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勇  赖永超  刘楠  任海  张倩媚  简曙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040-10043,10071
[目的]为艳桢桐在我国的引种驯化、栽培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引种栽培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繁育中心及展览区内的艳桢桐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学特征、解剖学结构、生理生态学特征及营养成分。[结果]在栽培条件下,日间平均光合速率为3.31μmol/(m^2.s);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无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导度为0.085mol/(m^2.s),蒸腾速率为2.30mmol/(m^2.s),水分利用效率为1.44μmol/mmol。艳桢桐对营养元素的利用率较高,植株体内加权平均养分含量为N1.45%、P0.32%、K0.66%、Na0.02%、Ca3.84%、Mg0.14%,其中叶片中N、P、K、Mg含量最高,根中Na含量最高,茎中Ca含量最高。艳桢桐生长速度快,攀附及适应环境能力强;栽培中应适时浇水及补充生长所需的N、P、K等矿质元素,以维持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平衡。[结论]艳桢桐喜温暖湿润、光照较好的环境及肥沃的酸性土壤,也耐贫瘠,适合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2.
对桂叶老鸦嘴.变色牵牛、美丽桢桐、蓝翅西番莲、小叶双腺藤等扦插繁殖生根较难的品种进行扦插繁殖技术研究.通过扦插试验对绿化品种不同部位插穗进行刻伤、刻伤+黄泥浆、刻伤+IAA、IAA、刻伤+根旺,根旺等处理,以清水为对照.同时还进行了不同基质的扦插效果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泥炭:河沙=4∶1基质配方较好;秋季用刻伤+黄泥浆速蘸处理对桂叶老鸦嘴和蓝翅西番莲生根效果好;根旺处理对美丽桢桐有较好促根作用;刻伤+IAA对变色牵牛生根效果好.变色牵牛、桂叶老鸦嘴、猫爪花和蒜香藤的扦插生根率达80%以上,说明适合采用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区域茅尾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样区,采样估算广西红树林湿地沉积层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混交林桐花光滩,0~50 cm土层分别为2.797%、1.218%和0.870%;红树林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混交林桐花光滩,混交林、桐花和光滩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42.79、47.25和47.21 t/hm2。与周边红树林地区相比,钦州湾混交林的各层土壤碳储量与深圳湾红树林和海口的白骨壤接近,但远低于深圳福田的秋茄林和海口的桐花,而钦州湾桐花、光滩的各层土壤碳储量与深圳湾光滩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2,(4)
最近,云南省又培育出两个小桐子新品种——多花膏桐和皱叶膏桐。  相似文献   

5.
几种红树林植物在浙南沿海北移引种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在温州地区可成功引种的红树林植物,调查了不同种源红树林植物的年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秋茄、无瓣海桑、桐花、海漆可安全越冬,保存率分别为秋茄(77%)〉桐花(73%)〉海漆(70%)〉无瓣海桑(15%),而拉关木、木榄、尖瓣海莲、红海榄、老鼠簕、白骨壤均死亡。在0℃低温下,相对电导率较夏季增幅大小的顺序为:拉关木〉无瓣海桑〉桐花〉1年生秋茄〉8年生秋茄;SOD活性增幅最大的是桐花,比夏季增加了105%,秋茄、拉关木SOD活性基本没有变化;脯氨酸含量拉关木增幅最大,冬季比夏季增加了2 854%,而无瓣海桑和8年生秋茄脯氨酸含量则变化很小。综合分析,无瓣海棠、桐花、海漆和秋茄基本上可在浙南地区安全过冬,而其余红树林植物是否适宜在浙南栽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台湾中华茶联会台北分会主办的“土城桐花茶会”,1997年在全岛文艺竞赛中荣获冠军决不是偶然的。现在各种茶会活动在大陆此伏彼起,参看一下台湾的“土城桐花茶会”一定有所启发。土城的龙泉溪两岸盛产榨油用的桐籽树,茶会在桐花盛开时结合当地名胜古迹、人文风物、民歌民谣,溪中梨皮石制的石壶泡茶,将茶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参与者以茶会友,以茶恰情,在整体的茶艺气氛中得到享受满足。由于桐花茶会有很大的民俗性,有人人能开口吟唱《油桐花开》的民歌,这首歌曲的播送也在茶会贯彻始终,就避免了坐椅子、坐车子、吃饭的时间多,品茗…  相似文献   

7.
李巧云 《新农村》2014,(2):28-29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典文献《神农本草经》及《博物志》中分别有“梓叶饲猪,肥大三倍”、“桐花及叶饲猪,极能肥大,且易养”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广西七个油桐品种综合评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评价广西油桐(Vernicia fordii)品种资源,对南丹百年桐、龙胜大蟠桃、三江五爪桐、恭城对年桐、隆林米桐、隆林矮脚桐、都安矮脚桐7个主要油桐品种的产油量、果实性状、桐油理化性质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使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南丹百年桐和龙胜大蟠桃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隆林矮脚桐,3个优良品种可为广西北部及毗邻的贵州、湖南省区进行油桐良种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 西峡县油桐多属三年桐(Aleurites fordii Hemsl).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人工自然选择的结果,形成了一些地方品种:如股爪青、五爪桐、叶里藏等,其中股爪青是最好的一个,它分布最广,西峡、内乡、固始等县调查占总株数的88.5%.种子播种后,三年开始结果,七年可以大结,盛果期达15-20年,管理的好25年仍能大量结果,成片林  相似文献   

