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牛蛙蝌蚪的疾病防治1.气泡病。患气泡病的蝌蚪,身体膨胀,仰游在水面,肠内充满气体。防治方法:将蝌蚪捞出置于清水中暂养1—2天,不投饵,如投喂麸皮、米糠等饵料时,应煮熟投喂。若气泡病发生不严重,可迅速注入清新水。1.车轮虫病。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可见其尾鳍膜发白,常浮于水面。此病多发生在密度大,蝌蚪活动缓慢的池中。预防方法:减少放养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的水体。治疗方法:用硫酸铜和硫酸  相似文献   

2.
也谈鱼类气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辉成  周国海 《内陆水产》1998,23(10):28-28
鱼类气泡病是鱼苗培育阶段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鱼病之一。特别是鱼苗下塘后数天内,阴雨转晴的天常有发生。此病一旦发生,可见鱼池下风处的水面上飘浮着鱼苗尸体和病苗。由于鱼类气泡病发病突然,病期短,井难于发现。因此对其深入研究甚少,并有多种说法。如有人认为“鱼苗气泡病是鱼苗误香水中小气泡而引起的”。史为良先生认为鱼类气泡病是鱼鳃吸取水中溶解的气泡,堵塞其血管造成鱼类死亡。笔者在实地与治疗观察中发现,其情况又别于上述两种说法。1鱼苗气泡病致病途径笔者于1968年5月上旬久雨转晴的一个早晨巡塘,发现下塘2天…  相似文献   

3.
钱续 《淡水渔业》1994,24(4):21-22
建鲤的几种疾病及防治钱续(甘肃省榆中县渔业工作站730100)在两年的建鲤引种试验中,观察到建鲤气泡病、小三毛金藻中毒病、烂鳍病、椭圆碘泡虫病及车轮虫病和舌杯虫病。现将观察和治疗情况分迷于后,以供参考。一、气泡病从池边观察,病鱼体色较黑,头朝下,尾朝...  相似文献   

4.
天津地区养殖南方大口鲶常见病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天津地区在养殖南方大口鲶过程中10种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包括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腐皮病、白皮病、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指环虫病、三代虫病和气泡病、感冒等。  相似文献   

5.
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见的病害有赤皮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等。主要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猝发性气泡病也叫突发性气泡病,近年来在冬春季发病率很高,该病看似平常,但来势凶猛,让人防不胜防,死亡量很大,无论是南方的非结冰水体,还是北方的冰封水体均易暴发。同时,此病易诱发鱼类冻伤病、水霉病、鳃霉病、竖鳞病等,造成冬春季慢性死亡。目前在我国许多养殖区暴发频繁,已成为制约鱼类安全越冬的瓶颈,认识此病的发病原因,掌握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朱炳全 《淡水渔业》2000,30(5):12-13
6 3 常见疾病的防治6 3 1 蝌蚪的病害及防治(1)车轮虫病症状是体表及鳃的表面呈现有青灰色斑 ,或尾部发白 ,这是由患病蝌蚪分泌的粘液和坏死表皮所形成的 ,此病以 5~ 8月流行最盛 ,且多发生在密度大 ,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 ,虫体寄生鳃上时 ,使呼吸困难 ,浮于水面 ,进而大批死亡。其病因是寄生了原生动物车轮虫所致。防治方法 :①放养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控制放养密度 ,经常保持水质清新 ,可预防病发生。②治疗可用0 5mg L硫酸铜和 0 2mg L硫酸亚铁合剂 (总量浓度为 0 7mg L)全池泼洒。(2 )气泡病症状是腹部膨胀如…  相似文献   

8.
王钦东 《齐鲁渔业》2007,24(2):18-19
气泡病多发生在池塘养殖的鱼苗、鱼种阶段,但随着池塘精养高产面积的不断扩大,成鱼养殖阶段也经常发生。另外,工厂化温流水养殖的罗非鱼和小面积金鱼的养殖中也易患此病。特别是水花下塘不久,气泡病危害最严重,鱼苗越小越敏感,如抢救不及时,可引起鱼苗大批死亡甚至全部死亡,成鱼有时也可造成大的死亡损失。笔者在多年从事鱼类病害防治工作中对气泡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作如下介绍,以降低该病的发生。1气泡病的产生原因气泡病是由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所引起,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9.
谈鱼类气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鱼类的气泡病是普遍存在和经常发生的。但由于研究手段的落后,对其病症和机理认识不清,故不为养鱼界重视,至今还有人认为鱼苗的气泡病是误吞气泡造成的。现将笔者所经历的鱼类气泡病及对此病的机理与防治方法的认识叙述如下,供同行批评、指正。一、我所见到的气泡病1.  相似文献   

