方法。长 2 0 m、宽 2 …  相似文献   

2.
棉花黄萎病抗性的定向选育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抗病育种是棉花病害防治最经济有效的途径.通过病圃或重病地连续定向选育抗病单株是抗病育种常用的方法,高抗枯萎病的抗原材料52-128、86-1以及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2等即是最成功的例子.然而对棉花抗黄萎病育种采取该方法是否有效的研究和报道不多.2003-2007年,选择对黄萎病表现抗或耐病的品种(材料)21个,在病圃连续2~3年选择抗病单株,再到重病田种植,以期获得高抗黄萎病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谢君 《中国棉花》2007,34(3):9-10
近几年来,随着棉花种植年份的增长,棉田枯、黄萎病的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为此,2006年本团在13连枯、黄萎病较严重地,进行了2%宁南霉素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2%宁南霉素可湿性液剂、990A、卫福。供试品种为长绒棉新海21号。试验地设在  相似文献   

4.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萎星是河南省濮阳农科所研制生产的用于叶面喷施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新农药 ,1 999年通过国家农药登记。室内抑菌试验表明 ,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菌大丽轮枝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但抑菌活性较差 ,单从这一点不能解释克萎星的防治作用机理。本试验通过研究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株叶片内POD活性、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探讨克萎星对棉花黄萎病感病株的基础抗性诱导作用。1材料和方法1 .1 田间试验。2 0 0 0年试验地为连作棉田 ,土质壤土 ,肥力中等 ;供试材料为耐黄萎病品种 3 3 B。小区面积 40 m2。试验处理设置为 1克萎星 5…  相似文献   

5.
试验建立了一种鉴定棉花品种(系)抗黄萎病性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商品蛭石和晒干的河沙为基质,制作无底纸钵,于可控条件下种植棉苗;在棉苗第一片真叶平展时,定量蘸根接种棉花黄萎病菌的孢子悬浮液(接种孢子浓度为1×106~5×106个.mL-1);棉苗普遍发病后进行分级调查,以相对病情指数来评价供试棉花品种(系)的抗病性。采用该方法和人工病圃成株期鉴定方法对20个品种进行了鉴定,两种鉴定结果达极显著相关。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经济、环保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与常规棉相比 ,杂交棉具有很强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优势 ,抗逆性强、光合能力强等显著特点 ,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因此种植杂交棉应根据品种本身的特征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 ,因地制宜 ,采取特殊的栽培措施 ,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 ,发挥品种的增产优势 ,力争达到每公顷产子棉 60 0 0kg的超高产目标。1精播细管、培育壮苗1 .1慎选苗床。一般选择避风向阳 ,地势高亢 ,排水方便 ,无枯黄萎病 ,无残根杂草 ,前茬未打除草剂的田块作苗床 ,苗床与大田相隔距离不能太远。苗床与大田面积比为 1∶ 1 0。苗床厢面宽 1 .1~ 1 .2 m,钵土厚 1 0~ 1 …  相似文献   

7.
钾肥与棉花枯黄萎病的关系宋美珍,朱荷琴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试验在本所病圃进行。5月份选用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2和感枯萎病品种邯郸14;9月份选用中棉所12和感枯萎病品种徐州142;黄萎病试验采用无底纸钵定量接菌法和大田成株期同时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8.
文中概括了湖南省安乡县棉花生产的现状,从棉种选择、苗床选择、营养钵制作、播种、苗床管理、搬钵蹲苗及追施送嫁肥等方面阐述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黄萎病是目前棉花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1993年我国棉花黄萎病暴发成灾,有些地区病株率高达70%以上。2002-2003年在全国各棉区大面积流行,发病面积高达300万hm2以上,对棉花生产构成极大威胁。目前生产上缺乏高抗棉花黄萎病的品种和高效的的防治药剂,为进一步探讨敌力脱和爱苗对棉花黄萎病的防病效果,特进行本次试验。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河南省新乡市七里营棉原种厂进行,试验田为砂壤质地,水浇条件良好。为多年种植棉地块,黄萎病发生均匀且较重。棉花品种:新植1号(河南省新乡市新植原种厂提供)。试验共设置以下药剂处理,25%敌力脱EC(…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江苏省如东县旱粮棉区,蚯蚓数量不断增多,一般每平方米土内有蚯蚓5~10条,多的高达30多条。在棉花苗床,由于蚯蚓的蠕动,钻坏苗钵,使棉苗成钵率大幅度降低。为此,我们于1987~1988年对棉花苗床的蚯蚓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1、药剂及试验方法。1987年3月,在棉花苗床制钵时,设5个处理:5%西维因  相似文献   

11.
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农艺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后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是山西南部棉区充分利用耕地和光热资源 ,实现麦棉两熟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与之配套的机制土钵规格、移栽苗的苗龄等农艺指标则直接影响着机械化育苗移栽的整体效益。我们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 ,确定了适宜于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的营养钵规格、移栽苗苗龄等农艺指标 ,从而提高和完善了棉花机械化育苗移栽技术。1试验方法试验设在山西棉花所试验农场 ,供试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1 6、晋棉 1 7。配套机具为山西农机所研制的 2 ZB— 2型制钵机和 2 ZYB— 2型钵苗移栽机。表 1 不同钵体规格和移栽…  相似文献   

