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2014—2015年的种猪性能测定数据包括30~100 kg平均日增重、3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100 kg体重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和抗体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大白和长白品种30 kg体重日龄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杜洛克品种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饲料转化率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不同品种种猪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达30 kg体重日龄杜洛克明显高于大白和长白,校正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杜洛克猪>大白种猪>长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种猪、长白猪差异显著(P<0.05),测定期饲料转化率,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猪差异显著(P<0.05)。猪群免疫合格率与死淘率呈负相关等关系,即总体免疫合格率较高的猪群,死淘率也相应较低。  相似文献   

2.
中心测定的种猪生长性能数据可通过统计分析挖掘信息,为实际生产提供方向性参考。对57头杜洛克猪中心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日龄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进场体重呈现显著负相关性(P0.05),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与开测日龄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和生长性能指数均与开测日龄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开测日龄与进场日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进场体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种猪企业送测的杜洛克种猪,校正至100 kg体重日龄和校正30~100 kg体重日增重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校正至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料重比也呈现组间显著差异(P0.05)。猪场间杜洛克种猪生长性能指数均值最高相差13.48,相差幅度达到15%;校正至100 kg眼肌面积平均值最高相差3.44 cm2,相差幅度达到10.8%;校正至100 kg日龄最高相差21.17 d。建立种猪品牌应根据客观的测定数据作为主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养猪》2020,(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品种美系后备母猪、头胎母猪和二胎母猪体尺指标参数,为后备猪的选留、头胎猪和二胎猪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试验选择200日龄左右的大白、长白和杜洛克后备猪1 258、372和236头;头胎(头胎产仔结束测定)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种猪405、127和70头;二胎(二胎产仔结束测定)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种猪180、62和21头,进行种猪体尺指标体长、体高、胸围和管围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定日龄相近的情况下,后备猪长白和杜洛克体尺指标接近,体重、体高、胸围和管围杜洛克略高于长白;体长长白高于杜洛克。头胎和二胎结束后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种猪的体尺指标都比后备期有大幅度提高。在头胎结束时,杜洛克种猪体高、胸围和管围是最大的,分别为(75.69±4.0) cm、(133.31±5.96) cm和(21.70±1.30) cm,长白的体长是最长的为(139.98±7.67) cm;在二胎结束时,同样得到了与头胎结束一致的体尺测定结果。杜洛克种猪体高、胸围和管围是最大的,分别为(78.42±3.36) cm、(139.28±6.36) cm和(22.23±1.7) cm,长白的体长是最长的为(150.11±7.81) cm。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后备猪体尺指标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具有各自优势项目,可以把体尺指标作为后备猪、头胎猪和二胎猪选育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2年,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总站组织四川省原种猪场、内江市种猪场、绵阳市种畜场、德阳市种猪场、南充市种畜场、达州市种畜场开展了1308头种猪性能测定,其中长白661头,大约克夏521头,杜洛克126头。经省种猪遗传评估系统统一评估,核定746头为良种种猪,其中长白370头,大约克夏308头,杜洛克68头,准予登记。现将其遗传评估结果和登记的良种种猪公告于后。特此公告四川省种畜禽管理委员会二○○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耳号背膘厚日龄背膘厚EBV日龄EBV父系指数所在场YYMYZC002002032806-4.49336119.121523241.67MYZCYYMYZC0020020978068.8187…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克隆种公猪在生猪产业上的应用价值,进行杜洛克种公猪的克隆及扩繁试验研究。采集2头常规选育的杜洛克种公猪耳组织,建立细胞系、生产重构胚,移植到受体母猪,分娩克隆公猪并调教采精,采集精液并参配纯种杜洛克母猪,统计其生产性能,以同期普通杜洛克公猪及其后代为对照。结果显示:(1)建立了种猪耳组织细胞建系、重构胚生产、胚胎移植等技术体系;(2)移植7头代孕母猪,共产仔39头克隆杜洛克公猪,断奶存活21头,60日龄存活17头,达100 kg体重日龄测定15头,调教采精成功10头,种猪利用率为25.6%(10/39);(3)获得的克隆公猪与同期杜洛克公猪在初生重、断奶重、校正100 kg体重日龄、校正背膘厚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4)获得的59头杜洛克克隆公猪后代与同期普通杜洛克公猪后代在初生重、断奶重、校正100 kg体重日龄、校正背膘等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仅在右乳头数指标上,克隆公猪后代(6.34±0.48)显著低于普通公猪后代(6.60±0.66)。结论:建立了种猪克隆快速扩繁技术平台,但常规选育的克隆公猪及其后代生产性能与普通公猪及其后代无显著差异,需要进一步提高选择准确性,同时提高克隆效率及其存活率,才能满足克隆技术应用于终端公猪生产的产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郭宗义  张凤鸣 《猪业科学》2006,23(10):73-73
由于目前种猪市场鱼目混杂,杜洛克和洋二元种猪杂交是当前各地发展瘦肉型猪的主推品种,杜洛克种猪是棕红色、洋二元种猪是白色,因此,一些不法商贩就利用部分养猪户对杜洛克和洋二元猪的外形认识不足及毛色的片面认识的弱点,把凡是红棕毛的猪都当成杜洛克,凡是白色的猪都当成洋二元出售,谋取暴利。  相似文献   

7.
