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在25℃室温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时添加了复合产乳酸菌、酶制剂及益生菌,以评价其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玉米秸秆调制试验分为一个对照,甲酸、复合产乳酸菌、纤维素酶、固体发酵剂、液体发酵剂等5个处理组.除甲酸处理组外,其余4个处理组又分为2个添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或复合产乳酸菌对玉米秸秆pH值无明显影响(P>0.05),但使得其发酵质量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纤维素酶组在整个发酵期,复合产乳酸菌组(高剂量)在20 d、40 d时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固体发酵剂、液体发酵剂在整个发酵期显著降低了pH值、NH3-N及丁酸含量(P<0.05或P<0.01),大大增加了乳酸含量(P<0.01),全面改善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接种剂和酶制剂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在25℃室温玉米秸秆厌发酵时添加了复合产乳酸菌、酶制剂及益生菌,以评价其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玉米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玉米秸秆调制试验分为一个对照,甲酸,复合产乳酸菌、纤维素酶、固体发酵剂、液体发酵剂等5个处理组,除甲酸处理组外,其余4个处理组又分为2个添加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或复合产乳酸菌对玉米秸秆PH值无明显影响(P>0.05),但使得其发酵质量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纤维素酶组在整个发酵期,复合产乳酸菌组(高剂量)在20d,40d时乳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固体发酵剂、液体发酵剂在上发酵期显著降低了PH值,NH3-N及丁酸含量(P<0.05或P<0.01),大大增加了乳酸含量(P<0.01),全面改善了玉米秸秆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氨化组(5 kg/t尿素)、复合菌组(20 g/t)、纤维素酶组(200 g/t)、"复合菌(10 g/t)+纤维素酶组(100 g/t)组"。玉米秸秆经以上处理后,常温自然发酵90 d。结果表明:氨化处理显著增加玉米秸秆青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NDF和ADF含量(P0.05),秸秆青贮后的乳酸、乙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显著增加(P0.05),秸秆的干物质和NDF的瘤胃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复合菌组玉米秸秆青贮的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纤维素酶组玉米秸秆青贮的NDF、ADF和ADL含量显著降低(P0.05)。"复合菌+纤维素酶"组玉米秸秆青贮的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ADF和ADL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也提高了干物质和NDF的瘤胃消失率(P0.05)。由此表明,氨化和"复合菌+纤维素酶"两种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青贮的品质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青干贮复合酶、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等添加剂对干谷草秸秆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设7组,GQ组添加3 g/kg青干贮专用复合酶,GQR组添加3 g/kg青干贮专用复合酶+1 g/kg复合乳酸菌,GX组添加3 g/kg纤维素酶,GXR组添加3 g/kg纤维素酶+1 g/kg复合乳酸菌,GF组添加3 g/kg复合乳酸菌,GY组添加3 g/kg瑞森青贮宝,对照组(GCK组)不添加添加剂,每组3个重复。室温发酵60 d。结果显示,GX组、GXR组、GF组、GY组发酵谷草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GCK组(P<0.01);GQR组发酵谷草秸秆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GCK组(P<0.05),GXR组、GX组发酵谷草秸秆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除GY组外的其他组(P<0.01)。GY组乳酸含量、乳酸占总有机酸比例均极显著高于GCK组(P<0.01),氨态氮/总氮比值极显著低于GCK组(P<0.01);GY组、GQR组、GF组发酵谷草秸秆综合评分均在85分以上,质量为优。研究表明,添加青贮宝、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纤维素酶+复合乳酸菌可明显提高谷草秸秆的营养价...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不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蜡熟期刈割的全株玉米为材料,设对照组和6个处理组,处理组分别添加5 g/k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每组3个重复,青贮56 d后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青贮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碳水化合物(WSC)和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使青贮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青贮发酵品质较好;添加纤维素酶的全株玉米青贮中干物质(DM)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添加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处理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高;添加纤维素酶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和β-葡聚糖酶组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DF)、AD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更适于用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不同酶制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以蜡熟期刈割的全株玉米为材料,设对照组和6个处理组,处理组分别添加5 