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三峡库区淹没区与自然消落区现存植被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调查并分析了三峡库区自然消落区和水库运行后的未来淹没区现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未来淹没区植被类型以灌丛和草丛为主,上部偶有乔木片林,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1a生草本和灌木为主。自然消落区植被类型只有灌丛和草丛,生活型以1a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各高程带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低于未来淹没区,并呈现出消落区上部〉消落区中部〉消落区下部的空间变化规律。据此,指出了未来淹没区植物群落在水库运行后的潜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与掌握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的规律,笔者于2007年4月和8月2次对衡阳市肖家山废弃采石场及其周边荒山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类型以灌草丛与草丛为主,灌木种类较为单一,共4科5属5种,草本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共计26科49属67种,各立地类型草本群落优势种差异不大;(2)植物群落生活型结构反映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当干旱;(3)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总体较低,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撂荒地>泥石堆>排土堆>山顶裸岩>乱石堆>道路边坡>采石作业区;(4)群落的共有种趋势与立地类型的土壤厚度呈正相关,土壤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3.
桂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 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可分成草丛阶段、草灌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顶级群落阶段. 以空间代替时间选取典型样地, 分析了各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 应用物种丰富度、 Simpson指数、 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研究各演替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 结果表明: 在植被演替过程中, 除草本层外, 各生活型物种丰富度从草丛阶段开始增加, 到次生乔林阶段达到峰值. 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略有波动, 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都逐渐下降, 到顶级群落阶段达到最低;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各测度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但各测度指数达到峰值的阶段不同. 草丛阶段物种多样性为草本层大于灌木层;进入草灌阶段以后, 灌木层多样性上升并逐渐超过草本层;当乔木出现后, 乔木层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与掌握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的规律,笔者于2007年4月和8月2次对衡阳市肖家山废弃采石场及其周边荒山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类型以灌草丛与草丛为主,灌木种类较为单一,共4科5属5种,草本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共计26科49属67种,各立地类型草本群落优势种差异不大;(2)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总体较低,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撂荒地>泥石堆>排土堆>山顶裸岩>乱石堆>道路边坡>采石作业区,而均匀度则刚好相反;(3)群落的共有种趋势与立地类型的土壤厚度呈正相关,土壤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5.
桂西喀斯特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可分成草丛阶段、草灌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顶级群落阶段。以空间代替时间选取典型样地,分析了各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研究各演替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植被演替过程中,除草本层外,各生活型物种丰富度从草丛阶段开始增加,到次生乔林阶段达到峰值。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略有波动,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都逐渐下降,到顶级群落阶段达到最低;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各测度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各测度指数达到峰值的阶段不同。草丛阶段物种多样性为草本层大于灌木层;进入草灌阶段以后,灌木层多样性上升并逐渐超过草本层;当乔木出现后,乔木层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6.
柞水溶洞风景名胜区地处秦岭南坡,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种类繁多,植物群落多样性丰富。区内植物群落主要有16个类型,在对其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后得出它们多样性大小顺序为:栓皮栎林>野古草、金茅、芒灌草丛>锐齿桷栎林>麻栎、尖叶栎林>马尾松林>马桑灌丛>小果蔷薇、火棘灌丛>栓皮栎、桷栎、麻栎林>华山松、锐齿桷栎林>人工油松林>中华绣线菊灌丛>人工毛竹林>人工桷栎林>黄栌灌丛>白茅灌草丛>侧柏林;对20个乔木样地的植物生长型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分析表明:草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乔木层最低;灌木层和草本层均匀度指数较为接近,群落间差异小,而乔木层的群落间差异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草木层>灌木层>乔木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为人工辅助其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在对河北省井陉县不同恢复年限采石场废弃地进行植物调查的基础上,对其群落特征、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自然演替2 a采石平台和自然演替2 a道路边坡的植物群落结构相似,物种组成较简单,以1年生草本为主,且物种多样性低;自然演替11 a采石平台和自然演替13 a道路边坡物种多样性较演替2 a标准地有较大提高,物种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结论]自然演替13 a道路边坡植被明显好于自然演替11a采石平台植被,通过改善采石废弃地的立地条件,遵循植被的演替规律,可以加快其植被演替进程。  相似文献   

8.
