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禁止准入区为切入点"的含义 传统发展模式中,生态环境价值往往不被考虑,导致"环境无价、资源低价、商品高价",资源开发者往往把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的外部不经济性转嫁给社会.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缓解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浙江省乐清市以"禁止准入区"为切入点,在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方面展开新的成功的探索,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以昆明市新开发的高品质楼盘"金林碧水"小区为例,详细介绍了山地小区沙盘模型制作方法及特点,包括方案的制定,使用的材料,表现手法等.  相似文献   

3.
九嶷山斑竹文化是以其特有的斑竹为载体,以弘扬中华道德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传说中的中华初祖五帝之一的舜帝与其妻"二妃"忠贞不渝的爱情神话故事情节为线索,而演绎出的以家庭伦理道德为主体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其形成和发展自有其历史地理环境背景,其文化的特质,是对舜帝所创造道德文化的弘扬,传统竹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人生完美的昭示.其旅游开发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主题开发、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维都林场加快速丰林建设,开发以门面租赁为主的第三产业,大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了林场经济实力,使职工收入明显增加,实现了"山上山下再各造一个维都林场"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自治区党委制定了广西参加西部大开发的"三五五"思路,明确把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五篇文章之一;今年2月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又明确提出了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可以说,这是我区林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最好机遇.  相似文献   

6.
林业“三剩物”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曼红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3):62-63,67
目前国内"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以作为人造板和制浆造纸的原料、制备化学品以及作为直接和间接燃料的形式被利用.国际上林业剩余物能源的研究开发主要集中于气化(使有机物转化成可燃气体)、液化(利用生物发酵或酸水解技术制取乙醇和通过热解等技术转化成液化油)和固化(林业剩余物能源固化成型技术).未来林业"三剩物"的开发利用将集中在:作为木材的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以木材"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综合利用产品;林业"三剩物"高品质生物质能源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安丽琴 《沙棘》2007,20(1):28-30
清水县沙棘资源开发利用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初具规模,开发出了一些名牌产品,形成了市场,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立足当地优越条件,搞好沙棘资源开发,是"十一五"期间沙棘事业再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坚持"以营林为基础,以森林旅游为主导"的经营策略,积极筹措资金,开发森林旅游,形成全新的产业体系,于1999年10月专门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提供食、宿、游、购、行、娱等一条龙服务;本着"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宗旨和"真诚热情、周到便捷"的承诺,开创了旅游服务业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邱北县是木兰科植物在云南的主要分布地之一,把以科研为目的的木兰科植物"基因库"建设与普者黑景区开发相结合,通过园林造景等手段,建成一个集种质资源保存、科研示范、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专类植物园.  相似文献   

10.
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发出时,兼具生态性与民生性的林业便以"担大任"的角色站在历史的舞台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1.
回顾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森林游憩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利用不合理、景观管理薄弱等问题,认为应该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之不断完善,并从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模型和森林风景区景观管理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浙江省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探讨生态旅游发展优势,设计并形成了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对浙江省100家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有63%的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为较好及以上,其中森林资源状况普遍较好且差异小,而景观资源及配套差异较明显,对生态旅游资源质量影响较大;可通过加强国有林场景观管理、森林公园建设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国有林场生态文化建设等途径来提升国有林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回顾森林游憩发展的历史,探讨现代森林游憩建设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开发利用不合理、景观管理薄弱等问题,认为应该通过景观生态规划使之不断完善,并从森林景观生态学基础研究、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评价、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模型和森林风景区景观管理4个方面综述国内外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的成果,指出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发展的趋势,认为单纯的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已经不能适应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多学科的需要,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应该大力加强与其他学科,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未来森林风景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中,需要在理论研究、方法探讨和技术支撑方面进行全面的革新。  相似文献   

14.
以森林资源为主要构景元素的林区所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对旅游地的自然资源有着特殊的要求。SWOT分析表明:广东省佛山云勇森林公园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特色自然山水景观缺乏、林分景观质量欠佳以及产品开发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云勇森林公园应该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战略布局中的发展机遇,采取有效的措施,建设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休闲旅目的地。  相似文献   

15.
森林旅游在发展森林景观和改善森林环境的同时,也留下了隐患,造成了森林生态不平衡。基于此现状,需要对森林生态进行补偿。要求在发展森林旅游的同时兼顾森林生态保护。分析了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策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千岛湖万顷森林林相改造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千岛湖中心地带环排岭半岛1万hm2森林景观的现状特点,以提高千岛湖森林的景观价值,美化生态环境,促进千岛湖旅游事业的发展为设计目标,遵循合目的性的平衡律和合规律性的协调律等森林美原则,依照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景观结构原理,采取"线、面"结合的布局结构,充分考虑各功能区的森林群落现状、立地条件等进行定位,通过各种林相改造措施进行景观设计,对景观建设的关键节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建设缺乏主动性、参与性、娱乐性,吸引力不强的现况.认为通过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休闲娱乐的融入、游客的实践参与,强调"参与+娱乐+文化"的结合,创新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旅游理念与内容,以情景化、娱乐化、体验化为理念,以博物馆室外化、森林知识趣味化、森林景观养生化为表现形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使森林公园成为游人增长知识、感受并享受自然的乐土.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三峡地域性生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别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构建森林景观文化、培育森林休闲文化和挖掘森林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以期形成完整的三峡地域性森林生态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19.
戴娜 《林业建设》2014,(5):61-6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走进森林,回归自然"的森林生态游已经成为当今人们休闲度假的一个主潮流。森林公园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以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规划的理念与原则、森林公园景区的布局、森林公园景观序列的展开与景点的规划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规划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四明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气候优势、人文景观优势、地域区位优势、品牌特产优势出发,对四明山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和旅游开发背景进行分析,提出了四明山森林公园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