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辽宁省建平县引进了世界著名肉用品种夏洛来种公羊,开始对小尾寒羊进行肉用改良,为了掌握改良的实际效果,建平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于2001年开始对夏寒F1羊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进行试验。1材料和方法1.1时间、地点本试验于2001年9月~2002年9月在建平星星牧业有限公司进行。1  相似文献   

2.
正辽宁省建平县养驴历史悠久,驴品种改良工作开展较早。据建平县畜牧志记载,从1958年开始,建平县开始引进山西种公驴、沁阳种公驴改良本地驴品种,提高役用性能。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养驴业逐渐由役用向肉用方向转变,为提高本地驴的肉用性能,建平县开始引入德州驴改良本地驴,在畜牧主管部门技术引导下,经过多年不间断级进杂交和自然选育,建平县肉驴群体遗传性  相似文献   

3.
阿克苏地区是典型的绿洲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为发展养牛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农业机械化的普遍运用,促进养牛业由原来单纯的役用逐步向乳肉生产型方向发展。从1979年开始利用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种公牛和荷斯坦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对本地土种牛进行杂交改良,  相似文献   

4.
建平县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末共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治理面积64万亩。为了准确反映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情况,对建设成果进行科学监测与客观评价,我们开展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工作。1 基本情况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通过围栏、禁牧、牧草补播和天然草原改良等措施对现有沙化、退化草原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5.
宁化位于闽西北山区,当地黄牛体型小、生长慢、产肉少,经济效益低下。为了改良当地牛种,发展肉牛产业,我县自1996年开始引进法国利木赞肉牛细管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表明利杂一代不同月龄的体尺、体重及屠宰率、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当地黄牛,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黄牛奶、肉改良综合配套技术研究报告黄牛奶、肉改良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组豆基本情况陕西省省科委对我省为数众多的黄牛转向和综合利用问题,一向很重视和支持,早在1982年就已开始立题在陇县、临过二县开展黄牛奶用改良的科研示范研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蜀宣花牛”乳肉兼用牛是四川达州市宣汉县几代畜牧科技人员从1978年开始,引进世界优良乳肉兼用牛西门塔尔对宣汉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并导入荷斯坦血液,历经32年不懈努力,培育出的适应南方山地高温、高湿及农区粗放管理条件的乳肉兼用牛新品种。相关专家组一致认为“蜀宣花牛”牛的质量好,  相似文献   

8.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地方黄牛良种,以体大力强、肉质鲜美、适应性强而著称于世。近年来随着农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秦川牛应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转移,要着重解决生长发育较慢、后躯发育欠充实的缺陷,提高优质肉产量。因此,必须通过导血改良,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周至县从1998年开始,用国外优良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冷冻精液,对秦川牛进行杂交改良,累计改良黄牛2.15万头,杂交改良一代牛在体尺、体重及产肉性能方面与秦川牛进行对照,显示出良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9.
温岭高峰牛再次改良F_1代黄牛效果观察范福贤(金华汤溪兽医站)为改良本地小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自1985年开始,金华地区相继弓l进温岭高峰种公牛6头,与本地小黄牛进行杂交,所产杂种一代黄牛,在体尺、体重、肉役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继续采?..  相似文献   

