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花蓟马与烟蓟马在紫甘蓝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与本地物种烟蓟马的发育和繁殖的区别,在25℃恒温条件下,组建了西花蓟马与烟蓟马在紫甘蓝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显示,西花蓟马在紫甘蓝上的未成熟期为11.55天,显著低于烟蓟马;西花蓟马两性生殖时,雌成虫平均寿命为32.06天,单雌产卵量为125.19粒,孤雌生殖时,雌成虫平均寿命可达43.33天,单雌产卵量上升到246.40粒,而烟蓟马雌成虫平均寿命仅为23.44天,终生可产卵186.06粒;西花蓟马取食紫甘蓝的内禀增长率为0.1543,低于烟蓟马的0.1872;西花蓟马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为72.2456,而烟蓟马为126.2272;西花蓟马在紫甘蓝上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所占的比例低于烟蓟马,而成虫期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对柳圆叶甲Plagiodera versicolora(Laicharting)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在野外,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至5月中旬陆续出土繁殖,一年能繁殖6~12代。该虫由于成虫产卵持续时间长,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短,因此世代重叠现象非常明显。11月上旬后羽化的成虫取食一段时间后蛰伏越冬。成虫产卵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10d为一个周期,每天产卵最少1粒,最多65粒。寄主树叶老嫩程度和气候条件对各世代成虫的产卵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交配前后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雌成虫生殖系统中的组织形态及结构变化,利用光学体视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麦蛾卵巢形态及卵子的发生情况,并探究交配对卵巢及卵子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麦蛾卵巢的发育主要分为5个级别:卵巢发育初期(I 级,初羽化雌成虫)、成熟待产期(II 级)、产卵初期(III 级)、产卵盛期(IV 级)以及产卵末期(V 级);卵子的发生主要分为卵黄发生期、卵黄成熟期和卵黄消亡期3个阶段。未交配雌成虫的卵巢发育停留在成熟待产期,而交配后72 h内雌成虫的卵巢管长度、总卵粒数和成熟卵粒数均随羽化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成熟待产期向产卵初期过渡时达到最高值;交配更有利于促进卵子的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4.
卵期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存活和繁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探明B型烟粉虱卵期的高温适应性,研究了B型烟粉虱卵在不同温度(39℃和41℃)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1、2和4h)后转至适温(27℃)饲养,对其存活和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卵期短时高温暴露的温度和时间对B型烟粉虱的存活率、性比、雌虫寿命和产卵量具有显著影响。卵期在41℃暴露1h和4h后烟粉虱的存活率分别为73.0%和72.3%,显著低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卵期在41℃暴露1h后,雌成虫比例为61.3%,显著高于对照,其它各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卵期在41℃暴露2h和4h后烟粉虱雌成虫寿命均为23.9天,较对照显著延长;产卵前期均为0.1天,较对照显著缩短;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38.6粒和149.1粒,较对照显著增多。其它各高温暴露处理也导致雌成虫寿命显著延长。此外,卵期短时高温暴露后羽化雌虫的产卵节律和成虫生存曲线也发生显著变化,成虫产卵高峰期和存活期延长。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共存时的生殖竞争,采用叶盘法测定了孤雌生殖方式下和两性生殖方式下,接入不同数量西花蓟马雌、雄成虫后,豆大蓟马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接入不同数量豆大蓟马雌、雄成虫后,西花蓟马的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明确了2种蓟马成虫数量和性别对彼此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的影响。在豆大蓟马孤雌生殖方式下,1头西花蓟马雌成虫即可使其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显著降低,由8.8粒和61.6粒分别下降至7.5粒和52.4粒,而1头西花蓟马雄成虫对其产卵量无显著影响;在豆大蓟马两性生殖方式下,1头西花蓟马雌成虫同样可显著降低其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由6.6粒和46.2粒分别下降至5.2粒和36.6粒,1头西花蓟马雄成虫也可显著降低其产卵量,分别下降至5.9粒和41.4粒;西花蓟马雌成虫对2种生殖方式下豆大蓟马产卵量的影响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雄成虫。在西花蓟马孤雌生殖方式下,1头豆大蓟马雌成虫和雄成虫即可显著降低其产卵量,日产卵量由6.8粒均下降至6.1粒,总产卵量由47.4粒分别下降至43.0粒和42.6粒;在西花蓟马两性生殖方式下,1头豆大蓟马雌成虫同样可显著降低西花蓟马的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分别由6.1粒和43.0粒下降至4.3粒和30.0粒,但2头豆大蓟马雄成虫才可使其产卵量显著降低;豆大蓟马雌成虫对西花蓟马2种生殖方式下产卵量的影响大于雄成虫。无论是否受到干扰,豆大蓟马2种生殖方式下的日产卵量和总产卵量均高于西花蓟马。表明在西花蓟马与豆大蓟马的生殖竞争中,由于豆大蓟马的繁殖力较高,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6.
