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要素投入配置效率是农户提高收入的关键。采用DEA对吉林省农户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9市(州)农户资源配置技术效率值较高,规模效率较低,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010—2012年农户资源配置短期内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说明吉林省农户资源配置在不断调整中,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较低。为此,吉林省农户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应调整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比例,适当控制资本投入比例。充分考虑劳动力投入及机械运用的替代关系,提高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幅员辽阔,土地肥沃,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自然基础条件,一直以来,中俄两国农业合作都是中国对外农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中方需要解决农产品进口来源多样化的问题,而农产品项下的大豆是中美之间贸易博弈的一个重要调控工具,大豆贸易成为了中俄合作的重点,合作空间十分广阔。本文分析两国大豆合作的种植现状和贸易现状,提出存在合作规模较小、回运效率低、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建议扩大合作规模、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提高合作效率、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并得出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化合作,保障我国大豆产品的供应。  相似文献   

3.
在“土地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并行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大背景下,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有助于明晰今后农地规模化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干扰,测算2019年31个地区的农地生产效率,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前我国农地综合效率均值为0.769,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47,规模效率均值为0.912,调整前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农地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调整后我国农地综合效率均值为0.714,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869,规模效率均值为0.807,与调整前相比,纯技术效率提高2.6%,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下降7.15%、11.51%,规模报酬递增的地区明显增多,但不同地区之间效率差异明显,且规模效率偏低是导致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在影响因素上,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农地生产效率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可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作业人员来提高农地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模型的山西玉米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山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生产效率直接影响到山西整体粮食生产发展。稳定玉米生产,关键要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为此,运用DEA的方法,实证分析了1978-2011年山西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以及投入产出的松弛量。研究结果显示,1978年以来山西玉米生产综合效率总体水平低下,尤其是1997年以来呈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相对较低,除个别年份外均未达到最佳水平;规模效率未达到最优,1997年以来规模效率呈减少趋势;规模报酬经历了递增—递减的转变,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规模报酬递减状态;从投入角度来看,山西玉米生产存在劳动投入过剩的现象,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从产出角度来看,2005年以来,山西玉米生产净产值和收益率未处于最优水平,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5.
王芳  阳丽 《南方农机》2021,(7):17-19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运用DEA方法对全国12个粮食大省和湖南省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综合技术效率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纯技术效率变化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湖南省农业技术水平正在快速进步的同时湖南省需提高纯技术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使用SBM超效率DEA模型,测算2011~2014年河南省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效率的变动状况,结果发现:河南省管县的农业机械化效率平均要比省辖市高近一倍。但省管县农业机械化效率的空间差异总体上要比省辖市高近5倍。省辖市农业机械化效率等级呈现"S"形递增走势,由低到高依次为"北部—西部—中部—东部—南部"。河南省管县农业机械化效率优于省辖市的动因是较高的纯技术效率,前者的纯技术效率比后者高1倍。省管县农业机械化效率空间差异高于省辖市空间差异的动因是较高的纯技术效率差异,前者的纯技术效率差异比后者高7倍。省辖市农业机械化效率等级呈现"S"形递增走势的动因是纯技术效率的极大提升。为此,我们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的区域结构、动力结构转变,进而提升河南省农业机械化效率。  相似文献   

7.
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效率研究——以枣庄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枣庄市188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调研数据,应用DEA及文本聚类等方法,对枣庄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分类并测算其效率。结果表明:枣庄市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合作社技术效率为0.484,组成技术效率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572、0.848,且技术效率较低主要由于纯技术效率低造成。另外,枣庄市不同类型农机专业合作社效率具有差异且总体上呈现规模收益递增,从组建方式看,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能人带动型、集体创办型、大户联合型、企业领办型;从合作类型看,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土地经营结合型、资本合作型、农业机械互助型。最后测算出枣庄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有效率生产条件下,年收入100万元大约需要社会化服务作业面积867hm2,服务农户数量3 500户。  相似文献   