以引进的美系杜洛克群体为基础,采用闭锁与开放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实施全群测定,应用Herdsman育种软件进行遗传评估,按综合选择指数进行严格的种猪选留。选育结果表明,2012年杜洛克公母猪的100kg体重日龄比2009年分别缩短了10.11天和12.79天,平均校正背膘厚分别减少了2.32mm和1.61mm,终端父系指数提高了18.92。经过4年的选育,稳定并提高了引进种猪的性能,基本上选育成了生长速度快、背膘薄、胴体瘦肉率高且遗传稳定的杜洛克种猪。  相似文献   

8.
广东广三保养猪有限公司坚持走自主选育之路,以美系杜洛克种猪为素材,按父系化选择要求进行种猪选育,包括育种目标的确定、选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测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选留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种猪的淘汰等。经过多年来的选育固定,在100kg体重日龄、100kg体重背膘厚、总产仔数、父系指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基本形成具有自身特点且性能稳定的"广三保"牌杜洛克种猪。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隶属于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久负盛名的种猪繁育企业,下设原种猪场、祖代种猪场及父母代种猪场15个。公司长年存栏种母猪30 000头,品种覆盖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年可提供大白、长白、杜洛克原种猪及祖代种猪20 000头,提供二元种猪180 000头,年出栏种猪及商品猪可达500 000头。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顺鑫农业小店种猪分公司隶属于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久负盛名的种猪繁育企业,下设原种猪场、祖代种猪场及父母代种猪场15个。公司长年存栏种母猪30 000头,品种覆盖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年可提供大白、长白、杜洛克原种猪及祖代种猪20 000头,提供二元种猪180 000头,年出栏种猪及商品猪可达500 000头。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变量动物模型分析了21个微卫星标记对山西白猪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和活体背膘厚等7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S0227和S0218标记对6月龄活体背膘厚有显著影响(P<0.05)。在S0227座位上,杂合子AB型个体的6月龄背膘厚最薄;在S0218座位上,BB和CC型个体的背膘最薄。S0101标记对6月龄体高有显著影响(P<0.05),对6月龄体重的影响也接近显著水平(P=0.0854)。在S0101座位上, CC型个体的6月龄体重最大,显著高于AB型个体,而与其他类型差异不显著;BC型个体的体高最高,显著高于AB型,而与其他类型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槟榔江水牛为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本土河流型水牛,具有产奶性能高、肉用性能好的特点,为了进一步阐明槟榔江水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本文收集云南腾冲县巴福乐槟榔江水牛2004~2011年生长发育数据资料,研究性别、月份和年度等固定效应对体重的影响。[方法]应用SAS分析性别、月份、年度等非遗传因素对槟榔江水牛体重的影响,并且用MTDFREML软件分析了固定效应值。[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槟榔江水牛性别对初生重具有显著影响,公犊平均初生重(35.04kg)显著高于母犊(32.63kg);月份对母牛初生重没有显著影响,公牛的效应值比母牛的较大。[结论]月份对槟榔江水牛的体重有显著的影响,可能与饲料的季节性供给有关。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392只南江黄羊和49只波尔山羊GHR基因5′-调控区多态性,并与体重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GHR基因5′-调控区存在(G)10、(G)11与(G)14多态和(TG)13、(TG)14与(TG)17多态。经最小二乘分析,在2个山羊群体中基因型效应对初生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周岁体重影响显著,基因型BB所对应周岁体重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DD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方特色肉羊品种苏尼特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关联程度。[方法]随机选取5~6月龄发育及健康状况良好的苏尼特羊公羊247只、母羊260只,对羊只的体重(Y)、尾长(X1)、尾宽(X2)、体高(X3)、体长(X4)、胸围(X5)进行生产性能测定,数据整理后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影响苏尼特羊公羊和母羊体重的主要体尺指标为尾宽、体高、体长和胸围,且与体重均呈极显著(P<0.01)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公羊的最优线性方程为:Y=0.57X5+0.325X4+0.241X2-35.795,R2=0.834;母羊的最优线性方程为:Y=0.577X5+0.246X4+0.205X2-31.94,R2=0.799。