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比较不同品种马铃薯品质及利用价值,试验分别测定了14个品种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并将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值高和还原糖含量值低的马铃薯品种确定为高品质马铃薯,试验最后结合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来综合评价马铃薯块茎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薯9号”、“大同里外黄”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5.70%、25.67%,“青薯9号”、“大同里外黄”淀粉含量分别为19.57%、18.37%,“冀张薯12号”蛋白质含量为3.25%,“兴佳2号”、“青薯9号”Vc含量分别为25.73 mg·100 g-1、23.07 mg·100 g-1,“晋薯21号”、“同薯23号”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16%、0.18%,而“大同里外黄”、“兴佳2号”还原糖含量分别为0.54%、0.57%,含量值最高。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薯9号”、“大同里外黄”营养品质好,“兴佳2号”、“冀张薯8号”营养品质较好,其余品种营养品质一般。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优质高产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品种,采用等距分级法对8个参试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和营养品质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中薯3号营养品质最优,华薯16号产量最高,中薯685综合指数最高。综合产量和营养品质来看,中薯685为最优品种,其次是华薯16号。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田间综合鉴定和品质测定,对各品种块茎的营养品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综合品质和接受程度从优到劣依次是华薯3号紫玉华薯5号中薯13号中薯3号红美中薯191东农310中薯红1号,筛选出2个较好的品种是东农310和华薯3号。  相似文献   

4.
选取湖南省较为常见的10个蜜本南瓜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物化性状和基本营养成分,并通过模糊数学平均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蜜本南瓜品种在品质方面有较大差异,其中以脂肪含量差异最大;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综合营养品质较好的是新组合3号、大果蜜本和早熟甜蜜南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的耐热性。【方法】以22份马铃薯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马铃薯出苗后分别对其进行26、30℃的高温胁迫,以22℃为对照;分别处理20、40 d后,测定株高、叶面积、茎粗、结薯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马铃薯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马铃薯品种(系)对高温的响应各不相同,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马铃薯总体表现为株高、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Pro含量增加,植株茎粗和叶面积减小,结薯数减少;30℃高温胁迫下的叶面积明显小于对照和26℃高温胁迫,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相对电导率也随之增大。隶属函数综合排序前5位为镇薯1号、滇薯187、青薯10号、云薯401和滇同薯1号。【结论】隶属函数综合排序前5位的品种(系)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可作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耐热性的良好试验材料,为揭示高温胁迫下马铃薯的抗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25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茎尖表型性状描述、食味以及营养品质评价,并对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菜薯18号、万菜薯5号、湘菜薯2号、鄂菜薯2号、湘菜薯4号、宁菜薯3号、川菜薯211、鄂菜薯3号、福菜薯23、薯绿1号食用品质综合表现与对照福薯7-6相当。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叶片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福菜薯23、福菜薯18号、万菜薯7号、湘菜薯4号、台农71、万菜薯5号、鄂菜薯2号、湘菜薯3号、宁菜薯4号、鄂菜薯10号;叶柄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鄂菜薯2号、万菜薯5号、台农71、万菜薯1号、广菜薯3号、福菜薯22、宁菜薯4号、湘菜薯4号、湘菜薯3号、宁菜薯1号;茎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万菜薯19号、湘菜薯4号、万菜薯8号、鄂菜薯10号、台农71、宁菜薯1号、福菜薯22、川菜薯211、万菜薯5号、福菜薯18号。参试品种中,湘菜薯4号和川菜薯211的茎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福薯7-6,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生产上可根据菜用甘薯的营养品质和产量特性进行开发利用及配套栽培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的抗旱性,以陇薯系列和LK99的幼苗为材料,用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将所有参试品种的根系在20%PEG溶液浸泡2 h后,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测定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叶片各测定指标间有较大差异,但不同指标与抗旱性之间没有一致的相关性,单一指标不能完全反映抗旱性的强弱。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品种的抗旱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陇薯10号、陇薯4号、陇薯7号、陇薯5号、陇薯8号、陇薯12号、陇薯9号、陇薯6号、陇薯3号、陇薯14号、LK99、陇薯11号。  相似文献   