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是云南石榴上最为重要的蛀果害虫,为明确不同性比对该虫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在温度(25±1)℃、光周期L∥D=15h∥9h,RH 70%±10%条件下,分别设置1∶4、1∶3、1∶2、1∶1、2∶1、3∶1和4∶1(♀∶♂)共7种雌雄性比处理,研究了性比对井上蛀果斑螟雌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和子代卵孵化率等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性比为2∶1时的产卵期、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长于其余性比,产卵前期短于除3∶1外的其余性比;性比为1∶2时产卵高峰单雌日产卵量显著大于其余性比;性比为1∶3时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大于其余性比,卵的孵化率显著大于除1∶2外的其余性比。无论在偏雄或偏雌性比条件下,随着雄虫或雌虫比例的增大,产卵前期均先减小后逐渐增大,产卵期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平均单雌产卵量均先逐渐增大后减小。偏雄性比条件下子代卵的孵化率高于偏雌条件下。性比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及生殖力有显著影响,性比偏高或偏低均不利于井上蛀果斑螟种群的生殖。  相似文献   

7.
异色瓢虫饲养密度对成虫获得率及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异色瓢虫具有自残习性,在大量饲养中需根据此特性探索出适宜的密度来保证成虫获得率和卵的获得量。在室内测定了在100 mL饲养盒中以地中海粉斑螟卵为食物的异色瓢虫幼虫不同密度下的成虫获得率以及雌雄成虫不同配比时的产卵量。幼虫饲养时,一个饲养盒中平均最多获得7只成虫,随着初始虫量的增多,成虫获得率呈下降趋势,单头饲养的获得率最高。成虫饲养时,1雌1雄、2雌2雄和3雌3雄处理的指标呈规律性变化,虫量越多,产卵前期越短、产卵期越长,总产卵量越大,单雌日产卵量越小,后代的孵化率均达80%以上。4雌4雄处理虫量多,相互干扰,导致产卵前期长、产卵期短、产卵量少,孵化率低、雌性比低。2雌1雄处理与相同雌虫数量的2雌2雄处理相比,单雌日产卵量、总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性比均低于2雌2雄处理。3雌1雄、3雌2雄处理与3雌3雄处理相比,结果亦然。雌雄等量比少雄的处理产卵多且优,但单雌产卵量、后代孵化率、雌雄性比以单对饲养最高。  相似文献   

8.