12.
南农6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核雄性不育抗虫杂交棉,母本为抗虫96-2202A,父本为不抗虫96-3209R。2004、2005年分别通过江西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对其蒜茬高产制种及质量控制技术作一探索。1制种田基本情况本地为大蒜主产区,土质为砂壤土,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灌良好。由于大蒜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蒜茬棉枯、黄萎病发生较轻。2育苗2.1苗床制作与播种。选择地势高,移栽方便的田块建立苗床,忌在光照不足,低洼地建立苗床。采用营养钵育苗。本地宜冷尾暖头(4月8-12日)打钵育苗。育苗前需配制营养土。营养…  相似文献   

13.
棉花品种资源抗枯黄萎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棉花枯、黄萎病的综合治理和抗病、丰产、优质棉花新品种的选育进程,也为棉花品种资源材料数据入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3~1989年,在研究棉花抗枯黄萎病快速、准确鉴定方法的基础上,对1053份棉花品种资源材料和中棉12号131个  相似文献   

14.
1棉花苗床杂草的发生特点在营养钵育苗田 ,由于棉花苗床钵土和盖土均取自肥沃的表土 ,杂草种子含量大 ,而苗床播种盖膜后其小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据试验观察 ,苗床温度在晴天会比外界平均高出 7.4~ 1 6.0℃ ;由于播种时钵体水分充足 ,地膜覆盖后保墒效果较好 ,有利于杂草的发生 ,其发生密度可达 72 9株· m-2 ,是直播棉田的 5~ 1 0倍 ,严重影响棉苗的生长发育。棉花苗床杂草一般在播种盖膜后 6天开始出草 ,1 5天左右达到出草高峰 ;以后随着棉苗长大、外界气温升高 ,揭膜次数增加 ,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 ,杂草出苗明显减少 ;棉花覆膜苗床…  相似文献   

15.
棉花黄萎病为土传维管束病害 ,一旦传入 ,即在土壤中定殖为害 ,现已蔓延到全国各主产棉区 ,对棉花生产危害严重。克萎星叶面喷施防治棉花黄萎病 ,1 999年 1 0月通过国家农药登记 ,该产品进入市场已历时两年 ,深受棉农欢迎 ,经得起生产实践的考验 ,现将 1 997~ 1 999年两地农药登记试验结果汇总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分别由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河南省农药检定所承担 ,试验地均设在棉花黄萎病发生严重且均匀地块 ,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均为耐黄萎。试验处理设置为克萎星 5 0 0倍液、1 0 0 0倍液、1 5 0 0倍液 ,有效成份 …  相似文献   

16.
抗黄萎病新品种豫棉21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选育过程豫棉 2 1 (豫 2 0 67)是以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耐黄萎病品种中棉所 1 2为母本 ,以抗病性较好的豫植 1 77为父本杂交 ,在枯、黄萎病圃上连续定向选择 8年而育成的高抗黄萎病陆地棉新种质。 1 995~1 996年参加河南省棉花区试 ;1 997~ 1 998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春棉区试 ,同期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 ;1 999年参加黄河流域春棉生产试验。 1 999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被命名为豫棉 2 1。自 1 994年以来 ,豫 2 0 67作为黄萎病抗源种质向外单位发放 ,先后被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四川、新疆等省 (区 )的棉花…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比较近年来选育的棉花品种(系)对枯黄萎病的抗性,加速棉花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及对枯黄萎病的综合治理,应用人工接菌诱发的病圃进行成株期鉴定。材料与方法1、品种(系)来源鉴定材料共80个,取自1987~1988年参加全国棉花优质抗病新品系联合试验,全国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控制棉花黄萎病,以抗病品种中植棉2号、耐病品种鲁棉研28号和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施加有机肥、喷施叶面肥、施用生防制剂、控制早铃等处理,并与只施加生防制剂和不做任何措施的处理进行发病率、病情指数及产量比较。结果表明,应用该综合防治措施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较高的防效,最高可达67.13%。实施综合防治措施后,抗病品种中植棉2号、感病品种新陆早7号、耐病品种鲁棉研28号分别增产16.95%、42.11%、11.44%。该综合防治技术为田间棉花黄萎病防治提供了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枯黄萎病是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自治区植保站等单位的调查显示,1995年全区枯萎病面积达4万~4.6万hm2,其中绝产面积2666.7hm2以上;目前全疆80%以上的棉田受枯黄萎病危害,枯黄萎病蔓延后导致本区自育丰产、优质、不抗病棉花品种难以推广。研究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新疆自育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新疆的库车县齐满镇枯黄萎混生重病田和无病田进行。参试材料14份,分别为自育品系抗虫2000和5,自育中长绒棉品系25、29、30、32、9-2065号;美棉99B、33B;SGK32…  相似文献   

20.
利用棉花黄萎病枯斑型菌系BP2、落叶型菌系V991人工病圃为鉴定场所,以鄂荆1号为感病对照,对8个不同来源的抗(耐)黄萎病棉花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同一棉花抗源种质对不同黄萎病菌系的抗性表现不同,不同棉花抗源种质对同一黄萎病菌系的抗性也存在差异;棉花落叶型黄萎病菌系的致病力明显高于枯斑型黄萎病菌系;苏远6071、苏远6072和苏远6077与抗黄萎病的海岛棉品种海7124达到同一抗病水平,可作为棉花抗病育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