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耕作与栽培》2009,(3):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  相似文献   

2.
《耕作与栽培》2009,(6):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  相似文献   

3.
《耕作与栽培》2009,(5):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  相似文献   

4.
《耕作与栽培》2007,(5):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此外中心还拥有酶联及PCR检测的病毒检测分子实验室。中心具有年产马铃薯试管苗35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1000万粒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耕作与栽培》2007,(6):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温室大棚12480m^2,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常温库500m^2和冷库377.3m^3,试验大楼2000m^2,组培室500m^2,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此外中心还拥有酶联及PCR检测的病毒检测分子实验室。中心具有年产马铃薯试管苗35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1000万粒的能力。至2007年,中心已经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800余万粒,产品符合达到国家GB 18133-2000标准。  相似文献   

6.
《耕作与栽培》2010,(4):F0004-F0004
贵州省薯类脱毒种苗快繁中心是农业部发展脱毒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计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并于2007年9月通过验收。中心拥有12480m^2温室大棚,其中智能温室960m^2。连栋大棚11520m^2,500m^2常温库和377.3m^3冷库,2000m^2试验大楼,500m^2组培室,以及完备的组培设备。此外中心还拥有酶联及PCR检测的病毒检测分子实验室。中心具有年产马铃薯试管苗350万株,马铃薯原原种1000万粒的能力。至2008年,中心已经试生产马铃薯原原种1000余万粒。产品符合达到国家GB18133—2000标准。  相似文献   

7.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六十二团从2010年开始采用异地脱毒原种草莓苗,在本地扩繁生产,9月中下旬栽植在温室大棚,翌年2月上中旬草莓上市,每亩温室大棚产量平均在3000千克左右,亩收入2.5万~3万元,经济效益较高。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3414脱毒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毕节地区脱毒马铃薯的最优施肥方案为,施N肥9.09~10.02kg/667m^2,P肥4.06~4.2kg/667m^2,K肥11.43~12.18kg/667m^2,N:P:K平均为1:0.43:1.23。在此施肥方案下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为N42.17%,P2O539.29%,K2072.94%。  相似文献   

9.
品比试验表明,本地黄心薯产量达4230.8kg/667m^2,排在第1位;本地白薯产量达3128kg/667m^2,排在第2住;脱毒甘薯美国SL-9、86—21产量分别为2461.3kg/667m^2、2300.9kg/667m2,排在第3、第4位,脱毒甘薯均比对照本地甘薯高出300.8kg/667m^2和140.4kg/667m^2,增产13.92%和6.50%。从产量结果中看出,脱毒甘薯产量表现较好,淀粉和干物质含量较高,适宜在天柱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套作玉米良种优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马铃薯品种和玉米品种进行良种搭配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米拉与不同玉米良种搭配的效果优于本地米拉的;糯玉米与不同马钤薯良种搭配的效果优于,尤质蛋白玉米和普通杂交玉米的。以脱毒米拉与糯玉米搭配种植的复合产值和纯收益最高。分别达到1460.74元/667m^2和894.84元/667m^2。马铃薯套作糯玉米。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获得1600~2000kg/667m^2的青绿饲料秸秆。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莱州市朱桥镇周家村周林昌,在2000m^2大棚里种植大姜,连续三年平均666.7m^2产姜7500kg以上,收入高达2万元,是当地有名的种姜大王。其种植经验如下: 一、建大棚 用水泥作柱,竹竿作拱架,做成高2.2m、宽10m、长60m的拱圆大棚。棚膜覆盖后,在夏季不拆除,用做遮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培密度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单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脱毒甘薯在8001000m海拔区的最佳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以栽5000窝/667m^2产量2678.4kg/667m^2最高,其次是栽4000窝/667m^2产量为2537.6kg/667m^2;第三是栽6000窝/667m^2,产量2122kg/667m^2为最低。经方差分析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分析讨论认为栽4000-5000窝/667m^2是甘薯一号在800-1000m海拔地区的最佳密度,可作为指导大面积生产应用泰者.  相似文献   

13.
药剂浸种对脱毒马铃薯产量和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3年在锦屏县三江镇银洞村进行了脱毒马铃薯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脱毒种薯30min的产量为2494.6kg/667m^2,比脱毒种拌草木灰和本地种拌草木灰增产10.3%和21%,增产显著,且各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大棚绿色豆瓣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豆瓣芽菜在大棚中生产,可进行周年循环栽培,产值可达100~300元/m^2。本文从大棚建造、种子处理及采收上市等方面介绍了大棚绿色豆瓣芽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夏津县苏留庄镇北铺店村,在县蔬菜局的指导下.对多种蔬菜栽培模式进行了试验。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日光温室(冬暖大棚)秋芹菜一冬春茬番茄一夏黄瓜三种三收周年栽培模式,533m^2温室(8分地)一年可收入15000多元。一年三种三收,环节紧扣,技术比较简单,经济效益高。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套适合本区域生产条件、气候因素的脱毒丰收白一级种快繁技术。包括温室大棚高畦低背稀排浅盖早春育苗技术、窄垄密植采苗圃扩繁蔓子头技术、生茬地化控快繁一级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几年,郓城县推广温室茄子嫁接高产栽培技术,节本增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产量4500~6000kg/667m^2,效益达1.5万元/667m^2。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温室建设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卉生产离不开保护性设施,尤其是生产优质花卉、只有在保护性设施条件下才能实施各项先进的花卉栽培技术。广州花卉研究中心自1985年组建后、立即组织引进自动化的荷兰玻璃温室和多形式塑膜隧道大棚,90年代初,使用多种国产塑膜大棚、钢架薄膜温室及玻璃温室等。在栽培花  相似文献   

19.
香椿种芽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室内与塑料大棚内研究了播种量,播种基质,药剂处理种子对香椿种芽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选出生产周期短,出苗整齐,并能促进种工时生产量的最优配方,室内条件下为200g/m^2 锯末 MnSO4浸种;大棚内为150g/m^2 珍珠岩 ZnSO4浸种;室内培育香椿种芽的食用品质高于大棚内培育的种芽。  相似文献   

20.
发展蔬菜生产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重头戏,如何安排好蔬菜茬口对增加产量,提高效益至关重要。根据土城实际情况,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出大棚番茄/冬瓜-花菜-结球生菜1年4收栽培模式,一般单产番茄4000kg/667m^2,冬瓜5000kg/667m^2,花菜1500kg/667m^2,结球生菜1250kg/667m^2,年产值达万元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可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