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非洲猪瘟"防控,猪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门卫开始,改变猪场外围结构,增加各种消毒设备和防范措施,增强人员防非洲猪瘟岗哨等,形成外部"铜墙铁壁"的非洲猪瘟防控模式。即使这样,非洲猪瘟还是突破猪场最后一道防线,进入猪场内部深处,像暗哨一样潜伏起来,伺机而动。至此,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趋势和防控策略发生改变,由外部严防死守阶段转为场内"拔牙"防控、带毒生产阶段。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暂未研制出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为有效防控好非洲猪瘟,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全面的防控措施。作者从基础防控措施、不同规模猪场应对法和特殊防控法三个角度,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现状进行综述,思考与总结提出:养殖过程应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方针;结合猪场实际在尽可能搞好生物安全的同时,防控好非典型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和常见细菌性疾病等基础性疾病,强化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有效防控猪场的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严重危害发生国家的养猪业生产,食品安全和国际贸易,并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可以用于非洲猪瘟的防治,因此对该病的防控主要依赖于加强检疫和监测,防止疫病侵入。为从猪场规划设计建设方面增强猪场防控非洲猪瘟能力和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区,文章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阐述了从非洲猪瘟防控对猪场选址、绿化和建设施工的影响、对猪场工艺、规模和养殖模式调整的影响和对猪舍建筑和环境控制的影响等方面,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尚无针对非洲猪瘟的疫苗和对症药物。切断感染病毒途径,做好生物安全是防控非洲猪瘟的最有效措施。从食物及饲料管控、猪场分区管理、人员及车辆管控、清洗消毒措施等4个方面,分析了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下及后"非洲猪瘟"时代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发生至今,已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文章从病原的认识、构建四道防线、到适宜消毒剂的选择、非洲猪瘟防控制度的执行和严堵防控漏洞这5个方面介绍了当前规模猪场应对非洲猪瘟的主要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规模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2018年8月首例非洲猪瘟在东北地区报道以来,非洲猪瘟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全国,很快很多大型的规模化猪场、农牧公司被"洗劫一空"。通过一年多与非洲猪瘟疫情抗争的历程,大家对非洲猪瘟防控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猪场开始走复产之路,但很不幸不少猪场再次被非洲猪瘟感染,导致复产失败。  相似文献   

7.
2018年,非洲猪瘟(ASF)疫情在我国暴发,给全国的生猪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当前,非洲猪瘟防控已经成为养猪行业实践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南方与北方由于气候环境、猪场管理者思维方式以及防控细节的不同,猪场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总结了笔者多年的北方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经验,旨为东北地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全面理论指导,给广大养猪人带来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养猪人经过两年多与非洲猪瘟的正面交锋,逐步总结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控非洲猪瘟野毒株的经验,非洲猪瘟野毒株的防控已不再是困扰猪场的主要技术瓶颈。许多猪场通过对生产各环节的严格管理和监控,有效切断了非洲猪瘟的传入;即便是病毒不慎传入猪场,通过及时发现、及时确诊、果断剔除等技术,可以将猪场的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罗兴全 《兽医导刊》2020,(2):68-68,256
非洲猪瘟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接触性,致病原因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为了做好农村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本文概述了非洲猪瘟的相关情况以及在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引种监测、隔离,严格控制运输工具、进场物品、进出猪场人员、饲料、猪场环境,严格执行疫情应急预案等,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中小型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分析,可以弄清非洲猪瘟防控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方案,以提高中小型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有效性,为畜牧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为提升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两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农业农村部在2019年1月9日进行了非洲猪瘟防控远程培训工作。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陈光华副局长通报非洲猪瘟违法违规案例,并解读养殖场(户)防控主体责任。"七要"一要健全动物防疫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前,非洲猪瘟疫情严重,中小规模猪场尤其需要重视对疫情的防控,全面落实预防与消毒清洁工作,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生概率,保障养殖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了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分析了中小规模猪场在防控非洲猪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非洲猪瘟多发,防控形势日益严峻,给规模化猪场带来了巨大压力。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猪场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风险。本文通过汲取国内外猪场在生物安全上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基于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为规模化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养猪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众多规模猪场和养殖户认为非洲猪瘟病毒难防,但是只要在复产前和生产管理过程中构建好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综合防控主要疫病,做好猪场内外环境监测,便可以有效阻断非洲猪瘟病毒传播途径.因此,环境监测在防控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以及制定防控措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HSP环境关键点监测,...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发生后,猪场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等措施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和改变。笔者总结相关经验,提出了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猪场疫病防控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18年10月22日报道,10月14日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一规模化猪场(生猪存栏19 938头)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是我国大型规模化猪场首次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为统筹疫病防控和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猪场(以下简称"两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好生猪产业和市场供给的基础,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加强规模化猪场和种  相似文献   

17.
距非洲猪瘟首次在中国暴发至今已一年多。非洲猪瘟疫情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使得生猪养殖主体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但大量实践表明,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为降低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文章立足于规模猪场,从基础设施、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风险动物控制和污物处理等多个方面对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论述,对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之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关系着猪群疫病防控、养殖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以某规模猪场防范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为例,阐述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实施分区管理和落实关键点控制等内容,以期在对规模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实践提供参考,不断提升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和疫病综合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9.
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首次发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产业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自然变异弱毒株等的出现给非洲猪瘟早期诊断带来了全新挑战,生物安全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防控非洲猪瘟有效的技术手段,因此从猪场生物安全管理角度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对非洲猪瘟风险管理决策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天津市某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为模型,从建模系统确立、风险因素分析、风险指标变量确定、指标数据收集、风险评估专家组组建、风险估计体系建立和风险评估报告撰写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过程,以期为规模化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份发生以来,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很多科研人员和畜牧工作者为非洲猪瘟的防控进行建言献策,对猪场防控非洲猪瘟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文章就非洲猪瘟背景下猪群的健康、免疫及母猪繁殖进行综述,为生猪产业的复产提供帮助,实现猪场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