8.
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生长势强、营养品质优良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对25份不同来源的不结球白菜品种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面积、柄重和单株重进行调查和统计,测定总蛋白、总糖、纤维素、硝酸盐、维生素C和铁含量,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生长量和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结球白菜在生长特性和营养品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到生长势强且综合营养品质良好的不结球白菜品种为'植润20号'驭润988'新夏青5号'金品矮脚虎'和'华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条件下分别测定分析马铃薯各品种苗期、现蕾期和盛花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对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总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处理(CK)不同差异显著性降低,各马铃薯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值均较CK不同差异显著性增加;结合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及指标变幅的模糊隶属函数结果分析认为:现蕾期干旱胁迫对合作88的影响最大,苗期干旱胁迫对丽薯6号、宣薯2号及会-2的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大,盛花期干旱胁迫对4个马铃薯品种的生长发育影响相对较小。【结论】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因品种和干旱时期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综合评价马铃薯抗旱能力及马铃薯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生产上推广的冀张薯8号和夏波蒂2个马铃薯品种,在旱棚内分区栽培,测定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块茎指标、串薯比例和产量。[结果]冀张薯8号在发棵期干旱协迫处理单株薯块数、匍匐茎数、成熟率及产量分别为3.80块、14.6条、26.03%及19608.72kg/hm2,夏波蒂分别为2.40块、7.32条、32.79%及13170.30kg/hm2,均为最低值。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冀张薯8号在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对其品质影响最大,单株串薯比为18.18%;而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夏波蒂开花期则是关键的时期,单株串薯比为34.38%。[结论]不同生态型马铃薯品种各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发棵期干旱协迫对马铃薯块茎形成、产量影响最大。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协迫均增加马铃薯串薯比例,影响马铃薯的品质,冀张薯8号薯块膨大期干旱协迫影响最大,而夏波蒂在开花期影响最大。土壤水分过于充足降低马铃薯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1.
在位于临洮县东北部半高寒阴湿山区的上营乡进行5个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陇薯7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抗病,对照品种‘上梁红花’表现感病;‘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陇薯7号’‘上梁红花’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7 200、33 352、32 550、24 052、23 090kg/hm2,‘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的产量比‘上梁红花’的产量分别高出40.97%、44.44%、61.11%;出苗率、株高、产量、大薯率、大薯质量百分数、畸形薯率、经济系数、根冠比等指示在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中薯、中薯质量百分数、小薯、小薯质量百分数、绿薯率、烂薯率、块茎干物质含量等指标在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临洮县东北部高寒阴湿山区进行高产、高淀粉、大薯形马铃薯栽培以选取‘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较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利用甘薯品种资源电脑管理分析系统分析了298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的食味、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它们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正态分布这一自然规律。2.甘薯食味与淀粉、干物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几种营养成分间的关系,从整体看,对食味影响最大的是干物质,淀粉次之,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分别居第三和第四位;从各种不同品质的群体看,品质差类的干物质含量是食味的主要矛盾,品质中类的淀粉含量是食味的主要矛盾,品质优类的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与食味间关系不显著,但它们都可能在不同优质薯品种中起主导作用,使优质薯风味各异。3.显示出干物质与淀粉、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关系密切,它们的数值每增减一个单位,干物质含量都相应增减若干单位。  相似文献   

13.
雅安市甘薯品种品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适于雅安推广种植的优质甘薯品种。[方法]在相同条件下种植不同甘薯品种,对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供试品种中,农大22、豫薯7号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其他品质指标均相对较好,综合品质佳;遗306、豫薯5号的淀粉含量较高;豫薯4号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显著高于供试的多数甘薯品种。[结论]农大22、豫薯7号的综合品质佳,适宜于在雅安推广种植;遗306、豫薯5号可作为饲料、酿酒等行业的原料种植;豫薯4号适宜作为食品行业的原料种植。  相似文献   

14.
紫色甘薯引进筛选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供试18个紫色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观察、营养品质鉴定以及加工品质和适应性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薯形美观,食味品质和适口性好的4个品种--福薯9号、F22-158、58009和济薯18,适合作为紫色优质食用薯开发;产量高、烘干率与出粉率适中、加工品质好的伟祥1号和济薯18适合作紫色地瓜干加工用原料薯开发;其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满足高产优质甘薯品种的市场需求,推动河北省甘薯产业的发展,廊坊市农林科学院以烟台农科院筛选的优良品系'06-20'为母本,'豫薯868'、'烟薯22'、'烟薯24'、'漯徐薯8号'、'商薯7号'、'密选1号'、中泰9号'等7个亲本作父本进行混合授粉杂交选育出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廊烟薯6'.该品种萌芽性好,长蔓,分枝数多,结薯集中,薯块大小整齐,薯干较洁白平整,食味较好,抗根腐病,贮藏性较好.2014年1月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定名为'廊烟薯6'.通过研究建立了该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试验表明,该品种是淀粉和鲜食兼用型品种,在生产上具有突出优势,符合食用安全、产品优质、生产高效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6.
对7个不同品种的甘薯茎尖进行了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并且与常见蔬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营养成分齐全,除总糖含量较低外,其它成分含量均较常见蔬菜要高;微量元素含量绝大多数比常见蔬菜含量要高,尤其是Mg、Mn、Fe和Zn,这为甘薯茎尖的菜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不同品种榧树种仁的氨基酸组分和营养品质。[方法]以6个主栽榧树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种仁不同种类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榧树种仁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包含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不同品种的总氨基酸及氨基酸组分含量不同。各品种种仁氨基酸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榧2号、丁山榧、东榧3号、龙凤细榧、东榧1号、朱岩榧;氨基酸组分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变异系数较低,人体必需氨基酸(E)与氨基酸(T)的比值为0.39,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为0.64,符合WHO/FAO推荐必需氨基酸组成比例标准;人体必需氨基酸(E)、儿童必需氨基酸(CE)、味觉类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总氨基酸含量可作为氨基酸组分特征的代表性指标对不同品种榧树种仁的营养品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春薯1号、春薯5号、早大白、尤金等16个主要栽培品种的株高、主茎数、单株结薯数、平均薯块重和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结薯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 1和0.459 4;平均薯块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18 0;平均薯块重与单株结薯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5 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光光度法、化学分析法和重量法等对3种菜用型甘薯茎尖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并与甘薯块茎和常见蔬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中粗脂肪、粗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和Mg、Fe、Mn、Zn、Cu等矿物质元素的含量绝大多数比甘薯块茎或常见蔬菜高,3种菜用型甘薯茎尖均是价廉物美的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20.
全世界马铃薯品种繁多,单在中国主栽的品种超过80个,不同主栽品种营养成分及含量有所差异。在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背景下,改善居民膳食营养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评价并筛选出营养更加全面、丰富的马铃薯品种,意义重大。选取甘肃定西主栽的7个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熵权秩和比RSR法,对其品种间营养素差异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陇薯8号营养价值最优,其次是陇薯3号和陇薯6号。该方法除用于马铃薯营养价值评价,还可以针对其他农产品,如谷类、水果、蔬菜、肉、蛋、奶等进行评价,应用广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