g/kg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每组3个重复,青贮56 d后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发酵品质、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青贮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木聚糖酶组和β-葡聚糖酶组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碳水化合物(WSC)和乳酸的含量(P0.05),同时使青贮氨态氮/总氮显著降低(P0.05),青贮发酵品质较好;添加纤维素酶的全株玉米青贮中干物质(DM)含量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添加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处理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高;添加纤维素酶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和β-葡聚糖酶组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DF)、AD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更适于用作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4):67-70
采用单因子分析法,研究肠健乐秸秆发酵剂、秸秆发酵活杆菌、利多菌和纤维素酶4种微贮处理对稻草、玉米秸秆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并根据现有干物质采食量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估测模型对4种秸秆发酵剂的作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稻草及玉米秸秆各处理组的粗蛋白(CP)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玉米秸秆的活杆菌组与纤维素酶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的低于利多菌组与对照组(P0.05);稻草的纤维素酶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利多菌组与对照组(P0.05),玉米秸秆4种处理组的ADF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稻草4处理组的NDF干物质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秸秆的纤维素酶处理组与活杆菌组NDF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利多菌组(P0.05)。稻草中添加肠健乐时CP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添加纤维素酶可提高稻草的ADF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玉米秸秆中使用纤维素酶与肠健乐均能有效提高CP、NDF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但对ADF表观消化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优选玉米秸秆穰叶青贮发酵剂,研究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将菌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中草药添加到粉碎的玉米秸秆穰叶中进行青贮,以青贮品质、营养成分、饲喂价值为评价体系评价青贮发酵效果。综合平衡法结果表明,最优组合是A_1B_2C_3D_3,即菌剂0%,纤维素酶0.1%,木聚糖酶酶0.2%,中草药0.2%。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前期筛选出的5株对好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具有优良抑菌活性乳酸菌的复合物及其与CaCO3、酶及尿素不同组合对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进一步筛选优质复合青贮生物制剂,共设置7个不同组合添加物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并设空白对照组,测定青贮3、10和30 d时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5株乳酸菌混合剂有提高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趋势;同时添加CaCO3和复合乳酸菌能进一步增加青贮饲料的乳酸(LA)和乙酸(AA)产量,尤其是AA产量,防止pH值过分降低,也有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的趋势;同时添加尿素和复合乳酸菌能进一步提高青贮的AA和氨态氮的含量,防止pH值过分降低,显著提高粗蛋白(CP)含量,从而提高青贮营养品质;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复合物可以提高发酵产物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及LA和AA产量,改善青贮发酵品质;复合CaCO3、尿素、纤维素酶、淀粉酶和复合乳酸菌的添加对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效果最好;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在前3 d变化最快,发酵不同阶段不同添加组合的变化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高蛋白青贮玉米秸秆营养成分含量及对肉牛的饲喂效果,试验利用复合菌剂发酵生产高蛋白青贮玉米秸秆,并以德系西门塔尔牛为对象,开展饲喂试验。结果表明:高蛋白青贮玉米秸秆品质优于普通青贮玉米秸秆,且饲喂肉牛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说明利用复合菌剂发酵生产高蛋白饲草方法可行,但菌剂的添加工艺需进一步熟化。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以全株玉米为材料,试验分为对照组(不含添加剂)、纤维素酶组(添加1 g/kg纤维素酶)、复合益生菌组(添加2 mL/kg复合益生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1∶1)、菌酶联合组(添加1 g/kg纤维素酶和2 mL/kg复合益生菌),每组3个重复。