10.
泡桐属1新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泡桐属1新种,即建始泡桐。并从花、果主要形态特征、花药表皮毛状体、花粉粒的形状、大小和网眼等方面,论证了该新种与邻近种:白花泡桐、鄂川泡桐和川泡桐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桐与桐国考     
桐与桐国考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何光岳桐国,又作空同氏,乃商之后,子姓,位于河南虞城县南五里有桐亭。周武王灭商后,桐人分迁西、南各地。一、桐人的来源桐人又作空桐氏、空同氏。《史记·殷本纪》:“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4种红树植物幼苗——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秋茄(Kandelia candel)的叶片解剖结构,揭示其适应滨海盐渍环境的机理。结果表明,4种植物均具有适应海生环境的共同叶片结构特征:具较厚角质层,表皮之内有贮水组织的内皮层,气孔下陷,有发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同时,4种植物又各自表现出与其生境相适应的叶片形态特征:秋茄为等面叶,白骨壤和桐花树上下表皮具盐腺,白骨壤密被表皮毛,桐花树和秋茄树叶片结构中有木栓瘤结构,木榄和秋茄叶片含晶体。单宁含量大小为秋茄、桐花树、木榄、白骨壤。该研究为红树植物的生态功能、分类、生境、移栽以及湿地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邓桃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85-6788
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云南省膏桐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指出云南省膏桐产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加工成本高、缺少价格优势、科研滞后、原料林基地建设投资不足、成效难以保障、尚未建立膏桐种子收购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引进和培育龙头加工销售企业,推动膏桐产业化进程、突破技术瓶颈、降低加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膏桐产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多方争取资金、扶持发展膏桐原料林基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膏桐产业基地、加强原料林基地的抚育管护,确保建设成效、加强病虫害防治、出台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适时启动弹性亏损补贴机制、加强市场建设,扩大流通领域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处理对膏桐幼林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肥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解肥料对膏桐幼林结实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膏桐幼林进行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仅施用氮肥对膏桐增产作用不大,但仅施磷肥或钾肥却对膏桐增产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氮、钾一定时,施磷肥量超过一定水平,对膏桐产果量影响不大,施肥处理对出仁率和出油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科技》2007,(6):20-20
通过武夷山市林业局科技人员的多年试验栽培,日前该市“泡桐混交林混交模式研究”项目通过评审验收。该课题在桐杉、桐竹、桐茶、桐栗混交试验模式中,初步探讨了泡桐混交树种的搭配选择,总结出桐竹、桐栗等混交模式的营林生产管理培育措施,为广大林农提供科学的可供借鉴的泡桐栽培推广技术,为今后泡桐混交林模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膏桐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方法]分别采用室温清水浸种18h,60℃清水浸种10min,20%双氧水浸种3min和无任何处理的膏桐种子,放置于15.0、17.5、20.0、22.5、25.0、27.5、30.0℃的恒温下进行发芽试验,研究不同温度对膏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15.0℃条件下膏桐种子不能萌发;温度在17.5~30.0℃时,膏桐种子均可萌发,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提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温度在25.0~30.0℃时,膏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都不显著。[结论]不同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不同,20%双氧水浸种3min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0℃,其他方法处理的膏桐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30.0℃。  相似文献   

17.
女贞,别名女桢、蜡树、桢木。是木犀科女贞属的常绿乔木,通常成灌木状。树高10米,高者可达15米。女贞耐旱、耐涝、喜阴,对土壤要求不高,林木能多用,能营造为用材林、药材林、绿化林和水源林。  相似文献   

18.
广西各地栽培的油桐,主要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两种。两种油桐具有明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特性。三年桐喜欢較温和的气候,要求近中性和較肥沃深厚的土壤,主要分布于柳州以北,形成桂北三年桐区;千年桐性喜高温和酸性土壤,多分布在柳州以南,  相似文献   

19.
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群落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珠海市淇澳岛天然红树林(秋茄Kandelia candel、桐花树Aegiceras carniculatum)和人工红树林(3~5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的群落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半年时间内,秋茄种群平均地径和胸径均显著增加,高度变化小;桐花树种群平均地径、胸径和高度变化均不显著;无瓣海桑生长快速,不同年龄段的地径、胸径和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无瓣海桑人工林群落中,随着林龄的增长,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无瓣海桑作为先锋造林树种,可有效压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长,并促进乡土红树植物定居生长.  相似文献   

20.
生态公益林更新和补植树种——千年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分析了发展千年桐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千年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用途,并阐述了千年桐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壮苗培育、造林与抚育、病虫害防治等营林措施,为生态公益林树种的更新与补植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