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重要天敌之一。为了探明该蜂的生物学习性,作者在室内观察了该蜂的交配行为、寄生行为、发育及其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性。结果显示:蓝色长盾金小蜂的交配行为包括搜寻与求偶、交尾前期、交尾、交尾后期4个阶段。小蜂的寄生行为分为搜寻寄主、触角检测、产卵针刺探、产卵、产卵后梳理5个过程;同一小蜂的寄生次数为1~3次,寄生时间随着寄生次数的增加而减少,超过3次时,寄生时间相对延长。在室温25℃~27℃,金小蜂世代发育经卵、幼虫、蛹、成虫共4个阶段,发育历期为28~30 d,其中卵期3 d,幼虫期9~10 d,蛹期16~17 d。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黑色成虫的选择系数最高,为0.57,对初期成虫的选择系数最低,为0.07。寄主虫期对蓝色长盾金小蜂的发育与繁殖影响明显,在寄主为初期成虫至黑色成虫时,蓝色长盾金小蜂的发育历期随着寄主虫期的增大而缩短,出蜂数则呈上升趋势,发育历期以寄主为初期成虫时最长,为31.8 d,寄主为黑色成虫时最短,为27.5 d;出蜂数以寄主为黑色成虫最多,初期成虫最低;寄主虫期对蓝色长盾金小蜂雌性比无影响。综上所述,蓝色长盾金小蜂的寄生时间与寄生次数密切相关,黑色成虫期的橡副珠蜡蚧是最适宜寄主,研究结果可为该蜂进一步扩繁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成虫日龄与交配状态对棉褐环野螟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棉褐环野螟(棉大卷叶螟)[ Haritalodes derogata (Fabricius)]产卵量、孵化率及成虫寿命的因素,为性信息素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5±2)℃,光周期L∥D=14 h//10 h的条件下,研究棉褐环野螟的繁殖适度.[结果]交配时间短于40min时成虫的产卵前期明显延长,而交配时间长于40 min时成虫产卵期延长,产卵量与孵化率显著提高.0次交配产卵量极小且不能正常孵化,交配1次或多次能使产卵量与卵孵化率明显提高.雌虫延迟交配对其产卵期、产卵量、孵化率和雌虫寿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与正常交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日龄的雌性成虫与7日龄的雄性成虫交配后产卵期(4.2±0.76)d、寿命(15.40±0.62)d最长,产卵量(189±17.17)粒/头、孵化率(54.39±0.07)%最大.[结论]明确了雌虫交配持续时长、交配次数以及雌雄不同年龄组配对繁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芪根瘤象Sitona simillimus Korotyaev为近年来在甘肃省黄芪上新发现的一种优势地下害虫, 为弄清温度对其成虫繁殖与寿命的影响, 为黄芪根瘤象的预测预报及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本研究在人工气候箱内设置5个温度(15?20?25?30?35℃)饲养黄芪根瘤象越冬成虫, 对其产卵前期?产卵量?成虫寿命等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5?20℃的较低温度下, 成虫产卵量低?产卵期较短; 30℃成虫产卵质量下降, 无效卵数量显著增加, 成虫寿命开始缩减; 35℃已接近成虫产卵?存活的临界上限温度; 25℃下成虫产卵量最高, 平均卵量2 068.08粒, 单雌最高卵量3 491粒, 且该温度下成虫产卵期及成虫寿命均最长?说明25℃左右是黄芪根瘤象成虫繁殖与生存的最适宜温度, 偏高或偏低的温度均不利于黄芪根瘤象成虫的繁殖与存活?  相似文献   

11.
宁夏设施辣椒上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设施蔬菜大棚内的盆栽辣椒上接虫,对西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产卵量及成虫寿命进行了统计分析。西花蓟马各虫态发育历期研究结果表明,卵期4.96 d,1龄若虫2.78 d,2龄若虫3.41 d,"蛹"期3.76d,成虫产卵前期3.15 d,产卵期17 d,世代周期18.06 d。各虫态存活率统计结果表明,1龄若虫53.72%,2龄若虫69.70%,"蛹"为71.43%,世代存活率为26.74%;成虫寿命27.35 d,每雌产卵量为46.32粒。根据该研究结果及宁夏气象条件,理论上可预测西花蓟马在宁夏设施蔬菜中年发生15~18代,下代发生量可为本代雌虫数量的12倍左右,为准确预测宁夏设施蔬菜中西花蓟马的发生趋势并及时做好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芪根瘤象甲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黄芪根瘤象甲Sitona simillimus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于2016—2019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对黄芪根瘤象甲的越冬规律、田间数量动态变化、生活习性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进行调查,测定土壤湿度和寄主植物对成虫存活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根瘤象甲以成虫在靠近植物根际处的土层内越冬,越冬适宜的土壤质量含水量为5%~10%。