10.
牛蛙常见病的防治1.车轮虫病此病是由原生动物车轮虫所引起。常在密度过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发生,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蝌蚪尾部发白,常在水面浮游。防治方法:(1)减少放养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的水体可预防此病。(2)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相似文献   

11.
一、早春常见鱼病越冬后期常见鱼病有:气泡病、水霉病、竖鳞病、白云病、腹水病、腐皮病、鳃隐鞭虫、鱼波豆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红线虫病、锚头鳋病、中华鳋病、鲺病等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加州鲈鱼车轮虫病防治加州鲈鱼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名贵淡水养殖鱼类,车轮虫病是加州鲈鱼的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鱼患病严重时,体表或鳃上分泌大量粘液,车轮虫寄生密集的鳍、头部、体表等处出现一层白翳,在水中尤为明显。下塘10天左右的鱼苗发生此病时,...  相似文献   

13.
第五讲 鱼病及其防治 1.已发现的鱼病 虽然迄今已发现大口鲶会患白嘴白皮病、打印病、溃疡病、出血病、烂尾病、烂鳃病、肠炎病、水霉病、斜管虫病、绦虫病、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杯体虫病、盘钩虫病、锚头鳋病、鲺病、气泡病、萎瘪病、肝脂肪性肿大病,  相似文献   

14.
草鱼气泡病、车轮虫病并发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笔者接诊一例养殖户称患“怪病”的草鱼,经诊断是:草鱼成鱼患气泡病和并发轻微车轮虫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全部治愈。现把诊治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泥鳅苗种的培育过程中,气泡病是苗种大批死亡的元凶之一,苗种的成活率与此病有极大的关系,养殖户必须高度警惕气泡病的发生,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刘明生  李川 《河北渔业》2012,(3):28-31,61
为了解杂交鲟幼鱼患烂鳃病、气泡病并大量死亡的原因及病理变化状况。采用波恩氏液固定,HE染色等方法,对自然发生的杂交鲟烂鳃病和气泡病病鱼的鳃、肠进行了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发现:患烂鳃病的幼鱼鳃小叶上皮细胞增生、邻近鳃小叶粘连、上皮细胞脱落、鳃血管破裂、血细胞渗出等;患气泡病的幼鱼胃肠大量充气,膨胀致使胃肠壁变薄,变光滑,黏膜层萎缩、断裂,只剩黏膜下层,并且胃肠膨胀挤压肝胰脏使得胃肠和肝胰脏均有严重的充血现象,严重者肠道和肝胰脏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7.
<正>利用网箱结合土池的培育模式培育泥鳅水花,即泥鳅水花前期在网箱中培育15天左右、至平均长度约2厘米后,再转至土池培育到大规格鱼种。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下苗前几天因气泡病或体质弱小等原因引起的大批量死亡,也便于开口和观察,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发生车轮虫病的概率。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表明合理使用该培育模式可以使水花至大规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平均达40%,利润翻番,而且受气候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书讯     
鱼苗气泡病是发生在鱼苗饲养防的一种非生物性引起的疾病,是由于水中溶解气体过饱和或者鱼苗误食水中气泡而引起,常在初夏久雨或久阴突然转晴,水温突增的情况下发生。这种病分布很广,在江苏、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养殖场中均有发生。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因鱼苗气泡病而造成鲤鱼苗死亡,经济损失达15000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初春季节章丘市的成鱼塘中频频发生气泡病,重病塘鱼类死亡率达到20%,危害较大。现将该病的发生情况及采取的防治措施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一、发病情况1郾池塘条件:气泡病在本市多发于淤泥较厚的精养高产塘。发病期间池塘水深0.6~1米,池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源为地下水和引黄水,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2郾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为3~4月份,3月中旬~4月上旬、水温6~10℃时为发病高峰期,秋末冬初偶有发病。从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此病,草鱼鱼种和成鱼受危害最大,同池的鲢鳙鱼、鲤鱼次之,重病池鱼类发病率达到80%,治疗不及时病鱼死亡率可…  相似文献   

20.
<正> 车轮虫病是鱼类从鱼苗到夏花阶段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此病严重流行,会引起鱼种大批死亡。为了了解该病的发生规律,更有效地提供防治依据,对此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调查地点和方法调查地点为长沙市东郊湘湖渔场,该场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包括印染、橡胶、化工等20多个工厂的工业废水)养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