10.
用荷斯坦牛改良土种黄牛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博尔塔拉州本地土种黄牛多为蒙古牛和哈萨克牛,土种黄牛体格小,生长发育慢,产奶产肉少,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差。我们从1999年开始引进荷斯坦牛细管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大规模杂交改良,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体格增大,产奶产肉多,经济效益高,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1.
麟游县从1980年开始,引进秦川牛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采取冻配与秦川牛本交相结合的方法,持之以恒,从未间断。2000年开始,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黑白花奶牛的冻精及细管,对改良牛进行配套杂交试验。为了掌握该县黄牛肉改效果,2009年在县科委的大力支持下,该站立项对利木赞改良效果进行测定,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邱怀教授主持下,1983年西北农业大学通过农牧渔业部畜牧局从丹麦引进乳肉兼用的丹麦红牛种公牛2头,种母牛7头,用于改进秦川牛的产肉、产乳性能。现杂种一代牛已降生,并且杂种一代母牛开始产奶。发现改良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巨大,深受农民欢迎。为进一步开展丹麦红牛杂交改良工作,借鉴亚州其它国家引进丹麦红牛的经验和教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开辟羊肉生产新途径,建平县显达公司于1997年由上海引进原产于南非的波尔山羊作父本,杂交改良本地山羊,发展肉羊生产。2003年对杂交一代羊进行了饲养、屠宰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52年大通县在桥头建立了大牲畜配种站,1962年在塔尔湾和衙门庄建立了2个配种中心,1978年开始,在省、市、县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利用优良的牛冷冻精液开展当地的黄牛群体改良工作,稳步推进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对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全县优良杂种牛覆盖面及存栏数逐年增加,成为助推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了摸清大通县奶(肉)牛改良情况,笔者于2015年11月13日开始在大通县畜牧兽医站的协助下,通过实地走访对大通县奶(肉)牛改良现状及成效进行了为期15d的调研,数据详实有代表性。并通过数据对大通县奶(肉)牛改良前景趋势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了改善小尾寒羊的肉质,提高其出肉率,该市大力开展陶寒杂交改良,打造乌兰察布市绿色肥羔生产供应基地。用无角陶赛特细管冷冻精液冷配小尾寒羊既能解决无角陶赛特种公羊的紧缺,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陶赛特种公羊的利用率和扩大配种辐射区域。2003年,笔者在乌兰察布市3个小尾寒羊相对集中的旗县开始冷配试验。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彰武县现有东北细毛羊18.5万只,多年来以毛用为主。为了提高其产肉性能和经济效益,1992年该县从法国引进9只夏洛莱肉用种公羊和58只夏洛莱母羊,在纯繁扩群的基础上,从1994年开始利用夏洛莱公羊,通过人工输精办法,改良原有的东北细毛羊。为了检...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黄牛改良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陕西省自1985年开始全面开展黄牛改良以来,主要采用了黑白花、丹麦红牛将秦川牛向乳用方向改良,还采用了兼用的西门塔尔或肉乳兼用短角牛将秦川牛向以肉用为主的肉乳兼用方向发展。目前,已获得了各种杂交后代。一些乳用改良牛已开始投入生产. 陕西省富平县位于渭北旱源,曾是秦川牛的良种产区之一,1987年该县引进丹麦红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县秦川牛,目前已获得各代改良牛3125  相似文献   

18.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役肉兼用黄牛,居全国黄牛之冠,以体躯高大、役用能力强、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著称。建国以来,全国大部分省市(区)均有引种,对改良各地黄牛发挥了重要作用。1983年,陕西省家畜改良站开始饲养秦川种公牛,生产不同剂型的冻精供应各地,加速了黄牛改良步伐。秦川牛鲜精的品质直接  相似文献   

19.
博州本地黄牛体格小,生长发育慢,产肉少。生产性能低,经济效益差。我们从1996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技术对当地黄牛进行大规模杂交改良,其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体格增大,产肉多,经济效益高,表现了明显的杂交优势。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牛改良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从1980年代初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国家投资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以种公牛站,液氮站为龙头,省地县乡四级畜牧站(改良站)黄牛改良服务体系,并配套了人工授精仪器设备,运输工具和人员的技术培训,这是我国历史上家畜品种改良工作中投入多,规模大,科技含量最高,可操作性强的一项新技术,也是推广难度较大的群众性工作,经过20多年的黄牛改良工作,杂种牛的初生重,日增重,产肉,产奶和肉的品质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益,近年来养牛业已成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优良肉牛品种被群众所认识,养牛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而现在根据本人这几年通过到各地,县举办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所了解到,黄牛改良人工授精工作中还存在着奶多问题急需解决,现归述以下几个方面,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