在甘肃省定西市黄芪根瘤象甲1年发生1代,越冬成虫产卵高峰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幼虫发生高峰期为每年6月中旬至8月初,化蛹高峰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羽化盛期为每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黄芪根瘤象甲成虫羽化当年虽可取食,但不产卵,翌年越冬结束后开始取食,取食后即可产卵。在黄芪、红芪、苜蓿和三叶草中,只有取食黄芪叶片的雌成虫才能正常产卵繁殖。黄芪根瘤象甲成虫产卵的昼夜节律明显,产卵主要集中在12:00—22:00,单雌产卵量为2 051.4粒,产卵期为42.6 d。卵、蛹和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9.8、10.6和36.7 d。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油茶蓝翅天牛在南方油茶各主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通过对江西油茶三大主产区蓝翅天牛产卵情况的系统调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了油茶枝条、林分因子等对蓝翅天牛成虫产卵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蓝翅天牛成虫在产卵部位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最喜欢选择在枝龄5~6年、枝角小于60°、枝径1.5~2.2 cm、枝高40~59 cm的枝条处刻槽产卵,同时,喜欢在枝条的中、下部产卵,而对枝条方向的选择没有特别嗜好。林分结构也影响着该天牛成虫产卵,最喜欢选择树龄7~8年、株高1.9~2.4 m、冠幅3.2~4.5 m~2的植株上产卵,林分密度、郁闭度与产卵株率呈负相关,以1 500株/hm~2、郁闭度0.6~0.8最合适油茶生长,对天牛产卵不利。立地条件中,该天牛成虫更喜欢选择东向及中下坡位的油茶林林缘产卵。可见,油茶寄主、林分和立地条件对蓝翅天牛成虫产卵部位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影响蓝翅天牛成虫产卵选择的主要因子是枝高、枝龄、树龄、林缘等因子,明确该天牛成虫产卵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对该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蔗异背长蝽已发展为益阳市甘蔗主要害虫。通过观察,对其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明确该虫在当地1a发生2代。以成虫越冬。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成虫分别于4月上、中旬和6月底至7月上旬各形成1次成虫产卵高峰。根据研究实践,提出了其发生影响因素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桃象虫在福建闽侯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2月间开始出土活动;以幼虫越冬者,其成虫出土约迟两个月左右;4月份为成虫出现的高峰期。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产卵,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旬为产卵终期。成虫也在6月上旬绝迹。4月上旬果中幼虫始见,6月上旬发生最多。2月至6月是桃象虫一年中主要的为害时期。成虫为害花、叶及果实,以蛀害果实为主,因此引致相当数量的幼果脱落。4月上旬幼果期,成虫盛发之后落果最甚,虫害落果数占总落果数80%。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连续喷药2—3次除治成虫,对于保果有很大作用。6月上旬为幼虫脱果始期,老熟幼虫从树上蛀果或地面落果中脱出而入土。8月下旬以前大都潜居土下3寸之内,此后逐渐钻入土层深处,部分幼虫当年化蛹并羽化为成虫越冬。故5月下旬检拾落果和摘毁树上虫蛀果,以及在8月中、下旬结合桃树中耕除草,都是消灭幼虫的有效方法。0.1%敌百虫液剂,25?T 乳剂200—400倍液,可湿性6%γ666200—300倍液,或25?T 乳剂、可湿性6%γ666 1∶1∶400—600倍液,喷射防治成虫,药效达92.7—100%。  相似文献   

16.