[结论]回归方程中胸围、体长、尾宽与体重相关性均较高,皆可作为苏尼特羊的体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SPSS软件对256只简阳大耳羊黑色类群成年母羊进行主要体尺与体重间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用分析结果推测了简阳大耳羊黑色类群主要体尺对体重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两个体尺与体重间的回归模型:y=-30.765+0.952x3,y=-59.385+0.830x3+0.515x2,并对此公式进行了F检验。结果表明:各主要体尺性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简阳大耳羊黑色类群成年母羊的体重,其中胸围、体长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程度(r1=0.682,r2=0.733,P<0.01),得出的公式预测值与实际测定值无明显差异。因此,在简阳大耳羊黑色品系选育和生产研究中,应结合传统选育方法和新方法,以胸围为主要选育指标,兼顾体长,可减少资源浪费,缩短世代间隔,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测定了5.5月龄广丰白翎鹅体重与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体重与体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母鹅的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跖长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其他各体尺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公鹅的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围、半潜水长、跖长、骨盆宽、胸宽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与颈长显著相关(P<0.05)。从主成分的特征根和贡献率来看,第Ⅰ主成分主要反映体型外貌特征,第Ⅱ主成分主要反映体躯特征,第Ⅲ主成分主要反映颈部特征,第Ⅳ、第Ⅴ主成分主要反映胸部特征。广丰白翎鹅的体重和大部分体尺性状有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主成分分析指标对广丰白翎鹅的选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分析空山黄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明确体尺对体重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建立回归方程。[方法]研究采集了舍饲条件下77头5~6岁空山黄牛空怀母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相关性、通径以及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最优线性回归方程。[结果]空山黄牛体重与胸围、髻甲高、体斜长、十字部高、管围、腰角宽和尻长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系数为0.857);最优回归方程为Y=-772.054+4.481×X3+2.965×X1(R2=0.779,P<0.01),其中,X1为髻甲高,X3为胸围。[结论]该公式可用于舍饲条件下5~6岁空山黄牛空怀母牛体重估算。空山黄牛的选育在重视体重选择的同时,也要加强胸围、髻甲高、体斜长、管围和腰角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在新疆畜牧厅乌鲁木齐种牛场选择新疆褐牛 121 头,对其出生重、体高、胸围、管围、体斜长与产奶性能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新疆褐牛的出生重、体高、胸围、管围、体斜长与产奶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的初生重对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P相似文献   

19.
欧拉型藏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笔者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随机抽测的青海省河南县40只欧拉型藏羊成年公羊和104只成年母羊的体重和8个主要体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欧拉型藏羊成年公羊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88x2+13.64x6-4.35x7+1.28x4-114.51(P<0.01);成年母羊体尺与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0.49x1+0.46x2+0.30x3+0.43x4-43.51(P<0.01)。明确了欧拉型藏羊成年公羊和成年母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关系,为今后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日龄皖南黑猪体重及体尺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皖南黑猪初生、20、30、60和90日龄的体重和体尺进行测定。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皖南黑猪的平均日增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提高,30日龄时头长指标与体重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852,20、30日龄时胸围指标与体重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和0.903,以上指标可以考虑作为留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