青贮45 d后,测定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微生物菌落数,分析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组和菌酶联合组全株玉米青贮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纤维素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全株玉米青贮的感官品质得到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pH显著降低(P0.05);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的氨态氮/总氮(P0.05)。3)与对照组相比,菌酶联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全株玉米青贮中的乳酸菌、酵母菌和需氧菌的数量(P0.05)。本试验得出,纤维素酶和复合益生菌的联合处理有效提高了全株玉米青贮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品质及饲喂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配伍生物制剂对水稻秸秆青贮发酵品质、营养价值及饲喂价值的影响,筛选高效青贮生物添加剂,探索实用的水稻秸秆饲料转化技术,以水稻品种龙粳31秸秆为试验材料,生物制剂共设置 15 个处理,其中4 个酶制剂处理组,1 个菌制剂处理组,9 个酶菌混合处理组。青贮60 d后,对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计算饲喂价值。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青贮饲料各处理组及对照组感官评定均达到了优级|MCL2处理组(木聚糖酶1 g/3 kg、果胶酶1 g/3 kg、β-葡聚糖酶1 g/3 kg、乳杆菌3 g/3 kg、纤维素酶1 g/3 kg)pH、氨态氮占总氮百分比最低,分别为3.63、8.58%,乳酸含量最高,为4.14% DM(P < 0.05)|酶制剂处理组及酶菌混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其中MCL2处理组NDF、ADF、纤维素含量最低,分别为53.06% DM、31.84% DM、21.76% DM|酶制剂、酶菌复合处理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饲喂价值指标总可消化养分(TDN)、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DI)、相对饲喂价值(RFV)、相对饲喂质量(RFQ)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乳杆菌处理组(P < 0.05)。生物制剂可改善水稻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提高营养物质的保存量,提高秸秆饲喂价值,从而提高水稻秸秆的可利用率,其中MCL2处理组效果最佳|酶制剂、乳杆菌、酶菌复合处理均对纤维素、半纤维素、DNF、ADF、木质素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且酶菌复合处理添加效果优于酶制剂、乳杆菌。 [关键词] 水稻秸秆|生物制剂|青贮发酵|饲喂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甜高粱秆酒糟麸皮混合发酵品质的影响。在调制甜高粱秆酒糟与麸皮质量比为5∶1的混合青贮中,设对照组(WB)以及分别添加乳酸菌(LAB)、纤维素酶(CEL)以及乳酸菌+纤维素酶(MIX)混合组,同时将甜高粱秆酒糟直接单贮(CT)。每个处理重复4次。常温下贮存45 d评定青贮品质。结果表明:相比CT组,添加麸皮的4个处理感官品质较好,p H值、NH_3-N/TN较低,乳酸、乙酸、丙酸含量和乳酸/乙酸、弗氏评分偏高。在添加麸皮的4个处理中,LAB、CEL和MIX组的乳酸、总酸含量和乳酸/乙酸高于WB组,p H值低于WB组,MIX组尤其显著;相比WB组,CEL组和MIX组的CP、EE和WSC显著提高,NDF、ADF和NH3-N/TN明显降低。因此,添加麸皮可以改善甜高粱秸秆酒糟青贮的品质;在甜高粱秸秆酒糟和麸皮混贮中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能改善甜高粱秸秆酒糟青贮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翟静娟  曹威荣 《饲料研究》2023,(21):109-113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量复合微生物制剂对高粱秸秆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组,CK组不添加添加剂青贮,A组、B组、C组、D组分别添加0.1、0.2、0.5、1.0 mL/kg复合微生物制剂发酵高粱秸秆。在地窖中室温(13℃)青贮50 d后开袋,测定高粱秸秆青贮的营养成分、感官评定、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霉菌毒素含量和瘤胃消化率。结果显示,各添加剂处理组高粱秸秆青贮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其中C组(5.18%)粗蛋白含量最高,比CK组提高了32.14%,各处理组高粱秸秆青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C组和D组高粱秸秆青贮感官评定得分最高。各处理组高粱秸秆青贮pH值、氨态氮/总氮均显著低于CK组(P<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各处理组高粱秸秆青贮有氧稳定性均优于CK组(P<0.05),霉菌毒素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各处理组高粱秸秆青贮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高于CK组。研究表明,复合微生物制剂能够改善高粱秸秆青贮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提高葡萄枝叶青贮发酵品质的菌剂添加方法,并以此调制裹包葡萄枝叶青贮,明确其替换部分玉米青贮和玉米秸秆对哈萨克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丰富秸秆资源提供基础。发酵试验设4个处理,CK处理(不添加任何菌剂)、EH处理(添加5×106CFU/g FM海氏肠球菌)、M处理(添加3%FM糖蜜)、EHM处理(联合添加5×106CFU/g FM海氏肠球菌和3%FM糖蜜),室温发酵60 d后开袋检测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主要微生物数量。饲喂试验选取20只3月龄体重[(30.0±0.7) kg]相近的哈萨克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羊。2组分别饲喂玉米青贮、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CY组)和葡萄枝叶青贮型全混合日粮(SP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葡萄枝叶原料相比,EHM处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pH及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 <0.05),乳酸含量与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EHM处理青贮效果最优。2) CY组与SP组之间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  相似文献   

16.