8.
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经济组织,农机合作社对外追求经济效率是必然选择。通过以湖北为样本的实证发现,神农架、孝感、襄阳、十堰、荆州以及咸宁共6个地区农机合作社达到纯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说明这些地区的农机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都有效;仙桃、黄冈、鄂州和黄石4个地区仅达到纯技术效率有效,说明这4个地区农机合作社总体管理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都达到了相对有效水平,应该着重根据规模报酬调整农机合作社规模,但同时应当注意在调整规模后的管理水平能否相应改进提高以保证纯技术效率依然有效;而随州、武汉、荆门、潜江、宜昌、天门和恩施7个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这些地区的农机合作社应当根据各项投入冗余率改进管理模式,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并在达到纯技术有效后根据规模报酬调整其规模。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机社会化服务则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DEA方法测算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平均值低于东、中部地区,且西部大部分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农机服务专业户规模、农机服务中介机构年末人数、农机从业人员人均可作业耕地面积、农机合作社跨区作业面积等因素与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显著正相关,可通过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人才培养、优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理顺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和健全农机工业体系等途径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助推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利用效率问题,科学客观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前水资源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选取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固定资产投资、从业人员数量为投入指标,以GDP为产出指标的指标,对重庆2001-2012年的水资源利用的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和纯规模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揭示动态变化规律,对非DEA有效的年份进行投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近12年水资源利用总体效率处在接近最优的状态。DEA无效年份在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均有冗余,其中农业用水和年末供水管道长度冗余量较大,农业用水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规模效率是影响重庆水资源利用总体效率的主要因素。2农业用水量和年末供水管道长度消减率较大,分别为12.109%和16.663%。在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的消减投入来达到各要素的最优配置,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适当减少农业用水量,加大农业节水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减少工业用水的比例,淘汰落后高耗水产业,大力发展节水型产业,增加水资源输送设施的技术含量、提高水资源的输送能力,是今后重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研究农机服务对中国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路径,有利于为农机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9—2018年中国31个省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测算粮食生产效率,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服务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后从资本要素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效应和技术要素投入效应两方面解释农机服务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原因。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31省份粮食生产综合效率为0.849,省份间效率差异明显,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分别为0.921、0.918,相较于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其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更大;在所有省份和生产效率高于平均效率省份的回归结果中,农机服务分别通过1%、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并产生正向影响,在生产效率低于平均效率的省份,农机服务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未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是增强农业物质装备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抓手。借助我国农业机械统计数据,利用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11—2019年我国省域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进行测算,以期能为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效率和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9年间我国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技术进步方面年均增长8.5%,而同期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技术效率却年均降低7.9%,整体上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水平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且9年间并未上升;从区域角度看,9年间仅有东部地区实现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技术进步均实现了增长;从各省份具体情况看,我国有将近1/2的省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服务效率存在正增长的情形,但差异较大;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来看,依靠纯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共同促进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的6个省份,东中西部地区都有分布,但仍有12个省份存在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损失并存的情形。  相似文献   

13.
徐密  邹韵  涂鸣 《农业工程》2018,8(7):12-16
为有效测算湖北省近年来推进农业机械化投入产出效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以2001—2016年湖北省农机资金投入、农机从业人员投入和农机总动力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农机作物产值和产量作为产出指标,测算每年农业机械化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约50%年份农业机械化投入产出具有效率,其他年份虽处于非资源配置有效率,但调整到最优状态的数值与实际值相差不大。湖北省农业机械化工作整体完成较好,投入产出比例合理。   相似文献   

14.
刘乾誉 《农业工程》2022,12(9):151-154
以滨州市2009-2020年的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农业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CC模型分析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较高,并且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对于纯技术效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总体上,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受规模化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冗余和管理问题。今后,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滨州市2009-2020年间的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构建农业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CC模型对其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BCC模型分析表明,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TE)较高,且纯技术效率(PTE)高于规模效率(SE),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率(TE)对于纯技术效率(PTE)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总体分析,滨州市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受规模化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程度的投资冗余和管理问题。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临沂市2017-2020年的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进行静态、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临沂市整体农业土地利用效率水平在0.969左右,制约农业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是规模效率较低,大部分县级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升空间,且在农业要素投入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冗余和浪费。临沂市农业土地利用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波动,技术进步率对于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较大,发展状态良好。临沂市各县级区域应因地制宜的调整农业政策,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推行土地流转,优化资源投入结构。  相似文献   

17.
潘志国  李晨  杨然兵 《农业工程》2019,9(5):118-120
通过对我国农作物规模化种植现状的分析和思考,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发现我国在发展粮食作物适度规模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土地流转与集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与管理以及政府扶持政策等问题,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促进粮食作物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解决方法与建议,以保障规模化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灌区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多采用单项投入与产出指标的不足,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设定表征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CCR模型对江苏省35个灌区相对生产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相对效率分析表明,江苏省综合效率整体不高,灌区间差异较大,全省平均值为0.634,其中3个灌区为DEA有效;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技术的利用及推广程度相当,灌区相对生产效率的不均衡主要由生产规模不合理引起.可以通过减少投入来提升非DEA有效灌区的生产效率,所有非DEA有效灌区改进生产效率能节约的有效灌溉面积、水资源及农业人口分别占投入量的20.7%,13.3%,9.4%.相对DEA效率的比较可为灌区生产效率的改进途径、农业节水潜力的计算等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