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是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农业科研项目研发、成果转化、技术示范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和平台。针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专业性试验基地短缺问题,以新建的白马农业机械化科研试验基地为对象开展SWOT分析研究,从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四方面分析其建设发展情况,开展白马农机基地客观基础条件、专职管理及稳定运行经费支持、农机自身试验条件等劣势与挑战分析,同时进行基地运行管理、服务支撑、开放共享平台、绩效考评、集群环境、国家科研政策、地方政府支持等优势和机遇分析,提出加强组织管理、宣传交流平台建设、运行经费支持、试验使用机制建设保障等建议,为白马农机基地进一步发展及国内相关基地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最近本刊特邀记者走访了黑龙江省农机工程院赵纪昌院长,赵院长详细介绍了农机科研单位的改革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现摘要刊登,以飨读者。问:面临农机科研院所的严峻形势,可不可以说,市场经济对农机科研院所提出了挑战?答:确实是挑战!仅从目前农业方面变化的主导因素看:一是随着我国农村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要求农业机械由替代型向效益型、由田间机械化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更宽的领域扩展;二是农村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给农机化工程技术项目及成套技术设备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三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要求农机化必…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农业机械事业局为贵州省人民政府直属业务单位,承拉省政府授权行使的行政管理职能。主要职责是:参与制订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制订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中长期指导性规划,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步骤,并组织实施;研究制订农业机械化的宏观管理政策、重要法规、规章、制度;负责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和规范基层农机单位的服务、生产和经营活动;负责农机维修、农机成人教育行业管理,指导农机中专教育和农民农机技术教育;归口管理农机机械化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组织实施农业机械化重大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对全面开拓农业机械化的新要求。在文中,提出了农业机械化、新农机设计制造、农用新能源等方面的科研任务及改进科研结构、提高科研人员素质和增强科研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山东农机化》2009,(1):9-9
日前,按照《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以及省农机办、省财政厅、省发改委共同制定的《山东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管理办法》的规定要求,山东省农机办组织实施了《2009~2011年山东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申报、评审工作。经过企业自愿申请、汇总初审、专家组综合审议,形成了《2009~2011年山东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公示稿,共收入动力机械类、耕整地机械类、种植施肥机械类、田间管理机械类、收获机械类、收获后处理机械类、农产品初加工机械类、排灌机械类、畜牧产品养殖机械类、设施农业机械类等11类,并已公示。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新时期对农机科研的要求,对现阶段农机科研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农业现代化中发展农机科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闽侯县农机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闽侯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着劳动力断层、农田资源严重不足、农机销售服务不到位、农机售后服务不健全、缺乏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机械等问题,提出加快推进闽侯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莆田市发展农机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前莆田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分析了农机化发展未跟上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主要原因,从加大政府的支农力度、加强与省农机科研单位或大学院校的联系、搞好服务、加强监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杰 《四川农机》2015,(2):18-19
早在1959年,毛主席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个著名的论断。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农机化的发展起起伏伏,大体经历了体制转换、市场引导和依法促进3个重要发展阶段。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强劲助力,农业机械化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机科研作为农业机械化工作中重要一环,历来就有公益性的属性。笔者以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的发展为例,对农机科研的公益性属性进行论述。1农机科研的公益性政策依据及四川省属农机科研单位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不断改进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培育方式,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对某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下简称"M研究所")2008—2019年获奖科技成果(省部级以上,含社会力量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出M研究所获奖数量较少、质量偏低、各科研团队取得成果奖励差异较大等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开展好学科方向建设、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力争稳定经费支持、加强联合攻关和推动科研管理方式改变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浩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17,7(2):146-149
通过分析农业科技服务的演进与发展趋势,提出多元主体协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模式与机制。政府、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等构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业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发展标准化农机工业生产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农机工业生产线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机工业生产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农机工业生产线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技术水平提高型转变,重点实现非标准件的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农机工业生产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董云雷 《农业工程》2022,12(4):40-42
标准化是进行现代化生产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农业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标准化是促进农业机械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在规范机械作业、保障安全生产、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农业机械标准的制定、管理工作,分析了标准分类、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提高我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促进农机企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机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介绍了现代物流管理的特点,阐述了现代物流管理对我国农机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我国农机企业物流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曹志刚 《农业工程》2021,11(1):123-126
通过对常熟市稻麦生产不同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机社会化服务情况调查,从拥有主要农机具、可接受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农机作业市场价格3个方面进行了关联分析,并对本地区推进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广西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把握广西农业机械化区域化进程,为促进广西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出可靠性建议。选取影响广西农民收入的6项指标,并运用C-D生产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分析2004—2018年的影响广西农民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回归结果和对应的弹性系数测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2004—2018广西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14.92%,相比2008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经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6.51%,2018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9.40%,广西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较低。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平整土地规格;因地制宜推广和研究适宜广西的农业机械;落实好相关的农机补贴和维修、转移剩余劳动力等工作来提高农业机械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永建 《农业工程》2014,4(3):14-16
农机液压系故障率较高,影响了农机的正常使用。引入了农机液压系污染度等级的概念,分析了农机液压系污染产生的途径、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度合理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农业装备自动驾驶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已成为智能农业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农业装备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并通过多场景、多层次的示范和应用推动技术熟化,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农业装备自动驾驶技术系统主要包括环境感知、工况感知、决策规划、横向控制、纵向控制等关键技术。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装备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究的现状,分析归纳了各技术领域有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结合农业装备自动导航技术产品和自动驾驶技术集成应用两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农业装备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情况;从自动驾驶技术分级研究和建立标准规范角度,对比分析了农业装备自动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差距,指出了农业装备自动驾驶等级划分的迫切需求。为应对智慧农业生产非结构环境、高精度农艺和强农时约束三大挑战,建议突出农业生产应用中作业精准化和驾驶自动化双重需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装备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技术分级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全球农机专利年申请量、各国专利申请人及技术领域的申请布局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总结。从申请趋势上看,产业处于申请的稳定发展阶段,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在农机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大。中国农机专利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申请为主,企业专利申请较少,研发能力相对较弱。该研究可为我国智能农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光  张兰君  张悦 《农业工程》2019,9(3):124-126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方式不断进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需求,因此对于农业经济的管理方式,要不断进行创新。对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3个阶段和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