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春小麦产量突破的育种策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春小麦品种产量水平提高慢,种植春小麦与其他作物比较效益低,黑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引起种植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从5个方面阐述了春小麦产量突破的育种策略。从产量构成因素方面,在高收获穗数基础上,育种上应突出增加品种穗粒数的遗传改良;由于穗粒重的提高必将增大倒伏的风险,增强抗倒伏能力的育种更需加强;春小麦产量潜力的突破口在于提高春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量方面;协调高产与稳产及产量与品质间矛盾等。  相似文献   

2.
麦秆蝇(Meromyza saltatrix L.)是古浪县小麦上一大害虫,在二阴山区春小麦上发生尤为严重,以其幼虫为害麦苗基部和穗部,造成枯心病、烂穗及白穗,对产量影响极大,近年已成为古浪县山区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148团通过春小麦复播青贮玉米的生产示范,筛选出适宜春小麦复播的青贮品种,结合小麦及复种高产栽培经验,为两早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一、滴灌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1.技术指标①产量结构667米2基本苗42万~44万株,收获穗40万~42万穗,株高80~85厘米,穗长8厘米左右,每株结实小穗数14个,不孕小穗数2~3个,穗粒数28~30粒,千粒重49~50克,单穗重1.4~1.5克,667米2产量55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4.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高稳 数法综合分析了1998-1999年度河南省高产小麦区试春小麦水地组区试品种(系)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并与常规分析法进行了比较,高稳系数法可将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更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新品种(系),用这种方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春小麦是武威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0%,而且产量较高.为了选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春小麦新品种,我们设置了春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从中筛选高产、优质、早熟、抗倒伏、灌浆快、落黄好、丰产、稳产的新品种供大田生产推广应用,使武威市的小麦生产向持续、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小麦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总结了小麦产量超9 000kg/hm2的成功经验,包括:培育高产土壤;选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小麦品种;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合理运筹肥水;建立高产低耗的群体结构;强化中后期管理,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增加穗重等。  相似文献   

7.
昌吉地区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育种目标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昌吉地区春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并对该区春小麦的育种目标进行了探讨,认为:①该区春小麦高产中,穗数是主导因素,其次在保持较高千粒重的前提下以获得较多的穗粒数。②主要围绕穗长、结实小穗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倒伏程度、落粒性、生长势、生育期、穗密度这九个性状进行选择,同时兼顾其它性状,能快速而有效地选择到高产、稳产、优质的品系(种)。  相似文献   

8.
正阿勒泰地区小麦种植范围非常广,重视高产栽培无公害小麦技术的研发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产栽培无公害小麦技术性比较强,研究人员应该在明确阿勒泰地区小麦种植实际状况的前提下,采用配套标准化先进栽培技术,满足现代社会对小麦高产、高质量的需求。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指标差异较大,一般大穗高产品种,基本苗每667m240万株-42万株,最高总茎数82-85万株,收获穗数38-40万穗,穗粒数平均30粒以上,  相似文献   

9.
安麦1241是安阳市农科院小麦所选育的半冬性、中早熟、多穗型小麦新品种。多年试验种植表明,它是一个集抗病、抗倒、抗倒春寒、高产、稳产等于一身的优良小麦新品种。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其生产潜力,我们结合其特征特性,探讨一下其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地区春小麦超高产育种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西北地区春小麦高产品种在较大面积上创亩产500kg的事例不少。作者结合国内外小麦高产、超高产情况,指出我国西北地区春小麦高产区需要超高产品种,并讨论了春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某些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新品种比较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威市是春小麦的主要产区,约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0%,而且产量较高.为更好地选育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2001年我们设置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从中筛选高产、优质、早熟、抗倒伏、灌浆快、落黄好、丰产稳产的新品种供生产中推广应用,使小麦生产向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9年平罗县春小麦全生育期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观测要素资料,分析了春小麦生长状况和生育期气象条件,结合各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生理需求,评估了2019年平罗县春小麦生长季内气候条件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9年春小麦幼穗分化期气温偏高,日照、降水偏少,不利于形成大穗;灌浆期气温偏低、日照偏少,加上连阴雨天气造成春小麦灌浆不充分,使得收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明显降低,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13.
张治国 《河南农业》2008,(15):52-52
一、小麦高产与农田基本建设 农田建设标准的高低,是能否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生产实践证明,高产麦田必须实行畦、墩种植,达到土地平整、排灌畅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园田化,才能提高抗旱、防涝能力,确保高产、稳产。近年来,南阳市农田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标准普遍偏低,以致于前期干旱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后期干旱怕穗重倒伏不敢浇水,都会严重影响小麦高产。今年南阳市发生了严重的干热风,由于不具备浇水条件导致小麦千粒重偏低,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4.
春小麦穗分化的特点及其与高产栽培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足够穗数基础上,提高每穗的生产力(增加粒数和粒重),是进一步发挥小麦高产潜力的重要途径。小麦的穗粒数和粒重,虽为品种固有特性,品种间差异颇大,但也明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1975年以来,我们围绕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先后对春小麦  相似文献   

15.
昌吉地区春小麦品种演变及今后育种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小麦是昌吉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240×10~4亩,其中春小麦119×10~4亩,约占小麦播种面积50%。奇台、吉木萨尔、木垒三县种春麦最多(共100×10~4亩,其中奇台县50×10~4亩),占昌吉地区春麦播种面积84%。 昌吉地区从1978年开始,先后开展了大面积高产方竞赛,高产、稳产、低成本试验研究,千亩千斤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春小麦生产的发展,大面积单产连续创历史最高记录,高产典型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奇台县1981—1990年亩产达300—400kg的面  相似文献   

16.
<正>土壤是小麦生长的载体,为小麦提供了必须的生长条件,土壤肥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小麦的产量水平,因此,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对小麦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河北省小麦生产存在的土壤障碍问题并结合自己实践经验提出了小麦田土壤培肥的技术要点,以期为河北省小麦的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小麦新品种云麦72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利用云南省小麦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云麦72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麦72表现出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度广的特性;产量与有效穗和穗粒数均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千粒重与产量相关不显著;有效穗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是其高产的主要因素。由此说明,云麦72在云南省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开麦20是由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抗病大穗弱春性小麦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生育期适中、抗干热风、适应性广等特性,综合性状优良,丰产稳产性好。结合该品种近年来大面积推广生产的具体表现,提出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豫南稻茬麦区优质高产小麦育种目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豫南稻茬麦区小麦育种工作的现状,依据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耕作制度和小麦生产水平,结合几个推广品种的性状特点,提出了应以培育优质高产、稳产、耐湿、多抗、早熟小麦品种为目标。具体性状指标要求:选育半冬性多穗型品种,产量三要素中要突出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千粒重要求中等或偏上即可,早熟或中熟,灌浆速度快,半矮杆,抗倒伏能力强,耐湿抗病,适应范围广,播期弹性大,抗逆力强。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春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新疆春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30个新疆自育的春小麦品种(系)为参试品种(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分析各品种(系)的农艺性状。[结果]生育期、最高总茎数、收获穗数和成穗率4个农艺性状是影响新疆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子;在遗传距离8.37水平上将30份品种(系)分为4类。[结论]当春小麦品种(系)生育期较短,最高总茎数适中,收获穗数和成穗率较高时,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