添加不同乳酸菌对玉米秸秆青贮有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可供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利用的复合乳酸菌系。方法 以前期研究筛选得到的同型发酵乳酸菌AS06株和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不同的乳酸菌添加处理方式,即对照处理组(CK组)、同型乳酸菌AS06株发酵处理组(LP组)、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处理组(LB组)、同型乳酸菌AS06株+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混合处理组(LBP组),进行玉米秸秆青贮发酵试验。测定并比较各处理组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暴露后pH值、微生物菌群、乳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以及有氧稳定性时长。结果 添加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及复合乳酸菌系(异型发酵乳酸菌BS26株+同型发酵乳酸菌AS06株)的玉米秸秆,开封后青贮pH值上升缓慢,乳酸含量下降缓慢, WSC的营养损失有效减少,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得到明显抑制,青贮有氧稳定性时长分别达到208 h和147 h。结论 异型发酵乳酸菌单独或与同型发酵乳酸菌复合添加,可有效抑制玉米秸秆青贮的有氧腐败,且前者有氧稳定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饲料工业》2017,(11):31-35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玉米后的甜高粱秸秆酒糟青贮保存效果、营养组成及其瘤胃降解特性。将甜高粱秸秆酒糟分别添加0、4%、8%玉米粉并接种乳酸菌进行青贮保存。每个处理重复4次。常温下贮存45 d后评定青贮品质和化学组成。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尼龙袋法评定其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降解率。结果表明,添加4%或8%的玉米发酵基质和乳酸菌发酵剂可显著改善甜高粱秸秆酒糟的青贮品质,p H值可达到青贮保存水平,能安全保存;添加玉米青贮后的酒糟CP、EE有所提高,NDF、ADF和ADL有所下降(P0.05)。经瘤胃内尼龙袋试验证明,添加玉米青贮提高了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率(P0.05);因此,添加玉米粉到甜高粱秸秆酒糟中可以改善酒糟的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改善养分的降解性,更利于消化,以8%添加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抽穗期的"张杂谷"全株作为青贮原料,研究枯草芽孢杆菌F-1和Y-1d复合菌剂对其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复合菌剂和市售菌剂添加组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0 kg。青贮45 d后全部开封取样,测定pH、有机酸及常规物质含量,并连续15 d室温暴露放置,测定温度和p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添加复合菌剂组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 <0.05),添加复合菌剂组和市售菌剂组乳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00%和70.74%,乙酸含量稍有降低,丁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分别降低了28.79%和33.33%,与添加市售菌剂组比较乳酸和乙酸含量都显著提高(P <0.05),乳酸提高了32.23%,乙酸提高了51.77%。添加复合菌剂影响"张杂谷"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DL)的含量,与对照组和添加市售菌剂组比较含量都较低。在整个有氧暴露过程中,对照组在12 d时开始出现"二次发酵",添加市售菌剂组在第13天也呈现不稳定状态,而添加复合菌剂组到第15天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综合考虑,添加枯草芽孢杆菌F-1和Y-1d复合菌剂,能够改善青贮"张杂谷"发酵品质,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青贮用多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应用DPS数据统计软件分析评价了7种青贮用微生物发酵菌剂处理玉米秸秆后的各营养成分,以及与饲用品质相关性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组间秸秆水分(MC)、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可溶性糖(WSC)、粗纤维(CF)、粗脂肪(EE)、粗蛋白(CP)等含量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饲用品质相关的4个性状变异程度不同,以可溶性糖(WSC)含量变异系数最大.而以利用sila-Max200、郑州益加益、西安新天地等3种微生物发酵菌剂处理后的玉米秸秆饲料可溶性糖(WSC)含量高而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纤维(CF)含量降低.[结论]sila-Max200、郑州益加益、西安新天地等3种秸秆青贮用微生物发酵菌剂是最优发酵菌剂,适宜在玉米秸秆开发利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娟娟  吴丹  刘洋  温东旭  李斌  金涛 《中国饲料》2023,1(8):126-129
文章旨在探究微贮和氨化处理对西藏主要农作物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试验通过选取effective?microorganisms(EM)菌种、秸秆发酵剂,益加益秸秆发酵剂、微贮秸秆发酵剂和2%、4%、8%尿素梯度分别对青稞、油菜秸秆进行处理,并设置无处理对照组,比较不同处理下对微贮秸秆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稞秸秆添加秸秆发酵剂和益加益秸秆发酵剂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 <0.05),粗脂肪(EE)含量显著提高(P <0.05)。秸秆发酵剂组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EM菌种组(P <0.05),青稞秸秆添加菌剂组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添加4%和8%尿素组感官评分较对照组和2%尿素添加组提高;4%和8%尿素添加组pH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油菜秸秆4%和8%尿素添加组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青稞秸秆CP含量随尿素添加量的增加显著提高(P <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秸秆发酵剂和益加益秸秆发酵剂降低了青稞秸秆pH、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