湘黄卷蛾Archips strojny Razowski是2015年杭州茶园发现的一种茶树新害虫。为了准确识别该虫,明确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对湘黄卷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测。结果表明,湘黄卷蛾卵粒覆瓦状排列成卵块,卵块多为条形或椭圆形;幼虫共有5龄,1~5龄的平均头宽0.25~1.61mm;成虫停息时呈钟形,雌雄蛾的前翅斑纹有明显差别。在4-6月自然温度条件下,卵期、幼虫期和蛹期分别为7.7、29.6、8.8d,成虫产卵前期平均为4.3d,产卵可持续2.6d,雌雄蛾平均寿命分别为8.5d和9.1d;成虫羽化高峰为10:00-13:00,每雌产卵量平均353粒。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2个转cry1Ab基因抗虫籼稻品系B1和B6对其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敏感性与其非转基因亲本对照嘉早935的差异,采用历期测定和产卵行为电子记录等方法分别测定了白背飞虱于B1和B6及嘉早935上的发育历期、产卵行为及繁殖力。结果表明,该飞虱以B1和B6为食时,其雌雄若虫总发育历期均显著长于对照,其中在B1上各延长了1.3和1.5天,B6延长了2.0和1.4天。产卵行为的电子记录结果表明,该飞虱在B1和B6上的产卵频次、一次产卵时间及总产卵时间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寄主植株可选择时,该飞虱有偏爱于B1上产卵,其上的产卵痕数、卵块数和总产卵量明显多于对照;而不嗜好于B6上产卵,其上的卵块及其卵粒数、总产卵量明显少于对照。然而,在寄主植株不可选择时,则未观察到这种差异。就卵孵化率而言,不论在寄主可选择还是不可选择时,与对照相比B1和B6对其均无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烟粉虱成虫对不同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棉花、烟草、番茄、甘蓝进行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研究 ,探讨烟粉虱成虫对 4种寄主植物的嗜食性。结果表明 ,在 4种寄主作物共同存在时 ,烟粉虱成虫喜欢取食烟草 ,排列顺序为 :烟草 >番茄 >棉花、甘蓝 ;产卵量排列顺序为 :烟草、番茄 >甘蓝、棉花。当只有番茄和烟草两种寄主植物时 ,烟粉虱成虫趋向于取食烟草 ,但在番茄上产卵 ;只有烟草和甘蓝时 ,烟粉虱倾向于取食烟草并产卵 ;只有棉花和番茄时 ,烟粉虱对两种寄主没有明显的趋向 ;只有棉花和烟草时 ,烟粉虱显著的喜好在烟草上产卵 ;只有棉花和甘蓝时 ,烟粉虱趋向在棉花上取食产卵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同样只有番茄和甘蓝时 ,烟粉虱喜好在番茄上取食产卵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观察研究了温度和寄主水果对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成虫主要生物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产卵前期影响无明显差异,而温度明显影响产卵前期。随温度增高,产卵前期逐渐缩短。取食杨桃的桔小实蝇雌虫在15℃、20℃、25℃、30℃、35℃下的产卵前期分别是41.1、29.1、13.8、12.9、15.6 d;(2)温度对桔小实蝇雄虫性成熟时间有明显影响。在温度15℃、20℃、25℃、30℃、35℃下,桔小实蝇雄成虫的性成熟时间为21.4、15.7、12.8、1 1.5和10.8 d;(3)不同温度和寄主水果条件下成虫寿命也不同,从较低温时的140-190 d缩短到高温时的34-37 d;(4)不同的寄主植物对桔小实蝇成虫的产卵量影响较大,一般取食芒果和番石榴的雌虫产卵量显著高于其他几种水果。在25℃温度下,取食芒果、番石榴、香蕉、枇杷、青枣、杨桃、柑桔的桔小实蝇雌虫的产卵量分别是1634.3、1520.6、1309.1、1019.8、983.3、966.3和912.9粒/雌;(5)雌成虫性成熟并交配后开始产卵,2-3 d进入产卵盛期。分别建立了以柑桔和番石榴为食的幼虫发育成的桔小实蝇成虫日产卵量(粒)随羽化时间(d)变化的模型为:Y(fecundity)=-3.524+0.707T-0.00679T2和Y(fecundity)=-20.104+1.9827-0.0203 T2;(6)推迟供给寄主明显影响桔小实蝇雌成虫的产卵量,推迟0、5、10、15、20、25 d供给寄主,取食杨桃的桔小实蝇雌虫在25℃下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968.5、736.6、710.5、658.3、644.1和576.3粒/雌。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Blessig)成虫的日活动节律,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的取食、交配、产卵、爬行和飞翔等行为的昼夜节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其取食的高峰期是在晚上18时至20时;交配高峰期为17时至22时;产卵和爬行的高峰期均为19时至22时;飞翔的高峰期为19时至21时。提出了昆虫活跃值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评价了栗山天牛成虫的群体活跃值,结果表明,栗山天牛成虫的群体活跃值日变化规律亦为单峰型,而且不同时间的活跃值差异极显著,成虫主要在下午16时至晚上24时活动,高峰期是天黑以后的19时至21时。在高峰时段,栗山天牛雌雄成虫的活跃值差异不显著,但部分行为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天气条件下栗山天牛成虫的活跃值差异显著,晴天成虫的活力最强,阴天次之,雨天成虫的活动能力最弱,而且全天没有明显的活动高峰期。温度在22℃~26℃、相对湿度在50%~80%时利于天牛成虫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