戴月  吴瑞云  崔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03-15307,15340
采用典型样地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模型法调查和分析了二妃山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植物88科243属329种,以灌木和草本物种的多样性较高,乔木物种尤其是常绿乔木的多样性偏低。山体植被主要分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8个群系、21个群丛,包括零散分布在下坡的落叶阔叶林,较大面积分布于中上坡的常绿针叶林,以及大面积连通或点缀其间的灌丛和灌草丛。山上缺乏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由于垃圾填埋、挖方、修路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都较简单,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的复层林甚少,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不高。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D和均匀度指数Jsw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草丛群落。群落内各层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常绿针叶林(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落叶阔叶林(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皆以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为提升二妃山作为城市生态绿楔的价值,促进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保护和优化其现状植被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给植被恢复与模拟重建近自然的乡土植被提供技术支持,根据野外样方统计,分析了深圳山塘仔地区灌丛群落的物种组成、地理成分、生活型、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等特征。结果表明,深圳山塘仔地区有维管植物43科69属74种。群落中乔木个体数量很少,主要由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组成。地理成分以热带性类型占优势(86%)。群落生活型主要由小高位芽植物组成(27.03%)。物种多样性以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最高,藤本植物分布最均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两种气候区(半干旱干热河谷气候区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汶川地震后植被恢复群落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样地植被恢复群落物种组成、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两个气候区内乔灌草物种数量存在差异,其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1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物种数高于干热河谷气候区,乔灌植物差异较小;受地震和人为恢复措施影响,两个气候区内未受损区和受损未治理区的草本生活型物种数较高,受损治理区则灌乔生活型物种数较高。(2)研究区各样地物种分布不均匀,尤其在受损治理区,因人为种植灌木及乔木,少数优势物种出现在样地中,物种重要值差异大。(3)研究区各样地乔灌植物香农-威纳指数为未受损区>受损治理区>受损未治理区,但草本的多样性指数在受损治理区最低,受损未治理区(自然恢复)的草本多样性指数最高。地震灾区受损治理区通过人工种植灌木及乔木丰富了物种组成,促进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微机技术实现水库水位遥测的方法及仪器,它使用了“智能消除零点漂移”、“传感器特性分段处理”、“数字滤波”等,取得显著效果,在很宽的量程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 低位水力喷射真空泵系湿式抽气设备,它以射流吸气形式,替代原有的真空设备的往复或迴转操作,因而没有活动部件,结构简单,且兼有冷凝和使气、液高度混合的作用,一机多能。水力喷射泵的问世,备受各方面的青睬。北京化工三厂以碱液吸收NO_2,吸收率高达95~98%;桐庐化肥厂在合成氨脱硫工段中,采用液相稀氨水引射气相中水煤气,一机代替了多台湍球塔、二台罗茨鼓风机;上海南大化工厂以液氮吸收so_3,效率亦达到95%左右,取代了三台填料塔,结束了历来so_3污染农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采用回归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平氮、磷及水分对玉米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了根干重、根容积、根数与氮肥、磷肥及水分之间拟合度较好的二次回归方程.提出了氮、磷及水分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的成因模糊综合分析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本文基于成因分析,利用文[2]提出的成因逐步模糊综合分析预测方法,进行地下水位动态预测。实例计算说明预测精度较高,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即习惯以稀料喂猪,而稀薄的程度彼此也极不相同。为了探索以何种程度的稀料喂猪为好,很有必要研究不同摄水量对猪代谢的影响。水对机体代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很早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但摄入不同水量对动物的代谢发生何种影响则报导很少。1957年,Elizabeth J.Castle 和 M.E.Castle(1)研究了不同摄水量对食物通过猪消化道速度的影响,但未涉及不同摄水量对猪代谢的影响。我们于1963—1964年间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